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克咳滴丸的制法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屬于醫(yī)學(xué)中成藥領(lǐng)域,具體說是涉及一種克咳滴丸的制法。
背景技術(shù):
目前市場上常見的“止嗽定喘祛痰”的藥物是“克咳膠囊”,克咳膠囊的一部分藥材直接粉碎后入藥,口服后,藥材粉末須經(jīng)胃腸道浸潤、提取擴散后消化吸收,大大降低藥物療效。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將“克咳膠囊”的處方藥材,采用特定的制法將藥材全部經(jīng)過提取制成的一種克咳滴丸,以克服上述的不足。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由以下技術(shù)方案實現(xiàn)的一種克咳滴丸的制法,處方來源于“克咳膠囊”,其特點是克咳滴丸在生產(chǎn)過程中,取麻黃和罌粟殼粉碎成粗粉,用酸性水溶液用10%鹽酸溶液調(diào)pH值至5左右煎煮二次,用每次2小時,濾過,濾液用10%氫氧化鈉溶液調(diào)pH值至7,過濾,藥液備用;其余甘草,苦杏仁,萊菔子,桔梗,石膏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時,濾過,濾液與上述溶液合并,濃縮至稠膏狀,加入麻黃和罌粟殼細粉,混勻,在60~70℃干燥,粉碎成細粉,與聚乙二醇混勻,制成滴丸,即得;克咳滴丸在生產(chǎn)過程中,取麻黃和罌粟殼粉碎成粗粉,用酸性水溶液用10%鹽酸溶液調(diào)pH值至5左右煎煮二次,第一次用酸性水溶液10倍量,第二次用酸性水溶液8倍量,每次2小時,濾過,濾液用10%氫氧化鈉溶液調(diào)pH值至7,過濾,藥液備用;其余甘草,苦杏仁,萊菔子,桔梗,石膏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時,濾過,濾液與上述溶液合并,濃縮至稠膏狀,加入麻黃和罌粟殼細粉,混勻,在60~70℃干燥,粉碎成細粉,與聚乙二醇6000混勻,制成滴丸而成;克咳滴丸在生產(chǎn)過程中,取麻黃和罌粟殼粉碎成粗粉,用酸性水溶液用10%鹽酸溶液調(diào)pH值至5左右煎煮二次,第一次用酸性水溶液8倍量,第二次用酸性水溶液6倍量,每次2小時,濾過,濾液用10%氫氧化鈉溶液調(diào)pH值至7,過濾,藥液備用;其余甘草,苦杏仁,萊菔子,桔梗,石膏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時,濾過,濾液與上述溶液合并,濃縮至稠膏狀,加入麻黃和罌粟殼細粉,混勻,在60~70℃干燥,粉碎成細粉,與聚乙二醇8000和聚乙二醇1000混勻,制成滴丸而成;克咳滴丸在生產(chǎn)過程中,取麻黃和罌粟殼粉碎成粗粉,用酸性水溶液用10%鹽酸溶液調(diào)pH值至5左右煎煮二次,每次用酸性水溶液6倍量,每次2小時,濾過,濾液用10%氫氧化鈉溶液調(diào)pH值至7,過濾,藥液備用;其余甘草,苦杏仁,萊菔子,桔梗,石膏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時,濾過,濾液與上述溶液合并,濃縮至稠膏狀,加入麻黃和罌粟殼細粉,混勻,在60~70℃干燥,粉碎成細粉,與聚乙二醇10000和聚乙二醇400混勻,制成滴丸而成;克咳滴丸在生產(chǎn)過程中,取麻黃和罌粟殼粉碎成粗粉,用酸性水溶液用10%鹽酸溶液調(diào)pH值至5左右煎煮二次,每次用酸性水溶液7倍量,每次2小時,濾過,濾液用10%氫氧化鈉溶液調(diào)pH值至7,過濾,藥液備用;其余甘草,苦杏仁,萊菔子,桔梗,石膏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時,濾過,濾液與上述溶液合并,濃縮至稠膏狀,加入麻黃和罌粟殼細粉,混勻,在60~70℃干燥,粉碎成細粉,與聚乙二醇6000和聚乙二醇600混勻,制成滴丸而成;克咳滴丸在生產(chǎn)過程中,取麻黃和罌粟殼粉碎成粗粉,用酸性水溶液用10%鹽酸溶液調(diào)pH值至5左右煎煮二次,每次用酸性水溶液9倍量,每次2小時,濾過,濾液用10%氫氧化鈉溶液調(diào)pH值至7,過濾,藥液備用;其余甘草,苦杏仁,萊菔子,桔梗,石膏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時,濾過,濾液與上述溶液合并,濃縮至稠膏狀,加入麻黃和罌粟殼細粉,混勻,在60~70℃干燥,粉碎成細粉,與聚乙二醇8000和聚乙二醇4000混勻,制成滴丸而成。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止嗽定喘祛痰的藥物制作滴丸的方法,克咳滴丸用于咳嗽,喘急氣短,克咳滴丸以特定的制法,具有服用量小,攜帶方便,吸收好,療效高的特點,克咳滴丸在生產(chǎn)方法上,全部用提取物入藥,有效成分吸收完全,提高了藥物療效。
具體實施例方式克咳滴丸處方如下麻黃240g,罌粟殼240g,甘草240g,苦杏仁240g,萊菔子75g,桔梗75g,石膏75g克咳滴丸采用如下制法取以上七味藥材,麻黃240g和罌粟殼240g粉碎成粗粉,用酸性水溶液用10%鹽酸溶液調(diào)pH值至5左右煎煮二次,用每次2小時,濾過,濾液用10%氫氧化鈉溶液調(diào)pH值至7,過濾,藥液備用;其余甘草240g,苦杏仁240g,萊菔子75g,桔梗75g,石膏75g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時,濾過,濾液與上述溶液合并,濃縮至稠膏狀,加入麻黃和罌粟殼細粉,混勻,在60~70℃干燥,粉碎成細粉,與聚乙二醇混勻,制成滴丸,即得。
實施例一取以上七味藥材,麻黃240g和罌粟殼240g粉碎成粗粉,用酸性水溶液用10%鹽酸溶液調(diào)pH值至5左右煎煮二次,第一次用酸性水溶液10倍量,第二次用酸性水溶液8倍量,每次2小時,濾過,濾液用10%氫氧化鈉溶液調(diào)pH值至7,過濾,藥液備用;其余甘草240g,苦杏仁240g,萊菔子75g,桔梗75g,石膏75g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時,濾過,濾液與上述溶液合并,濃縮至稠膏狀,加入麻黃和罌粟殼細粉,混勻,在60~70℃干燥,粉碎成細粉,與聚乙二醇6000混勻,制成滴丸,即得。
實施例二取以上七味藥材,麻黃240g和罌粟殼240g粉碎成粗粉,用酸性水溶液用10%鹽酸溶液調(diào)pH值至5左右煎煮二次,第一次用酸性水溶液8倍量,第二次用酸性水溶液6倍量,每次2小時,濾過,濾液用10%氫氧化鈉溶液調(diào)pH值至7,過濾,藥液備用;其余甘草240g,苦杏仁240g,萊菔子75g,桔梗75g,石膏75g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時,濾過,濾液與上述溶液合并,濃縮至稠膏狀,加入麻黃和罌粟殼細粉,混勻,在60~70℃干燥,粉碎成細粉,與聚乙二醇8000和聚乙二醇1000混勻,制成滴丸,即得。
實施例三取以上七味藥材,麻黃240g和罌粟殼240g粉碎成粗粉,用酸性水溶液用10%鹽酸溶液調(diào)pH值至5左右煎煮二次,每次用酸性水溶液6倍量,每次2小時,濾過,濾液用10%氫氧化鈉溶液調(diào)pH值至7,過濾,藥液備用;其余甘草240g,苦杏仁240g,萊菔子75g,桔梗75g,石膏75g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時,濾過,濾液與上述溶液合并,濃縮至稠膏狀,加入麻黃和罌粟殼細粉,混勻,在60~70℃干燥,粉碎成細粉,與聚乙二醇10000和聚乙二醇400混勻,制成滴丸,即得。
實施例四取以上七味藥材,麻黃240g和罌粟殼240g粉碎成粗粉,用酸性水溶液用10%鹽酸溶液調(diào)pH值至5左右煎煮二次,每次用酸性水溶液7倍量,每次2小時,濾過,濾液用10%氫氧化鈉溶液調(diào)pH值至7,過濾,藥液備用;其余甘草240g,苦杏仁240g,萊菔子75g,桔梗75g,石膏75g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時,濾過,濾液與上述溶液合并,濃縮至稠膏狀,加入麻黃和罌粟殼細粉,混勻,在60~70℃干燥,粉碎成細粉,與聚乙二醇6000和聚乙二醇600混勻,制成滴丸,即得。
實施例五取以上七味藥材,麻黃240g和罌粟殼240g粉碎成粗粉,用酸性水溶液用10%鹽酸溶液調(diào)pH值至5左右煎煮二次,每次用酸性水溶液9倍量,每次2小時,濾過,濾液用10%氫氧化鈉溶液調(diào)pH值至7,過濾,藥液備用;其余甘草240g,苦杏仁240g,萊菔子75g,桔梗75g,石膏75g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時,濾過,濾液與上述溶液合并,濃縮至稠膏狀,加入麻黃和罌粟殼細粉,混勻,在60~70℃干燥,粉碎成細粉,與聚乙二醇8000和聚乙二醇4000混勻,制成滴丸,即得。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克咳滴丸的制法,處方來源于“克咳膠囊”,其特點是克咳滴丸在生產(chǎn)過程中,取麻黃和罌粟殼粉碎成粗粉,用酸性水溶液用10%鹽酸溶液調(diào)pH值至5左右煎煮二次,用每次2小時,濾過,濾液用10%氫氧化鈉溶液調(diào)pH值至7,過濾,藥液備用;其余甘草,苦杏仁,萊菔子,桔梗,石膏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時,濾過,濾液與上述溶液合并,濃縮至稠膏狀,加入麻黃和罌粟殼細粉,混勻,在60~70℃干燥,粉碎成細粉,與聚乙二醇混勻,制成滴丸,即得。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克咳滴丸的制法,其特點是克咳滴丸在生產(chǎn)過程中,取麻黃和罌粟殼粉碎成粗粉,用酸性水溶液用10%鹽酸溶液調(diào)pH值至5左右煎煮二次,第一次用酸性水溶液10倍量,第二次用酸性水溶液8倍量,每次2小時,濾過,濾液用10%氫氧化鈉溶液調(diào)pH值至7,過濾,藥液備用;其余甘草,苦杏仁,萊菔子,桔梗,石膏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時,濾過,濾液與上述溶液合并,濃縮至稠膏狀,加入麻黃和罌粟殼細粉,混勻,在60~70℃干燥,粉碎成細粉,與聚乙二醇6000混勻,制成滴丸而成。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克咳滴丸的制法,其特點是克咳滴丸在生產(chǎn)過程中,取麻黃和罌粟殼粉碎成粗粉,用酸性水溶液用10%鹽酸溶液調(diào)pH值至5左右煎煮二次,第一次用酸性水溶液8倍量,第二次用酸性水溶液6倍量,每次2小時,濾過,濾液用10%氫氧化鈉溶液調(diào)pH值至7,過濾,藥液備用;其余甘草,苦杏仁,萊菔子,桔梗,石膏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時,濾過,濾液與上述溶液合并,濃縮至稠膏狀,加入麻黃和罌粟殼細粉,混勻,在60~70℃干燥,粉碎成細粉,與聚乙二醇8000和聚乙二醇1000混勻,制成滴丸而成。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克咳滴丸的制法,其特點是克咳滴丸在生產(chǎn)過程中,取麻黃和罌粟殼粉碎成粗粉,用酸性水溶液用10%鹽酸溶液調(diào)pH值至5左右煎煮二次,每次用酸性水溶液6倍量,每次2小時,濾過,濾液用10%氫氧化鈉溶液調(diào)pH值至7,過濾,藥液備用;其余甘草,苦杏仁,萊菔子,桔梗,石膏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時,濾過,濾液與上述溶液合并,濃縮至稠膏狀,加入麻黃和罌粟殼細粉,混勻,在60~70℃干燥,粉碎成細粉,與聚乙二醇10000和聚乙二醇400混勻,制成滴丸而成。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克咳滴丸的制法,其特點是克咳滴丸在生產(chǎn)過程中,取麻黃和罌粟殼粉碎成粗粉,用酸性水溶液用10%鹽酸溶液調(diào)pH值至5左右煎煮二次,每次用酸性水溶液7倍量,每次2小時,濾過,濾液用10%氫氧化鈉溶液調(diào)pH值至7,過濾,藥液備用;其余甘草,苦杏仁,萊菔子,桔梗,石膏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時,濾過,濾液與上述溶液合并,濃縮至稠膏狀,加入麻黃和罌粟殼細粉,混勻,在60~70℃干燥,粉碎成細粉,與聚乙二醇6000和聚乙二醇600混勻,制成滴丸而成。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克咳滴丸的制法,其特點是克咳滴丸在生產(chǎn)過程中,取麻黃和罌粟殼粉碎成粗粉,用酸性水溶液用10%鹽酸溶液調(diào)pH值至5左右煎煮二次,每次用酸性水溶液9倍量,每次2小時,濾過,濾液用10%氫氧化鈉溶液調(diào)pH值至7,過濾,藥液備用;其余甘草,苦杏仁,萊菔子,桔梗,石膏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時,濾過,濾液與上述溶液合并,濃縮至稠膏狀,加入麻黃和罌粟殼細粉,混勻,在60~70℃干燥,粉碎成細粉,與聚乙二醇8000和聚乙二醇4000混勻,制成滴丸而成。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屬于醫(yī)學(xué)中成藥領(lǐng)域,具體說是涉及一種克咳滴丸的制法,本發(fā)明的目的是將“克咳膠囊”的處方藥材,采用特定的制法藥材全部經(jīng)過提取制成的一種克咳滴丸,克咳滴丸用于咳嗽,喘急氣短,克咳滴丸以特定的制法制成的,具有服用量小,攜帶方便,吸收好,療效高的特點,克咳滴丸在生產(chǎn)方法上,全部用提取物入藥,有效成分吸收完全,提高了藥物療效。
文檔編號A61K9/20GK1730039SQ20051008837
公開日2006年2月8日 申請日期2005年8月3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5年8月3日
發(fā)明者李衛(wèi)民, 朱賀年, 賈金良 申請人:包頭市千年健藥物研究開發(f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