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注射針頭的保護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注射針頭或輸液針頭的保護裝置。
背景技術(shù):
例如在US 4 929 241中公開了一種所述類型的保護裝置,其中,一個相對較小的保護元件被設(shè)置在針頭上,該保護元件借助一個彈簧可以從回縮位置移動到在針頭尖端上的保護位置,其中,保護元件的彈性臂套罩在針尖上,同時,保護元件上的一個接合裝置將保護元件保持在針體上。由于保護元件尺寸很小,所以很難用手將其在針頭上移動。另外,由于只是在針尖露出時才能釋放緊固彈簧,所以并不能排除受傷的危險。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設(shè)計一種屬于上述類型的保護裝置,其被設(shè)計成可用手容易地對其進行操作,并可消除受傷的危險。
按照本發(fā)明的用于注射針頭的保護裝置,包括一個在針頭的近端處的針頭夾持器;一個用于針尖的保護元件,該保護元件可在針頭的桿體上移動,和一個用于移動或固定保護元件的抓持部件,保護元件容納在該抓持部件的中空部分中,其中,所述保護元件具有一個近端壁部分和臂,該近端壁部分具有一個用于穿過所述針頭的孔,這些臂向遠端方向從所述近端壁部分伸出并且彼此交叉;所述孔與所述針頭的周邊形成一個接合裝置,借其防止所述保護元件移動越過所述針尖;其中,抓持部件在所述近端與保護元件搭接,從而防止抓持部件移動越過所述保護元件和所述針尖。
用于注射針頭的保護裝置,包括一個在針頭的近端處的針頭夾持器;一個用于針尖的保護元件,該保護元件可在針頭的桿體上移動,和一個用于移動或固定保護元件的抓持部件,保護元件容納在該抓持部件的中空部分中,其中,所述保護元件具有一個近端壁部分和臂,該近端壁部分具有一個用于穿過所述針頭的孔,這些臂向遠端方向從所述近端壁部分伸出;所述孔與所述針頭的周邊形成一個接合裝置,借其防止所述保護元件移動越過所述針尖;在一個臂的遠端處設(shè)有一個端部,用于在一個保護位置時覆蓋住針尖,該端部被擴寬為接近于所述近端壁部分的寬度,并且該端部在一個起始位置時在彈力作用下頂承在針頭的桿體上,抓持部件在所述近端與保護元件搭接,從而防止抓持部件移動越過所述保護元件和所述針尖。
根據(jù)本發(fā)明,提出一種用于注射針頭或輸液針頭的保護裝置,包括一個在針頭的近端處的針頭夾持器,一個用于防護針尖的保護元件,該保護元件可在針頭的桿體上移動并具有彈性臂,其中,通過一個位于針頭與保護元件之間的接合裝置,可防止所述保護元件移動越過所述針尖,和其中設(shè)置有一個用于移動或固定保護元件的抓持部件,保護元件定位在抓持部件的中空部分中,其特征在于抓持部件在所述近端與保護元件搭接,從而防止抓持部件移動離開所述保護元件和越過所述針尖。
通過這樣的設(shè)計即,在保護元件與針頭夾持器之間設(shè)置一個抓持部件,用于移動保護元件,在注射之后,在借助于針頭夾持器將針頭拔出時,用另一只手舒適地把握住抓持部件,這樣,由于在針頭和抓持部件部分之間產(chǎn)生了相對運動,所以無需用手指接觸很小的保護元件就可以將保護元件移動到位于針頭尖端處的保護位置。通過這樣的設(shè)計,在針頭被拔出過程中,保護元件被置于保護位置,由此還可消除被針扎的危險。
下文將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例作詳細的描述,在附圖中圖1 表示了一個保護裝置的縱向剖面結(jié)構(gòu);圖2 是圖1所示實施例的側(cè)視圖;圖3 表示了圖1和圖2所示裝置,在該圖中,保護元件被移動到了保護位置;圖4 表示了圖1和2所示裝置的一種改型形式,該裝置帶有一個針帽;圖5表示了抓持部件的另一種實施例,該抓持部件與一個注射器配套使用;圖6表示了圖5所示裝置的一種改型實施例;圖7表示了本發(fā)明的一種實施例,其與帶有翼板的針頭夾持器配套使用;圖8是圖7所示實施例的剖面圖;圖9是圖7所示裝置的端視圖;圖10是圖7所示實施例的俯視圖,圖中的裝置帶有一個針帽;圖11表示了圖10中的針帽的視圖;圖12是圖7中實施例的俯視圖,該實施例帶有一個改型的針帽;圖13是圖12中針帽的側(cè)視圖;圖14是針帽的縱向剖視圖;圖15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剖視圖,該實施例帶有一個彎折針頭;圖16表示了另一種針帽,其用在圖15所示的實施例中;圖17表示了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帶有一個處于起始位置的可變形的抓持部件;圖18表示了圖17中的抓持部件,該抓持部件處于已伸展開的位置;圖19表示了可變形抓持部件的另一種實施例,圖中,該抓持部件處于起始位置;以及圖20表示了圖19中的抓持部件,該抓持部件處于展開的位置。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圖1表示了一個針頭夾持器1,在該夾持器中固定了一個針頭2。在針頭2的桿體上設(shè)置了一個保護元件3,該保護元件的形式為一個帶有交叉臂的彈簧夾扣。數(shù)字標號4指代一個套筒,其可與保護元件3一道沿針頭的桿體移動。在所示的示例性實施例中,根據(jù)硬膜外針頭(Epidural-Nadel)或休伯針頭(Huber-Nadel),針頭的尖端5被設(shè)計成帶有一個彎部,這樣,其直徑小于在針頭尖端處的彎部的套筒4就不能移動通過針頭的尖端,保護元件3借助該套筒4也無法通過針尖部分。
在針頭夾持器1與保護元件3之間設(shè)置有一個抓持部件6,該部件的近端具有一個中空圓筒部分7,在該中空圓筒部分上沿徑向制有突出的擋板8。在擋板的前表面上,存在一個圓筒部分9,其遠端是中空的。在圖1所示的待用位置,保護元件3被設(shè)置在孔腔10中,通過移動抓持部件6,同時用另一只手握住夾持器1,可將保護元件3向前移到針尖5處。保護元件3中交叉臂的角狀端架在針尖5上,從而可防止針尖將工作人員扎傷。
在針頭夾持器1的遠端處,制有徑向突出的凸肋11,抓持部件6的中空圓筒部分7在這些凸肋上進行引導(dǎo)。在外徑較小的圓筒部分9與外徑較大的中空圓筒部分7之間,有一些狹縫12成形在抓持部件6上,如圖2所示,針頭夾持器1上凸肋11的前端經(jīng)這些狹縫12而沿徑向突出。
抓持部件6上帶有孔腔10的圓筒部分9具有一個實心圓柱部分14,該部分位于狹縫12與孔腔10之間,針頭2從在該部分14的中央孔中穿過。在抓持部件6的各個狹縫12之間,圓筒部分9通過橋接件與擋板8和中空圓筒部分7連成一體。
這些凸肋11突出于抓持部件6上圓筒部分9的外周面上,用于固定一個針帽13,該針帽13表示在圖4中。設(shè)置針帽13的目的是為了存放和搬運該裝置。在即將使用該注射針頭之前,可將該針帽從針頭夾持器1上去掉,從而可露出針頭,但由于針帽13被凸肋11保持在與抓持部件6的圓筒部分9徑向間隔的狀態(tài),所以抓持部件6和保護元件3不會被移動。
由于圓柱部分14的直徑較小,且與此相比凸肋11的直徑較大,所以由直徑恒定的軟管段組成的針帽13不會錯誤地定位在圓柱部分14上,而只能連接到凸肋11上。這樣就可保證針帽13不會在無意中與抓持部件6的某一部分相接合。可通過軟管擠出方式而經(jīng)濟地制出針帽13,其中軟管的一段形成了針帽13。
在去掉了針帽13之后,可在圖1和圖2所示的待用位置下執(zhí)行注射。隨后,在利用位于針頭夾持器1上的一只手向后拉動針頭時,用另一只手來把握住中空圓筒部分7上的抓持部件6,由于在抓持部件6與針頭2之間出現(xiàn)了相對運動,所以可將保護元件3移動到位于針頭尖端的保護位置處。圖3表示了抓持部件6的移出位置。
保護元件3被松脫地設(shè)置在抓持部件6的孔腔10中,從而抓持部件6可被容易地從圖3所示的位置向后拉回,而保護元件則保留在位于針頭尖端的保護位置上。在針帽13被去掉之后,圓筒部分9中的孔腔10就可遮護著保護元件3。
圖4表示了抓持部件6的一種優(yōu)選實施例,抓持部件6遠端處的中空圓筒部分被去掉了,所以實心的圓柱部分14就構(gòu)成了抓持部件6的遠端。在針帽13被從凸肋11上摘掉之后,保護元件3在圖4中將暴露出來。
在圖1和圖2所示的實施例中,當針頭被向后抽拉時,抓持部件6上的中空圓筒部分7被用來保護抓握著抓持部件的那只手的手指,使其不會接觸到針頭的桿體。
在針頭夾持器1的另一種構(gòu)造中,在擋板8的后面,中空圓筒部分7可被制得更大一些。
合乎目的的是,抓持部件6與針頭夾持器1一樣都可以用塑料制得。
圖5表示了抓持部件6的一種變型實施例,該抓持部件與一個注射器16配套使用,在該注射器16上,通過一個針頭夾持器17固定了一個注射針頭2,其中的針頭夾持器17被設(shè)計為插管連接件的形式。在該實施例中,在針頭的外周面形成了一個膨大部分18,其位于針尖的前方,保護元件3的后壁在保護位置抵靠在該膨大部分18上。也可不采用膨大部分18,而是通過針頭的壓縮變形而形成徑向?qū)χ玫墓耐粻钔黄稹?br>
抓持部件6具有一個圓筒部分19,在圖5所示的起始位置中,該部分19在針頭夾持器17上進行引導(dǎo)。在所示的示例性實施例中,在朝向近端的方向上,從該圓筒部分19延伸出兩個支架20,這兩個支架位于徑向相對的兩側(cè),并與注射器的外周面離開一定的距離。兩支架20的端部被合并到一個環(huán)形體21上,從該環(huán)形體沿徑向向內(nèi)延伸出彈性的指狀體22。這些彈性指狀體22的自由端頂靠在注射器16的外周面上。
由于在抓持部件6與注射器16的外周面之間設(shè)置了彈性的指狀體22,所以該抓持部件6可被用于直徑尺寸不同的各種注射器,例如,容積為1ml到10ml的注射器都可被裝入到同一種抓持部件中。利用這樣的裝置,可使用同一種針頭的注射器就有了很大的選擇范圍。
在圖5所示的實施例中,在被制成插管連接件的針頭夾持器的前端上也制有徑向伸出的凸肋11,這些凸肋成為了針帽的安裝承座。保護元件3的后壁突伸超越了凸肋11的橫斷面,其經(jīng)過圓筒部分19的內(nèi)周面而向前移動到保護位置處。
圖6表示了抓持部件6的一種實施例,在該抓持部件中,在圓筒部分19上制有另一個圓筒部分9,保護元件3就被容納在該部分的孔腔10中。如同在圖1和2所示的實施例中那樣,在圓筒部分19和圓筒部分9之間制有軸向延伸的狹縫,制造針頭夾持器或插管連接件17上的凸肋11從這些狹縫突伸出,用于接納針帽13。
圖6a以軸測圖的形式表示了一種針帽50,該針帽是通過注塑成型的方法制得的,且其遠端被封閉,而其近端的內(nèi)周面上則具有凹槽或溝槽51,這些槽的數(shù)目與凸肋11的數(shù)目相對應(yīng),且當針帽被戴到針頭夾持器17上時,這些溝槽與凸肋11相接合,因而,通過轉(zhuǎn)動已被安裝好的針帽50,就可使針頭夾持器17也發(fā)生轉(zhuǎn)動。通常在針頭夾持器17與注射器16之間設(shè)置有螺紋連接機構(gòu),從而,通過轉(zhuǎn)動針帽50就可將針頭夾持器17旋到注射器16上。
通常的作法是利用一個直徑較大的針頭將液體抽吸到注射器中,然后再換用一個直徑較小的針頭,以便于對患者執(zhí)行輸液。在圖5和圖6所示的實施例中,可沒有任何困難地更換針頭。
當注射器中的內(nèi)容物已被注射之后,上述的設(shè)計可允許用一只手來進行動作,可用兩個手指來夾持注射器16,并將針頭從患者的皮膚中拔出,而與此同時,這只手的一個手指頂在位于近端處的環(huán)形體21上。
圖7表示了一種針頭夾持器1的俯視圖,該夾持器上設(shè)置有側(cè)向突伸的翼板23,且在該夾持器上接有一根連接軟管24。在布置在桿體上的保護元件3與針頭夾持器1之間設(shè)置有一抓持部件6,該抓持部件上帶有一個輪轂狀的部分26,由于注射角是平貼著的(見圖8),所以轂狀部分26最好能具有一個表面部件25,該部件用于支承在患者的皮膚上,在該部件支承皮膚的一側(cè)例如可設(shè)置一粘接劑層,用于更好地固定保持在皮膚上。最好在支承一側(cè)設(shè)置一種泡沫材料25′。抓持部件6的轂狀部分26從表面部件25的前端向前突伸而至少部分地遮擋了保護元件3。表面部件25或軟性的支承部件25′還作為墊板,而使保護元件3與患者的皮膚保持分離狀態(tài)。在圖8所示的示例性實施例中,柔軟的支承部件25′在轂狀部分的26下方延伸超過表面部件25,從而使保護元件3不會貼到患者的皮膚上。
設(shè)置有翼板23的針頭夾持器1被用來執(zhí)行靜脈輸液,為此,通常是采用很細的針頭。翼板23相對較大,且是柔性的。如果要以非常平貼的角度將針頭刺入到皮膚中,則可兩翼板壓合到一起。在支承表面的的粘接層上貼敷了一種圖中未示出的保護紙,直到針頭被插入到靜脈之后,才可將該保護紙撕去。在針頭被刺入到靜脈中之后,翼板23被平貼到患者的皮膚上,并用膠布進行固定。抓持部件6也可用膠布進行固定,轂狀部分26防止保護元件3與膠布發(fā)生接觸。當從針頭夾持器上去掉膠布之后而將針頭拔出時,抓持部件6與保護元件3在最初時仍然停留在其位置上。在已拔出的針頭被保護元件3安全地遮罩住之后,位于針頭上的膨大部分18就會將保護元件3固定在針頭的尖端上,抓持部件6也可被從患者的皮膚上移走。
圖7和圖8表示了用于插置針頭的、且處于待用位置的裝置。如果設(shè)置有粘接層的支承表面25被用在抓持部件上,則就成為了一個被動系統(tǒng)。
圖9表示了圖7所示抓持部件6的右視圖。由于輸液針頭在刺入位置下必須要保持一定的時間,所以翼板23用作針頭夾持器1的貼靠表面。
圖10和11表示了一種針帽13,其用在圖7到圖9所示的結(jié)構(gòu)中,如圖10所示,該針帽上設(shè)置有兩個相互分開的固定支架27,它們通過彎曲的自由端27′而鉤接到翼板23上。在該實施例中,如圖10所示,針帽13的近端很方便地對接到保護元件3的前端上,從而將保護元件3保持在其待用位置上。
但還可在針帽13的近端處設(shè)置一個轂狀的連接件,該連接件頂承在轂狀部分26的前表面上。
在上述的各個實施例中,都將保護元件的形式描述成為帶有交叉臂的彈簧夾扣。但也用其它設(shè)計形式的保護元件來與抓持部件6相結(jié)合。
圖12表示了圖7到圖9所示裝置的另一種實施例。此情況中的針帽13并不帶有懸伸的支架27,而是在其兩側(cè)設(shè)置了一延伸撐桿36,其自由端上具有一個叉形的部分37,用于將針帽連接到針頭夾持器的翼板23上(見圖13)。這兩個相互分開的撐桿36延伸經(jīng)過抓持部件6的轂狀部分26上具有對應(yīng)尺寸的開孔38,從而可毫不困難地將叉狀插入部分37從這些開孔38中拉出。當針帽13被取走后,針頭夾持器1被保持著,且抓持部件6未被移動。
圖14表示了針帽13的縱向剖面圖,針帽13的近端支承在保護元件3上。針帽被設(shè)計成管狀的結(jié)構(gòu),其中針頭2上通過壓縮變形而形成的直徑膨大部分18用作針帽13的隔墊部??衫脭D出成型或注塑成型的方法來制得這樣的針帽。還可在針帽的內(nèi)周面上形成一珠泡或鼓突,其頂在針頭的桿體上,以對針頭進行引導(dǎo),使其基本上在針帽中對中。在這樣的情況中,針帽13利用膨大部分18的摩擦作用而被保持在針頭2上。
根據(jù)另一實施例,當針帽被裝配到針頭上時,可利用加熱、加壓或收縮的方法來將其套裝到針頭上。
圖15表示了一種實施例,該實施例與一休伯針頭2相結(jié)合,該針頭利用一彎曲部分固定在一針頭夾持器1′中,且被設(shè)置成當執(zhí)行注射時是垂直插入的。數(shù)字標號30指代一優(yōu)選地是用泡沫材料制成的支承部件,其該部件上設(shè)置有一粘接面,以便于能更好地固定在患者的皮膚上。在支承部件30與針頭夾持器1′之間設(shè)置了一個擋板狀的抓持部件6,該部件通過一法蘭狀的區(qū)域31抵接在支承部件上,并通過一罐狀的中間部分32延伸到針頭夾持器1′中一個對應(yīng)的凹陷中。保護元件3被設(shè)置在該罐狀的中間部分32中。
當針頭被抽出時,抓持部件6被保持在支承部件30上,同時,針頭夾持器1′則被去掉。保護元件3移向針尖,直到其抵靠到針頭的膨大部分18為止,而與此同時,保護元件3的兩交叉臂則擋罩在針尖的上方,從而將其保護起來。抓持部件6可從支承部件30上取走,或者與其一起被取走。抓持部件6和支承部件30還可利用一粘接層而相互連接起來。
罐狀的中間部分32的側(cè)壁優(yōu)選為圓錐形的,使得抓持部件6自身不會發(fā)生脫離,而只能通過擠壓才能將其移走。
圖15表示出了一個針帽13′,其具有一管狀部分,從該管狀部分的近端突伸出在徑向上相互對置的壁板部分33,壁板部分33經(jīng)抓持部件6的凸緣31上的局部環(huán)形狹縫34而插入到針頭夾持器1′上對應(yīng)的局部環(huán)形槽35中。弧形壁板部分33松脫地穿過抓持部件6的凸緣31上的弧形狹縫34,插入到針頭夾持器1′上的槽35中,并被壓裝在槽35中。
對于針帽13的其它實施例,圖15中針帽13′的遠端還可以是封閉的。
圖16表示了圖15所示Huber針頭2的一種實施例,其中,一內(nèi)徑很小的針帽13被推到針頭2上。該針帽基本上與圖14所示的針帽相對應(yīng),針帽13通過在折角前端處產(chǎn)生的摩擦作用而被固定到針頭上。可在圖16中的針帽13上設(shè)置沿徑向突伸、并在直徑方向上相對的平面部分52,利用這些平面部分可改善對針帽的抓握條件,同時還能增大管狀針帽13的剛性。圖16a中的軸測圖表示了這種帶有徑向?qū)χ玫钠矫娌糠?2的針帽13。
圖17和18表示了本發(fā)明的一種實施例,在該實施例中,抓持部件6具有一可變形部分,利用該可變形部分的變形,可使抓持部件的遠端在朝向針尖處的保護位置的方向上移動,保護元件3貼靠在該遠端上。在圖17、18所示的示例性實施例中,在抓持部件6上制有兩對可變形支架40和40′,可利用手指將這些支架擠壓到一起,從而可使它們從圖17所示的弧形位置變?yōu)閳D18所示的延伸位置。兩對可變形的支架40和40′通過一套筒部分41連接起來。在兩支架對40和40′之間還可插入一個元件,當用手指擠壓該元件時,其可將兩可變形支架40和40′變?yōu)閳D18所示的延伸位置。
圖19和圖20表示了可變形抓持部件6的另一種實施例,圖19表示的抓持部件處于待用位置上的折疊狀態(tài)中。針帽13的近端上設(shè)置有一容納部分42,該容納部分接納抓持部件6的各折疊在一起的部分45,抓持部件被設(shè)置在針頭夾持器1和圖19中未表示出的保護元件3之間,其中的保護元件被設(shè)置在容納部分42中。
圖20以示意圖的形式表示了處于局部展開狀態(tài)的抓持部件6,此時針帽13已被摘去,注射已被執(zhí)行完畢。抓持部件6的通過鉸接件和鉸鏈部分44相互連接起來的各剛性的部分45沿針頭縱向進行運動,各剛性的部分部分地在針頭2上進行引導(dǎo),其中,保護元件3被推向針頭的尖端,直到其與針頭的膨大部分18相接合并且罩住針尖為止。
與圖17到圖20的實施例相比,圖1到圖16所示的實施例具有優(yōu)點由于保護元件3被直接設(shè)置在針頭夾持器上,所以在待用位置上,可獲得更大的插管長度,而與此相對,在圖17到圖20所示的實施例中,在保護元件3與針頭夾持器1之間設(shè)置了設(shè)計更復(fù)雜的抓持部件6,因而限制了所能獲得的插管長度。在可獲得插管長度方面,圖19與圖20所示的實施例比圖17和圖18所示的實施例更為優(yōu)越,原因在于如將圖19與圖17進行比較所看到的那樣,可通過各部分45的折疊而獲得一種更為緊湊的機構(gòu)。也可不采用圖20所示的折疊部分,也可在保護元件與針頭夾持器之間設(shè)置一剪刀形機構(gòu),以便于在較小的空間內(nèi)容納一些元件,利用這些元件可將保護元件展開。
在所有的實施例中,保護元件3優(yōu)選為針頭夾扣,該夾扣是用金屬制成的,且其從近端壁部分的相對兩側(cè)引伸出的交叉臂具有一個用于穿過針頭的孔洞,該孔洞的直徑小于針頭的膨大部分18處的最大橫斷尺寸,因而針頭夾扣可利用膨大部分18處增大的直徑而被卡在針尖上的保護位置處。如圖14a所示那樣,在針頭2兩側(cè)延伸的交叉臂的遠端上具有一端部,該端部被擴寬,使其寬度基本上與后壁的寬度相同,且該端部在起始位置時,在彈性預(yù)應(yīng)力作用下頂靠著針頭的外周面,在達到針頭尖端處時,其利用彈簧作用而移動到保護位置中,在該位置中,兩擴寬的端部搭接到針尖上。為此目的,當從側(cè)面進行觀察時,兩交叉臂的遠端在縱向方向上是略微錯開的,或者兩臂的長度是不同的,這樣就可以確保兩臂的折角端部可搭接到針尖上。至少在較長的那一臂件上,自由邊緣處的端部被向內(nèi)彎曲,以此來確保即使試圖將針頭夾扣在針頭上從保護位置向后推,針尖也被可靠地遮擋著,向內(nèi)彎曲的端部鉤在針尖上。該針頭夾扣作為一個整體可被制得非常緊湊,其長度僅為7mm左右。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用于注射針頭(2)的保護裝置,包括-一個在針頭的近端處的針頭夾持器(1),-一個用于針尖的保護元件(3),該保護元件可在針頭的桿體上移動,和,-一個用于移動或固定保護元件(3)的抓持部件(6),保護元件(3)容納在該抓持部件的中空部分中,-其中,所述保護元件具有一個近端壁部分和臂,該近端壁部分具有一個用于穿過所述針頭的孔,這些臂向遠端方向從所述近端壁部分伸出并且彼此交叉,-其中,所述孔與所述針頭的周邊形成一個接合裝置(18),借其防止所述保護元件移動越過所述針尖,和-其中,抓持部件(6)在所述近端與保護元件(3)搭接,從而防止抓持部件移動越過所述保護元件和所述針尖。
2.一種用于注射針頭(2)的保護裝置,包括-一個在針頭的近端處的針頭夾持器(1),-一個用于針尖的保護元件(3),該保護元件可在針頭的桿體上移動,和,-一個用于移動或固定保護元件(3)的抓持部件(6),保護元件(3)容納在該抓持部件的中空部分中,-其中,所述保護元件具有一個近端壁部分和臂,該近端壁部分具有一個用于穿過所述針頭的孔,這些臂向遠端方向從所述近端壁部分伸出,-其中,所述孔與所述針頭的周邊形成一個接合裝置(18),借其防止所述保護元件移動越過所述針尖,和-其中,在一個臂的遠端處設(shè)有一個端部,用于在一個保護位置時覆蓋住針尖,該端部被擴寬為接近于所述近端壁部分的寬度,并且該端部在一個起始位置時在彈力作用下頂承在針頭的桿體上,-其中,抓持部件(6)在所述近端與保護元件(3)搭接,從而防止抓持部件移動越過所述保護元件和所述針尖。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護元件的各臂具有不同的長度。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和3之一所述的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是向內(nèi)彎曲的。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至4之一所述的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成形在較長的臂上。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護元件的各臂具有一些部分,這些部分比所述近端壁部分和所述遠端部分窄。
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護元件制成為金屬夾扣。
8.一種用于注射針頭的保護裝置,包括-一個在針頭的近端處的針頭夾持器(1),-一個在針尖附近針頭周邊處的突出的接合裝置(18),-一個用于針尖的保護元件(3),該保護元件可在針頭的桿體上移動并具有彈性臂,-其中,通過所述針頭的突出的接合裝置(18)防止所述保護元件(3)移動越過所述針尖,和-其中,一個設(shè)置用于移動或固定保護元件(3)的抓持部件(6)具有一個中空部分,保護元件(3)固定在該中空部分中,其特征在于-抓持部件(6)在所述近端與保護元件搭接,從而防止抓持部件移動越過所述保護元件(3)和所述針尖,-有一個可移動地設(shè)置在針頭的桿體上的套筒(4),它防止所述保護元件(3)移動超過所述針尖。
9.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8所述的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抓持部件(6)具有一個中空圓筒部分(7),該中空圓筒部分在針頭夾持器(1)上進行引導(dǎo)并且在抽拔針頭時防止手指與針頭的桿體相接觸。
10.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9所述的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在中空圓筒部分的遠端處制有一擋板(8)。
11.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8至10之一所述的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在針頭夾持器(1)的遠端制有徑向突伸的凸肋(11),其中,針頭夾持器(1)上設(shè)置有凸肋(11)的這一部分的直徑大于保護元件(3)的直徑并且用于安裝一針帽(13)。
1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1所述的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抓持部件(6)在一圓筒部分(9)上具有一些軸向延伸的狹縫(12),針頭夾持器(1)的凸肋(11)沿徑向從這些狹縫(12)中突伸出來。
1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8所述的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抓持部件(6)具有一個用于容納保護元件(3)的孔腔(10),該孔腔具有一開口端,并且該保護元件設(shè)置有兩個對置的具有彎曲端的彈性臂。
1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8所述的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抓持部件(6)在其近端上具有一環(huán)形體(21),該環(huán)形體具有沿徑向向內(nèi)突伸的彈性指狀體并通過支架(20)與一圓筒部分(19)相連接,保護元件(3)貼靠在該圓筒部分(19)上。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注射針頭或輸液針頭(2)的保護裝置,包括一個在針頭的遠端處的針頭夾持器(1),有一個用于防護針尖的保護元件(3)可在針頭的桿體上移動,通過位于針頭(2)與保護元件(3)之間的一個接合裝置(4、18),可防止所述保護元件(3)移動越過所述針尖,其中,在保護元件(3)與針頭夾持器(1)之間設(shè)置有一個抓持部件(6),用于移動或固定保護元件(3)。
文檔編號A61M5/158GK1951513SQ20061013218
公開日2007年4月25日 申請日期2002年2月26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1年2月26日
發(fā)明者凱文·沃爾, 于爾根·富克斯 申請人:B.布勞恩梅爾松根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