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褥瘡的外敷藥膏及制備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
本發(fā)明涉及中草藥領(lǐng)域,尤其是涉及防治褥瘡效果十分理想的一種治療褥瘡的 外敷藥膏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shù):
褥瘡指的是軀體久著席褥而生的瘡,是長期臥床患者的常見并發(fā)癥。引起的原 因多因氣血虧虛使氣血運行失常,不能營養(yǎng)肌膚,加之皮膚與席褥擦磨潰破感染所 致。褥瘡的癥狀表現(xiàn)為初時局部皮膚暗紅,繼而出現(xiàn)破損創(chuàng)面,黑色潰腐,形成 潰瘍,有痛感等。目前,國內(nèi)外治療褥瘡的方法較多,如西藥治療,常用藥有紅霉 素、達維邦軟膏等;如中藥治療法,常用藥有連翹敗毒丸、皮膚病血毒丸等。但在 治愈率、治療手段、治療費用等方面難以達到滿意的效果。
經(jīng)檢索未發(fā)現(xiàn)有與本發(fā)明相同的配方。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采用的治療方法為中草藥外敷治療法。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在治療褥瘡上的不足之處,并提供一種方便、簡單、 費用低且治愈率較高的治療褥瘡的外敷藥膏及制備方法。 本發(fā)明的技術(shù)方案是這樣實現(xiàn)的
一種治療褥瘡的外敷藥膏,其藥膏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地榆、虎杖
各45-50克,黃連、黃蠟各25-30克,黨參、黃芪、白芨、馬齒莧各13-15克,花生 油180-200克。
一種治療褥瘡的外敷藥膏,其藥膏的制備方法為先將配比量花生油入鍋加熱, 然后將配比量地榆、虎杖、黃連、黨參、黃芭、白芨、馬齒莧等藥材分批入鍋,用 文火炸枯,除渣。最后將配比量黃蠟倒入鍋內(nèi),邊加熱邊攪拌至成膏狀,即成外敷藥膏。
本發(fā)明外敷藥膏里地榆具有涼血、止血、收斂、清熱解毒作用;虎杖具有清 熱利濕、活血通經(jīng)作用;黃連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作用;黃蠟具有解毒、生肌、 定痛作用;黨參具有補中益氣、調(diào)和脾胃作用;黃芪具有益衛(wèi)固表、托瘡生肌作用; 白芨具有止血、消腫生肌作用;馬齒莧具有清熱解毒、散血消腫作用;花生油作油 膏的基質(zhì)。上述原料經(jīng)有機組合和辯證配伍,并通過藥膏與病變部位直接接觸,增 強了該藥膏清熱燥濕、解毒涼血、托瘡生肌、消腫止痛的功效,從而達到治愈褥瘡 的目的。
使用本發(fā)明的治療褥瘡的外敷藥膏治療褥瘡有如下特點治療方便、費用低、 見效快、無剌激、無副作用。 使用方法
每日外敷1次,每次用量5-6克。使用時,用藥棉簽蘸上制備好的藥膏敷于患 部,用紗布覆蓋,膠帶固定,即可。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l: 一種治療褥瘡的外敷藥膏的原料配方地榆、虎杖各45克,黃連、 黃蠟各25克,黨參、黃芪、白芨、馬齒莧各13克,花生油180克。藥膏的制備方 法為先將配比量花生油入鍋加熱,然后將配比量地榆、虎杖、黃連、黨參、黃芪、 白芨、馬齒莧等藥材分批入鍋,用文火炸枯,除渣。最后將配比量黃蠟倒入鍋內(nèi), 邊加熱邊攪拌至成膏狀,即成外敷藥膏。
實施例2: —種治療褥瘡的外敷藥膏的原料配方地榆、虎杖各50克,黃連、
黃蠟各30克,黨參、黃芪、白芨、馬齒莧各15克,花生油200克。藥膏的制備方
法為先將配比量花生油入鍋加熱,然后將配比量地榆、虎杖、黃連、黨參、黃芪、
白芨、馬齒莧等藥材分批入鍋,用文火炸枯,除渣。最后將配比量黃蠟倒入鍋內(nèi), 邊加熱邊攪拌至成膏狀,即成外敷藥膏。
治療效果
療效標準 一種治療褥瘡的外敷藥膏治療褥瘡之療效判斷主要依據(jù)于褥瘡癥狀 是否消失。用藥4天為1個療程。具體療效分以下三級治愈——褥瘡癥狀全部消 失;好轉(zhuǎn)——褥瘡癥狀部分消失;無效——用藥l個療程后,褥疫癥狀毫無消失。
效果用該藥膏治療褥瘡患者35例,治療1個療程,其中治愈28例,好轉(zhuǎn)7 例,治愈率為80%,有效率為100%。
典型病例
姜某某,男,68歲,退休干部。2003年9月就診?;颊呒覍俳榻B,患者去年 12月因患腦梗塞致使半身不遂,至今已臥床半年多,患者臀部出i見破損面,黑色潰 瘍,采用本發(fā)明外敷藥膏,連續(xù)使用4天后,褥瘡癥狀完全消失。3個月后追訪, 未見復(fù)發(fā)。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治療褥瘡的外敷藥膏及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藥膏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地榆、虎杖各45-50克,黃連、黃蠟各25-30克,黨參、黃芪、白芨、馬齒莧各13-15克,花生油180-200克。
全文摘要
一種治療褥瘡的外敷藥膏及制備方法,涉及治療褥瘡的中草藥配方,其藥膏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地榆、虎杖各45-50克,黃連、黃蠟各25-30克,黨參、黃芪、白芨、馬齒莧各13-15克,花生油180-200克。本發(fā)明的特點是治療方便、費用低、見效快、無刺激、無副作用。
文檔編號A61P17/02GK101095841SQ20071013896
公開日2008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07年7月16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7年7月16日
發(fā)明者陸利群 申請人:陸利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