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可背兩用雨傘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一種遮雨用的日用品。
現(xiàn)有的各種雨傘都要用一只手撐著,挑擔、騎自行車、抱小孩時打傘很不方便,在雨天更不能打著傘從事同時使用雙手的勞動。穿雨衣雖然適合上述用途,但是在炎熱的夏季穿雨衣很不好受,使人感到悶熱,不舒服。
笠雖然可戴在頭上,但是其面積小,稍大一點的雨遮不住,且不能收攏,攜帶不方便。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揹在身上的雨傘,做到使用方便舒適,能拆卸,便于攜帶,能解放人的雙手,擴大使用范圍。手有空時,它又可以作為普通雨傘使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在已有的兩節(jié)傘的基礎(chǔ)上,增加了一節(jié)曲桿和固定傘位置的頭盔,下?lián)螚U上設(shè)置了穿腰帶用的掛環(huán),上撐桿與曲桿的下端分別安裝了形狀特殊的卡鉤,以便于桿與桿之間的連接與拆卸。
與已有技術(shù)相比,本實用新型有下列特點1.比
笠面積大、用處大,可收攏、可拆卸、便于攜帶。
2.使用方便、舒適,尤其在夏天使用時,比穿雨衣舒服得多。
3.手有空時能作為普通雨傘使用,需要時又能解放人的雙手,擴大使用范圍,適用于挑擔、騎自行車,抱小孩和從事同時使用雙手的勞動。
圖1是根據(jù)本實用新型而提出的可揹兩用雨傘示意圖。
圖2是曲桿和下?lián)螚U連接部分局部剖視放大圖。
以下結(jié)合附圖和實施例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jié)構(gòu)和工作原理。
如
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含有傘面〔1〕、傘骨〔11〕、傘套〔12〕、傘套卡〔13〕、上撐桿〔2〕、下?lián)螚U〔3〕,其特征是上撐桿〔2〕、曲桿〔4〕通過其下端的彈片式卡鉤〔8〕分別卡入曲桿〔4〕、下?lián)螚U〔3〕上端的卡槽〔9〕內(nèi),曲桿〔4〕上有硬質(zhì)塑料片制成的簡易頭盔〔5〕和系帶〔6〕,下?lián)螚U〔3〕上有掛環(huán)〔7〕。上撐桿〔2〕長22~35厘米,最佳長度為27厘米。下?lián)螚U〔3〕長25~40厘米,最佳長度為34厘米。
如圖2所示,彈片式卡鉤〔8〕的一端通過鉚釘〔10〕固定在曲桿〔4〕下端,其上有卡鉤頭〔81〕。當風力或人力往上拉曲桿〔4〕時,卡鉤頭〔81〕將把下?lián)螚U〔3〕的上沿卡住,使兩者不能脫開。如果需要使兩者脫開,首先要一手抓住曲桿〔4〕,一手把下?lián)螚U〔3〕往上推并同時把彈片式卡鉤〔8〕按入卡槽〔9〕內(nèi),然后才把曲桿〔4〕往上拉,這時才能順利地使兩者脫開。用同樣的方法,可以把上撐桿〔2〕與曲桿〔4〕脫開。
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1.把傘套〔12〕往上推并卡到傘套卡〔13〕上面,撐開傘面〔1〕。
2.把頭盔〔5〕戴到后腦勺上,并把系帶〔6〕在下巴上系好。
3.用腰帶(圖上未畫出)穿過掛環(huán)〔7〕,把下?lián)螚U〔3〕系在腰上。這樣,傘已在身上,雙手可自由活動。
4.如果卸下曲桿〔4〕,把上撐桿〔2〕直接插入下?lián)螚U〔3〕中,該傘可作為普通雨傘使用。
權(quán)利要求1.一種遮雨用的可揹兩用雨傘,它包含有傘面[1]、傘骨[11]、傘套[12]、傘套卡[13]、上撐桿[2]、下?lián)螚U[3],其特征是上撐桿[2]、曲桿[4]通過其下端的彈片式卡鉤[8]分別卡入曲桿[4]、下?lián)螚U[3]上端的卡槽[9]內(nèi),曲桿[4]上有頭盔[5]和系帶[6]、下?lián)螚U[3]上有掛環(huán)[7]。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可揹兩用雨傘,其特征是彈片式卡鉤〔8〕上有卡鉤頭〔81〕。
專利摘要一種遮雨用的可背兩用雨傘,它包含有傘面、傘骨、傘套、傘套卡、上撐桿、下?lián)螚U,其特征是增加了一節(jié)曲桿和固定傘位置的頭盔,下?lián)螚U上設(shè)置了穿腰帶用的掛環(huán),上撐桿與曲桿的下端分別安裝了形狀特殊的卡鉤,以便于桿與桿之間的連接與拆卸。本實用新型具有使用方便舒適,可拆卸便于攜帶,能解放人的雙手,使用范圍廣等特點。適用于挑擔、騎自行車、抱小孩和從事同時使用雙手的勞動。
文檔編號A45B11/00GK2068332SQ90211330
公開日1991年1月2日 申請日期1990年3月26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1990年3月26日
發(fā)明者劉玉華 申請人:劉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