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网站,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啪啪伊人网,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中文成人久久久久影院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亚洲a视频

布粘接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747355閱讀:242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布粘接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粘接劑將布與布粘接的布粘接裝置。
背景技術
布粘接裝置不是用針和縫線來縫制布,而是用粘接劑將布與布粘接。由于布與布用粘接劑粘接,因此與用縫線縫制時不同,布表面不會產生縫線引起的凹凸。加工后的布表面是平滑面。因此,布粘接裝置可制作不會讓人感到不舒服的衣服等。例如日本專利申請公開1995年第70807號公報所記載的縫制機從噴嘴朝被縫制材料的接合部噴射粘接劑。該縫制機在粘接劑噴射后對被縫制材料進行加壓加熱,藉此將布與布粘接。布端切斷裝置一邊進行縫制一邊將布切斷。例如日本專利申請公開2007年第 37650號公報所記載的布端切斷裝置包括固定切刀和旋轉切刀。固定切刀與旋轉切刀互動來切斷布。在布粘接裝置剛剛將布與布粘接之后,布與布的粘接強度較弱。因此,在一邊將布與布粘接一邊將布切斷時,布與布的位置可能會彼此錯開。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將兩層布切斷時可防止兩層布錯位的布粘接裝置。在技術方案1的布粘接裝置中,包括噴嘴、第一移送部、第二移送部、切斷部。上述噴嘴位于相對配置的兩層布之間,朝上述兩層布之間排出粘接劑。上述第一移送部相對于上述噴嘴位于上述兩層布的移送方向下游側,為移送上述兩層布而旋轉。上述第二移送部與上述第一移送部相對,將上述兩層布夾在其與上述第一移送部之間,為移送上述兩層布而旋轉。上述切斷部位于上述第一移送部和上述第二移送部的側方,將上述兩層布切斷。第一移送部和第二移送部通過夾持布來固定布。切斷部在固定布的位置的側方將布切斷。因此,布粘接裝置在將兩層布切斷時可防止兩層布的位置彼此錯開。在技術方案2的布粘接裝置中,上述切斷部包括設于上述第一移送部且與上述第一移送部一體旋轉的旋轉刀即第一刀。即,第一刀與第一移送部之間沒有間隙。因此,切斷部可在第一移送部和第二移送部將布夾持的位置附近將布切斷。在技術方案3的布粘接裝置中,上述切斷部還包括相對于上述第一刀反復分離、 接觸,將上述兩層布夾在其與上述第一刀之間并切斷的刀即第二刀。因此,切斷部通過利用第一刀和第二刀將布夾持,能可靠地將布切斷。在技術方案4的布粘接裝置中,上述第一移送部包括皮帶和圓筒狀的帶輪。上述皮帶將上述兩層布夾在其與上述第二移送部之間,移送上述兩層布。上述帶輪驅動上述皮帶。上述第一刀是與上述皮帶的側面相對并配置于上述帶輪的側面的刀。即,第一刀與皮帶側面相鄰。因此,切斷部可在皮帶和第二移送部將布夾持的位置附近將布切斷。在技術方案5的布粘接裝置中,還包括第二刀驅動機構。上述第二刀驅動機構驅動上述第二刀,以使上述第二刀相對于上述第一刀反復分離、接觸。上述第二刀和上述第二刀驅動機構可相對于上述布粘接裝置進行裝拆。因此,不切斷布時,操作者可將第二刀和第二刀驅動機構從布粘接裝置拆下。在技術方案6的布粘接裝置中,相對于上述皮帶的與上述第二移送部相對的相對面,上述第一刀不朝上述第二移送部側突出。因此,不切斷布時,布粘接裝置可防止第一刀接觸布。在技術方案7、8的布粘接裝置中,上述第一刀的外周面平行于上述皮帶的與上述第二移送部相對的相對面。即,第一刀的外周面不尖銳。因此,即使操作者接觸第一刀的外周面時,布粘接裝置也可防止操作者受傷。在技術方案9、10的布粘接裝置中,上述切斷部將上述兩層布切斷的位置可在同上述皮帶的與上述第二移送部相對的相對面平行且同上述兩層布的移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移動。因此,操作者可使將布切斷的位置相對于噴嘴排出粘接劑的位置移動。在技術方案11 13的布粘接裝置中,還包括吸引部。上述吸引部相對于上述切斷部將上述兩層布切斷的位置位于與上述帶輪相反的一側,對上述切斷部切斷布時產生的切落端進行吸引。因此,布粘接裝置可防止切斷部將布切斷時所產生的切落端散布。在技術方案14、15的布粘接裝置中,還包括連接構件。上述連接構件在從上述帶輪朝向上述吸引部的方向上不比上述第一刀突出,將上述第一刀與上述帶輪連接。由于連接構件不接觸吸引部,因此吸引部可配置于帶輪和第一刀的附近。因此,吸引部可有效地吸引切落端。


圖1是布粘接裝置1整體的立體圖。圖2是粘接機2的立體圖。圖3是粘接機2的主視圖。圖4是在未圖示滾筒保持部20、上移送滾筒22、支撐部16、噴嘴17的狀態(tài)下的粘接機2的立體圖。圖5是粘接機2的內部結構的立體圖。圖6是從左上方觀察下移送部37和第二刀驅動機構70的立體圖。圖7是從右上方觀察下移送部37和第二刀驅動機構70的立體圖。圖8是從正面?zhèn)扔^察移動到左方狀態(tài)下的下移送部37和第二刀驅動機構70的縱剖圖。圖9是圖8的主要部分放大縱剖圖。圖10是下移送部37從圖9所示的狀態(tài)向右移動后的狀態(tài)的縱剖圖。圖11是粘接機2的分解立體圖。圖12是在第二刀721與第一刀35接觸的狀態(tài)下的下移送部37和第二刀驅動機構70的左視圖。圖13是在第二刀721從第一刀35離開的狀態(tài)下的下移送部37和第二刀驅動機構70的左視圖。圖14是粘接作業(yè)時的粘接機2的左視圖。
圖15是圖14的I-I線向視方向局部剖視圖。圖16是第二刀體701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方式的布粘接裝置1進行說明。圖3的紙面上側、下側、右側、左側、表面?zhèn)取⒈趁鎮(zhèn)确謩e是粘接機2的上側、下側、右側、左側、前側、后側。參照圖1,對布粘接裝置1整體的結構進行說明。如圖1所示,布粘接裝置1包括粘接機2、操作面板210、踏板208、控制箱3、切落端收集部8。粘接機2和操作面板210固定于臺板220。粘接機2將粘接劑附著于相對配置的兩層布之間。粘接機2按壓并移送附著有粘接劑的布。兩層布通過粘接機2的上述動作而粘接。粘接機2的詳細結構將在后面說明。操作面板210包括液晶顯示部207和多個鍵209。液晶顯示部207顯示各種信息。 鍵209進行各種輸入。操作者一邊觀察液晶顯示部207 —邊操作鍵209,藉此設定粘接機2 的各種動作。踏板208配置于臺板220下方。操作者為了調整布的移送速度而使用踏板208。 控制箱3固定于臺板220的背面??刂葡?將安裝有CPU等的控制基板予以收納。控制箱 3與粘接機2、操作面板210、踏板208、后述的第二刀驅動機構70 (參照圖4)電連接。切落端收集部8固定于臺板220的背面。切落端收集部8與后述的吸引管81 (參照圖7)連接。 切落端收集部8包括吸引空氣的吸引機(未圖示)。吸引機吸引空氣,藉此,吸引管81吸引切落端。切落端收集部8收集吸引管81所吸引的切落端。參照圖2 圖5,對粘接機2的結構進行說明。如圖2、圖3所示,粘接機2包括基座部11、立柱部12、臂部13?;?1呈大致長方體狀。立柱部12從基座部11右端朝上方延伸。臂部13與立柱部12上端連接,并朝立柱部12左側面的左方突出?;?1在其內部包括第一帶輪25、第二帶輪觀(參照圖5、圖6)、移送皮帶27、 第二刀驅動機構70、第三馬達93、吸引管81等。移送皮帶27與后述的上移送滾筒22 —起按壓并移送布。第三馬達93驅動第一帶輪25。如圖2所示,臂部13的左端部從前方依次對泵殼體14、貯存室18、梁部19予以支撐。臂部13在其內部包括第一馬達91 (參照圖5)、第二馬達92 (參照圖5)等。第一馬達 91驅動齒輪泵124(參照圖5)。第二馬達92驅動上移送滾筒22。下面對泵殼體14進行說明。如圖2、圖3所示,泵殼體14包括第一泵殼體31、第二泵殼體32。第一泵殼體31是大致立方體狀的構件。第一泵殼體31固定于臂部13左側面。第一泵殼體31在其內部包括齒輪泵124(參照圖幻等。齒輪泵IM將適量的粘接劑高精度地朝噴嘴17供給。第二泵殼體32是大致長方體狀的構件。第二泵殼體32從第一泵殼體31的左下端朝下方延伸。 第二泵殼體32在其左側包括軸部45 (參照圖幻。軸部45與支撐部16的上端部 42右側連接,將支撐部16支撐成可繞軸部45擺動。泵殼體14在其內部具有兩個供給路。 供給路中的一方將粘接劑從貯存室18朝齒輪泵IM引導。另一方將粘接劑從齒輪泵IM 朝支撐部16引導。 如圖2、圖3所示,支撐部16呈大致長方體狀。在支撐部16的下端部44與基座部11之間存在極小的間隙。支撐部16在其內部具有將粘接劑從泵殼體14朝噴嘴17引導的供給路。支撐部16在其下端部44包括噴嘴17。噴嘴17從支撐部16朝左側延伸。支撐部 16在其上端部42包括驅動傳遞部41。驅動傳遞部41與氣缸M的可動部75端部連接。氣缸M的可動部75前后移動,藉此,支撐部16以軸部45作為中心軸在前后方向上擺動。噴嘴17隨著支撐部16的擺動而在進行布的粘接作業(yè)時的位置(參照圖2、圖3) 與進行維修時的位置(未圖示)之間移動。噴嘴17呈圓筒形。噴嘴17在其下側具有排出粘接劑的排出口(未圖示)。操作者進行布的粘接作業(yè)時,排出口與基座部11相對。進行粘接作業(yè)時,操作者在相對配置的兩層布之間插入噴嘴17。齒輪泵IM通過支撐部16內部的供給路將粘接劑朝噴嘴17供給。噴嘴17從排出口朝布排出粘接劑。粘接劑附著在位于噴嘴17下方的布的表面上。導向部沈設于噴嘴17的前方。導向部沈俯視呈矩形且正視呈鉤狀。導向部沈使要粘接的兩層布的右端位置對齊,對兩層布進行引導。如圖2、圖3所示,貯存室18呈大致長方體狀。貯存室18從臂部13左側并從泵殼體14后方部分朝上方延伸。貯存室18包括主體部46、蓋部47、蓋軸部48。主體部46呈上部開口的有底筒狀。蓋部47覆蓋主體部46的上部開口。主體部46在其上端包括蓋軸部 48。蓋軸部48將蓋部47支撐成可開閉。貯存室18將熱熔性的粘接劑(未圖示)貯存于主體部46內部。貯存室18將所貯存的粘接劑通過齒輪泵IM朝噴嘴17供給。熱熔性的粘接劑在加熱到規(guī)定溫度時液化,在比該規(guī)定溫度低的溫度下固化。如圖2所示,梁部19包括主體部51、彈簧支撐部53、柱部52。主體部51從臂部 13左側后端部朝左方水平延伸。彈簧支撐部53呈板狀,從主體部51左端部朝前方水平延伸。柱部52相對于水平面以大致45度的角度從主體部51朝前下方延伸。柱部52下端部與基座部11不接觸。彈簧支撐部53在其前方端部具有孔。彈簧支撐部53將軸部61支撐成可上下運動。軸部61貫穿于彈簧21。軸部61上端部分貫穿于彈簧支撐部53的孔內。柱部52在其下端部分左側包括左右延伸的軸部62。軸部62支撐滾筒保持部20的后端部56。滾筒保持部20以軸部62作為擺動中心使前端部58在上下方向上擺動。主體部51在彈簧支撐部 53右側包括氣缸24。氣缸M對支撐部16的位置進行切換。下面對滾筒保持部20進行說明。滾筒保持部20的前端部58將圓柱狀的上移送滾筒22支撐成可旋轉。上移送滾筒22位于從支撐部16延伸出的噴嘴17的后方附近。噴嘴17最好是例如離上移送滾筒22的旋轉中心的距離在上移送滾筒22的直徑的2倍以內。 滾筒保持部20在比其中央略靠前方的上表面包括軸支撐部59。軸支撐部59對插通于彈簧21的軸部61的下端予以支撐。彈簧21存在于彈簧支撐部53與軸部61下端之間。彈簧21朝下方對軸部61施力,藉此朝下方對與軸部61連接的滾筒保持部20施力。如圖2、圖4所示,基座部11在從噴嘴17下方部分到上移送滾筒22下方部分的范圍內具有孔部231?;?1內的移送皮帶27的一部分從孔部231朝上方稍微突出。移送皮帶27與上移送滾筒22 —起旋轉。移送皮帶27和上移送滾筒22從上下方向夾持布。 移送皮帶27和上移送滾筒22將所夾持的布從前方朝后方或者從后方朝前方移送。另外, 通常的移送方向是從粘接機2的前方朝向后方的方向。即,粘接機2的前側相當于移送方向上游側。粘接機2的后側相當于移送方向下游側。
如圖4所示,基座部11具有與孔部231后部右側連接的孔部232??撞?32俯視呈矩形,與孔部231設成一體??撞?32前端位于孔部231后部。孔部232后端位于孔部 231后端的后方?;?1具有從孔部232后方朝右方延伸的孔部233??撞?33由左右方向較長的俯視呈矩形的孔以及與該矩形孔的后端連接并朝后方延伸的孔構成。如圖3、圖 4所示,基座部11內的第二刀驅動機構70的一部分從孔部233朝基座部11上側突出。第二刀驅動機構70包括后述的第二刀體701。第二刀體701在基座部11上側朝孔部232延伸。參照圖5,對粘接機2的內部結構進行說明。圖5中,第二刀驅動機構70、吸引管 81 (參照圖3)未圖示。第一馬達91通過轉軸121將旋轉驅動力傳遞給齒輪泵124,藉此驅動齒輪泵124。 齒輪泵1 包括驅動齒輪122和從動齒輪123。驅動齒輪122固定于轉軸121左端部。驅動齒輪122與轉軸121 —起旋轉。從動齒輪123與驅動齒輪122嚙合。第一馬達91位于臂部13內,且位于泵殼體14與臂部13連接的部分右方。轉軸121位于泵殼體14內,且從第一馬達91的轉軸朝左方延伸。驅動齒輪122和從動齒輪123將適量的粘接劑朝噴嘴17 供給。第二馬達92通過轉軸126、皮帶129、轉軸127、皮帶130、轉軸1 將旋轉驅動力傳遞給上移送滾筒22,藉此驅動上移送滾筒22。第二馬達92位于臂部13內,且位于梁部 19與臂部13連接的部分右方。轉軸1 從第二馬達92的轉軸朝左方延伸且貫穿主體部51 內部。轉軸1 左端部位于柱部52內。轉軸126以其左端部支撐帶輪171。轉軸127右端部延伸至柱部52下端部內。轉軸127左端部延伸至滾筒保持部20的后端部56內。轉軸127的右端部和左端部分別支撐帶輪172、173。轉軸1 是上移送滾筒22的轉軸。轉軸 128左端部延伸到滾筒保持部20的前端部58內且支撐帶輪174。轉軸1 右端部從前端部58突出且支撐上移送滾筒22。皮帶1 在柱部52內架設于轉軸1 左端部的帶輪171 與轉軸127右端部的帶輪172之間。皮帶130在滾筒保持部20內架設于轉軸127左端部的帶輪173與轉軸1 左端部的帶輪174之間。下面對下移送部37作簡單說明。下移送部37包括第一帶輪25、第二帶輪觀、支撐第二帶輪觀的帶輪支撐部100、環(huán)狀的無接頭皮帶即移送皮帶27。第一帶輪25和第二帶輪觀呈大致圓筒形。第一帶輪25和第二帶輪觀的轉軸的軸向為左右的水平方向。第一帶輪25的直徑是第二帶輪觀的直徑的大致4倍。第一帶輪25配置于上移送滾筒22下方。第二帶輪觀配置于噴嘴17的前斜下方。通過第一帶輪25旋轉,架設于第一帶輪25 與第二帶輪觀之間的移送皮帶27旋轉。下移送部37的細節(jié)將在后面說明。第三馬達93通過皮帶142和轉軸141將旋轉驅動力傳遞給第一帶輪25,藉此驅動第一帶輪25旋轉。第一帶輪25固定于轉軸141。第一帶輪25隔著移送皮帶27位于上移送滾筒22的下方且位于基座部11內。基座部11在其內部具有支撐基座4。支撐基座4 將轉軸141支撐成可旋轉。皮帶142在基座部11內架設于第三馬達93轉軸的帶輪175與轉軸141右端部的帶輪176之間。參照圖6 圖10,對下移送部37、吸引管81進行說明。如圖6 圖8所示,下移送部37的帶輪支撐部100包括左側面板部101和右側面板部111。左側面板部101包括支撐凸部102和輪部103。輪部103將第一帶輪25的轉軸中心作為圓形中心。輪部103的直徑比第一帶輪25的直徑小。輪部103在其中心部分具有孔。第一帶輪25在其左側面包括凸部143(參照圖8)。凸部143沿著轉軸141的周圍朝左方突出。凸部143左端部和轉軸 141的左端部插通于輪部103的孔內。軸承106設于輪部103的孔內且設于輪部103與凸部143之間。支撐凸部102朝輪部103的前斜上方突出。右側面板部111設于第一帶輪25的右方。右側面板部111包括支撐凸部112和輪部113。固定于轉軸141周圍的固定部145的左部和轉軸141插通于輪部113中心部分的孔內。軸承107設于輪部113的孔內且設于輪部113與固定部145之間。固定部145的左部位于軸承107內。固定部145的直徑在插通于輪部113的孔內的部分處和其它部分處不同。插通于輪部113的孔內的固定部145的直徑比其它部分處的固定部145的直徑小。 即,固定部145具有臺階。該臺階確定下移送部37的左右方向位置。如圖8、圖9所示,固定部145右部具有固定螺釘50插入用的螺釘孔49。螺釘孔 49從固定部145外周朝轉軸141貫穿。通過將固定螺釘50插入螺釘孔49而抵住轉軸141, 將固定部145固定于轉軸141。如圖6 圖8所示,右側面板部111的支撐凸部112朝輪部113的斜前上方突出。 吸引管81設于第一帶輪25與右側面板部111之間。吸引管81的細節(jié)將在后面說明。軸部105設于支撐凸部102前端部分與支撐凸部112前端部分之間。軸部105將第二帶輪觀支撐成可旋轉。第一帶輪25與第二帶輪觀的距離始終恒定。移送皮帶27架設于第一帶輪25與第二帶輪觀之間。移送皮帶27和第二帶輪觀隨第一帶輪25的旋轉而旋轉。下面對第一帶輪25和第一刀35進行說明。如圖8、圖9所示,第一帶輪25包括圓筒形的主體部33和凸緣34。凸緣34從主體部33左表面朝外周方向伸出。主體部33在其右表面具有朝左方凹陷的凹部331。側視呈圓形的圓形構件36沿著凹部331和主體部 33的右表面嵌入。圓形構件36在其周圍包括第一刀35。第一刀35配置于第一帶輪25的右側面。第一刀35從第一帶輪25右表面?zhèn)瘸庵芊较蛏斐?。螺?8在凹部331內將圓形構件36與主體部33連接。因此,包括第一刀35的圓形構件36與第一帶輪25可一體旋轉。螺栓38不朝第一刀35的右方突出。第一刀35和后述的第二刀721將布夾在當中,將布切斷。第一刀35和第二刀721將布切斷的位置稱作切斷位置80。布的切斷的細節(jié)將在后面說明。移送皮帶27架設于第一帶輪25的主體部33周壁面。凸緣34和第一刀35分別與移送皮帶27相對,從左右夾持移送皮帶27。第一刀35還具有作為第一帶輪25的凸緣的功能。因此,在驅動第一帶輪25旋轉的情況下,移送皮帶27也不會從第一帶輪25脫開。相對于移送皮帶27的與上移送滾筒22相對的相對面,第一刀35和凸緣34不朝上述上移送滾筒22側突出。因此,在第一刀35不切斷布時,第一刀35不與布接觸。第一刀35的外周面351與移送皮帶27的面平行,第一刀35的外周面351不尖銳。因此,即使操作者的手指接觸第一刀35的外周面351,也可防止受傷。如圖8、圖9所示,凸部143具有固定螺釘40插入用的螺釘孔39。螺釘孔39從凸部143外周朝轉軸141貫穿。通過將固定螺釘40插入螺釘孔39而抵住轉軸141,將第一帶輪25固定于轉軸141。操作者可將固定螺釘40和上述固定螺釘50松開,以沿左右方向移動下移送部37。操作者確定下移送部37的位置。操作者可再次將固定螺釘40、50旋緊來固定下移送部37。圖9、圖10分別表示下移送部37移動到左方、右方的狀態(tài)。通過移動下移送部37, 操作者可沿左右方向移動第一刀35的位置。細節(jié)將在后面說明,但第二刀721也可沿左右方向移動。即,操作者可沿左右方向移動切斷位置80。因此,操作者可相對于噴嘴17涂布粘接劑的位置來調整切斷位置80。如圖6、圖7所示,第二帶輪洲包括朝左表面、右表面的外周方向伸出的凸緣63、 64。凸緣63、64從左右夾持移送皮帶27。因此,移送皮帶27在工作時也不會從第二帶輪 28脫開。下面對吸引管81進行說明。吸引管81與切落端收集部8 (參照圖1)連接。如圖 6 圖10所示,吸引管81呈圓筒狀。吸引管81設于第一帶輪25與右側面板部111之間, 且設于轉軸141后方。吸引管81沿上下方向延伸且上部朝前方稍微彎曲。吸引管81在其上端具有開口 811。吸引管81相對于切斷位置80位于與第一帶輪25相反的一側。具體而言,切斷位置80位于比開口 811稍靠左上方的位置。吸引管81對在切斷位置80切斷的布的切落端進行吸引,并將其朝切落端收集部8引導。如上所述,螺栓38不朝第一刀35的右方突出。因此,吸引管81可配置于第一刀35的附近。吸引管81可有效地吸引切落端。吸引管81可根據(jù)切斷位置80的左右移動進行移動。參照圖6 圖13,對包括第二刀721的第二刀驅動機構70進行說明。通過第二刀驅動機構70傳遞后述的馬達709的動力,第二刀721接觸或離開第一刀35。第二刀驅動機構70通過電氣配線而與控制箱3 (參照圖1)連接。第二刀721和第一刀35將布夾持、切斷。第二刀驅動機構70位于基座部11內部。第二刀驅動機構70可相對于基座部11進行裝拆。要將布切斷時,操作者將第二刀驅動機構70安裝于基座部11的內部。如圖11所示,操作者利用四根螺栓725將第二刀驅動機構70固定于基座部11。螺栓725經(jīng)由后述第一支撐板部703的四個貫穿孔7 將第二刀驅動機構70固定于基座部11。在基座部11上設有用于插入四個螺栓725來固定第二刀驅動機構70的螺栓用孔114。不要切斷布時,操作者將第二刀驅動機構70從基座部11拆下。操作者通過在拆下第二刀驅動機構70后的孔部232、233蓋上蓋子(未圖示),可較寬地使用基座部11上表如圖6 圖8所示,第二刀驅動機構70包括支撐板702。支撐板702支撐第二刀驅動機構70的各種構件。支撐板702包括第一支撐板部703和第二支撐板部705。第一支撐板部703和第二支撐板部705設成一體。第一支撐板部703是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板狀構件。第一支撐板部703前部的中央的左側朝后方切出缺口。第一支撐板部703后部的比中央稍靠左側的位置的左側朝前方切出缺口。因此,第一支撐板部703中央的左側形成朝左方突出的凸部704。第一支撐板部703在比其中央靠右側的部分具有四個貫穿孔726。貫穿孔7 俯視觀察設于矩形的四個頂點位置。貫穿孔7 沿上下方向貫穿第一支撐板部703。第二支撐板部705是從第一支撐板部703的左右方向中央朝下方延伸的板狀構件。第二支撐板部705的前后方向長度與第一支撐板部703的前后方向長度相同。支撐部706設于凸部704的左端部上側。支撐部707設于凸部704的右側上側。 支撐部706和支撐部707將軸部708支撐成可旋轉。
第二刀驅動機構70在位于第一支撐板部703下側且位于第二支撐板部705右側的位置包括馬達709。馬達709固定于第二支撐板部705。第二支撐板部705在其大致中央具有孔。馬達709的轉軸710從馬達709左側延伸。轉軸710經(jīng)由第二支撐板部705的孔朝第二支撐板部705的左側突出。如圖12所示,圓柱狀的圓柱構件711固定于轉軸710的左端部周圍。轉軸710的旋轉中心偏離圓柱構件711的中心。軸承712設于圓柱構件711的周圍。第一驅動部713 設于軸承712的周圍。第一驅動部713包括形狀沿著軸承712外周的輪部714、從輪部714 朝斜后上方突出的凸部715。第二驅動部716的一個端部通過軸部7M連接于凸部715上端。如圖6 圖8、圖 12所示,第二驅動部716從軸部7 朝前方稍向上方延伸。第二驅動部716的另一個端部固定于軸部708。軸部708朝支撐部706的左方突出。第三驅動部717固定于軸部708的左端。第三驅動部717從軸部708朝前上方延伸。第三驅動部717的前端朝前方彎曲。第二刀體固定部718通過螺栓719固定于第三驅動部717前端。第二刀體701固定于第二刀體固定部718。第二刀體701包括第二刀721。第二刀體固定部718在其后表面具有在左右方向上朝前方凹陷的凹部728。凹部728的上下方向尺寸與第三驅動部717 前端的上下方向尺寸對應。第三驅動部717前端插入凹部728內。如圖9所示,第二刀體固定部718具有左右方向較長的長孔727。第三驅動部717 在其與第二刀體固定部718接觸的面上具有螺栓用的孔(未圖示)。該孔呈與螺栓719的軸徑對應的圓形。螺栓719經(jīng)由長孔727插入該孔內。螺栓719的頭部和第三驅動部717 將第二刀體固定部718夾在當中,藉此固定第二刀體固定部718。操作者通過松開螺栓719,可在長孔727的范圍內沿左右方向移動第二刀體固定部718的位置。操作者確定第二刀體固定部718的左右方向位置。操作者可再次將螺栓 719旋緊來固定第二刀體固定部718。如圖9、圖10所示,第二刀體701的第二刀721可通過上述方法沿左右方向移動。操作者通過分別沿左右方向移動第一刀35、第二刀721,可沿左右方向移動切斷位置80。如圖6 圖10、圖12、圖13所示,第二刀體701從第二刀體固定部718朝左下方延伸。第二刀體701正視呈大致平行四邊形。如圖16所示,第二刀體701包括固定部720、第二刀721、引導部722。固定部720利用螺栓723固定于第二刀體固定部718。引導部722 側視沿上下方向延伸且從固定部720朝左方延伸。引導部722與第一刀35的上下方向的面接觸。第二刀721朝引導部722的前方(圖9中的紙面正面?zhèn)?突出。第二刀721的左端面和引導部722的左端面位于同一個面上。隨著第二刀體701的上下運動,第二刀721 相對于第一刀35反復分離、接觸。引導部722引導第二刀體701的上下運動,防止第二刀 721與第一刀35碰撞。第一刀35與第二刀721不會碰撞時,也可省去引導部722。下面對第二刀驅動機構70的第二刀721的驅動進行說明。馬達709驅動轉軸710 旋轉。隨著轉軸710的旋轉,圓柱構件711旋轉。如圖12所示,轉軸710的旋轉中心與圓柱構件711的中心不一致。因此,轉軸710旋轉時,凸部715上端在斜后上方與斜前下方之間往復驅動。凸部715的往復驅動經(jīng)由軸部7M驅動第二驅動部716。第二驅動部716驅動軸部708左視反復進行順時針、逆時針的擺動。軸部708的擺動驅動第三驅動部717。第三驅動部717以軸部708作為中心左視反復進行順時針、逆時針的擺動。
如圖13所示,第三驅動部717逆時針擺動時,第二刀721離開第一刀35。如圖12 所示,第三驅動部717順時針擺動時,第二刀721接觸第一刀35。S卩,通過馬達709的驅動, 第一刀35與第二刀721反復接觸、分離。第一刀35、第二刀721在切斷位置80將布夾持、 切斷。參照圖14、圖15,對將上布151與下布152粘接的粘接作業(yè)時粘接機2的動作進行說明。圖15中,為進行說明而只圖示一部分的結構。例如上移送滾筒22等未圖示。如圖 14所示,使用粘接機2進行粘接作業(yè)時,操作者利用移送皮帶27和噴嘴17夾持下布152。 操作者將上布151配置于下布152之上。上布151和下布152夾持噴嘴17。導向部沈在噴嘴17的前方使上布151和下布152的右端對齊。在此狀態(tài)下操作者踩下踏板208(參照圖1)時,齒輪泵124(參照圖幻驅動。粘接劑經(jīng)由供給路從噴嘴17排出,附著于下布152。同時,第一帶輪25旋轉。移送皮帶27隨著第一帶輪25的旋轉而旋轉。上移送滾筒22和移送皮帶27朝著將上布151和下布152 從前方朝后方移送的方向旋轉。彈簧21 (參照圖幻朝下方對上移送滾筒22施力。因此, 上移送滾筒22和移送皮帶27按壓上布151和下布152。上移送滾筒22和移送皮帶27按壓上布151和下布152的部位稱作按壓區(qū)域P。圖15中,按壓區(qū)域P是雙點劃線所示的區(qū)域。如圖15所示,切斷位置80位于按壓區(qū)域P的右側。第一刀35隨著第一帶輪25的旋轉而旋轉。第二刀721相對于第一刀35反復接觸(參照圖12)、分離(參照圖13)。第一刀35和第二刀721將位于按壓區(qū)域P右側的上布151、下布152的一部分夾持、切斷。上移送滾筒22和移送皮帶27將切斷后的上布151和下布152朝后方移送。第一刀35和第二刀721切斷上布151和下布152時,產生線頭、布的切落端。吸引管81吸引線頭、切落端。切落端收集部8(參照圖1)收集線頭、切落端。粘接機2—邊利用吸引管81吸引線頭、切落端,一邊切斷上布151和下布152。線頭、切落端不會滯留于上布151表面。因此,粘接機2能可靠地防止滯留的切落端引起的上布151和下布152的預定切斷部的錯位。其結果是,粘接機2可始終在期望的位置切斷上布151和下布152。粘接機2可防止切落端散布于基座部11的上表面。如上所述,布粘接裝置1將上布151與下布152粘接。剛剛將上布151與下布152 粘接之后,上布151與下布152的粘接強度較弱。在遠離按壓區(qū)域P后方的位置將上布151 和下布152切斷時,上布151和下布152有時會彼此錯開。上移送滾筒22和移送皮帶27 在按壓區(qū)域P內將上布151和下布152夾持、固定。切斷位置80位于按壓區(qū)域P的右側。 切斷位置80位于同移送皮帶27的與上述上移送滾筒22相對的相對面平行且同上述上布 151和下布152的移送方向正交的方向。布粘接裝置1可在按壓區(qū)域P的附近將布切斷。 因此,布粘接裝置1能以上布151和下布152彼此不錯開的方式將布切斷。由于包括第一刀35的圓形構件36與第一帶輪25組裝成一體,因此第一刀35與第一帶輪25—體旋轉。第一刀35與移送皮帶27相鄰。因此,布粘接裝置1可在與按壓區(qū)域P相鄰的位置將布切斷,且在切斷時可防止上布151與下布152錯開。通過將固定螺釘 40和固定螺釘50松開,在與上布151和下布152的移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移動下移送部 37,切斷位置80也可朝相同方向移動。切斷位置80可在同移送皮帶27的與上述上移送滾筒22相對的相對面平行且同上布151和下布152的移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移動。
布粘接裝置1利用第一刀35和第二刀721將布夾持,藉此將布切斷。因此,布粘接裝置1能可靠地將布切斷。由于第一刀35隨著第一帶輪25的旋轉而旋轉,因此不必另行設置驅動第一刀35 旋轉的機構和電氣配線。因此,可削減布粘接裝置1的費用。上述實施方式中,第一帶輪25和移送皮帶27相當于本發(fā)明的“第一移送部”。上移送滾筒22相當于本發(fā)明的“第二移送部”。第一刀35和第二刀721相當于本發(fā)明的“切斷部”。移送皮帶27相當于本發(fā)明的“皮帶”。第一帶輪25相當于本發(fā)明的“帶輪”。第二刀驅動機構70相當于本發(fā)明的“第二刀驅動機構”。切斷位置80相當于本發(fā)明的“將布切斷的位置”。吸引管81相當于本發(fā)明的“吸引部”。螺栓38相當于本發(fā)明的“連接構件”。除了上述實施方式之外,本發(fā)明還可進行各種變更。例如,布粘接裝置1也可不包括第二刀721而包括使布與第一刀35抵接的部分。
權利要求
1.一種布粘接裝置,包括噴嘴,該噴嘴位于相對配置的兩層布之間,朝所述兩層布之間排出粘接劑;第一移送部,該第一移送部相對于所述噴嘴位于所述兩層布的移送方向下游側,為移送所述兩層布而旋轉;以及第二移送部,該第二移送部與所述第一移送部相對,將所述兩層布夾在所述第二移送部與所述第一移送部之間,并為移送所述兩層布而旋轉,其特征在于,包括切斷部,該切斷部位于所述第一移送部和所述第二移送部的側方,將所述兩層布切斷。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布粘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斷部包括第一刀,該第一刀是設置于所述第一移送部且與所述第一移送部一體旋轉的旋轉刀。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布粘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斷部還包括第二刀,該第二刀是相對于所述第一刀反復分離、接觸,將所述兩層布夾在所述第二刀與所述第一刀之間并切斷的刀。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布粘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送部包括皮帶,該皮帶將所述兩層布夾在所述皮帶與所述第二移送部之間,移送所述兩層布;以及圓筒狀的帶輪,該帶輪驅動所述皮帶,所述第一刀是與所述皮帶的側面相對并配置于所述帶輪的側面的刀。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布粘接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二刀驅動機構,該第二刀驅動機構驅動所述第二刀,以使所述第二刀相對于所述第一刀反復分離、接觸,所述第二刀和所述第二刀驅動機構能相對于所述布粘接裝置進行裝拆。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布粘接裝置,其特征在于,相對于所述皮帶的與所述第二移送部相對的相對面,所述第一刀不朝所述第二移送部側突出。
7.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布粘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的外周面平行于所述皮帶的與所述第二移送部相對的相對面。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布粘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的外周面平行于所述皮帶的所述相對面。
9.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布粘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斷部將所述兩層布切斷的位置能在同所述皮帶的與所述第二移送部相對的相對面平行且同所述兩層布的移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移動。
10.如權利要求6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布粘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斷部將所述兩層布切斷的位置能在同所述相對面平行且同所述兩層布的移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移動。
11.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布粘接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吸引部,該吸引部相對于所述切斷部將所述兩層布切斷的位置位于與所述帶輪相反的一側,對所述切斷部切斷布時所產生的切落端進行吸引。
12.如權利要求6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布粘接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吸引部,該吸引部相對于所述切斷部將所述兩層布切斷的位置位于與所述帶輪相反的一側,對所述切斷部切斷布時所產生的切落端進行吸引。
13.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布粘接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吸引部,該吸引部相對于所述切斷部將所述兩層布切斷的位置位于與所述帶輪相反的一側,對所述切斷部切斷布時所產生的切落端進行吸引。
14.如權利要求11或13所述的布粘接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連接構件,該連接構件在從所述帶輪朝向所述吸引部的方向上不比所述第一刀突出,將所述第一刀與所述帶輪連接。
15.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布粘接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連接構件,該連接構件在從所述帶輪朝向所述吸引部的方向上不比所述第一刀突出,將所述第一刀與所述帶輪連接。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布粘接裝置。第一帶輪驅動移送皮帶旋轉。移送皮帶和上移送滾筒將兩層布夾在當中,將其按壓、粘接。第一刀隨著第一帶輪的旋轉而旋轉。第二刀驅動機構驅動第二刀體。第二刀相對于第一刀反復接觸、分離。第一刀和第二刀在移送皮帶和上移送滾筒按壓布的位置右側將布切斷。吸引管對切斷布時所產生的切落端進行吸引。第一刀和第二刀將布切斷的位置可沿左右方向移動。
文檔編號A41H43/04GK102204730SQ20111007906
公開日2011年10月5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22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3月31日
發(fā)明者山浦宏貴, 巖越弘恭, 根本祥光, 梅田和俊, 皆川裕一朗, 鹽谷哲司, 西村和人 申請人:兄弟工業(yè)株式會社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临潭县| 连云港市| 胶南市| 台南县| 永胜县| 页游| 桃园市| 温州市| 长泰县| 长兴县| 吉林市| 鄯善县| 贵州省| 分宜县| 鲜城| 项城市| 额济纳旗| 阿克| 镇远县| 团风县| 阜新| 科技| 山东省| 墨竹工卡县| 隆昌县| 深水埗区| 汕尾市| 社旗县| 开封县| 库伦旗| 疏勒县| 甘洛县| 林甸县| 普安县| 杨浦区| 东乡族自治县| 汉源县| 丰原市| 乐安县| 勃利县| 牟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