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治療白細胞減少癥的芪椹藥用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申請涉及一種藥用組合物,具體涉及一種治療白細胞減少癥的芪椹藥用組合物,以及這種藥用組合物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shù):
惡性腫瘤是危害人類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其發(fā)病率及死亡率極高。一般患者都采用化療、放療及輔助手術(shù)治療,而化療、放療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會引起白細胞下降和骨髓造血功能抑制,使得免疫功能低下,這些副作用對患者來說最易引起其它并發(fā)癥,從而影響下一步的治療,有些患者因承受不了新的痛苦而被迫放棄治療。
隨著對腫瘤治療技術(shù)的提高,放療、化療等治療技術(shù)的不斷發(fā)展,患者的延緩期和生存期也有了不同程度的延長。目前市場上用于腫瘤患者后期治療的復(fù)方中藥制劑為數(shù)不多。如貞芪扶正顆粒、云芝多糖膠囊、黃金芝口服液、養(yǎng)血飲口服液等。這些中成藥遠遠不能滿足臨床需要,這就迫使我們盡快研究開發(fā)出新品種來滿足市場的需求。
發(fā)明內(nèi)容
針對現(xiàn)有技術(shù)的上述不足,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白細胞減少癥的芪椹藥用組合物,以及這種藥用組合物的制備方法,該芪椹藥用組合物能夠?qū)Π准毎麥p少及骨髓有核細胞數(shù)減少有明顯的治療作用,對由此引起的免疫功能下降有明顯的調(diào)節(jié)作用,并能提高血清溶血素水平。對血液毒性和免疫抑制有明顯的減毒和增強免疫功能作用。此外,對缺鐵性貧血、急性失血性貧血、因污染引起的再障性貧血等均有很好的療效。
完成上述發(fā)明任務(wù)的方案是一種治療白細胞減少癥的芪椹藥用組合物,其原料藥的組分和比例如下黃芪15~25g桑椹5~15g當(dāng)歸4~8g靈芝5~15g。
本發(fā)明推薦以下比例黃芪20g桑椹10g當(dāng)歸6g靈芝10g。
更優(yōu)化和更具體地說,本發(fā)明的方案是該藥用組合物的原料藥分別指以下組分,所述的黃芪、靈芝是中藥黃芪、靈芝的乙醇加熱回流提取液,以及醇提后的藥渣的水煎濃縮夜;所述的桑椹、當(dāng)歸是中藥桑椹、當(dāng)歸的水煎濃縮液。
上述治療白細胞減少癥的芪椹藥用組合物還可以加入其他藥用輔料。
上述治療白細胞減少癥的芪椹藥用組合物的制備方法是,原料藥黃芪15~25g;桑椹5~15g;當(dāng)歸4~8g;靈芝5~15g。其中,黃芪、靈芝加乙醇加熱回流提取,回收乙醇;藥渣揮干乙醇,與桑椹、當(dāng)歸合并加水煎煮,濾過,合并濾液,減壓濃縮;將醇提濃縮液與水提濃縮液合并,即可。
該合并后的濃縮液可以進一步制備成各種藥用劑型。例如,加入矯味劑后噴霧干燥,得浸膏粉末,制粒,干燥,即得。
制備方法還可以是所述原料藥也可以粉碎后直接制備成藥用劑型。但是更優(yōu)化和更具體的制備方法是原料藥黃芪20g;桑椹10g;當(dāng)歸6g;靈芝10g。其中,黃芪、靈芝加70%乙醇加熱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加溶媒12倍量,第二次加10倍量,每次2小時,濾過,合并濾液,回收乙醇;藥渣揮干乙醇,與桑椹、當(dāng)歸合并加水12倍量煎煮兩次,每次1.5小時,濾過,合并濾液,減壓濃縮;將醇提濃縮液與水提濃縮液合并后加入矯味劑甜菊糖后噴霧干燥,得浸膏粉末,制粒,干燥,即得。
本發(fā)明對白細胞減少及骨髓有核細胞數(shù)減少有明顯的治療作用,對由此引起的免疫功能下降有明顯的調(diào)節(jié)作用,并能提高血清溶血素水平。對血液毒性和免疫抑制有明顯的減毒和增強免疫功能作用。效果見以下試驗1.芪椹顆粒對白細胞減少癥模型小鼠的防治作用實驗?zāi)康? 觀察芪椹顆粒灌胃給藥對白細胞減少癥模型小鼠的防治及調(diào)節(jié)免疫作用。
實驗材料1.1動物昆明種小鼠,♀ 各半,清潔級,購于上海斯萊克實驗動物有限責(zé)任公司(原中科院上海實驗動物中心),合格證號SCXK(滬)2003-0003。飼養(yǎng)環(huán)境為清潔級,合格證號SYXK(蘇)2002-0007。
1.2芪椹顆粒(干粉)含生藥5.68g/g,批號20050604,本院中藥制劑研究室提供。
1.3養(yǎng)血飲口服液10ml/支,國藥準字Z22021226,批號050507,吉林省力源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用時加適量蒸餾水配成適宜濃度的混懸液。
1.4注射用環(huán)磷酰胺0.2g/支,國藥準字H32020857,批號05110821,江蘇恒瑞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用時加適量無菌生理鹽水配成所需濃度的藥液。
1.5儀器PB303-N型千分之一電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公司生產(chǎn);Axioskop 2plus高級生物顯微鏡及Axiovision圖象分析處理系統(tǒng),德國ZEISS公司生產(chǎn);HY-318型全自動動物血球計數(shù)儀,法國產(chǎn)。
2.實驗方法2.1對白細胞減少模型小鼠外周血像、骨髓有核細胞及免疫器官重量的影響昆明種小鼠120只,體重18~20克,隨機分為6組,即正常對照組、環(huán)磷酰胺模型組、陽性藥養(yǎng)血飲口服液組和給藥大、中、小劑量組,每組20只,雌雄各半。給藥組分別灌胃(ig)給予芪椹顆?;鞈乙?0.0、5.0和2.5g生藥/kg,芪椹顆粒大劑量組為10.0g生藥/kg(此劑量約相當(dāng)于20倍擬臨床人用量)。陽性藥組ig給予養(yǎng)血飲口服液10ml/kg(此劑量約相當(dāng)于30倍擬臨床人用量),正常對照及環(huán)磷酰胺模型組ig給予同體積的蒸餾水,給藥體積均為20ml/kg,每組中10只動物連續(xù)ig12天,另10只連續(xù)ig15天。除正常對照組外,其余小鼠均于給藥第8天開始,于ig給予水或藥液的同時,每日腹腔注射環(huán)磷酰胺(Cy)40mg/kg,連續(xù)3天,制成小鼠白細胞減少癥模型。于末次注射Cy后第2、5天(即48、120小時),于給藥后1小時各組分別取10只小鼠,稱重后于眼眶后靜脈叢采血,用法國產(chǎn)全自動動物血球計數(shù)儀測定外周血液中RBC、PLT、WBC總數(shù)及HGB水平;其后脫頸椎處死小鼠,剝離右側(cè)股骨,以3%醋酸10ml沖出骨髓細胞,按白細胞計數(shù)方法,計算骨髓有核細胞數(shù)量。注射Cy后第5天的小鼠再解剖取脾臟及胸腺稱重,計算臟器指數(shù),觀察免疫器官重量的影響。
2.2對白細胞減少模型小鼠血清溶血素抗體生成的影響(比色法)昆明種小鼠60只,體重18-20克,隨機分為6組,即正常對照組、環(huán)磷酰胺模型組、陽性藥養(yǎng)血飲口服液組和給藥大、中、小劑量組,每組10只,雌雄各半。給藥組分別灌胃給予芪椹顆粒混懸液10.0、5.0和2.5g生藥/kg,芪椹顆粒大劑量組為10.0g生藥/kg(此劑量約相當(dāng)于20倍擬臨床人用量)。陽性藥組灌胃給予養(yǎng)血飲口服液10ml/kg(此劑量約相當(dāng)于30倍擬臨床人用量),正常對照及環(huán)磷酰胺模型組灌胃給予同體積的蒸餾水,小鼠均灌胃給藥20ml/kg,連續(xù)15天。于給藥后第10天各組動物腹腔注射5%雞紅細胞懸液0.3ml/只進行免疫。除正常對照組外,其余小鼠均于給藥第12天開始,于灌胃給予水或藥液的同時,每日腹腔注射環(huán)磷酰胺(Cy)40mg/kg,連續(xù)3天,末次給藥后1小時,小鼠眼眶后靜脈叢采血,離心,取10μl血清用生理鹽水稀釋100倍,與5%雞紅細胞懸液0.5ml及10%補體0.5ml混合,37℃恒溫水浴中保溫30min后,0℃冰水浴中終止反應(yīng),離心,取上清液于分光光度計540nm處比色,測光密度值;另設(shè)不加血清的空白對照,取上清液作為比色時調(diào)零的基準。以O(shè)D值作為判定血清溶血素水平的指標(biāo)。
2.3實驗結(jié)果進行組間t-檢驗統(tǒng)計處理。
3.實驗結(jié)果
3.1白細胞減少模型小鼠外周血像、骨髓有核細胞及免疫器官重量的影響(見表1~3。)3.1.1由表1可見,正常小鼠經(jīng)Cy化療后,外周血液中WBC數(shù)量顯著下降,造成白細胞減少癥模型。與Cy組比較,給予芪椹顆粒治療的各組動物的WBC數(shù)量在48時間段均有明顯恢復(fù)(P<0.01),表明本品對化療藥引起的WBC數(shù)降低有顯著的抑制作用。另本品大劑量組120時間段、小劑量組48時間段的RBC和大、中劑量組HGB比模型組均有升高(P<0.05~0.01),這表明本品也有一定的補血功效。
3.2對化學(xué)性白細胞減少模型小鼠骨髓有核細胞數(shù)的影響由表2可見,與Cy組比較,芪椹顆粒48h大劑量組及120h各劑量組小鼠骨髓有核細胞數(shù)均明顯升高(P<0.05~0.001),表明本品對注射Cy引起的骨髓有核細胞數(shù)量減少有顯著抑制作用。
表1芪椹顆粒對白細胞減少癥小鼠外周血液中RBC、PLT、WBC及HGB水平的影響(x±s,n=10)
接上
注與Cy組比(t-檢驗),*P<0.05,**P<0.01,***P<0.001。
表2芪椹顆粒對白細胞減少癥小鼠骨髓有核細胞的影響(x±s,n=10)
注與Cy組比(t-檢驗),*P<0.05,***P<0.001。
3.1.3表3可見,與Cy組比較,芪椹顆粒各劑量組小鼠胸腺指數(shù)明顯增加(P<0.05),給藥組胸腺指數(shù)及大劑量組脾臟指數(shù)顯著增高(P<0.05),表明本品對注射Cy引起的胸腺及脾臟指數(shù)降低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表3芪椹顆粒對白細胞減少癥小鼠免疫器官重量的影響(x±s,n=10)
注與Cy組比(t-檢驗),*P<0.05,**P<0.01,***P<0.001。
3.2對白細胞減少癥小鼠溶血素抗體生成的影響(見表4。)表4可見,芪椹顆粒能明顯提高白細胞減少癥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P<0.05~0.01),使環(huán)磷酰胺所致的血清溶血素含量下降有明顯恢復(fù),表明本品能提高白細胞減少癥小鼠的體液免疫能力。
表4芪椹顆粒對白細胞減少癥小鼠溶血素抗體生成的影響(x±s,n=10)
注與Cy組比較(t-檢驗),*P<0.05,**P<0.01,***P<0.001。
4.實驗小結(jié)以上實驗結(jié)果表明,芪椹顆粒對注射環(huán)磷酰胺所引起的小鼠外周血白細胞數(shù)量減少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并且對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的減少也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同時能明顯升高骨髓有核細胞數(shù)量,并增加小鼠的脾臟、胸腺指數(shù)及血溶血素水平。以上結(jié)果表明芪椹顆粒對注射環(huán)磷酰胺所引起的毒性作用有明顯的減毒功效并且能增強小鼠的免疫功能。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治療白細胞減少癥的芪椹藥用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原料藥黃芪20g;桑椹10g;當(dāng)歸6g;靈芝10g。其中,黃芪、靈芝加70%乙醇加熱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加溶媒12倍量,第二次加10倍量,每次2小時,濾過,合并濾液,回收乙醇;藥渣揮干乙醇,與桑椹、當(dāng)歸合并加水12倍量煎煮兩次,每次1.5小時,濾過,合并濾液,減壓濃縮;將醇提濃縮液與水提濃縮液合并后加入矯味劑甜菊糖后噴霧干燥,得浸膏粉末,制粒,干燥,即得。
實施例2,與實施例1基本相同,但有以下改變原料藥黃芪15g;桑椹5g;當(dāng)歸4g;靈芝5g。
實施例3,與實施例1基本相同,但有以下改變原料藥黃芪25g;桑椹15g;當(dāng)歸8g;靈芝15g。
實施例4,與實施例1基本相同,但有以下改變原料藥黃芪20g;桑椹10g;當(dāng)歸4g;靈芝5g。
實施例5,與實施例1基本相同,但有以下改變原料藥黃芪20g;桑椹15g;當(dāng)歸8g;靈芝15g。
實施例6,與實施例1基本相同,但有以下改變原料藥黃芪15g;桑椹15g;當(dāng)歸6g;靈芝10g。
實施例7,與實施例1基本相同,但有以下改變所述原料藥粉碎后直接制備成藥用劑型。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治療白細胞減少癥的芪椹藥用組合物,其原料藥的組分和比例如下黃芪15~25g桑椹5~15g當(dāng)歸4~8g靈芝5~15g。
2.按照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白細胞減少癥的芪椹藥用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藥的組分和比例是黃芪20g桑椹10g當(dāng)歸6g靈芝10g。
3.按照權(quán)利要求1或2的治療白細胞減少癥的芪椹藥用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藥用組合物的原料藥分別指以下組分所述的黃芪、靈芝是中藥黃芪、靈芝的乙醇加熱回流提取液,以及醇提后的藥渣的水煎濃縮夜;所述的桑椹、當(dāng)歸是中藥桑椹、當(dāng)歸的水煎濃縮液。
4.一種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白細胞減少癥的芪椹藥用組合物的制備方法,步驟如下,原料藥黃芪15~25g;桑椹5~15g;當(dāng)歸4~8g;靈芝5~15g;其中,黃芪、靈芝加乙醇加熱回流提取,回收乙醇;藥渣揮干乙醇,與桑椹、當(dāng)歸合并加水煎煮,濾過,合并濾液,減壓濃縮;將醇提濃縮液與水提濃縮液合并,即可。
5.按照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治療白細胞減少癥的芪椹藥用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藥是,黃芪20g;桑椹10g;當(dāng)歸6g;靈芝10g;具體步驟是黃芪、靈芝加70%乙醇加熱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加溶媒12倍量,第二次加10倍量,每次2小時,濾過,合并濾液,回收乙醇;藥渣揮干乙醇,與桑椹、當(dāng)歸合并加水12倍量煎煮兩次,每次1.5小時,濾過,合并濾液,減壓濃縮;將醇提濃縮液與水提濃縮液合并后加入矯味劑甜菊糖后噴霧干燥,得浸膏粉末,制粒,干燥,即得。
全文摘要
治療白細胞減少癥的芪椹藥用組合物,其原料藥的組分和比例如下黃芪15~25g;桑椹5~15g;當(dāng)歸4~8g;靈芝5~15g。所述的黃芪、靈芝是中藥黃芪、靈芝的乙醇加熱回流提取液,以及醇提后的藥渣的水煎濃縮夜;所述的桑椹、當(dāng)歸是中藥桑椹、當(dāng)歸的水煎濃縮液。其制備方法是原料黃芪、靈芝加乙醇加熱回流提取,回收乙醇;藥渣揮干乙醇,與桑椹、當(dāng)歸合并加水煎煮,濾過,合并濾液,減壓濃縮;將醇提濃縮液與水提濃縮液合并,即可。本發(fā)明對白細胞減少及骨髓有核細胞數(shù)減少有明顯的治療作用,對由此引起的免疫功能下降有明顯的調(diào)節(jié)作用,并能提高血清溶血素水平。對血液毒性和免疫抑制有明顯的減毒和增強免疫功能作用。
文檔編號A61P7/00GK101049344SQ20071002224
公開日2007年10月10日 申請日期2007年5月10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7年5月10日
發(fā)明者賈曉斌, 吳悅, 朱啟勇, 范晨怡, 陳彥 申請人:江蘇省中醫(yī)藥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