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丹七膠囊的制備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丹七膠囊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shù):
丹七處方全方由丹參、三七兩味藥組成,方中以丹參活血通絡(luò)、涼血消腫、清心除煩、祛瘀止痛為君;三七甘緩苦降下泄具散瘀止血、消腫定痛之功效;二藥合用共奏活血散瘀、消腫定痛之功效。臨床上多用于瘀血所致的疾患,如胸痹心痛、瘀血頭痛、跌打損傷、月經(jīng)不調(diào)、產(chǎn)后瘀阻所致少腹疼痛,創(chuàng)傷性血腫、痛經(jīng)、惡露不盡、冠心病、心絞痛、高血壓等。
方中各藥味的理化研究資料表明丹參含丹參酮、丹參素等有效成分,具有多方面的藥理作用,實驗證明能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脈血流量,具有抗心肌缺血和梗塞的作用,有擴張外周血管和降低血壓的作用;能明顯改善微循環(huán),增大血流量,增強耐缺氧能力,還具有鎮(zhèn)靜和鎮(zhèn)痛作用。三七含三七皂甙、黃酮等有效成分,能擴張冠狀動脈,減低冠脈阻力,增加冠脈流量,能降低動脈壓、心肌耗氧量及心肌的提取氧率,能促進凝血,縮短凝血時間,具有良好的止血作用。但本品又有顯著的抗凝血作用,能抑制血小板功能,促進0纖溶作用。
丹七片劑質(zhì)地堅硬,崩解時間長,并且藥物成分未經(jīng)提取,存在于原植物細胞內(nèi),不利于患者對藥物的吸收消化;并且丹參原料中所含的丹參酮、丹參素對發(fā)揮其功效具有重要貢獻,盡可能地提取得到丹參酮、丹參素等有效成分,并使其在制劑中保持穩(wěn)定,將會提高丹七的作用強度,縮短其起效時間,延長藥物的儲存有效期。
發(fā)明內(nèi)容
本品系根據(jù)“丹七片”經(jīng)劑型改進而得。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提高了藥物中的有效成分,大大改善了藥物的穩(wěn)定性,提高了其生物利用度,更好地發(fā)揮了活血化瘀的功效的丹七膠囊的制備方法。
經(jīng)工藝學研究,丹七膠囊的制備方法如下(1)稱取所需丹參,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小時,加8倍于丹參重量的水,合并提取液,過80目篩,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5~1.40的清膏,備用;(2)將與丹參等重量的三七粉碎成細粉,過80目篩,備用;
(3)取三七細粉與丹參清膏混勻,干燥,粉碎,裝入膠囊,即得丹七膠囊。
本申請對丹參中的丹參酮、丹參素等有效成分應(yīng)用水為提取溶媒制備,以期提高藥物中藥效成分含量。另外,膠囊劑的特點是能使藥物包于膠囊中與外界隔離,減少了水分、空氣、光線的影響,從而提高穩(wěn)定性;而且膠囊劑一般不加賦形劑,可以減少服用量;不受壓力影響,在胃腸中分散快、吸收好,較丸劑、片劑崩解迅速,生物利用度高,既滿足了藥品的功能主治及工藝的需求,又能提高藥品的生物利用度和穩(wěn)定性,為臨床所需要;改變劑型后的丹七膠囊每次服用量2~3粒/次,3次/天,每粒內(nèi)容物為0.5g,因此選擇膠囊劑為丹七新劑型具有其科學性。
表1列出了丹七片、丹七膠囊在劑型、服用量、規(guī)格、劑型優(yōu)缺點、工藝特點、質(zhì)量標準和穩(wěn)定性方面的異同。
表1兩種劑型的比較
丹七膠囊和丹七片相比,丹七膠囊在丹參酮、丹參素等有效成分含量、崩解時間、溶出時間、穩(wěn)定性等方面均優(yōu)于丹七片。
實施例1稱取420g丹參,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小時,加水8倍量,合并提取液,過80目篩,濾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5~1.40的清膏,備用;將420g三七粉碎成細粉,過80目篩,備用;取三七細粉與丹參清膏混勻,干燥,粉碎,裝入0號膠囊殼,即可制成1000粒丹七膠囊。
實施例2稱取840g丹參,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小時,加水8倍量,合并提取液,過80目篩,濾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5~1.40的清膏,備用;將840g三七粉碎成細粉,過80目篩,備用;取三七細粉與丹參清膏混勻,干燥,粉碎,裝入0號膠囊殼,即可制成2000粒丹七膠囊。
實施例3稱取等量丹參和三七。丹參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小時,加水8倍量,合并提取液,過80目篩,濾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5~1.40的清膏,備用;三七粉碎成細粉,過80目篩,備用;取三七細粉與丹參清膏混勻,干燥,粉碎,裝入0號膠囊殼,即可制成若干粒丹七膠囊。
權(quán)利要求
1.丹七膠囊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1)稱取所需丹參,加水煎煮至少一次,每次0.5~1.5小時,加6~10倍于丹參重量的水,合并提取液,過篩,濾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5~1.40的清膏,備用;(2)將與丹參等重量的三七粉碎成細粉,過篩,備用;(3)取三七細粉與丹參清膏混勻,干燥,粉碎,裝入膠囊,即得丹七膠囊。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加水煎煮3次,每次1小時,加8倍于丹參重量的水。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和步驟(2)過篩時選用80目篩。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丹七片的制備工藝改進,具體地說涉及丹七膠囊的制備方法。稱取所需丹參,加水煎煮至少一次,加6~10倍于丹參重量的水,合并提取液,過篩,與粉碎,過篩后的三七混合,制成丹七膠囊。本發(fā)明制劑提高了藥物中的有效成分,大大改善了藥物的穩(wěn)定性,提高了其生物利用度,更好地發(fā)揮了活血化瘀的功效。
文檔編號A61P9/10GK1788749SQ200510086668
公開日2006年6月21日 申請日期2005年10月20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5年10月20日
發(fā)明者林德良 申請人:北京漢典中西藥研究開發(f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