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行李箱側邊牽引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小五金,尤指一種裝在行李箱或旅行箱側邊能夠伸縮的行李箱側邊牽引帶。
現(xiàn)有的行李箱伸縮式拉帶,如中華臺北專利74202986號“輪式旅行箱拉帶”;7226109號“行李箱拉帶裝置”,都是由裝于行里箱側邊的殼體內裝有對折的拉帶和彈簧,與懸垂于殼體外的手柄組成。由于體積大,影響行李箱的外觀美,而且懸垂于外的手柄極易掛到其他的物體上。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體積小,手柄貼固于側邊,自由伸縮的行李箱側邊牽引帶。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行李箱側邊牽引帶10由殼體12、環(huán)節(jié)帶14、連接體16、手柄18、樞軸19、滑套28、軸58和按鈕59等組成。殼體12包括內殼20和外殼24,內殼20有凹槽21,底部有若干通孔22,上端有擋板23,外殼24有凹槽25,上端的背部凸塊,兩側各有長方孔26,其特征在于外殼24上端內固裝卡扣27,卡扣27的基體271固定在其內壁上,兩端各有上伸的彈性桿272,其端部為帶凸臺的鉤頭273。環(huán)節(jié)帶14由略具彈性的PU材料制成,其上有若干環(huán)節(jié)的長方體,上端有一對通孔141,下端一側有凸塊142。連接體16分為左體30、右體32,左體30內側有三對定拉柱31,右體32內側有對應的盲孔,其下端有兩通孔,兩側邊各有一卡槽33,左體30下端有兩個相應螺孔。左右體30、32上端有相應的凹槽34和圓槽,凹槽的側壁為平面35。手柄18有 型柄體40,其下有固定座41、45,十字形卡塊42在固定座41的內側,固定座41有大孔43和通孔44,固定座45內則中間有盲孔46。樞軸19有固定座50,其前端有十字形卡槽51,空心軸52和空心軸孔54、兩側邊為平面53,后端有彈簧孔55,與空心軸孔54形成臺肩56,滑套28呈凹形,其內兩側壁上各有一個凸塊281。
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是結構簡單,體積小,手柄貼于側邊,不影響行李箱的外觀美,環(huán)節(jié)帶有一定的彈性,即使在拉出狀態(tài)下,也不會下垂,不會掛到其他的物體上,拉出長度能夠自由伸縮和鎖定。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由以下實施例及其附圖給出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3-3剖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4-4剖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5-5剖視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最佳實施例內縮狀態(tài)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最佳實施例拉出狀態(tài)圖。
參見圖6、7,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例是將行李箱側邊牽引帶10固裝在行李箱60的側邊框架上。
參見
圖1、2、3、4、5,行李箱側邊牽引帶10由殼體12、環(huán)節(jié)帶14、連接體16、手柄18、樞軸19、滑套28、軸58和按鈕59等組成。殼體12包括內殼20和外殼24,內殼20有凹槽21,底部有若干通孔22,上端有擋板23。外殼24有凹槽25上端的背部凸塊,兩側各有長方孔26。其特征在于外殼24上端內固裝卡扣27,卡扣27的基體271固定在其內壁上,兩端各有上伸的彈性桿272,其端部為帶凸臺的鉤頭273,環(huán)節(jié)帶14由略具彈性的PU材料制成,其上有若干環(huán)節(jié)的長方體,上端有一對通孔141,下端一側有凸塊142。連接體16分為左體30、右體32,左體30內側有三對定拉柱31,右體32內側有對應的盲孔,其下端有兩通孔,兩側邊各有一卡槽33,左體30下端有兩個相應螺孔。左右體30、32上端有相應的凹槽34和圓槽,凹槽的側壁為平面35。手柄18有 型柄體40,其下有固定座41、45,十字形卡塊42在固定座41的內側,固定座41有大孔43和通孔44,固定座45內側中間有盲孔46。樞軸19有固定座50,其前端有十字形卡槽51,空心軸52和空心軸孔54、兩側邊為平面53后端有彈簧孔55,與空心軸孔54形成臺肩56,滑套28呈凹形,其內兩側壁上各有一個凸塊281。
組裝程序彈簧57裝到彈簧孔55內,壓縮彈簧57,將空心軸52插入通孔44,伸出在大孔43外,軸58通過空心軸孔54,固定到盲孔46內,按鈕59固定在空心軸52的軸端上。
左體30的定位柱31,對正右體32上的盲孔,扣合到裝在手柄18的固定座41、45內的樞軸19上,插入環(huán)節(jié)帶14的上端,用螺釘143把三者固定為一體。
與手柄18、連接體16、樞軸19等連接為一體的環(huán)節(jié)帶14,放入外殼24的凹槽25內,使卡扣27的鉤頭273嵌卡在右體32的卡槽33內,把滑套28的凸塊281壓入長方孔26內。
內殼20通過通孔22固定在行李箱60的側邊框架上,把已裝配好的外殼24卡固到內殼20上,全部組裝完成。
工作原理參見圖6、7,下推滑套28,鉤頭273在彈性桿272的作用下自動復位,解除對卡槽33的卡制,握住手柄18,把環(huán)節(jié)帶14拉出所需長度,使鉤頭273卡在環(huán)節(jié)槽內,上推滑套28,使凸塊281頂住鉤頭273,將其鎖定,壓下按鈕59,旋轉90度后松開,使手柄18垂直環(huán)節(jié)帶14固定,拉動手柄18,即可牽引行李箱60移動。
回縮牽引帶時,壓下按鈕59,旋轉90度后松開,使手柄18復位,下推滑套28,解除對鉤頭273的鎖定,把環(huán)節(jié)帶14推入殼體12內,使鉤頭273卡入卡槽33內,上推滑套28,將其鎖定。
總之,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體積小、不影響行李箱的外觀美,環(huán)節(jié)帶有一定的彈性,不會下垂,也不會掛到其他物體上,拉出長度可以自由調節(jié)和鎖定。
權利要求1.行李箱側邊牽引帶由殼體(12)、環(huán)節(jié)帶(14)、連接體(16)、手柄(18)、樞軸(19)、滑套(28)、軸(58)和按鈕(59)等組成,殼體(12)包括內殼(20)和外殼(24),內殼(20)有凹槽(21),底部有若干通孔(22),上端有擋板(23),外殼(24)有凹槽(25),上端的背部凸塊,兩側各有長方孔(26),其特征在于外殼(24)上端內固裝卡扣(27),卡扣(27)的基體(271)固定在其內壁上,兩端各有上伸的彈性桿(272),其端部為帶凸臺的鉤頭(273);環(huán)節(jié)帶(14)由略具彈性的PU材料制成,其上有若干環(huán)節(jié)的長方體,上端有一對通孔(141),下端一側有凸塊(142);連接體(16)分為左體(30)、右體(32),左體(30)內側有三對定拉柱(31),右體(32)內側有對應的盲孔,其下端有兩通孔,兩側邊各有一卡槽(33),左體(30)下端有兩個相應螺孔,左右體(30)、(32)上端有相應的凹槽(34)和圓槽,凹槽的側壁為平面(35);手柄(18)有 型柄體(40),其下有固定座(41)、(45),十字形卡塊(42)在固定座(41)的內側,固定座(41)有大孔(43)和通孔(44),固定座(45)內側中間有盲孔(46),樞軸(19)有固定座(50),其前端有十字形卡槽(51),空心軸(52)和空心軸孔(54)、兩側邊為平面(53)后端有彈簧孔(55),與空心軸孔(54)形成臺肩(56),滑套(28)呈凹形,其內兩側壁上各有一個凸塊(281)。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側邊牽引帶,其特征在于彈簧(57)裝到彈簧孔(55)內,壓縮彈簧(57),將空心軸(52)插入通孔(44),伸出在大孔(43)外,軸(58)通過空心軸孔(54),固定到盲孔(46)內,按鈕(59)固定在空心軸(52)的軸端上。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側邊牽引帶,其特征在于左體(30)的定位柱(31),對正右體(32)上的盲孔,扣合到裝在手柄(18)的固定座(41)、(45)內的樞軸(19)上,插入環(huán)節(jié)帶(14)的上端,用螺釘(143)把三者固定為一體。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側邊牽引帶,其特征在于殼體(12)的內殼(20)固定在行李箱(60)側邊框架上,外殼(24)卡固在內殼(20)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行李箱側邊牽引帶。它由殼體、環(huán)節(jié)帶、連接體、手柄、樞軸、滑套等組成。環(huán)節(jié)帶通過連接體、樞軸與手柄連接成一體,裝在外殼的凹槽內。連接體嵌卡在卡扣內,由滑套的凸塊鎖定;下推滑套可解除鎖定;壓轉按鈕,可調手柄的鎖定角度。其結構簡單,體積小,能自由伸縮、鎖定,不影響行李箱的外觀美。
文檔編號A45C13/30GK2186506SQ9420446
公開日1995年1月4日 申請日期1994年3月1日 優(yōu)先權日1994年3月1日
發(fā)明者江枝昌 申請人:江枝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