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超柔軟紡織品及其用途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超柔軟紡織品及其用途,該紡織品為含有20~50重量%聚酯纖維的針織物,組織結構為緯平針組織,其抗彎彈性模量為0.2~1.0N/cm2;組織結構為毛圈組織,其抗彎彈性模量為0.1~0.8N/cm2。本發(fā)明中聚酯纖維的單纖維上覆蓋的樹脂膜的平均膜厚在0.005~0.600微米之間、且膜中至少含有有機硅-聚醚-氨基三元共聚高分子化合物。該紡織品的生產(chǎn)方法簡單、成本低廉,具有超柔軟的手感,可用于制作內(nèi)衣。
【專利說明】一種超柔軟紡織品及其用途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屬于紡織品領域,涉及一種超柔軟紡織品及其用途,具體涉及一種可用于內(nèi)衣制作、具有超柔軟手感的含聚酯纖維的紡織品。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生產(chǎn)發(fā)展和人們生活方式的變革,內(nèi)衣織物除了花色要符合消費者要求外,考慮到穿著舒適性還需要具有良好的柔軟手感??椢锏氖指惺强椢锬承C械性能對人的手掌所引起的刺激的綜合反映,織物的彎曲、表面摩擦和壓縮性能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
[0003]改善織物的柔軟性可采用機械柔軟整理和化學柔軟整理。機械柔軟整理的方法為松弛織物結構,經(jīng)多次屈曲和軋壓降低織物的剛度以及增加織物表面的豐滿度和蓬松度。化學柔軟整理的方法包括柔軟劑、砂洗和生物酶處理。其中柔軟劑整理,是利用柔軟劑的作用,減少織物中紗線間或纖維間的摩擦阻力以及織物與人手之間的摩擦阻力,是使用最廣泛的一種方式。柔軟劑分為氨基改性有機硅柔軟劑、環(huán)氧基改性有機娃柔軟劑、聚醚改性有機硅柔軟劑、氨基聚醚改性有機硅柔軟劑和嵌段直鏈三元共聚改性有機硅柔軟劑等。由于氨基改性有機硅柔軟劑和環(huán)氧基改性有機硅柔軟劑易發(fā)生黃變、乳液不穩(wěn)定的問題,使用聚醚改性有機硅柔軟劑和氨基聚醚改性有機硅柔軟劑加工后的紡織品順滑感差,柔軟感不佳。
[0004]專利CN201010145393.7中公開了一種棉針織面料的柔軟加工方法,所用柔軟整理劑為氨基改性聚硅氧烷柔軟劑,此方法加工后棉針織面料獲得了水柔棉似的手感,但正如前面所提到的,氨基改性有機硅柔軟劑存在乳液不穩(wěn)定、加工品易發(fā)生黃變的問題。
[0005]另外,專利CN200710302525.0中,提到使用同時兼有親水性和柔軟性的聚酯樹脂進行整理加工,獲得了優(yōu)良的手感,但一般聚酯類的柔軟劑存在耐久性不良和價格較高的問題。
【發(fā)明內(nèi)容】
[0006]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超柔軟手感、低黃變性且加工工藝簡單、成本低廉的紡織品及其用途。
[0007]本發(fā)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本發(fā)明的超柔軟紡織品為含有20?50重量%聚酯纖維的針織物,該紡織品的組織為緯平針組織,其抗彎彈性模量為0.2?1.0N/cm2,動摩擦系數(shù)為0.2?0.4。該紡織品的組織為毛圈組織,其抗彎彈性模量為0.1?0.8N/cm2,動摩擦系數(shù)為0.2?0.4。
[0008]抗彎剛度是指織物抵抗彎曲方向形狀變化的能力。常用來評價相反的特性一柔軟度??箯潉偠仍酱蟊硎究椢镌接?;考慮到抗彎剛度隨織物的厚度而變化,本發(fā)明以織物厚度的三次方除抗彎剛度,即得抗彎彈性模量q用來評價柔軟性??箯潖椥阅A繑?shù)值越大,表示材料剛性越大,反之,越柔軟。
[0009]當然織物在具備柔軟性的基礎上還需要具備滑爽感,而織物的滑爽感與其表面摩擦性能有關。本發(fā)明采用動摩擦系數(shù)來表征滑爽感,當動摩擦系數(shù)越低,手感越滑爽。
[0010]所述聚酯纖維中單纖維表面上覆蓋的樹脂膜的平均膜厚在0.005~0.600微米之間、且膜中至少含有機硅-聚醚-氨基三元共聚高分子化合物。樹脂膜的平均厚度在0.005微米以下時,也就是說高分子化合物的附著量過少,起不到減少摩擦的作用,因而手感也就得不到明顯改善;樹脂膜的平均厚度在0.600微米以上時,附著量過多、過厚,雖然手感有一定的改善效果,但會帶來吸水性下降的問題。樹脂膜的平均厚度優(yōu)選0.050~ 0.400微米。另外考慮到加工成本及織物性能,上述樹脂膜中三元共聚化合物的含量優(yōu)選2~10重量% (相對于織物)。
[0011]本發(fā)明所采用的聚酯纖維為普通聚酯纖維(PET)或者陽離子可染聚酯纖維(⑶P),單纖維纖度為0.5~2.0 dtex。單纖維纖度超過2.0dtex時,手感很難改善到超柔軟;單纖維纖度低于0.5dtex時,紡絲技術上比較困難。
[0012]其中優(yōu)選陽離子可染聚酯纖維(CDP),其不僅自身具有良好的染色性能,而且還可與羊毛等天然纖維同浴染色,便于混紡織物簡化染色工藝。
[0013]本發(fā)明的紡織品中還可以含有棉纖維、麻纖維、羊毛等天然纖維中的一種或幾種,粘膠纖維(Rayon)、醋酸纖維等再生纖維中的一種或幾種,聚丙烯腈(AC)、聚氨酯(PU)等合成纖維中的一種或幾種。
[0014]首先選用含聚酯纖維的針織物,再在至少含有改性有機硅柔軟劑的加工液中對該針織物進行浸軋加工、干燥后得到紡織品。這里所用的改性有機硅柔軟劑中含有的環(huán)氧乙烷、環(huán)氧丙烷具有乳化效能,其中環(huán)氧乙烷與含有羥基的親水性纖維有較佳的親和力,可提供親水特性;而環(huán)氧丙烷與拒水性纖維有較佳的親和力,可與纖維之間產(chǎn)生多接觸點;而且柔軟劑加工后氨基等各官能團呈線性分布,而不是簡單的無規(guī)則堆積,實現(xiàn)均勻包覆單纖維,所得紡織品具有超低泛黃、無色變、無油斑和超級柔軟等優(yōu)點。改性有機硅柔軟劑的用量一般在5~40g/L之間,采用一浸一軋?zhí)幚?,干燥溫度?20~160°C,時間I~5min。
[0015]配置的加工液中,還可以加入其他的機能性助劑,包括銀及其化合物類等抗菌劑、有機硅季銨鹽類抗菌劑、聚酯類等吸水劑,陽離子固色劑中的一種或幾種一起混合,賦予紡織品更多的功能性,生產(chǎn)方法簡單、成本低廉。
[0016]由以上方法得到的紡織品,可有效地提高含聚酯纖維針織物的手感,改善織物的黃變性。常溫狀態(tài)下,與未經(jīng)過本發(fā)明柔軟加工的針織物相比,白度變化值在O~2之間。在70°C *90%RH的環(huán)境下放置240h,與未經(jīng)過本發(fā)明柔軟加工的針織物相比,白度變化值在O~5之間。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是實施例2的SEM照片。
[0018]圖2是比較例I的SEM照片。
【具體實施方式】
[0019]本發(fā)明中涉及的織物物性的測試方法如下:
1.抗彎彈性模量q
(!)選取20*20cm大小的紡織品1份,使用日本KATO公司的SSE-25C1-A型恒溫恒濕機,設定20°C X 60%RH的環(huán)境,將樣品放入其中進行處理,即樣品在200C X 60%RH的環(huán)境下平衡24小時;
(2)利用KESFB2法純彎曲測試儀,測試樣本的彎曲性能中的抗彎剛度B、利用KES FB3法壓縮性能測試儀,測試樣本的壓縮性能中的織物厚度To ;
(3)計算:抗彎彈性模量q=(117.6*B/To3) *10'
[0020]2.動摩擦系數(shù)
(I)選取20*20cm大小的紡織品I份,使用日本KATO公司的SSE-25C1-A型恒溫恒濕機,設定20°C X 60%RH的環(huán)境,將樣品放入其中進行處理,即樣品在200C X 60%RH的環(huán)境下平衡24小時;
(2)利用KES FB4表面特性測試儀,測試樣本的動摩擦系數(shù)MIU。
[0021 ] 3.240小時后白度變化值
(1)選取A4大小的樣本I份,在環(huán)境條件為70°CX 90%RH恒溫恒濕機中放置240小
時,
(2)取出樣品,利用Datacolor測試儀測試織物白度值WI,
(3)計算:AWI=WIl-ffI2 WIl:加工品白度值
WI2:未加工品白度值
Aff1:加工品與未加工品的白度變化值
其中,測定中所用恒溫恒濕機為日本KATO公司的SSE-25C1-A型恒溫恒濕機,Datacolor 測試儀為 Computer color machine system DETA COLOR 制造,型號 650。
[0022]4.膜厚
從織物上隨機抽取聚酯紗線至少10根,利用TEM設備隨機拍攝100根單纖維斷面的照片,測量在單纖維表面附著的化合物的厚度,記錄最大厚度Tmax和最小厚度Tmin,單位為P m,單根纖維表面膜厚Ti=Omax- Tfflin )/2,織物中單纖維的平均膜厚T的計算公式:T=IVlOO,其中TEM設備型號為JEOL JEM-2010,拍攝條件為:加速電壓為200kV,倍率為3000倍,樣品前處理條件為環(huán)氧樹脂包埋,常溫超薄切片。
[0023]5.吸水性
根據(jù)JIS L 1907滴下法測試。
[0024]6.洗滌
根據(jù)JIS L 0217 103法(花王洗衣粉使用)洗滌10回。
[0025]下面結合實施例及比較例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說明。
[0026]柔軟劑A為改性有機硅柔軟劑DR 01 (南通東柔工貿(mào)有限公司生產(chǎn))
實施例1
使用50重量%84dtex-72f-普通聚酯紗線、45重量%40支棉紗、5重量%22dtex的聚氨酯紗,緯平針組織,在28G*34inch的單面圓編機上編織,然后在100°C *40min進行滌棉針織物的前處理,之后在130°C *30min條件下使用分散染料對滌綸纖維染色,再在70°C *60min條件下使用活性染料對棉纖維進行染色得到克重為170g/ Hf的針織物,最后按如下條件配制樹脂加工液,采用(一浸一軋,壓力0.3Gpa)浸軋方式進行處理,并在130°C *3min條件下干燥后得到本發(fā)明的產(chǎn)品。[0027]加工液的配比為:
柔軟劑A15g/L
其余為水。
[0028]所得超柔軟紡織品的聚酯纖維中含有表面覆蓋有樹脂膜的聚酯單纖維,其各性能見表I。
[0029]實施例2
使用40重量%84dteX-72f-陽離子可染聚酯紗線、55重量%粘膠纖維/聚丙烯腈纖維形成的40支混紡紗、5重量%22dtex聚氨酯紗,緯平針組織,在28G*34inch的單面圓編機上編織,然后在90°C *10min進行前處理,在115°C *30min條件下使用陽離子染料對聚酯纖維染色,再在60°C*60min條件下使用活性染料對粘膠纖維進行染色得到克重為150g/m2的針織物,最后按如下條件配制樹脂加工液,采用(一浸一軋,壓力0.3Gpa)浸軋方式進行處理,并在130°C *3min條件下干燥后得到本發(fā)明的產(chǎn)品。
[0030]在加工液的配比為:
柔軟劑A5g/L
其余為水。
[0031]所得超柔軟紡織品的聚酯纖維中含有表面覆蓋有樹脂膜的聚酯單纖維,其各性能見表I。
[0032]實施例3
使用40重量%84dteX-72f-陽離子可染聚酯紗線、55重量%粘膠纖維/聚丙烯腈纖維形成的40支混紡紗線、5重量%聚氨酯紗,緯平針組織進行編織,其余條件同實施例2,得到本發(fā)明的產(chǎn)品。
[0033]加工液的配比為:
柔軟劑A40g/L
有機硅季銨鹽類抗菌劑7g/L
聚酯類吸水劑30g/L
陽離子固色劑20g/L
其余為水。
[0034]所得超柔軟紡織品的聚酯纖維中含有表面覆蓋有樹脂膜的聚酯單纖維,其各性能見表I。
[0035]實施例4
使用20重量%84dtex-72f-陽離子可染聚酯紗線、50重量%聚丙烯腈纖維和30重量%粘膠纖維形成的40支混紡紗線,采用毛圈組織進行編織,其余條件同實施例2,得到本發(fā)明的廣品。
[0036]加工液的配比為:
柔軟劑A30g/L
其余為水。
[0037]所得超柔軟紡織品的聚酯纖維中含有表面覆蓋有樹脂膜的聚酯單纖維,其各性能見表I。
[0038]實施例5 使用20重量%84dtex-96f-陽離子可染聚酯紗線、50重量%聚丙烯腈纖維和30重量%粘膠纖維形成的40支混紡紗線,采用毛圈組織進行編織,其余條件同實施例2,得到本發(fā)明的廣品。
[0039]加工液的配比為:
柔軟劑A30g/L
有機硅季銨鹽類抗菌劑7g/L
聚酯類吸水劑30g/L
陽離子固色劑20g/L
其余為水。
[0040]所得超柔軟紡織品的聚酯纖維中含有表面覆蓋有樹脂膜的聚酯單纖維,其各性能見表I。
[0041]實施例1-5所得超柔軟紡織品用于制作內(nèi)衣。
[0042]比較例I
使用40重量%84dtex-72f-陽離子可染聚酯紗線、20重量%粘膠纖維和35重量%聚丙烯腈纖維形成的40支混紡紗線、5重量%聚氨酯紗,緯平針組織編織,再采用如下加工液處理,得到紡織品。
[0043]加工液的配比為:
聚氨酯類有機硅柔軟劑30g/L
其余為水。
[0044]所得紡織品中聚酯纖維表面的附著物覆蓋不均勻,有堆積。其各性能見表I。
[0045]比較例2
使用40重量%84dtex-48f-陽離子可染聚酯紗線、20重量%粘膠纖維和35重量%聚丙烯腈纖維形成的40支混紡紗線、5重量%聚氨酯紗,緯平針組織編織,其余條件同實施例2,得到紡織品。
[0046]加工液的配比為:
柔軟劑A50g/L
其余為水。
[0047]所得超柔軟紡織品的聚酯纖維中含有表面覆蓋有樹脂膜的聚酯單纖維,其各性能見表I。
[0048]比較例3
使用45重量%84dtex-36f-陽離子可染聚酯紗線、20重量%粘膠纖維和30重量%聚丙烯腈纖維形成的40支混紡紗線、5重量%聚氨酯紗,緯平針組織編織,其余條件同實施例2,得到紡織品。
[0049]加工液的配比為:
柔軟劑A3g/L
其余為水。
[0050]所得超柔軟紡織品的聚酯纖維中含有表面覆蓋有樹脂膜的聚酯單纖維,其各性能見表I。
[0051]表 I
【權利要求】
1.一種超柔軟紡織品,其特征是:該紡織品為含有20?50重量%聚酯纖維的針織物,組織結構是緯平針組織,其抗彎彈性模量為0.2?1.0N/cm2 ;組織結構為毛圈組織,其抗彎彈性模量為0.1?0.8N/cm2。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超柔軟紡織品,其特征是:所述聚酯纖維單纖維上覆蓋的樹脂膜的平均膜厚在0.005?0.600微米之間、且膜中至少含有有機硅-聚醚-氨基三元共聚高分子化合物。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超柔軟紡織品,其特征是:所述三元共聚高分子化合物為嵌段直鏈三元共聚化合物。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超柔軟紡織品,其特征是:所述聚酯纖維為普通聚酯纖維或陽離子可染聚酯纖維。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超柔軟紡織品,其特征是:該紡織品中還含有棉纖維、粘膠纖維、聚丙烯腈纖維或聚氨酯纖維中的一種或幾種。
6.一種采用了權利要求1所述超柔軟紡織品的內(nèi)衣。
【文檔編號】A41B17/00GK103541138SQ201210238051
【公開日】2014年1月29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1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7月11日
【發(fā)明者】梁海燕, 張晴, 劉同娟, 佐藤雅伸 申請人:東麗纖維研究所(中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