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网站,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啪啪伊人网,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中文成人久久久久影院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亚洲a视频

一次性尿布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078436閱讀:205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次性尿布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一次性尿布。

背景技術
在敞開式一次性尿布中,公知的是,在前腰區(qū)域中翼面的面對內衣的表面和后腰區(qū)域中的翼面的面對身體的表面中的至少一個中提供防滑移元件,從而減少這兩個襯面之間可能發(fā)生的滑移。例如,日本未審定公開專利申請No.1988-256702A披露了在這兩個表面之間顯示出0.8或更高靜摩擦系數的一次性尿布。為了實現所述摩擦系數,這兩個表面中的至少一個涂覆有粘合劑、丙烯酸防滑劑、氨基甲酸乙酯板等。
在上述專利申請中披露的尿布被穿在穿著者的身體上時,可以可靠地防止沿前后腰區(qū)域的橫向區(qū)域相互疊置的前翼和后翼移位和/或相對于彼此扭曲,并且還可可靠地防止體液泄漏。然而,在公知技術中不能發(fā)現任何有效的措施使得相互疊置的這些翼片平滑地遵循穿著者身體的移動。因此,穿在穿著者的身體上的前后腰部區(qū)域的橫向部分較為僵硬并且難以拉伸,對于穿著者來說不可避免地產生不舒服的感覺。
考慮到如上所述的問題,本發(fā)明的一個目的是改進上述公知技術的尿布,以使得甚至在前后腰部區(qū)域的橫向相對的橫向區(qū)域相互疊置時都可保持穿著尿布的舒適感覺。

發(fā)明內容
依照本發(fā)明,提供了由前腰區(qū)域、后腰區(qū)域和在這兩個腰部區(qū)域之間延伸的襠部區(qū)域構成的敞開式一次性尿布,這些區(qū)域具有面對身體的表面和與所述面對身體的表面相對的面對內衣的表面,所述尿布的輪廓由沿腰部環(huán)繞方向彼此平行延伸的前端和后端區(qū)和沿與腰部環(huán)繞方向相交的前后方向彼此平行延伸的橫向相對的橫向區(qū)形成,前和后腰區(qū)域的一個中的橫向相對的橫向區(qū)由沿腰部環(huán)繞方向延伸的第一翼片形成,所述第一翼片分別被設在具有第一系緊件裝置的面對身體的表面上和前和后腰區(qū)域的另一個的具有第二系緊件裝置的面對內衣的表面上,其中第一系緊件裝置可拆卸地錨定在第二系緊件裝置上。
本發(fā)明還包括可沿腰部環(huán)繞方向彈性拉伸的第一翼片和設在第二系緊件裝置附近具有防滑區(qū)的另一個腰部區(qū)域中的面對內衣的表面,當第一系緊件裝置被錨定在第二系緊件裝置上時,每個防滑區(qū)都適合于與翼片的面對身體的表面相接觸并且相對于面對身體的表面在58.23g/9cm2的負荷下顯示出0.5N或更高的平均運動摩擦力以及在340g/9cm2的負荷下顯示出5N或更低的平均運動摩擦力。
本發(fā)明包括以下實施例(1)襠部區(qū)域中的橫向相對的橫向區(qū)設有進一步延伸到前和后腰區(qū)域中的腿部彈性元件并且防滑區(qū)被形成得覆蓋腿部彈性元件的部分或被形成得沿所述前后方向位于腿部彈性元件的相應延伸部分上。
(2)防滑區(qū)被如此形成,即,使其從橫向區(qū)朝向平分所述尿布的寬度的中心線被布置在旁邊,并且在相應的防滑區(qū)與相應的橫向區(qū)之間設有滑移區(qū),其中每個滑移區(qū)顯示出的平均運動摩擦力都低于每個防滑區(qū)所顯示的平均運動摩擦力。
(3)在防滑區(qū)中,由塑料彈性體制成并且具有5到100mm纖維長度的彈性纖維與由具有5到100mm纖維長度的熱塑性材料制成的非彈性纖維相混合。
(4)在防滑區(qū)中,由塑料彈性體制成的連續(xù)彈性纖維與由熱塑性材料制成的連續(xù)非彈性纖維相混合。
(5)在防滑區(qū)中彈性纖維和非彈性纖維的重量比在8∶2到5∶5的范圍內。
(6)防滑區(qū)是通過將混合在一起的彈性纖維和非彈性纖維粘結于無紡織物、機織織物和膜中的任何一種上而形成的。
(7)非彈性纖維和無紡織物包含具有基本相同熔點的熱塑性材料,而機織織物和膜包含具有基本相同熔點的熱塑性材料。
(8)橫向區(qū)沿腰部環(huán)繞方向局部變寬以便于在另一個腰部區(qū)域中形成第二翼片,并且防滑區(qū)被如此形成,即,使其從第二翼片的遠端部分朝向平分所述尿布的寬度的中心線被布置在旁邊。
(9)第二翼片在布置于遠端部分旁邊的區(qū)域中設有滑移區(qū),所述滑移區(qū)的平均運動摩擦力低于所述防滑區(qū)的平均運動摩擦力。
在本發(fā)明中,使用JIS(日本工業(yè)標準)P 8147的段3.1所述的方法測量平均運動摩擦力。使用3cm×3cm并且適合于施加58.23g/9cm2或340g/9cm2的負荷的砝碼進行該測量。所述砝碼的移動速率被設定為10cm/min。下面將參照附圖的圖5詳細描述該測量方法。通過雙面膠帶(未示出)將限定了一次性尿布的第一翼片中的面對身體的表面的板102的整個區(qū)域固定于固定板101的光滑上表面。可移動板103具有3cm×3cm的下表面并且該可移動板103的總重量由砝碼W調節(jié)以使得58.23g/9cm2或340g/9cm2的負荷被施加于下表面。這種可移動板被用作砝碼。之后沿箭頭Y所指示的方向拉動可移動板103從而使其移動5cm。在該移動的過程中從所測量的摩擦力的數值中計算出平均運動摩擦力(單位N)。


圖1是依據本發(fā)明提出的一次性尿布的透視圖;圖2是所述一次性尿布的展開平面圖;圖3是沿圖1中的線III-III所截的截面圖;圖4是依據本發(fā)明一個優(yōu)選實施例提出的一次性尿布與圖2相似的視圖;以及圖5是示出了用于平均運動摩擦力的測量方法的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從下文中參照附圖所給出的描述中將更全面地理解本發(fā)明所涉及的一次性尿布的細節(jié)。
圖1是作為穿在穿著者身體上的依據本發(fā)明提出的敞開式一次性尿布1的透視圖而圖2是所述一次性尿布1的展開并局部切掉的平面圖。參照圖2所示,中心線C平分尿布1的寬度。尿布1是敞開式的并且具有面對穿著者身體的表面2和面對穿著者內衣的表面3。如沿前后方向所看到的,尿布1由前腰區(qū)域6、后腰區(qū)域7和在這些腰部區(qū)域6、7之間延伸的襠部區(qū)域8構成。尿布1的輪廓由一對腰部環(huán)繞上端區(qū)11和一對沿前后方向(即,沿圖2中所示的豎直方向)延伸從而與這些腰部環(huán)繞上端區(qū)11相交的橫向區(qū)12形成。圖1示出了尿布1,其中表面2在內部、面對穿著者的身體,而表面3在外部面對穿著者的內衣。圖2示出了尿布1,其中面對內衣的表面3位于上側上而面對身體的表面2位于后側上。
如圖2中可看到的,尿布1具有矩形主體部分16、一對前翼片17和一對后翼片18,所述對前翼片17沿腰部環(huán)繞方向從主體部分16中的前腰區(qū)域6的橫向相對的橫向區(qū)延伸,所述對后翼片18沿腰部環(huán)繞方向從主體部分16中的后腰區(qū)域7的橫向相對的橫向區(qū)延伸。一對帶式系緊件23從相應的后翼片18的遠端部分21處延伸,帶式系緊件23中的每個都包括鉤元件22(見圖3),所述鉤元件22是構成例如商標“VELCRO”的所謂的公知機械式系緊件的一個組件。這些帶式系緊件23沿腰部環(huán)繞方向延伸并且用作第一系緊件裝置。主體部分16中的前腰區(qū)域6被形成在具有套圈區(qū)26的面對內衣的表面3上,所述套圈區(qū)26具有環(huán)元件24(見圖3),所述環(huán)元件24為構成機械系緊件的另一個組件。該套圈區(qū)26用作第二系緊件裝置。為了將這樣的尿布1穿在穿著者的身體上,可將前腰區(qū)域6布置在穿著者的腹部側上,將后腰區(qū)域7布置在穿著者的后部側上,之后可將后翼片18從外側布置在前翼片17上,可沿腰部環(huán)繞方向拉動帶式系緊件23并將其錨定在套圈區(qū)26上。帶式系緊件23和套圈區(qū)26可被充分地相互固定,而無需擔心這些帶式系緊件23和套圈區(qū)26可能相對于彼此移位或一個從另一個上脫落。在以這種方式穿著尿布的情況下,尿布1形成有腰部孔10a和一對腿部孔10b。
圖2所示的主體部分16包括限定了面對身體的表面2的可滲透液體的頂層32、限定了面對內衣的表面3的不可滲透液體的后層33以及插在這兩層32、33之間的液體吸收芯34。向外延伸得超過了芯34的周緣的頂層32和后層33的部分通過粘合劑或熱密封被連接在一起。沿著平放在一起的頂層32和后層33的部分,在拉伸狀態(tài)下沿腰部圍繞方向延伸的腰部彈性元件36和在拉伸狀態(tài)下在襠部區(qū)域8上延伸到前和后腰部區(qū)域6、7中的腿部彈性元件37被插在頂層32和后層33之間,并且通過粘合劑(未示出)被連接于頂層32和后層33中至少一個的內表面上。
圖3是沿圖1中的線III-III所截的截面圖。圖3中所示的每個前翼片17都是由諸如無紡織物、機織織物或塑料膜等片材制成的,最好由可透氣的片材制成,更好的是由可透氣并且可吸汗性的片材制成。每個前翼片17都具有沿腰部環(huán)繞方向遠離中心線C(見圖2)的遠端部分41和位于朝向中心線C的旁邊并且通過熱密封或粘合劑連接于主體部分16的面對穿著者的內衣的表面3的近端部分42。如沿前后方向所看到的,近端部分42剛好覆蓋在相關的腿部彈性元件37上以便于覆蓋這些元件37的端部區(qū)或覆蓋相關的腿部彈性元件37的延伸部分(見圖2)。如圖2中由多個點表示的,近端部分42在鄰近于套圈區(qū)26的區(qū)域中形成有防滑區(qū)44。每個前翼片17在相對于防滑區(qū)44的位于朝向遠端部分41的旁邊的區(qū)域中形成有滑移區(qū)46。在所示的實施例中,防滑區(qū)44沿腰部環(huán)繞方向具有5到70mm范圍內的尺寸A,而滑移區(qū)46沿腰部環(huán)繞方向具有0到50mm范圍內的尺寸B。防滑區(qū)44在58.23g/9cm2的負荷下顯示出0.5N或更高的平均運動摩擦力以及在340g/9cm2的負荷下顯示出5N或更低的平均運動摩擦力?;茀^(qū)46在58.23g/9cm2的負荷下顯示出低于0.5N的平均運動摩擦力,最好是低于0.3N的平均運動摩擦力。
為了獲得具有所述防滑區(qū)44的前翼片17,例如,在已用具有1到4分特范圍內的細度和30到100g/m2的范圍內的基重的聚丙烯連續(xù)纖維制成的無紡織物形成了前翼片17的基本主體之后,其近端部分42被連接于主體部分16的橫向相對的橫向區(qū)。由具有0.1到3分特范圍內細度的諸如SEBS、SEPS或SBBS等苯乙烯基嵌段共聚物的彈性纖維和具有0.1到3分特范圍內細度的諸如聚丙烯基纖維的非彈性纖維構成的片狀纖維混合物可被布置在無紡織物的期望區(qū)域上并且斷續(xù)地熱密封于無紡織物的期望區(qū)域上。在每個所述前翼片17中,沒有纖維性混合物布置于其上的區(qū)域限定了滑移區(qū)46。在防滑區(qū)44中,構成纖維性混合物并且露在外部的彈性纖維顯示出足夠高的平均運動摩擦力從而抵制與該防滑區(qū)44相接觸的對應物的滑移。如從該示例中可理解的,用于形成前翼片17的基本主體的諸如無紡織物等片材最好包含顯示出基本與包含在防滑區(qū)44中的非彈性纖維的熔點相同熔點的塑料成分。更好的是,形成前翼片17的基本主體的片材包含與構成防滑區(qū)44的非彈性纖維的塑料成分完全相同的塑料成分。
彈性纖維和非彈性纖維以在8∶2到5∶5的范圍內的重量比相互混合。可適當地選擇混合物中彈性纖維的含量以改變當尿布1被穿在穿著者身體上時指定與防滑區(qū)44平放在一起的朝向后翼片18暴露的彈性纖維的總面積。彈性纖維的總面積越大,防滑區(qū)44的平均運動摩擦力越高。相反,非彈性纖維的總面積越大,防滑區(qū)44的平均運動摩擦力越低。如果纖維性混合物中彈性纖維的含量超過了80%的話,平均運動摩擦力將太高以致于無法拉起(raise)彈性纖維。如果纖維性混合物中彈性纖維的含量低于50%的話,平均運動摩擦力將過低因此后翼片18將易于相對于相關的前翼片17滑動。防滑區(qū)44中的非彈性纖維可與構成相關的前翼片的片材熱密封在一起以確保與非彈性纖維相混合的彈性纖維可被牢固地固定于所述片材。當這些非彈性纖維的塑料成分具有的熔點接近于形成前翼片17的基本主體的片材中的塑料成分所顯示出的熔點時,彈性纖維可被可靠地固定于片材。當包含在形成前翼片17的基本主體的片材中的塑料成分與包含在防滑區(qū)44中的塑料成分完全相同時,彈性纖維可被更可靠地固定于片材。以這種方式,甚至當彈性纖維由與彈性纖維緊密接觸的后翼片18拉動時,也不會涉及到彈性纖維可能在前翼片17上提升和或從前翼片17上跌落的問題。
在防滑區(qū)44中,可以具有5到100mm長度的連續(xù)纖維或短纖維的形式使用彈性纖維和非彈性纖維。由連續(xù)的彈性纖維和連續(xù)的非彈性纖維形成的防滑區(qū)44的有利之處在于可防止防滑區(qū)44起毛但是不利之處在于彈性纖維和非彈性纖維的混合比率沒有必要地反映在彈性纖維和非彈性纖維的暴露區(qū)域比率中。這是由于難于使得這兩種類型的連續(xù)纖維均勻地混合,而且通常是它們中的一種比另外一種更明顯地暴露。除了上述問題外,甚至當這些連續(xù)纖維中的每種都在其多個點處被粘結于形成前翼片17的片材時,一旦該纖維已在這些點的一點處被拉脫,那么該纖維可在相應點處連續(xù)地從片材處被拉脫。
由都是短纖維的彈性纖維和非彈性纖維形成的防滑區(qū)44的不利之處在于必須提供多個熱密封點以便于將這兩種類型的纖維粘結于形成前翼片17的片材。然而,這兩種類型的纖維可被容易地相互混合并且它們的混合比率如實地反映在彈性纖維和非彈性纖維的暴露面積比率中。另外,假如這些短纖維中的一個在其結合點處從前翼片17上被拉脫的話,無需擔心任何其他的纖維可能受其影響從而容易地從前翼片17上被拉脫。而且,存在于防滑區(qū)44上的短纖維的許多遠端緊密地進入到與相關的前翼片17平放在一起的后翼片18上的纖維的空隙中并且用于增強平均運動摩擦力。
參照圖3,每個后翼片18都是沿腰部環(huán)繞方向可彈性拉伸的并且包括由塑料彈性體制成的無紡織物或由塑料彈性體制成的膜形成的基層61以及適合于遵循基層61的拉伸和收縮并且限制基層61的面對身體的表面和/或面對內衣的表面的纖維層62。纖維層62最好由非彈性纖維制成以便于確保后翼片18可相對于穿著者的身體足夠平滑??捎神薨櫧M合纖維制成纖維層62或者可沿腰部環(huán)繞方向為纖維層62提供波紋以便于確保基層61可被平滑地拉伸和收縮。
在如此構成的尿布1已以帶式系緊件23被固定在套圈區(qū)26上的方式被穿在穿著者的身體上時,由于這些防滑區(qū)44中的每個相對于與相應的前翼片17平放在一起的相應后翼片18在58.23g/9cm2的負荷下具有0.5N或更大的平均運動摩擦力,因此可避免后翼片17相對于相應的防滑區(qū)44易于滑動。換句話說,前翼片17通過設置在該前翼片17上的防滑區(qū)44被半固定于相關后翼片18的面對身體的表面2上,并且在尿布1的使用期間無需擔心前翼片17可能移位和/或相對于與該前翼片17平放在一起的相關后翼片18扭曲。在后翼片18在正常情況下可彈性拉伸時,后翼片18在其布置于防滑區(qū)44上的區(qū)域中難以容易地拉伸。然而,在其與滑移區(qū)46平放在一起的區(qū)域中的后翼片18可容易地拉伸,并且可有效地發(fā)揮彈性后翼片18的功能。防滑區(qū)44和與之平放在一起的后翼片18的區(qū)域之間的平均運動摩擦力可被調節(jié)為在340g/9cm2的負荷下為5N或更低,以確保當后翼片18被有意地拉動以使得前后腰部區(qū)域6、7可沿腰部環(huán)繞方向互換位置時,后翼片18可相對于相關的防滑區(qū)44滑動。因此,該尿布1不存在由于防滑區(qū)44的存在而導致不舒適地勒緊穿著者腰部的問題。
如前面所述的,設在前翼片17上的防滑區(qū)44以這樣一種方式與相關后翼片18平放在一起,從而防止前翼片17以及后翼片18被迫變形。防滑區(qū)44所形成的范圍不局限于所示出的,而是可被進一步增大。例如,防滑區(qū)44可延伸到前翼片17的遠端部分41,并且,如果期望的話,防滑區(qū)44可在后層33的整個面積上延伸。然而,前翼片17的遠端部分41最好被剩下(left)以利于滑移區(qū)46的形成,從而避免后翼片18的彈性拉伸可能受到限制的不利情況。如圖1和圖2中所示的,防滑區(qū)44最好被形成在腿部彈性元件37的正上方或腿部彈性元件37的延長部分上,以使得腿部彈性元件37與后翼片18通過防滑區(qū)44的媒介以形成適合于圍繞穿著者的腿部的彈性可拉伸的連續(xù)環(huán)。以這種方式,改進了圍繞穿著者腿部的適合度并且可防止體液的泄漏。
圖4示出了與圖2類似的視圖,其中示出了依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優(yōu)選實施例的一次性尿布1。依據本實施例的尿布1與前面所述的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在于,尿布1具有后翼片18但沒有前翼片17并且橫向相對的橫向區(qū)域12從襠部區(qū)域8朝向前腰區(qū)域6直線延伸,另一方面,沿著圍繞腰部方向在后腰區(qū)域7中發(fā)散以形成后翼片18。對于該尿布1,防滑區(qū)域44形成在前腰區(qū)域6中的橫向區(qū)域12的面對內衣的表面3上并且套圈區(qū)域26形成在這些防滑區(qū)域44之間。后翼片18與圖2所示的類似并且可彈性拉伸。
作為圖1和圖2所示的實施例的一種變型,本發(fā)明可以這樣一種尿布的形式實現,即,其中每一個前翼片17在圍繞腰部的方向上是可彈性拉伸的并且設有帶系緊件23,而后翼片18無彈性并且設置在面對內衣的表面3上,并且在其近端部分附近設有防滑區(qū)域44。作為圖4所示的實施例的一種變型,本發(fā)明可以這樣一種尿布的形式實現,即,其中前翼片是可彈性拉伸的并且設有帶系緊件,不設有任何一個后翼片。另外,用作第一系緊件裝置的在帶系緊件23上的鉤元件22可被壓敏粘合劑代替并且限定前腰區(qū)域6的面對內衣的表面3的后層33用作第二系緊件裝置。
依據本發(fā)明的一次性尿布在于,在前腰區(qū)域和后腰區(qū)域中的一個中的面對內衣的表面設有防滑區(qū)域和在兩個防滑區(qū)域內的套圈區(qū)域,在前腰區(qū)域和后腰區(qū)域中的另一個設有翼片,所述翼片是可在圍繞腰部的方向上彈性拉伸的以使這些翼片的面對內衣的表面可與防滑區(qū)域一起被平放。這樣的一種布置能夠有效地防止防滑區(qū)域和與其平放在一起的翼片的附近區(qū)域相互之間產生相對移動和扭曲。另外,當有意沿著圍繞腰部的方向拉這些翼片時,翼片中與防滑區(qū)域平放在一起的部分也可在圍繞腰部的方向上拉伸,因此,不用擔心這些翼片會不舒適地拉緊穿戴者的腰部。
權利要求
1.一種由前腰區(qū)域、后腰區(qū)域和在所述前腰區(qū)域和后腰區(qū)域之間延伸的襠部區(qū)域構成的敞開式一次性尿布,所述前腰和后腰區(qū)域具有面對身體的表面和與所述面對身體的表面相對的面對內衣的表面,所述尿布的輪廓由沿腰部環(huán)繞方向彼此平行延伸的前和后端區(qū)和沿與腰部環(huán)繞方向相交的前后方向彼此平行延伸的橫向相對的橫向區(qū)形成,所述前和后腰區(qū)域的一個中的所述橫向相對的橫向區(qū)形成有沿所述腰部環(huán)繞方向延伸的第一翼片,所述第一翼片分別被設在具有第一系緊件裝置的所述面對身體的表面上和所述前和后腰區(qū)域的另一個中的具有第二系緊件裝置的面對內衣的表面上,所述第一系緊件裝置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第二系緊件裝置上,所述一次性尿布還包括可沿腰部環(huán)繞方向彈性拉伸的所述第一翼片和設在第二系緊件裝置附近具有防滑區(qū)的所述另一個腰區(qū)域中的所述面對內衣的表面,當所述第一系緊件裝置被固定在第二系緊件裝置上時,每個防滑區(qū)都適合于與所述翼片的所述面對身體的表面相接觸并且相對于所述面對身體的表面在58.23g/9cm2的負荷下顯示出0.5N或更高的平均運動摩擦力以及在340g/9cm2的負荷下顯示出5N或更低的平均運動摩擦力。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襠部區(qū)域中的所述橫向相對的橫向區(qū)設有進一步延伸到所述前和后腰區(qū)域中的腿部彈性元件,并且所述防滑區(qū)被形成得覆蓋所述腿部彈性元件的部分或被形成得沿所述前后方向位于所述腿部彈性元件的相應延伸部分上。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區(qū)被如此形成,即,使其從所述橫向區(qū)朝向平分所述尿布的寬度的中心線被布置在旁邊,在相應的所述防滑區(qū)與相應的所述橫向區(qū)之間設有滑移區(qū),每個滑移區(qū)顯示出的平均運動摩擦力低于每個所述防滑區(qū)所顯示的所述平均運動摩擦力。
4.如權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項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防滑區(qū)中,由塑料彈性體制成并且具有5到100mm纖維長度的彈性纖維與由具有5到100mm纖維長度的熱塑性材料制成的非彈性纖維相混合。
5.如權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項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防滑區(qū)中,由塑料彈性體制成的連續(xù)的彈性纖維與由熱塑性材料制成的連續(xù)的非彈性纖維相混合。
6.如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防滑區(qū)中所述彈性纖維和非彈性纖維的重量比在8∶2到5∶5的范圍內。
7.如權利要求4至6中任何一項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區(qū)是通過將混合在一起的所述彈性纖維和非彈性纖維粘結于無紡織物、機織織物和膜中的任何一種上而形成的。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彈性纖維和所述無紡織物包含具有基本相同熔點的熱塑性材料,而所述機織織物和膜包含具有基本相同熔點的熱塑性材料。
9.如權利要求1至8中任何一項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橫向區(qū)沿所述腰部環(huán)繞方向局部變寬以便于在所述另一個腰區(qū)域中形成第二翼片,并且所述防滑區(qū)被如此形成,即,使其從所述第二翼片的遠端部分朝向平分所述尿布的寬度的所述中心線被布置在旁邊。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翼片在布置于所述遠端部分旁邊的區(qū)域中設有滑移區(qū),所述滑移區(qū)的平均運動摩擦力低于所述防滑區(qū)的所述平均運動摩擦力。
全文摘要
一種一次性尿布在前腰和后腰區(qū)域(6、7)中的一個區(qū)域中形成有第一翼片(18),所述第一翼片(18)在圍繞腰部的方向上是可彈性拉伸的并且這些第一翼片(18)在相應的面對身體的表面(2)上設有第一系緊件裝置(23)。另一個腰部區(qū)域在其面對內衣的表面(3)上除了設有第二系緊件裝置(26)以外還設有防滑區(qū)(44),所述防滑區(qū)(44)相對于第一翼片(18)的面對身體的表面(2)具有所需的平均運動摩擦力。
文檔編號A61F13/15GK1720015SQ20038010501
公開日2006年1月11日 申請日期2003年11月25日 優(yōu)先權日2002年12月4日
發(fā)明者佐山寧, 湊大尚, 谷康一郎, 三井浩一郎, 越智健吾, 礒野正人 申請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绍兴市| 德保县| 宁强县| 乐清市| 麟游县| 天水市| 四子王旗| 乳山市| 孟津县| 松江区| 秦皇岛市| 万州区| 安多县| 泸西县| 赤水市| 太谷县| 天长市| 乐平市| 合肥市| 武陟县| 凭祥市| 淅川县| 彝良县| 中西区| 乳山市| 淄博市| 福安市| 孙吴县| 云和县| 石嘴山市| 钟山县| 会昌县| 沛县| 永登县| 正阳县| 珠海市| 无棣县| 红河县| 绥化市| 巴南区| 子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