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置入兩椎體間的支撐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醫(yī)學矯形用器械,特別是一種置入兩椎體間的支撐體。
背景技術:
人體的腰椎體(Lumbar)共分為5節(jié),其功能在于支撐人體、供人體彎腰活動用。在各節(jié)腰椎體中退化最多、產生疾病,如下背痛、因椎板脫出及椎管狹窄引起的坐骨神經痛最多之處,通常發(fā)生在腰椎體的第4至5節(jié)及腰椎體的第5節(jié)與其下連接的薦椎體部位,也因此造成病患坐立難安、影響日常生活坐息及極度痛苦。
如圖1所示,在人體的各節(jié)腰榫體中,上腰椎體10與下腰椎體12對應連接面之間分別具有椎間盤11。正常的椎間盤11在與上、下腰椎體10、12之間為呈前高后低的狀態(tài),且椎間盤11呈圓盤狀,除了具有一定高度外,更為由核心及外環(huán)組成。核心由含90%水分的核漿構成;而外環(huán)則由纖維構成,并于其內分布有神經。
而前述所謂在各節(jié)腰椎體中退化最多、產生疾病最多處為腰椎體部位所對應連接面間的椎間盤發(fā)生問題,亦即當椎間盤11由于各種因素,如自然退化、外力傷害等造成其構成核心的核漿內水分減少、外環(huán)破裂時,將使得椎間盤11的高度低于應有的正常高度,如同漏氣的輪胎其高度降低且外環(huán)向外擴張,進而產生所謂的滑脫現(xiàn)象,相對造成病患的極度痛苦。
然而,近十年來,退化性腰椎手術使用一種所謂椎間支撐體(InterVertebral fusion cage)的病例急速增加。其原因在于醫(yī)師認識到退化性腰椎疾病來自于退化的椎間盤11,必須將其切除后,再以自體骨植入,但在上、下兩腰椎體10、12間完全融合(fusion)前,必須有椎間支撐體的支撐,以避免植入的自體骨因椎體間的壓力而被壓碎,并保持正常椎體間的高度,以保持融合前的椎體穩(wěn)定。
目前,上市的椎間支撐體不外有兩種形狀,一種為中間呈鏤空的圓柱形(cylindrical)支撐體,另一種為中間呈鏤空的長方形(rectangle)支撐體。上述兩種的缺點在于其結構關系而無法容納夠多的自體骨及在與上、下兩腰椎體10、12間的接觸面積不夠大等問題。
然而,理想的支撐體應是使用最小的金屬而有最大的接觸面積,借以可容納更多植入的自體骨及能夠承受椎體間的壓力等條件。因此,現(xiàn)有的椎間支撐體在使用上存在接觸面積小、植入的自體骨少及承受椎體間壓力小的缺點。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接觸面積大、容納自體骨多、可承受較大椎體間壓力、結合穩(wěn)固的置入兩椎體間的支撐體。
本發(fā)明為適用于頸椎、胸椎、腰椎等椎體間融合術的的中空體;它包括以預定高度平行對應設置的上長形框體、下長形框體及連設于上、下長形框體四側邊中央部位的立柱;上、下長形框體中央部位呈形成中空部的鏤空狀;立柱兩側間呈形成與上、下長形框體上中空部相互貫通中空部的鏤空狀,以于左、右、前、后側面皆呈外形恰好與正常椎間盤解剖形狀相吻合的工字型。
其中上長形框體的前側略朝其后側向下傾斜。
上長形框體兩側緣及下長形框體兩側緣分別朝其對應面略彎曲,借以符合上、下腰椎體對應連接面的兩外側緣的輕微突出部。
上、下長形框體的四邊角處分別呈可方便兩椎體對應連接面間及獲得最大接觸面積的內縮弧角狀。
立柱與將本發(fā)明置入兩椎體對應連接面間使用的置入工具相配合。
上、下長形框體的表面分別形成借以鉤住上、下椎體的對應連接面以避免其滑動的鋸齒。
上、下長形框體的表面分別形成借以供自體骨生長入以提高結合穩(wěn)固性的微坑。
上、下長形框體及立柱為以鈦金屬成型。
上、下長形框體及立柱為以符合強度要求的塑鋼成型。
由于本發(fā)明為適用于頸椎、胸椎、腰椎等椎體間融合術的的中空體;它包括以預定高度平行對應設置的上長形框體、下長形框體及連設于上、下長形框體四側邊中央部位的立柱;上、下長形框體中央部位呈形成中空部的鏤空狀;立柱兩側間呈形成與上、下長形框體上中空部相互貫通中空部的鏤空狀,以于左、右、前、后側面皆呈外形恰好與正常椎間盤解剖形狀相吻合的工字型。使用時,當上、下腰椎體間的椎間盤產生退化時,醫(yī)師必須將其切除后,再以自體骨植入;將本發(fā)明置入上、下椎體對應的連接面之間,避免所植入的自體骨因上、下椎體間的壓力而被壓碎,并保持正常高度及保持融合前上、下椎間的穩(wěn)定;使自體骨除了充填在上、下長形框體上中空部內外,更可容許在立柱兩側的中空部再充填更多的自體骨,以令上、下椎體間融合成功機率大幅增加;不僅結構簡單、接觸面積大,而且容納自體骨多、可承受較大椎體間壓力、結合穩(wěn)固,從而達到本發(fā)明的目的。
圖1、為人體內腰椎體與椎間盤之間關系局部結構示意側視圖。
圖2、為本發(fā)明結構示意立體圖。
圖3、為本發(fā)明植入腰椎體間結構示意側視圖。
圖4、為本發(fā)明植入腰椎體間結構示意正視圖。
圖5、為本發(fā)明結構示意俯視圖。
圖6、為本發(fā)明結構示意正視圖(長形框體表面設有鋸齒)。
圖7、為本發(fā)明結構示意正視圖(長形框體表面設有微坑)。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fā)明置入兩椎體間的支撐體20為適用于頸椎、胸椎、腰椎等椎體間融合術的適應癥上。
如圖2所示,本發(fā)明置入兩椎體間的支撐體20包括以預定高度平行對應設置的上長形框體21、下長形框體22及連設于上、下長形框體21、22四側邊中央部位的立柱25。
上、下長形框體21、22中央部位呈形成中空部23的鏤空狀。如圖3所示,上長形框體21的前側211為略朝其后側212向下傾斜。如圖4所示,上長形框體21兩側緣213及下長形框體22兩側緣221分別朝其對應面略彎曲。如圖5所示,上、下長形框體21、22的四邊角處214分別呈內縮弧角狀。
立柱25兩側間呈形成與上、下長形框體21、22上中空部23相互貫通中空部24的鏤空狀,以使得本發(fā)明從左、右、前、后側面四個方向觀察時皆呈外形恰好與正常椎間盤解剖形狀相吻合的工字型,且形成于工字型的中空部23、24則可用以容納脊椎融合必要的自體骨40。
如圖3、圖4所示,使用時,將本發(fā)明置入兩椎體間的支撐體20置入上腰椎體10與下腰椎體12對應的連接面之間,并使上長形框體21的前側211為略朝其后側212向下傾斜,借以符合如圖1所示的正常椎間盤11前高后低的狀態(tài);借由上長形框體21兩側緣213及下長形框體22兩側緣221分別朝其對應面略彎曲,借以符合上、下腰椎體10、12對應連接面的兩外側緣的輕微突出部101、121;同時,本發(fā)明置入兩椎體間的支撐體20除了在上、下長形框體21、22上中空部23內充填自體骨40外,更可容許在立柱25兩側的中空部24再充填更多的自體骨40,以令上、下腰椎體10、12間融合(fusion)成功機率大幅增加。
借由上、下長形框體10、12的四邊角214處分別呈內縮弧角狀,可方便將本發(fā)明置入兩椎體間的支撐體20置入上腰椎體10與下腰椎體12對應連接面間,且透過上、下長形框體21、22的表面,可令上、下腰椎體10、12的對應連接面間獲得最大的接觸面積。
本發(fā)明置入兩椎體間的支撐體20置入上腰椎體10與下腰椎體12對應連接面間所使用的置入工具恰可與本發(fā)明的立柱25相配合而無須另外鉆孔,借以避免減弱本發(fā)明結構強度,同時可控制本發(fā)明的擺入位置。
如圖6所示,于上、下長形框體21、22的表面分別形成鋸齒218、228。使用時,借由鋸齒218、228可鉤住上、下腰椎體10、12的對應連接面,以避免其滑動。亦可如圖7所示,于上、下長形框體21、22的表面分別形成微坑219、229。使用時,借由微坑219、229容許自體骨40生長入微坑219、229內,以提高結合穩(wěn)固性。
本發(fā)明置入兩椎體間的支撐體20的體積可在制造尺寸上作大小變化,借以容許醫(yī)師從上、下腰椎體10、12的后方或側面置入。再者本發(fā)明置入兩椎體間的支撐體20制造材質為以鈦金屬為主,亦可使用塑鋼等符合強度要求的材質制造。
當上、下腰椎體10、12間的椎間盤11產生退化時,醫(yī)師必須將其切除后,再以自體骨40植入,但于上、下腰椎體10、12間完全融合前,須將本發(fā)明置入兩椎體間的支撐體20從上、下腰椎10、12的后方或側面置入其間,俾借由本發(fā)明避免所植入的自體骨40因上、下腰椎體10、12間的壓力而被壓碎,并保持正常高度及保持融合前上、下腰椎10、12間的穩(wěn)定。
因此,本發(fā)明最大的特色在于上、下長形框體21、22及立柱25兩側分別形成容許充填更多自體骨的中空部23、24,以令上腰椎體10、下腰椎體12間融合成功率大幅增加;且借由上、下長形框體21、22兩側緣213、221略為彎曲的設計及上長形框體21的前側211為略朝其后側212向下傾斜,可完全符合正常上、下腰椎10、12的需求,借此,能獲得最大接觸面積、承受上、下腰椎體10、12間的壓力,進而達到自體骨40與本發(fā)明完全融合的目的,因此,本發(fā)明不但具備結構簡單的優(yōu)點,同時,可有效解決傳統(tǒng)結構的缺點。
權利要求
1.一種置入兩椎體間的支撐體,它為適用于頸椎、胸椎、腰椎等椎體間融合術的的中空體;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預定高度平行對應設置的上長形框體、下長形框體及連設于上、下長形框體四側邊中央部位的立柱;上、下長形框體中央部位呈形成中空部的鏤空狀;立柱兩側間呈形成與上、下長形框體上中空部相互貫通中空部的鏤空狀,以于左、右、前、后側面皆呈外形恰好與正常椎間盤解剖形狀相吻合的工字型。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置入兩椎體間的支撐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長形框體的前側略朝其后側向下傾斜。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置入兩椎體間的支撐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長形框體兩側緣及下長形框體兩側緣分別朝其對應面略彎曲,借以符合上、下腰椎體對應連接面的兩外側緣的輕微突出部。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置入兩椎體間的支撐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長形框體的四邊角處分別呈可方便兩椎體對應連接面間及獲得最大接觸面積的內縮弧角狀。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置入兩椎體間的支撐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與將本發(fā)明置入兩椎體對應連接面間使用的置入工具相配合。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置入兩椎體間的支撐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長形框體的表面分別形成借以鉤住上、下椎體的對應連接面以避免其滑動的鋸齒。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置入兩椎體間的支撐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長形框體的表面分別形成借以供自體骨生長入以提高結合穩(wěn)固性的微坑。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置入兩椎體間的支撐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長形框體及立柱為以鈦金屬成型。
9.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置入兩椎體間的支撐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長形框體及立柱為以符合強度要求的塑鋼成型。
全文摘要
一種置入兩椎體間的支撐體。為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接觸面積大、容納自體骨多、可承受較大椎體間壓力、結合穩(wěn)固的醫(yī)學矯形用器械,提出本發(fā)明,它為適用于頸椎、胸椎、腰椎等椎體間融合術的的中空體;它包括以預定高度平行對應設置的上長形框體、下長形框體及連設于上、下長形框體四側邊中央部位的立柱;上、下長形框體中央部位呈形成中空部的鏤空狀;立柱兩側間呈形成與上、下長形框體上中空部相互貫通中空部的鏤空狀,以于左、右、前、后側面皆呈外形恰好與正常椎間盤解剖形狀相吻合的工字型。
文檔編號A61B17/70GK1628620SQ20031012120
公開日2005年6月22日 申請日期2003年12月15日 優(yōu)先權日2003年12月15日
發(fā)明者林君甫 申請人:林君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