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合乎人體工學之自動開收傘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新型係關於一種自動開收傘,尤指一種合乎人體工學便於壓按操作之自動開收傘。
習用之全自動或半自動傘具,於收傘使用后,必須壓縮中棒內(nèi)之復歸彈簧,以蓄積彈簧之彈性能便於下次開傘之用,而一般自動傘之復歸彈簧其彈力甚大,故上述壓縮操作所需之壓力極大,用者兩手壓縮該彈簧倍感吃力。當然亦可將傘中棒之頂尖壓抵於地面或墻板上,再力壓把手以壓縮彈簧蓄積彈性能,但若使用「拐扙」型之傘把手時,則拐扙把手呈一向外撓彎之彎鉤狀,以手壓按彎鉤部,著力非直接用於傘中棒之彈簧上,而係以分力或偏斜之較小力量垂直施力於中棒上,故仍需耗用較大之力量才能重設(Re-Set)中棒復歸彈簧之彈力,對於老弱婦嬬,堪稱費力而不便。若非拐扙彎鉤型之把手,而直接壓按直型把手,則把手下壓容易為傘布之尖尾(tips)所刺傷,更現(xiàn)其缺點。
本新型之目的旨在提供一種自動開收傘係包括一中棒裝置含有外、內(nèi)管下連一把手,由管下方內(nèi)部遊設一下伸管,內(nèi)管之上連接一中巢座其上彈性持設一上巢座,一傘骨裝置含有頂骨、下支骨及中間連接骨分別樞連上巢、下巢及中巢其中該下巢裝設於外管之上緣,中巢安裝於中巢座之上緣而上巢則裝設於該上巢座上者,一開傘彈簧持設於該上套管、中巢座之間,一收傘復歸彈簧持設於該內(nèi)管中而介於該下伸管與該中巢座之間可操作地於收傘時壓縮該開傘彈簧以備開傘之用者,一控制裝置以單按鈕之方式控制傘之開啟與收合者,以及一重設裝置滑設於把手內(nèi)俾於收傘操作后,壓縮該收傘復歸彈簧以蓄積其彈性能備用者,由於該重設裝置係設於把手之一握持突出部之內(nèi),俾於重設壓縮該復歸彈簧時,一手握住把手,另手壓按該重設裝置,著力適中,操作便捷而合乎人體工學,實用之至。
本新型之可取實體,可由以下說明書配合所附諸圖面而得以明晰之。
圖面之簡單說明
圖1係本新型收傘后已重設壓縮復歸彈簧之示意圖。
圖2係本新型自
圖1開傘之示意圖。
圖3係欲自圖2開傘后控制裝置復歸原位之本新型部份示意圖。
圖4係本新型自壓下控制裝置并收傘時之示意圖。
圖5係自圖4之5-5方向採視之橫斷面圖。
圖6係本新型部份控制裝置之斜視圖。
圖7係本新型另一可取實體重設壓縮復歸彈簧時之示意圖。
圖8係自圖7壓下控制裝置并開傘時之示意圖。
圖9係欲自開傘狀態(tài)下壓按控制裝置復歸原位時之示意圖。
圖10係為自圖8,9操作壓按控制裝置并收傘時之示意圖。
圖11係本新型另一重設裝置之部份斜視圖。
叁閱
圖1-6,本新型係包括一中棒裝置(1),一傘骨裝置(2),一開傘彈簧(3),一收傘復歸彈簧(4),一控制裝置(5),以及一重設(Re-Set)裝置(6)。
該中棒裝置(1)包括一外管(11)下連一把手(12),一內(nèi)管(13)滑合於該外管(11)之內(nèi),一下伸管(14)滑設於該內(nèi)管(13)及該把手(12)之內(nèi),一中巢座(15)連設於該內(nèi)管(13)之上緣,以及一上巢座(16)彈性地套合於該中巢座(15)之上者。
該外管(11)之下管端(111)固插入該把手(12)之上孔(121)中,下管端(111)之右側(cè)開設一扣孔(112),左側(cè)突設一凸槽(113),凸槽(113)下方開設一推桿孔(113a),上管緣設有一凸環(huán)(114)以嵌合、限制傘骨裝置(2)之下巢(24)者。
該把手(12)上方左側(cè)開設一鈕孔(122),把手中間下方開設一導管孔(123)與把手上部之一上孔(121)相通,而於把手上部中橫插一導梢(124)。
該內(nèi)管(13)之下管端(131)兩側(cè)開設一對長槽(132)滑合該把手上之導梢(124)者,內(nèi)管右側(cè)下方開設一下扣孔(133),於下扣孔(133)上方開設一上扣孔(134)係投影地對中心者,於上扣孔(134)相對之內(nèi)管左側(cè)開設一扣珠孔(135),而於內(nèi)管(13)上緣(136)以梢(155)固連該中巢座(15)者。
該下伸管(14)下管端(141)連接(或鄰接)該重設裝置(6)之一壓按部(61)者,於中段部位縱開一長槽(142)滑合於該把手之導梢(124)上,一下扣孔(143)設於下管端(141)且對應於該內(nèi)管(13)之下扣孔(133),一上扣孔(144)位於該下扣孔(143)上方對應於該內(nèi)管(13)之上扣孔(134)者,一開設於內(nèi)管左側(cè)對應於該扣珠孔(135)中心之扣珠孔(145),以及一上管緣(146)頂持該收傘復歸彈簧(4)之下簧端(41)者。
該中巢座(15)包括一內(nèi)塞管(151)嵌塞於內(nèi)管(13)之上管端內(nèi)部為該收傘復歸彈簧(4)之上簧端(42)所頂持,一中軸桿(152)突設於該中巢座(15)中央套孔(150)中以持設該開傘彈簧(3)之下簧端(31),一下緣部(156)係裝入內(nèi)管上緣(136)并以梢(155)固接之,而上緣部(154)則連接該傘骨裝置(2)之中巢(26)內(nèi)部為中空者。
該上巢座(16)包括一中空之上套孔(160),一下管段(161)滑合於該中巢座(15)之套孔(150)孔壁,且與該中巢座之中軸桿(152)限持該開傘彈簧(3)者,一頂塞(163)固塞於上巢座(16)之頂端以限制該開傘彈簧(3)之上簧端(32)者,以及一環(huán)設於上巢座中間部位之凸環(huán)部(162)以嵌合、限制該傘骨裝置之一上巢(22)者。上巢座(16)可製成六角形斷面或其他形狀以滑合該中巢座(15)之六角形或其他形狀之套孔(150)者。
該傘骨裝置(2)包括一頂骨(21)其裡端樞連該上巢(22),一下支骨(23)裡端樞連該下巢(24)上端樞連一中間連接骨(25)之梢子(251)處,該中間連接骨(25)裡端樞連該中巢(26),而外端樞連該頂骨(21)者。當然,有關該傘骨裝置之其他種形式之支骨結(jié)構(gòu)亦可加應用,本新型實不限制之。
該重設裝置(6)包含有一壓按部(61)連設於下伸管(14)之下端,以及一導管(62)連接該壓按部(61)包圍該下伸管(14)之外而滑合於該把手之導管孔(123)中者。
該控制裝置(5)包括一按鈕(51),一卡栓(52),一推桿(53),以及一彈性卡扣器(54)者。
該按鈕(51)遊合於把手(12)上方之鈕孔(122)中,其裡面之內(nèi)鈕面(511)上頂持該卡栓(52)之一對開叉元件(521),內(nèi)鈕面(511)凹設一推桿孔(512)以嵌設該推桿(53)之基部(531)而能受壓后彈性偏動該推桿(53)者。
該按鈕(51)可藉一對含有推拔(Taper)面之卡鉤部(513)卡扣入鈕孔(122)中定位不致滑脫出鈕孔者。
該卡栓(52)之兩開叉元件(521)如圖5所示者,係滑動地包設於該外管(11)之外圍於右側(cè)連設一楔形扣頭(522)該楔形扣頭(522)操作地卡扣於該內(nèi)管(13)之下扣孔(133)以保持在收傘狀態(tài)者,或卡扣於下扣孔(133)上方之上扣孔(134)中以保持在開傘狀態(tài)者,楔形扣頭(522)右連一栓桿(523)以套入一卡栓張力彈簧(524)該彈簧(524)係持設於把手右側(cè)一簧孔(125)中常時頂持卡栓(52)向左方者。
該彈性卡扣器(54)向中棒裝置(1)左方突伸呈一扣珠(542)可卡扣該下伸管(14)及內(nèi)管(13)左側(cè)上方之扣珠孔(145,135)中以鎖合該下伸管(14)與該內(nèi)管(13)兩管(14,13)中頂持以受壓縮之收傘彈簧(4)者,且該扣珠(542)操作地滑合於該外管(11)之凸槽(113)中者。
茲將有關開、收傘及重設(Re-Set)操作等依圖式扼要說明如下,以明其新穎及實用性1.開傘操作自
圖1之按鈕(51)處壓按、縮退扣頭(522),解除內(nèi)管(13)之卡扣孔(133),此時開傘彈簧(3)已因先前收傘操作時被壓縮蓄積彈性能,因下支骨(23)係被下巢(24)所把持故推開上中巢之同時乃下推(D)該中巢座(15)、內(nèi)管(13)及因扣珠(542)聯(lián)結(jié)之下伸管(14)使下伸管(14)及重設裝置(6)下移至把手(12)之下方如圖2所示者,而傘骨裝置向外展開(0)諸傘骨(23,25,21)呈圖2之開傘狀態(tài)。由於扣珠(542)下移乃下推偏斜推桿(53),以防推桿 珠(542)造成誤動作。
2.收傘操作當用者之手(指)離開圖2之按鈕(51)后,卡栓(52)因其彈簧(524)之復歸又挺出按鈕(51),平伸推桿(53),而自
圖1至圖2,下移之下伸管(14)及內(nèi)管(13)使各長槽(142,132)之上槽緣卡擋於導梢(124)。此時再壓按圖3所示之按鈕(51),內(nèi)縮扣珠(542)解除內(nèi)管(13)與下伸管(14)之卡扣,即同時解開扣珠(542)與扣頭(522),而被壓縮之收傘彈簧(4)其向下之彈力受制於導梢(124),使向上之彈力上頂內(nèi)塞管(151)、中巢座(15)及中巢(26)以及內(nèi)管(13)如圖2之方向U,以收折傘骨(C)至收傘狀態(tài)如圖4所示之情形,內(nèi)管(13)既上升下扣孔(133)復被扣頭(522)所卡扣,於收傘過程中,本新型之設計為收傘彈簧(4)之行程較開傘行程(3)為長,又藉助開傘時傘布之張力,收傘彈簧(4)之整體作用力(含其彈性力)大於開傘彈簧(3)之彈力,故自圖2,3至圖4之收傘操作中,一并壓縮開傘彈簧(3)備用者。
3.重設(Re-Set)操作自圖2,3至圖4之收傘過程中,收傘彈簧之彈性能已部份釋放,必須重新壓縮重設之,才能處在備用狀態(tài)下,由於內(nèi)管(13)之扣孔(133)係被扣頭(522)所卡扣住之狀態(tài),此時壓按重設裝置(4)之壓按部(61)DP方向使開傘彈簧不產(chǎn)生作用,於是下伸管(14)亦被上壓按,使扣珠(542)上扣於內(nèi)管之扣珠孔(135)如
圖1所示者,收傘彈簧(4)乃被壓縮,而整個重設裝置(6)亦收入把手(12)中,由於有壓按部(61)之故,一手握持把手之握持突出部(12a),而另手壓按(DP)重設裝置之壓按部(61),使著力適中,且壓按(DP)之力與收傘彈簧(4)之方向呈一直線,沒有分力之浪費,又因把手之握持突出部(12a)已被一手穩(wěn)穩(wěn)握住,而壓按部(61)壓按之行程一定,不慮被傘布之傘骨尖(20)所刺傷(當然若以單手操作壓按部(61)亦可達到重設動作),故曰“合乎人體工學之自動開收傘”此乃本新型之一特征所在,亦大大增進了本新型之新穎及實用性。
4.防風安全措置如圖2,3所示者於開傘狀態(tài)使用時,若風力向下(W1)方向壓著傘布時,以梢子(251)為支點,風力(W1)在支點右側(cè)產(chǎn)生向下之力(F1)而支點左方則呈向上之力(F2)欲上升中巢(26)拉昇內(nèi)管(13),因此時內(nèi)管(13)之扣孔(134)已被扣頭(522)所卡扣住,故上拉不得,不會有受風壓而收傘之慮;若遇向上吹起之風力(W2)時,則傘骨以支點(251)為中心右邊呈向上之力(F3),左邊則呈向下之力(F4),下壓中巢(26)及中巢座(15),但中巢座(15)之肩部(153)已卡止於下巢(24)及外管(11)之頂緣凸環(huán)(114)復告穩(wěn)定,故本新型可於強風下穩(wěn)定開傘使用。
本新型中該重設裝置(6)可修飾成圖7-11所示者,係包括一套筒部(60)其高度適中者滑套於把手(12)上,一壓按部(61)約呈環(huán)狀突緣突伸、繞設、滑合於該把手之平直段(120)外,一柱塞(63,plunger)藉一連桿(631)連接該突環(huán)狀之壓按部(61)操作地觸接該下伸管(14)之下管緣(141),於重設操作之后被歸位彈簧(64)逼退至把手(12)下端之制動座(127)者,而於重設壓縮該下伸管(14)如自
圖10至圖7之情形以壓縮該收傘彈簧(4)時,能壓抵該下伸管(14)之下管緣(141)而便於使力者。以及一壓按部歸位彈簧(64)套設於柱塞(63)之底緣與把手(12)導管孔(123)上緣肩部(121a)便於重設完畢后自動令該套筒部(64)歸位至把手(12)下端之制動座(127)上定位者。
該把手右側(cè)開設一連桿槽(126)以容該重設裝置連桿(631)上下滑移之需。
由於圖7-10之重設裝置之修飾應用,使整個下伸管(14)與重設(壓按)裝置(6)均於把手(12)內(nèi)運作,而不會突出於把手之外。
圖1-6所示為本新型一種「豪邁」型,以滿足一些較為崇尚新奇用者之需;而圖7-10所示者則較屬「紳士」或「淑女」型,整個重設裝置(6)內(nèi)
於把手中,較屬典雅,兩者品味各有千秋,而無分軒輊。
本新型較習知自動開收傘之優(yōu)點為1.重設裝置(6)設於傘尾,僅須單手即能操作,且不慮被傘布之傘骨尖(20)所刺傷,合乎人體工學。
2.使用單一按鈕(51)開、收傘僅須分別前后壓按該按鈕即能司傘之啟閉,且動作確實,不會發(fā)生誤動作之現(xiàn)象。
3.本新型可於任何方向之強風下穩(wěn)定開傘使用。
權(quán)利要求1.一種自動開收傘其特征系包括一中棒裝置含有一外管套合以一內(nèi)管其下連設一把手,由管下方內(nèi)部遊設一下伸管,內(nèi)管之上連接一中巢座其彈性持設一上巢座,一傘骨裝置至少含有頂骨、下支骨及中間連接骨分別樞連上巢、下巢及中巢其中該下巢裝設於外管之上緣,中巢安裝於中巢座之上緣而上巢則裝設於該上巢座上者,一開傘彈簧持設於該上套管、中巢座之間,一收傘復歸彈簧持設於該內(nèi)管中而介於該下伸管與該中巢座之間可操作地於收傘時壓縮該開傘彈簧以備開傘之用者,一控制裝置以單按鈕之方式控制傘之開啟與收合者,以及一重設裝置滑設於把手內(nèi)俾於收傘操作后,壓縮該收傘復歸彈簧以蓄積其彈性能備用者,該重設裝置系設於把手上之一握持突出部之內(nèi),俾於重設壓縮該復歸彈簧時,使著力成一直線便於操作者。
2.如權(quán)利要求1之自動開收傘,其特征為該中棒裝置包括該外管下連該把手,該內(nèi)管滑合於該外管之內(nèi),該下伸管滑設於該內(nèi)管及該把手之內(nèi),該中巢座連設於該內(nèi)管之上緣,以及該上巢座彈性地套合於該中巢座之上者;該外管之下管端固插入該把手之上孔中,下管端之右側(cè)開設一扣孔,左側(cè)突設一凸槽,凸槽下方開設一推桿孔,上管緣設有一凸環(huán)以嵌合、限制傘骨裝置之下巢者,該把手上方左側(cè)開設一鈕孔,把手中間下方開設一導管孔與把手上部之一上孔相通,而於把手上部中橫插一導梢者。
3.如權(quán)利要求2之自動開收傘,其特征為該內(nèi)管之下管端兩側(cè)開設一對長槽滑合該把手上之導梢者,內(nèi)管右側(cè)下方開設一下扣孔,於下扣孔上方開設一上扣孔係投影地與該下扣孔對中心者,於上扣孔相對之內(nèi)管左側(cè)開設一扣珠孔,而於內(nèi)管上緣固連該中巢座者。
4.如權(quán)利要求2之自動開收傘,其特征為該下伸管下管端連接該重設裝置之一壓按部者,於中段部位縱開一長槽滑合於該把手之導梢上,一下扣孔設於下管端且對應於該內(nèi)管之下扣孔,一上扣孔位於該下扣孔上方對應於該內(nèi)管之上扣孔者,一開設於內(nèi)管左側(cè)對應於該上扣孔之扣珠孔,以及一上管緣頂持該收傘復歸彈簧之下簧端者。
5.如權(quán)利要求2之自動開收傘,其特征為該中巢座包括一內(nèi)塞管嵌塞於內(nèi)管之上管端內(nèi)部為該收傘復歸彈簧之上簧端所頂持,一中軸桿突設於該中巢座中央套孔中以持設該開傘復歸彈簧之下簧端,該中巢座之上緣連接該傘骨裝置之中巢內(nèi)部為中空者。
6.如權(quán)利要求2之自動開收傘,其特征為該上巢座包括一中空之上套孔,一下管段滑合於該中巢座之套孔孔壁,且與該中巢座之中軸桿限持該開傘復歸彈簧者,一頂塞固塞於上巢座之頂端以限制該開傘彈簧之上簧端者,以及一環(huán)設於上巢座中間部位之凸環(huán)部以嵌合、限制該傘骨裝置之一上巢者。
7.如權(quán)利要求1之自動開收傘,其特征為該重設裝置包含有一壓按部連設於下伸管之下端,以及一導管連接該壓按部包圍該下伸管之外而滑合於該把手之導管孔中者。
8.如權(quán)利要求1之自動開收傘,其特征為該控制裝置包括一按鈕,一卡栓,一推桿,以及一彈性卡扣器者,其中,該按鈕遊合於把手上方之鈕孔中,其裡面之內(nèi)鈕面上頂持該卡栓之一對開叉元件,內(nèi)鈕面凹設一推桿孔以嵌設該推桿之基部者;該卡栓之兩開叉元件,係滑動地包設於該外管之外圍於右側(cè)連設一楔形扣頭該楔形扣頭操作地卡扣於該內(nèi)管及下伸管之下扣孔以為收傘者,或卡扣於下扣孔上方之上扣孔中以為開傘者,楔形扣頭右連一栓桿以套入一卡栓張力彈簧該彈簧係持設於把手右側(cè)一簧孔中常時頂持卡栓向左方者,以及該彈性卡扣器其下端向中棒裝置左方突伸呈一扣珠可卡扣該下伸管及內(nèi)管左側(cè)上方之扣珠孔中以鎖合該下伸管與該內(nèi)管兩管中頂持以受壓縮之收傘彈簧者,且該扣珠操作地滑合於該外管之凸槽中者;由是當下伸管及重設裝置上移於把手中以壓縮該收傘彈簧使該彈性卡扣器之扣珠聯(lián)結(jié)下伸管與內(nèi)管,且上升內(nèi)管、中巢座、中巢鄰接該上巢使該開傘彈簧處於壓縮狀態(tài)下,并收折該傘骨裝置,該卡栓楔形扣頭卡扣該內(nèi)管之下扣孔,於壓按該按鈕解扣該扣頭與下扣孔之卡扣而下移該聯(lián)結(jié)之內(nèi)管下伸管,下移中巢鄰接下巢以開啟傘骨裝置及其所連設之傘布者;再壓按按鈕令推桿壓經(jīng)外管凸槽之扣珠孔壓按該彈性卡板之扣珠以解扣該內(nèi)管與該下伸管之聯(lián)結(jié),釋放壓縮之收傘彈簧,上提內(nèi)管中巢座收折傘骨裝置以為收傘者。
9.如權(quán)利要求1之自動開收傘,其特征為該重設裝置係包括一套筒部滑套於把手上,一壓按部約呈環(huán)狀突緣突伸、繞設、滑合於該把手之平直段外,一柱塞藉一滑移於把手連桿槽之連桿連接該突環(huán)狀之壓按部操作地觸接該下伸管之下管緣,而於重設壓縮該下伸管,能壓抵該下伸管之下管緣以壓縮收傘彈簧者,以及一壓按部歸位彈簧套設於柱塞與把手導管孔上緣肩部便於重設操作后歸位該壓按部至把手下方者。
專利摘要一種合乎人體工學之自動開收傘系包括一中棒裝置、一傘骨裝置、一開傘彈簧、一收傘復歸彈簧、一控制裝置以及一重設裝置者。藉撳按控制裝置之按鈕,使開傘彈簧挺伸中棒裝置之上巢座以自動開傘者,而再次撳按按鈕則使控制裝置之內(nèi)縮扣珠與中棒裝置之內(nèi)管、下伸管解扣,使收傘復歸彈簧上頂中棒裝置,及傘骨裝置自動收傘者;該重設裝置系滑設于把手內(nèi)俾于收傘操作后,壓縮收傘復歸彈簧以蓄積其彈性能備用者。
文檔編號A45B25/14GK2132416SQ92232840
公開日1993年5月12日 申請日期1992年9月11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1992年9月11日
發(fā)明者吳沃文 申請人:吳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