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穿刺針以及具有該穿刺針的柳葉刀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用于切開皮膚等采集血液或間質液等體液的穿刺針以及柳葉刀(,乂i:y卜)。
背景技術:
:以前,作為測定血糖值的方法,有使用生物傳感器的方法。作為其中的一例,有使用者在可以移動的攜帶式血糖值測定裝置上安裝生物傳感器、將從皮膚采集的血液點到該生物傳感器上由此利用血糖值測定裝置自動測定血糖值的方法(例如參照專利文獻l)。另一方面,從皮膚采血使用的是安裝有柳葉刀而使用的穿刺裝置(例如參照專利文獻2)。如圖1的概略構成所示,穿刺裝置2具有用于保持柳葉刀1的柳葉刀架20。該柳葉刀架20構成為可以在螺旋彈簧24的彈力的作用下向皮膚Sk移動,在保持有柳葉刀1的狀態(tài)下向皮膚Sk移動,由此將柳葉刀1的穿刺針11扎向皮膚Sk。作為穿刺裝置,還有構成為可以對穿刺針向皮膚的扎入深度(穿刺深度)進行調(diào)節(jié)的裝置(例如參照專利文獻3)。在這里,當穿刺深度較大時,能夠確保大量的來自皮膚的出液量,但是穿刺時的疼痛(穿刺痛)增強。與此相對,當穿刺深度較小時,穿刺痛較輕,但來自皮膚的出液量減少。出液量以及穿剌痛不僅與穿刺深度有關,而且還與穿刺針的粗細有關,例如在穿刺針較粗的情況下,與穿刺針較細的情況相比,出液量增多,但穿刺痛有增強的趨勢。在考慮了被采血者的負擔的情況下,需要一次穿刺就能確實可靠地確保必要量的血液,避免由血液不足導致的反復穿刺,同時需要盡可能地減輕穿刺痛。但是,出液量與穿剌痛如上所述為折衷關系,既要減輕穿刺痛又要采出必要量的血液比較困難。專利文獻1:特幵2003—156469號公報專利文獻2:特開平07—275223號公報專利文獻3:特表平10—508527號公報
發(fā)明內(nèi)容本發(fā)明的課題在于,提供能夠減輕穿刺痛又釆出必要量的血液的穿刺針以及具有該穿刺針的柳葉刀。通過本發(fā)明之一提供的穿刺針,是具有在端部設置的刃部的穿刺針,上述刃部包括第一刃面、第二刃面以及第三刃面,上述第一刃面與上述第二以及第三刃面相比設置在整體從針尖退避的位置,且距離上述針尖最遠的部位形成在自上述針尖的軸向的距離Dl為1.52.5mm的范圍內(nèi),上述第二以及第三刃面對針尖進行規(guī)定,同時距離上述針尖最遠的部位形成在自上述針尖的軸向的距離D2為0.40.68mm的范圍內(nèi)。優(yōu)選上述距離D2相對于上述距離Dl的比率(D2/D1)被設定成0.220.38的范圍。在將刃部以外的部分的外徑設為R時,優(yōu)選(D1/D2/R)被設定成8.531.3的范圍。就第二以及第三刃面的距離針尖最遠的部位的截面而言,優(yōu)選沿著上述第一刃面的法線方向的第一半徑方向的尺寸D3和與上述第一半徑方向正交的第二半徑方向的尺寸D4的比率(D3/D4)被設定成0.290.50的范圍,進一步優(yōu)選上述比率(D3/D4)被設定成0.330.50的范圍。通過本發(fā)明之二提供的穿刺針,是具有在端部設置的刃部的穿刺針,上述刃部包括第一刃面、第二刃面以及第三刃面,上述第一刃面與上述第二以及第三刃面相比設置在整體從針尖退避的位置,上述第二以及第三刃面對針尖進行規(guī)定,且上述第二以及第三刃面中距離上述針尖最遠的部位的自上述針尖的軸向的距離D2相對于上述第一刃面中距離上述針尖最遠的部位的自上述針尖的軸向的距離D1的比率(D2/D1),被設定成0.220.38的范圍。在將刃部以外的部分的外徑設為R時,優(yōu)選(D1/D2/R)被設定成8.531.3的范圍。就第二以及第三刃面的距離針尖最遠的部位的截面而言,優(yōu)選沿著上述第一刃面的法線方向的第一半徑方向的尺寸D3和與上述第一半徑方向正交的第二半徑方向的尺寸D4的比率(D3/D4)被設定成0.290.50的范圍,進一步優(yōu)選上述比率(D3/D4)被設定成0.330.50的范圍。通過本發(fā)明之三提供的穿刺針,是具有在端部設置的刃部的穿刺針,上述刃部包括第一刃面、第二刃面以及第三刃面,上述第一刃面與上述第二以及第三刃面相比設置在整體從針尖退避的位置,上述第二以及第三刃面對上述針尖進行規(guī)定,且在將上述第一刃面中距離上述針尖最遠的部位的自上述針尖的軸向的距離設為Dl,將上述第二以及第三刃面中距離上述針尖最遠的部位的自上述針尖的軸向的距離設為D2,將上述刃部以外的部分的外徑設為R時,(Dl/D2/R)被設定成8.531.3的范圍。就第二以及第三刃面的距離針尖最遠的部位的截面而言,優(yōu)選上述第一刃面的法線方向的尺寸D3和與上述法線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尺寸D4的比率(D3/D4)被設定成0.290.50的范圍,進一步優(yōu)選上述比率(D3/D4)被設定成0.330.50的范圍。通過本發(fā)明之四提供的穿刺針,是具有在端部設置的刃部的穿刺針,上述刃部包括第一刃面、第二刃面以及第三刃面,上述第一刃面與上述第二以及第三刃面相比設置在整體從針尖退避的位置,上述第二以及第三刃面對針尖進行規(guī)定,且對于上述第二以及第三刃面的距離針尖最遠的部位的截面而言,沿著上述第一刃面的法線方向的第一半徑方向的尺寸D3和與上述第一半徑方向正交的第二半徑方向的尺寸D4的比率(D3/D4)被設定成0.290.50的范圍。優(yōu)選上述比率(D3/D4)被設定成0.330.50的范圍。第一刃面例如相對于穿刺針的軸向的交叉角度e1為720度。關于第二以及第三刃面,例如在軸向觀察時,相對于在沿著第一刃面的法線的半徑方向上延伸的對稱軸,形成為相互對稱或大致對稱。此時,第二刃面和上述第三刃面之間的夾角92例如被設定成120170度。上述外徑R例如為0.20.4mm。上述距離D1相對于上述外徑R的比率(Dl/R)例如為3.7512.50,上述距離D2相對于上述外徑R的比率(D2/R)例如為1.03.5。在本發(fā)明之五中,提供一種具有穿刺針和用于保持上述穿刺針的主體部的柳葉刀,上述穿刺針是本發(fā)明之一至之四中的任意穿剌針。圖1是表示在穿刺裝置上安裝有柳葉刀的狀態(tài)的剖視圖。圖2A是表示本發(fā)明的柳葉刀的一例的立體圖,圖2B是圖2A的沿著IIB—IIB線的剖視圖。圖3A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穿刺針的端部的正視圖,圖3B是其側視圖,圖3C是圖3A的沿著inC—niC線的剖視圖,圖3D是圖3A的沿著IIID一IIID線的剖視圖。圖4A是表示以往的穿刺針的端部的正視圖,圖4B是其側視圖,圖4C是圖4A的沿著IVC—IVC線的剖視圖,圖4D是圖4A的沿著IVD—IVD線的剖視圖。圖5是用于比較本發(fā)明的穿刺針的端部和以往的穿刺針的端部的截面形狀的圖。圖6是表示在實施例2中使用的穿刺針的端部的截面積變化的曲線圖。圖7是表示實施例3中的穿刺深度和穿通阻力的關系的曲線圖。圖8是表示實施例4中的監(jiān)測試驗的結果的餅圖。圖中:1柳葉刀10(柳葉刀的)主體部11(柳葉刀的)穿刺針12(穿刺針的)刃部12A(穿剌針的)第一刃面12B(穿刺針的)第二刃面12C(穿刺針的)第三刃面Rl第一半徑方向R2第二半徑方向U軸向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邊參照附圖邊說明本發(fā)明。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的柳葉刀1被安裝在穿刺裝置2上使用。圖示的穿刺裝置2具有用于保持柳葉刀1的柳葉刀架20。柳葉刀架20收容在外殼21的內(nèi)部且可以在N1、N2方向上移動,通過使一對鎖緊部22與外殼21的凸部23卡合,利用螺旋彈簧24向Nl方向施加力。鎖緊部22的卡合狀態(tài)通過操作帽25的按壓操作被解除。S卩,操作帽25可以相對于外殼21在N1、N2方向上滑動,在向N1方向移動時,一對突出部26與一對鎖緊部22干擾。由此,一對鎖緊部22分別向內(nèi)側移位,解除鎖緊部22的卡合狀態(tài)。螺旋彈簧24被配置在外殼21的凸部23和柳葉刀架20的凸部27之間,在使柳葉刀架20的鎖緊部22與外殼21的凸部23卡合的狀態(tài)下使其壓縮。為此,在使鎖緊部22與凸部23卡合的狀態(tài)下,通過螺旋彈簧24向柳葉刀架20施加N1方向上的力。另一方面,在解除凸部23與鎖緊部22的卡合狀態(tài)的情況下,在螺旋彈簧24的彈力的作用下,柳葉刀架20向Nl方向移動,柳葉刀1的穿刺針11扎向皮膚Sk。如圖2A以及圖2B所示,柳葉刀1具有穿刺針11從主體部10的前端面突出的形態(tài)。主體部10是被穿刺裝置2的柳葉刀架20所保持的部分,用于保持穿刺針ll。該主體部IO例如由合成樹脂形成為圓柱狀。穿刺針I(yè)I是通過穿刺裝置2扎向皮膚Sk的結構(參照圖1),相對于主體部IO,例如插入成形。如圖3A圖3D所示,穿刺針11具有設置在端部的刃部12。刃部12包括第一刃面12A、第二刃面12B以及第三刃面12C。這些刃面12A12C例如是通過磨削線材而形成的。作為用于形成穿刺針11的線材,例如使用外徑R為0.20.4mm的不銹鋼制的線材。當然,作為線材,還可以使用樹脂制的線材或陶瓷制的線材。第一刃面12A與第二以及第三刃面12B、12C相比設置在整體從針尖退避的位置,在刃部12中具有最大的占有面積。該第一刃面12A距離針尖最遠的部位至針尖的軸向Ll的距離D1為1.52.5mm,相對于穿刺針11的軸向Ll的交叉角度91為720度。第二以及第三刃面12B、12C對針尖進行規(guī)定,距離針尖最遠的部位至針尖的軸向L1的距離D2例如為0.40.68mm,另外,距離D2相對于距離D1的比率(D2/D1)例如為0.220.38的范圍。第二以及第三刃面12B、12C,形成為在如圖3C所示的軸向觀察下,相對于沿著第一半徑方向Rl延伸的對稱軸互相對稱或大致對稱,第二刃面12B和第三刃面12B、12C之間的夾角62例如被設定成120170度。另外,如圖3D所示,對于第二以及第三刃面12B、12C的距離針尖最遠的部位的截面,第一半徑方向Rl的尺寸D3和與第一半徑方向Rl正交的第二半徑方向R2的尺寸D4的比率(D3/D4)例如被設定成0.290.50的范圍,優(yōu)選被設定成0.330.50的范圍。另外,距離D1相對于刃部以外的部分的外徑(相當于線材的外徑)R的比率(D1/R)例如為3.7512.50,距離D2相對于外徑R的比率(D2/R)例如為1.03.5。另外,(Dl/D2/R)例如被設定為8.531.3的范圍。在這里,為了進行比較,將以往的一般結構的穿刺針的端部示于圖4。圖4A至圖4D所示的穿刺針9與先前說明的本發(fā)明的穿刺針11一樣,具有包括第一第三刃面91、92、93的刃部90。第一刃面91,其距離針尖最遠的部位到針尖的軸向Ll的距離D1為1.52.5mm,相對于穿刺針9的軸向Ll的交叉角度61為10度左右。第二以及第三刃面92、93,其距離針尖最遠的部位至針尖的軸向L1的距離D2例如被設定成0.71.0mm。這些刃面92、93如圖4C所示的軸向觀察下的夾角92例如被設定成140度左右。另外,距離D1相對于外徑R的比率(Dl/R)例如為3.7510,距離D2相對于外徑R的比率(D2/R)例如為1.754.0。另外,(Dl/D2/R)例如被設定為小于8.5。圖3A至圖3D所示的穿刺針11,與圖4A至圖4D所示的穿刺針9相比,第二以及第三刃面12B、12C的軸向Ll的長度尺寸D2更小,比率(Dl/R)更大,且(D2/R)更小,(Dl/D2/R)更大,在距針尖的距離D2的范圍內(nèi),截面形狀的縱橫比增大(扁平)。為此,刃部12的形成有第二以及第三刃面12B、12C的部分的穿通阻力減小。即,在距針尖的一定距離之內(nèi),穿刺痛減輕。為此,不但可以通過將穿刺深度設定在穿通阻力小的范圍內(nèi)來減輕穿刺痛,而且,即便將穿刺深度設定成大于穿通阻力較小的范圍,穿刺初期階段的穿通阻力減小,由此被采血者感受到的穿剌痛減輕。另一方面,就穿刺針11而言,其截面形狀形成為扁平形狀,由此可以確保穿刺時的切開長度較大。更為具體地說,在使用圖3以及圖4所示的穿刺針9、11的情況下,切開傷口與刃部12的圓弧部分的形狀相對應成為圓弧狀。為此,通過使截面形狀為扁平形狀,即便在穿刺深度小的情況下,也可以確保足以得到需要的出液量的切開長度。另外,就穿刺針ll而言,為了既可以減輕穿刺痛又可以確保適當?shù)某鲆毫?,作為用于形成穿刺針ll的線材,沒有必要積極使用外徑R小的線材。換言之,穿刺針11即便在利用比較粗的線材形成穿刺針11的情況下,也可以減輕穿刺痛,另外,即便穿刺深度較小,也能夠確保足夠的出液量。為此,通過利用比較粗的線材形成穿刺針11,不僅能享受上述的效果,通過磨削等形成第一至第三刃面12A12C的情況下,也容易加工,而且可以減少彎曲、缺損、毛刺等不良情形。當然,本發(fā)明可以進行各種變更,例如柳葉刀1的主體部10的形狀不限于圓柱狀,只要是能被穿刺裝置2的柳葉刀架20保持的形狀即可,另外,本發(fā)明的柳葉刀可以用于圖2所示的結構的穿刺裝置2以外的穿剌裝置。進而,本發(fā)明的柳葉刀可以是生物傳感器等分析用具被一體化的器械。實施例1在本實施例中,關于多個穿刺針的每個,對刃部的圓弧長度L和刃部的截面積A的關系進行了研究。各穿刺針的各部分的尺寸以及角度等如下述表1所示。其中,表1中的符號與圖3以及圖4所示的尺寸以及角度等相對應。另外,表1中的L是刃部的半徑方向上的截面的圓弧長度(參照圖5),A是先前的截面的截面積,圓弧長度L以及截面積A項目中的數(shù)字0.21.0表示距針尖的距離(mm)。表l<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4</column></row><table>在使用穿刺針進行皮膚穿刺的情況下,切開傷與穿刺針的刃部的圓弧部分的形狀相對應成為圓弧狀。為此,如果刃部的圓弧狀部分的長度(圓弧長度)L較大,則可以確保切開長度較大。另一方面,穿刺時的出液量依賴于切開長度。所以,通過確保圓弧長度L較大,可以確保有大量的出液量。另外,扎向皮膚的部分的截面積A與穿通阻力具有相關關系。艮口,如果截面積A大,則穿通阻力增大,另一方面,如果截面積A小,則穿通阻力減小。關于這一點,從在后述的實施例2、3中得到的結果可以清楚地知道。即,參照圖6以及圖7可知,在一定的穿刺深度(直至第二以及第三刃面所在部分的距離D2)以內(nèi),截面積越大,穿通阻力越大。另一方面,穿通阻力與穿刺皮膚時的穿刺痛具有相關關系。即,如果穿通阻力增大,則被采血者所感受到的穿剌痛增強,另一方面,如果穿通阻力小,則被采血者所感受到的穿刺痛減輕。為此,穿剌針的扎入皮膚的部分的截面積A對被采血者所感受到的穿剌痛有影響,截面積A越小,被采血者所感受到的穿刺痛越小,所以優(yōu)選。因此,從充分確保出液量同時減輕穿刺痛的觀點出發(fā),優(yōu)選圓弧長度L大,截面積A小。另一方面,關于圓弧長度L(切開長度),只要能夠確保足夠的出液量,不需要延長至必要以上的長度,只要是一定值以上即可。例如,為了確保3.0uL左右的出液量,將穿刺深度設定成1.2mm時,作為圓弧長度L,只要是0.94mm以上即可,為了確保1.5yL左右的出液量,將穿刺深度設定成l.Omm時,作為圓弧長度L,只要是0.61mm以上即可。根據(jù)上述的觀點,考察了表l,在對外徑R為0.2mm的穿刺針No.1、No.2進行比較的情況下,穿刺針No.l與穿刺針No.2相比,截面積A小。另一方面,穿剌針No.l與穿刺針No.2相比,盡管圓弧長度L小一些,但仍具有確保足夠的出液量所需的足夠圓弧長度L。因此,在對外徑R為0.2mm的穿刺針No.1、2進行比較的情況下,截面積A小且穿刺痛減輕的穿刺針No.l更出色。接著,在對外徑R為0.31mm的穿刺針No.3、No.4進行比較的情況下,穿刺針No.3與穿刺針No.4相比,截面積A小。另一方面,穿刺針No.3與穿刺針No.4相比,盡管圓弧長度L小一些,但仍具有確保足夠的出液量所需的足夠圓弧長度L。因此,在對外徑R為0.31mm的穿刺針No.3、4進行比較的情況下,截面積A小且穿剌痛減輕的穿刺針No.3更出色。接著,在對外徑R為0.345mm的穿刺針No.5、No.6、No.7進行比較的情況下,穿刺針No.5、6與穿刺針No.7相比,截面積A小。另一方面,穿刺針No.5的圓弧長度L與穿刺針No.7為同等程度。另夕卜,穿刺針No.6與穿刺針No.7相比,圓弧長度L更長。因此,在對外徑R為0.345mm的穿刺針No.57進行比較的情況下,優(yōu)選穿刺針No.5、6,最優(yōu)選穿刺針No.5。接著,在對外徑R為0.38mm的穿刺針No.8、No.9進行比較的情況下,除了距針尖的距離為0.2mm時以外,穿刺針No.8與穿刺針No.9相比,截面積A小。另一方面,對于穿刺針No.8,如果距針尖的距離超過0.6mm,則與穿刺針No.9相比,盡管圓弧長度L小,但仍具有確保足夠的出液量所需的足夠圓弧長度L。因此,在對外徑R為0.38mm的穿刺針15No.8、9進行比較的情況下,截面積A小且穿刺痛減輕的穿刺針No.8更出色。接著,考察外徑R為0.40mm的穿刺針No.10。該穿刺針No.lO的穿刺針外徑R為0.40mm,在用作穿刺針時,通常穿刺痛過度增強而并不優(yōu)選。可是,穿刺針No.lO與外徑R為0.38mm的穿刺針No.9相比,距針尖的距離為0.4min以前,截面積A為同等程度,同時當距針尖的距離大于0.6mm時,截面積A減小。當然,對于穿刺針No.lO,由于外徑R較大,所以圓弧長度L更長。因此,外徑R為0.40mm的穿刺針No.lO比外徑R為0.38mm的穿刺針No.9更出色。從以上的考察來看,基于確保足夠的采血量同時減輕穿刺痛的觀點,穿刺針No.l、No.3、No.5、No.6、No,8、No.lO成為優(yōu)選。因此,對能夠區(qū)分穿刺針No.l、No.3、No.5、No.6、No.8、No.lO和穿束lj針No.2、No,4、No.7、No.9的參數(shù)進行了研究,結果導出了表l所示的Dl/R、D2/R、D2/Dl、D3/R4、以及D1/D2/R。由表1可知,Dl/R優(yōu)選3.7512.5的范圍,D2/R優(yōu)選1.03.5的范圍,D2/D1優(yōu)選0.220.38的范圍,D3/R4優(yōu)選為0.330.50的范圍,Dl/D2/R優(yōu)選為7.031.3的范圍。其中,關于此次評價的穿刺針No.19,R為0.24.0mm的范圍,Dl為1.52.5mm的范圍,D2為0.40.68的范圍,6l為720。的范圍,62為120170。的范圍。實施例2在本實施例中,關于下述表2所示的本發(fā)明穿刺針以及比較穿刺針1、2的每個,對端部的截面積的變化進行了研究。在這里,本發(fā)明穿刺針是表1中的穿刺針No.5,比較穿刺針1、2分別是表1中的穿剌針No.9以及No.4。另外,表2中的符號與圖3以及圖4所示的尺寸以及角度等相對應。表2<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7</column></row><table>各穿刺針的截面形狀大致如圖5所示,關于通過實際的截面積的模擬的計算結果,示于圖6。由圖6可知,就本發(fā)明穿刺針而言,在距針尖1.2mm的范圍內(nèi),截面積與外徑R小于本發(fā)明穿刺針的比較穿刺針2為同等程度,另一方面,與外徑R大于本發(fā)明穿刺針的比較穿刺針1相比,截面積明顯減小。為此,關于本發(fā)明穿刺針,在距針尖一定范圍內(nèi),猜想穿通阻力與外徑R小于本發(fā)明穿刺針的比較穿刺針2為同等程度,看出穿刺痛輕。實施例3在本實施例中,關于上述表l所示的結構的穿刺針(本發(fā)明穿刺針、比較穿刺針l、2)的每個,對穿刺深度和穿通阻力的關系進行了研究。穿通阻力是使用推挽式量表(push-pullgauge)FGX—0,2R(日本電產(chǎn)、》y求(株)制)測定的。穿刺針向推挽式量表的固定是使用支桿夾頭(pinchuck)4PC—05(日本電產(chǎn)、乂乂求((株)制)作為針固定夾具進行的,穿刺針的突出量設定為10mm。作為被穿通材料,使用將2mm厚的聚丙烯(PPS-C6T(、〉一夕、厶(株)制))切斷成25X25mm得到的材料。該被穿通材料使用4個螺釘被固定在固定夾具上。螺釘?shù)陌惭b扭矩設定為2.0kgf'cm。穿通速度為20cm/sec,穿通阻力的測定每125msec進行一次。將穿通阻力的測定結果示于圖7。從圖7可知,在距針尖0.6mm的范圍內(nèi),穿通阻力與外徑R小于本發(fā)明穿刺針的比較穿刺針2為同等程度。即本發(fā)明穿刺針在距針尖一定范圍內(nèi),穿通阻力小,所以不受外徑R大于比較穿刺針2的約束,是同等程度的穿刺痛。實施例4在本實施例中,關于具有上述表2所示的結構的本發(fā)明穿刺針或比較穿刺針l的柳葉刀(本發(fā)明柳葉刀、比較柳葉刀)的每個,對穿刺深度為lmm時的出液量進行了研究。其中,比較柳葉刀采用外徑R大于本發(fā)明柳葉刀的本發(fā)明穿刺針的比較'穿刺針l,如果著眼于外徑R,則與本發(fā)明柳葉刀相比,能確保更大的出液量。出液量是利用監(jiān)測試驗來確認是否可以通過一次穿刺得到必要量的血液量。更為具體地說,對56人的監(jiān)測分配本發(fā)明柳葉刀和比較柳葉刀,將各柳葉刀安裝于監(jiān)測所使用的穿剌裝置上,且以"過剩"、"稍微過剩"、"足夠"、"稍微不足"、"不足"5個階段評價將穿刺深度設為lmm時的出液量。將監(jiān)測試驗的結果示于圖8。由圖8可知,就本發(fā)明柳葉刀而言,與比較柳葉刀相比,可以得到足量的血液。即,關于本發(fā)明柳葉刀,即便穿剌深度比較淺為lmm左右,仍能得到足量的血液。根據(jù)以上的實施例14,本發(fā)明的穿刺針以及柳葉刀,其穿通阻力小,且穿刺痛輕,能夠采集足量的血液。這樣的效果不是通過不當增大穿剌針的外徑或者不當減小穿刺針的外徑獲得的,而是通過對第一第三刃面的形成方式下功夫而獲得的。權利要求1.一種穿刺針,具有設置在端部的刃部,所述刃部包括第一刃面、第二刃面以及第三刃面,所述第一刃面與所述第二以及第三刃面相比設置在整體從針尖退避的位置,且距離所述針尖最遠的部位形成在距所述針尖的軸向的距離D1為1.5~2.5mm的范圍內(nèi),所述第二以及第三刃面對所述針尖進行規(guī)定,同時距離所述針尖最遠的部位形成在距所述針尖的軸向的距離D2為0.4~0.68mm的范圍內(nèi)。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針,其中,所述距離D2相對于所述距離Dl的比率D2/D1被設定成0.220.38的范圍。3.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穿刺針,其中,在將所述刃部以外的部分的外徑設為R時,Dl/D2/R被設定成8.531.3的范圍。4.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穿刺針,其中,就所述第二以及第三刃面的距離所述針尖最遠的部位的截面而言,沿著所述第一刃面的法線的第一半徑方向的尺寸D3和與所述第一半徑方向正交的第二半徑方向的尺寸D4的比率D3/D4被設定成0.290.50的范圍。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穿刺針,其中,所述比率D3/D4被設定成0.330.50的范圍。6.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穿刺針,其中,所述第一刃面相對于該穿刺針的軸向的交叉角度91為720度。7.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穿刺針,其中,關于所述第二以及第三刃面,在軸向觀察時,相對于沿著所述第一刃面的法線延伸的對稱軸,形成為相互對稱或大致對稱。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穿刺針,其中,所述第二刃面和所述第三刃面之間的夾角02為120170度。9.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穿刺針,其中,所述刃部以外的部分的外徑R為0.20.4mm。10.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穿剌針,其中,所述第一刃面中距離所述針尖最遠的部位的距所述針尖的軸向的距離Dl相對于所述刃部以外的部分的外徑R的比率Dl/R為3.7512.50,所述第二以及第三刃面中距離所述針尖最遠的部位的距所述針尖的軸向的距離D2相對于所述外徑R的比率D2/R為1.03.5。11.一種穿刺針,具有設置在端部的刃部,所述刃部包括第一刃面、第二刃面以及第三刃面,所述第一刃面與所述第二以及第三刃面相比設置在整體從針尖退避的位置,所述第二以及第三刃面對所述針尖進行規(guī)定,并且,所述第二以及第三刃面中距離所述針尖最遠的部位的距所述針尖的軸向的距離D2相對于所述第一刃面中距離所述針尖最遠的部位的距所述針尖的軸向的距離D1的比率D2/D1,被設定成0.220.38的范圍。12.如權利要求ll所述的穿刺針,其中,在將所述刃部以外的部分的外徑設為R時,Dl/D2/R被設定成8.531.3的范圍。13.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穿刺針,其中,就所述第二以及第三刃面的距離所述針尖最遠的部位的截面而言,沿著所述第一刃面的法線的第一半徑方向的尺寸D3和與所述第一半徑方向正交的第二半徑方向的尺寸D4的比率D3/D4被設定成0.290.50的范圍。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穿刺針,其中,所述比率D3/D4被設定成0.330.50的范圍。15.如權利要求ll所述的穿刺針,其中,所述第一刃面相對于該穿刺針的軸向的交叉角度91為720度。16.如權利要求ll所述的穿剌針,其中,關于所述第二以及第三刃面,在軸向觀察時,相對于沿著所述第一刃面的法線的對稱軸,形成為相互對稱或大致對稱。17.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穿刺針,其中,所述第二刃面和所述第三刃面之間的夾角e2為120170度。18.如權利要求ll所述的穿刺針,其中,所述刃部以外的部分的外徑R為0.20.4mm。19.如權利要求ll所述的穿刺針,其中,所述第一刃面中距離所述針尖最遠的部位的距所述針尖的軸向的距離Dl相對于所述刃部以外的部分的外徑R的比率Dl/R為3.7512.50,所述第二以及第三刃面中距離所述針尖最遠的部位的距所述針尖的軸向的距離D2相對于所述外徑R的比率D2/R為1.03.5。20.—種穿刺針,具有設置在端部的刃部,所述刃部包括第一刃面、第二刃面以及第三刃面,所述第一刃面與所述第二以及第三刃面相比設置在整體從針尖退避的位置,所述第二以及第三刃面對所述針尖進行規(guī)定,并且,在將所述第一刃面中距離所述針尖最遠的部位的距所述針尖的軸向的距離設為Dl,將所述第二以及第三刃面中距離所述針尖最遠的部位的距所述針尖的軸向的距離設為D2,將所述刃部以外的部分的外徑設為R時,D1/D2/R被設定成8.531J的范圍。21.如權利要求20所述的穿剌針,其中,就所述第二以及第三刃面的距離所述針尖最遠的部位的截面而言,沿著所述第一刃面的法線的第一半徑方向的尺寸D3和與所述第一半徑方向正交的第二半徑方向的尺寸D4的比率D3/D4被設定成0.290.50的范圍。22.如權利要求21所述的穿刺針,其中,所述比率D3/D4被設定成0.330.50的范圍。23.如權利要求20所述的穿刺針,其中,所述第一刃面相對于該穿刺針的軸向的交叉角度61為720度。24.如權利要求20所述的穿刺針,其中,關于所述第二以及第三刃面,在軸向觀察時,相對于沿著所述第一刃面的法線的對稱軸,形成為相互對稱或大致對稱。25.如權利要求24所述的穿刺針,其中,所述第二刃面和所述第三刃面之間的夾角02為120170度。26.如權利要求20所述的穿刺針,其中,所述刃部以外的部分的外徑R為0.20.4mm。27.如權利要求20所述的穿剌針,其中,所述第一刃面中距離所述針尖最遠的部位的距所述針尖的軸向的距離Dl相對于所述刃部以外的部分的外徑R的比率Dl/H為3.7512,50,所述第二以及第三刃面中距離所述針尖最遠的部位的距所述針尖的軸向的距離D2相對于所述外徑R的比率D2/R為1.03.5。28.—種穿刺針,具有設置在端部的刃部,所述刃部包括第一刃面、第二刃面以及第三刃面,所述第一刃面與所述第二以及第三刃面相比設置在整體從針尖退避的位置,所述第二以及第三刃面對所述針尖進行規(guī)定,且對于所述第二以及第三刃面的距離針尖最遠的部位的截面而言,沿著所述第一刃面的法線的第一半徑方向的尺寸D3和與所述第一半徑方向正交的第二半徑方向的尺寸D4的比率D3/D4被設定成0.290.50的范圍。29.如權利要求28所述的穿刺針,其中,所述比率D3/D4被設定成0.330.50的范圍。30.如權利要求28所述的穿刺針,其中,所述第一刃面相對于該穿刺針的軸向的交叉角度e1為720度。31.如權利要求28所述的穿刺針,其中,關于所述第二以及第三刃面,在軸向觀察時,相對于沿著所述第一刃面的法線的對稱軸,形成為相互對稱或大致對稱。32.如權利要求31所述的穿刺針,其中,所述第二刃面和所述第三刃面之間的夾角92為120170度。33.如權利要求28所述的穿刺針,其中,所述刃部以外的部分的外徑R為0.20.4mm。34.如權利要求28所述的穿刺針,其中,所述第一刃面中距離所述針尖最遠的部位的距所述針尖的軸向的距離Dl相對于所述刃部以外的部分的外徑R的比率Dl/R為3.7512.50,所述第二以及第三刃面中距離所述針尖最遠的部位的距所述針尖的軸向的距離D2相對于所述外徑R的比率D2/R為1.03.5。35.—種柳葉刀,具有穿剌針和用于保持所述穿刺針的主體部,其中,所述穿刺針是權利要求13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穿刺針。全文摘要本發(fā)明涉及形成有第一刃面(12A)、第二刃面(12B)以及第三刃面(12C)的穿刺針(11)。就第一刃面(12A)而言,其距離針尖最遠的部位形成在距針尖的軸向(L1)的距離(D1)為1.5~2.5mm的范圍內(nèi),就第二以及第三刃面(12B、12C)而言,其距離針尖最遠的部位形成在距針尖的軸向(L1)的距離(D2)為0.4~0.68mm的范圍內(nèi)。優(yōu)選距離(D2)相對于距離(D1)的比率(D2/D1)被設定成0.22~0.38的范圍。文檔編號A61B5/151GK101365385SQ20068005249公開日2009年2月11日申請日期2006年12月8日優(yōu)先權日2005年12月8日發(fā)明者坂田哲也,小室秀文申請人:愛科來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