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預防和治療高血脂和脂肪肝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中藥組合物,具體指一種預防和治療高血脂癥和脂肪肝的中藥組合物 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飲食結(jié)構(gòu)和生活方式的改變,高血脂癥和脂肪肝的患病率不斷上升,對人類 健康和社會發(fā)展構(gòu)成嚴重威脅。高血脂癥是許多疾病的高危因素,脂肪肝包括酒精性脂肪 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兩大類,其中,以非酒精性脂肪肝為主。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類無過量 飲酒史(每周飲酒精量小于40g),以肝實質(zhì)細胞脂肪變性和脂肪貯積為臨床病理特征,而 酒精性脂肪肝伴隨有過量飲酒史。近年來,隨著肥胖和糖尿病的高發(fā),NAFLD的發(fā)病率逐年 升高,并被認為是隱原性肝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酒精性脂肪肝與肝硬化、肝癌的相關性更 緊密。非酒精性脂肪肝和酒精性脂肪肝比較,防治非精酒性脂肪肝更具意義,因為人群中絕 大多數(shù)是不飲酒者或偶爾飲酒者。至今NAFLD的發(fā)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楚,大多數(shù)學者認為, NAFLD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而是由于各種原因如肥胖、糖尿病、營養(yǎng)不良、感染、缺氧等使 肝臟代謝發(fā)生障礙,致脂類物質(zhì)的動態(tài)調(diào)節(jié)平衡失調(diào),從而造成脂肪在肝細胞內(nèi)蓄積的一 種病理狀態(tài)。其疾病譜包括單純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NASH)、脂肪性肝纖維化和脂肪性肝 硬化四個從輕到重的病理階段。單純性脂肪肝是一病變較輕的臨床過程,而脂肪性肝炎則 是公認的肝臟纖維化和肝硬化的病因,據(jù)報道50 % NASH可進展為肝纖維化,15 %可發(fā)展 成肝硬化,3 %可發(fā)展成終末期肝衰竭,需要進行肝移植。目前臨床上用于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措施主要包括(1)病因治療;(2)飲食療 法;(3)藥物治療等。近年來用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藥物主要有A、降脂藥物治療,包括力 平脂、洛伐他汀、普伐他汀、甘糖酯,銀杏葉片等。B、保肝藥物治療,保肝藥大體包括四類促 進肝細胞再生、協(xié)助肝細胞解毒、去除肝內(nèi)過多脂肪和改善肝組織代謝的藥物。如改善胰 島素抵抗的雙胍類藥物,過氧化物酶體增殖激活劑受體的高親和力配體胰島素增敏劑噻唑 烷二酮類藥物(TZD),維生素B15的有效成分二氯醋酸二異丙胺具有促進膽堿合成、肝脂肪 分解,抑制三酰甘油和膽固醇合成的作用。雖然保肝藥物種類繁多,但多數(shù)藥物缺乏嚴格的 雙盲試驗,難以評估其確切療效。且大多數(shù)藥物通過肝臟代謝,因此對已有肝損害的患者來 說,用藥應慎重,且要求合理用藥,以免加重肝功能損害。中醫(yī)古文獻中并無與“脂肪肝”相對應的病名,但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一般認為可將其歸 屬于中醫(yī)的積聚、肝痞、脅痛、痰濁、肥氣、臌脹等范疇。由于化學合成藥物治療脂肪肝存在 很大的副作用,而中醫(yī)藥治療脂肪肝的治療以疏肝利膽、健脾化濕、清熱化痰、活血通絡為 原則,方法多樣,療效可靠,毒副作用小,且在治療的同時,對其相關聯(lián)疾病如肥胖、高血脂、 高血壓、糖尿病等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具有廣闊的前景。因此,開發(fā)和研究防治脂肪肝的天 然藥物,不僅具有重大社會意義,更有巨大市場前景。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防治高血脂癥和脂肪肝的中藥組合物。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該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本發(fā)明的用于預防和治療高血脂癥和脂肪肝的中藥組合物選擇3 9重量份的丹 參和1 1. 5重量份的苘麻子作為活性組分進行組合,在該配比范圍內(nèi),丹參和苘麻子具備 最佳的協(xié)同作用,對降脂和抗脂肪肝具有較好療效。本發(fā)明中丹參是指唇形科植物丹參fe/Wa mi It iorrhiza Bge.的根,具有活血化 瘀作用。本發(fā)明所述的苘麻子是指錦葵科植物苘麻^wiiAw theophrastii Medic.的干 燥成熟種子。別名冬葵子、青麻、葵子、白麻子,具有清熱利濕化痰作用。本發(fā)明中,組合物療效最佳的重量配比為丹參9份,苘麻子1份。可以采用以下三種方法制備本發(fā)明的中藥組合物的活性組分
方法一將配比量的丹參、苘麻子加入提取器中,加藥材重量6 10倍水浸泡15分 鐘 1小時,加熱煎煮,第一次1. 5小時,第二次1小時,過濾,濾液加熱揮發(fā)至稠膏狀, 40°C 65°C烘干,粉碎得浸膏粉。方法二 將配比量的丹參藥材40°C 50°C烘干,粉碎成100 200目藥粉,加入丹 參藥材重量10 16倍無水乙醇于70°C以下回流提取3次,每次1. 5小時,過濾得濾液,減 壓回收乙醇得浸膏,再用浸膏重量6 10倍石油醚提取浸膏,直到石油醚提取液顏色接近 石油醚本色,過濾,濾液減壓回收得丹參油備用;另將配比量的苘麻子藥材于40°C 50°C 烘干,粉碎成100 200目藥粉,加苘麻子藥材重量8 12倍石油醚(60°C -90°C ),于常溫 下過夜浸提2次,過濾,合并濾液減壓回收,得苘麻子油。將丹參油和苘麻子油混合,得本發(fā) 明中藥組合物的活性組分。方法三將配比量的丹參在40°C 50°C烘干,粉碎成100 200目藥粉,另將配 比量的苘麻子藥材于40°C 50°C烘干,粉碎成100 200目藥粉,分別或混和后利用超臨 界CO2萃取技術提取,工藝條件為萃取溫度40 50°C,萃取時間1.5 h,萃取壓力20 35MPa,乙醇濃度900 ml/L。將丹參油和苘麻子油混合,得本發(fā)明中藥組合物的活性組分??梢圆捎弥兴幹苿┑某R?guī)方法,將本發(fā)明的中藥組合物的活性組分加入到制備不 同內(nèi)服劑型所需的各種基質(zhì)和輔料中,制備成任何常規(guī)劑型的內(nèi)服制劑。如可以將方法一 所得到的浸膏粉直接制成茶劑、也可包于軟膠囊內(nèi),制成膠囊劑,還可加入其它制劑輔料制 成片劑、顆粒劑等劑型。將方法二和三得到的丹參油和苘麻子油混合物包于軟膠囊內(nèi),或者 加入適當輔料制成片劑、膠囊等劑型。根據(jù)中醫(yī)對脂肪肝病的認識,以清熱利濕化痰、活血通絡為治則,發(fā)明人利用丹參 油部位與苘麻子油組合,并經(jīng)過實驗得到協(xié)同作用最好,效果最佳的配比,從而提出本發(fā)明 的中藥組合物。由動物實驗結(jié)果顯示,丹參與苘麻子組合物能顯著降低血清甘油三酯、總膽 固醇水平以及肝臟組織甘油三酯、總膽固醇含量,顯著減輕肝臟脂肪病變程度,對高血脂癥 和脂肪肝具有良好治療作用。丹參與苘麻子組合物在降低血清Tc、TG水平,減輕肝臟脂肪 病變方面作用優(yōu)于單味丹參和苘麻子。并且,本發(fā)明制備方法簡單,制備成本低,便于大規(guī) 模工業(yè)化生產(chǎn)。
圖1是模型組HE染色光鏡下肝組織切片圖; 圖2是正常組HE染色光鏡下肝組織切片圖3是中藥高劑量組HE染色光鏡下肝組織切片圖; 圖4是中藥中劑量組HE染色光鏡下肝組織切片圖; 圖5是中藥低劑量組HE染色光鏡下肝組織切片圖; 圖6是西藥組HE染色光鏡下肝組織切片圖; 圖7是苘麻子油組HE染色光鏡下肝組織切片圖; 圖8是丹參組HE染色光鏡下肝組織切片圖; 圖9是各實驗組肝細胞脂肪變性程度對照表。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
1275g丹參藥材40°C烘干,粉碎成100目藥粉,加藥材重量10倍的無水乙醇于60°C回 流提取3次,過濾得濾液,濾液合并減壓回收乙醇得浸膏,再用312g苘麻子藥材重量5倍石 油醚提取浸膏,過濾,濾液回收得丹參油7. 2ml備用。另將312g苘麻子藥材于40°C烘干,粉 碎成100目藥粉,加10倍量石油醚(60°C -90°C ),于常溫下過夜浸提,過濾,合并濾液減壓 回收,得苘麻子油50ml。將丹參油和苘麻子油混合,包于軟膠囊內(nèi),制成膠囊劑。實施例2
2550g丹參和312g苘麻子加入提取器中,加藥材重量6倍水浸泡1小時,加熱煎煮,第 一次1. 5小時,第二次1小時,過濾,濾液加熱揮發(fā)至稠膏狀,40°C烘干,粉碎得浸膏粉。將 浸膏粉直接制成茶劑,或裝袋制成袋泡劑。實施例3
635g丹參藥材50°C烘干,粉碎成100目藥粉,另將312g苘麻子藥材于40°C烘干,粉碎 成100目藥粉,分別利用超臨界CO2萃取技術提取,工藝條件為萃取溫度50°C,萃取時間 1.5 h,萃取壓力35MPa,乙醇濃度900 ml/L。將丹參油和苘麻子油混合,包于軟膠囊內(nèi),制 成膠囊劑。實施例4本發(fā)明的藥效學實驗 一、實驗材料
1.實驗動物
SD大鼠63只,清潔級,雄性,體重180-200g購于上海斯萊克實驗動物有限責任公司, 合格證號:SCXK (滬)2002-0010號。2.實驗藥物 (1)中藥實驗組
A.組合物高劑量組2550g丹參生藥材,312g苘麻子生藥材,以實施例1所述的方法制 備19g丹參油浸膏,50mL苘麻子油,將丹參油浸膏溶于苘麻子油備用。B.組合物中劑量組1275g丹參生藥材,312g苘麻子生藥材,以實施例1所述的 方法制備9. 5g丹參油浸膏19g,50mL苘麻子油,將丹參油浸膏溶于苘麻子油備用。C.組合物低劑量組637. 5g丹參生藥材,312g苘麻子生藥材,以實施例1所述的方法制備4. 25g丹參油浸膏,50mL苘麻子油,將丹參油浸膏溶于苘麻子油備用。D.丹參油組取丹參藥材,以實施例3所述的超臨界CO2萃取技術萃取丹參油備用。E.苘麻子油組取苘麻子藥材,以實施例3所述的超臨界CO2萃取技術萃取苘麻 子油備用。(2)易善復膠囊(多烯磷脂酰膽堿膠囊):228mg/粒,賽諾菲安萬特(北京)制藥有限公 司生產(chǎn)(批號D9073),使用前用蒸餾水超聲乳化,配制成每毫升含多烯磷脂酰膽堿132.4 mg。實驗試劑
主要儀器
實驗方法
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建立
以高脂飼料膽固醇2%、膽酸鈉0. 5%、丙硫氧嘧啶0. 2%、蔗糖5%、豬油10%、基礎飼料 82. 3%連續(xù)喂養(yǎng)8周,造成NAFLD模型。實驗分組及給藥
83只大鼠隨機選取10只為空白組,普通飼料喂養(yǎng);剩余83只給予高脂飼料喂養(yǎng)8周, 于8周末隨機選取3只處死,驗證造模成功后改普通飼料喂養(yǎng),并隨機分為模型組、組合物 高劑量組、組合物中劑量組、組合物低劑量組、丹參油組、苘麻子油組、西藥組。丹參油組、苘 麻子油組按每天0.03g / IOOg體重灌胃;組合物高劑量組、組合物中劑量組、組合物低劑量 和西藥組(多烯磷脂酰膽堿)組分別按每天0. 12ml/100g體重灌胃;正常對照組、模型組給 藥相同體積的蒸餾水灌胃。取材
灌胃給藥4周后處死各組大鼠,處死前禁食禁水12h,予3%戊巴比妥鈉麻醉后,腹主動 脈取血,分離血清,置-20°C冰箱保存待測;取同一部位肝組織兩塊,一塊浸入4%多聚甲醛 溶液中,固定48小時,取塊石蠟包埋,切片觀察病理改變;另一塊勻漿測肝組織TC、TG。觀察指標及方法
2. 4. 1觀察各組新鮮肝臟色澤、形態(tài),稱肝臟濕重,測算肝臟指數(shù)。2. 4. 2HE染色鏡下觀察肝臟組織病理改變。肝臟稱重后置4%多聚甲醛固定,梯度酒精脫水,石蠟包埋,切片,常規(guī)HE染色, 置光學顯微鏡下觀察。HE染色鏡下評估脂肪變性程度和計算炎癥活動度計分。肝細胞脂 肪變性程度判斷標準,根據(jù)肝小葉內(nèi)含脂滴細胞數(shù)與總細胞數(shù)之比,0為陰性,<1/3為+,1/3-2/3為++,>2/3為+++,幾乎均成脂滴肝細胞為++++。2. 4. 2 肝臟 TC、TG 測定
稱取500mg新鮮肝組織勻漿,參照文獻介紹[89]脂質(zhì)抽提法,按1 :9與氯仿-甲醇混 合液(1 :1)充分混勻,靜置過夜。3000轉(zhuǎn)/min離心15min,取上清液于全自動生化儀檢測 TC、TG02. 4. 3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血清 AST、ALT、TC、TG、HDL-C, LDL-C0統(tǒng)計學處理
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士標準差(
士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0VA),等級資料采用X2檢驗,所有 數(shù)據(jù)均用SPSS16. O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處理。實驗結(jié)果 肝臟組織病理學觀察 3. 1. 1肉眼觀察
正常組肝表面顏色普遍暗紅,色澤鮮亮,中等硬度,切面略有顆粒感,無油膩感。模型 組多數(shù)肝臟表面顏色發(fā)黃,肝臟體積明顯增大,包膜緊張,部分肝臟呈奶黃色,切面油膩有 油滴,無顆粒感。其余各用藥組顏色、質(zhì)地介于兩者之間。肝濕重及肝指數(shù)(肝濕重/體 重X 100% )變化見表1。表1各組肝臟濕重及肝指數(shù)( 士s,η=10)
與模型組比較Δ Ρ<0.01 3. 1. 2 HE染色光鏡下觀察
見附圖1-8,空白組肝組織形態(tài)結(jié)果正常;模型組肝小葉內(nèi)肝細胞,彌漫性脂肪變,大 泡形與小泡形均存在,部分肝細胞腫脹,胞質(zhì)疏松呈氣球樣改變。中藥各組及西藥組病理 改變介于正常空白組與模型組之間。組合物各劑量組優(yōu)于丹參油組和苘麻子油組。各組肝 細胞脂肪變性程度見圖9。 肝臟組織TC、TG含量空白組、藥物各治療組及西藥組肝臟TC、TG含量比模型組 均明顯降低(P<0.01或P<0. 05);空白組、藥物各劑量組、西藥組之間比較肝臟TC含量無明 顯差異;組合高劑量組、組合中劑量組、西藥組之間比較肝臟TG含量無明顯差異,丹參油組 和苘麻子油組降肝臟TG效應不如組合物高、中劑量組(P<0. 05),見表2
表2各組肝臟組織TC、TG含量(i 士 s,n=10)
與模型組比較*Ρ<0. 01、Δ Ρ<0. 05 ;與組合物高、中劑量組比較灰Ρ<0. 05 血清AST (天門冬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ALT (丙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TC (總膽固醇)、TG (甘 油三脂)、HDL-C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濃度)
AST、ALT濃度各組之間比較無明顯差異;空白組、中藥各治療組及西藥組TC濃度明顯 低于模型組(P<0. 01),中藥各治療組及西藥組之間TC濃度無明顯差異;空白組、組合物高 劑量組及西藥組TG濃度明顯低于模型組(P<0. 05),組很物各劑量組、西藥組之間比較無明 顯差異;模型組與空白組之間比較HDL-C濃度無明顯差異,空白組、組合物各治療組及西藥 組LDL-C濃度明顯低于模型組(P<0. 01)。丹參油組與各組合物組比較,在AST、ALT、TC、TG 無顯著差異,但在HDL-C方面,組合物高劑量組顯著優(yōu)于丹參油組,LDL-C方面,組合物低劑 量組顯著優(yōu)于丹參油組。見表3。表 3 各組血清 AST、ALT、TC、TG、HDL-C、LDL-C ( χ 士 s,n=10)
TC 與模型組比較* P<0. 01 ; TG:與模型組比較▲ <(). 05,
HDL-C與低劑量組比較* P<0. 01,▲ <(). 05 ;與空白組比較# Ρ<0· 05 LDL-C與模型組比較* P<0. 01 ;與高劑量組、西藥組比較▲ P<0. 01 4.結(jié)論
由動物實驗結(jié)果可知,丹參與苘麻子組合物能顯著降低血清甘油三酯、總膽固醇水平 以及肝臟組織甘油三酯、總膽固醇含量,顯著減輕肝臟脂肪病變程度,對高血脂癥和脂肪肝 具有良好治療作用。丹參與苘麻子組合物在降低血清TC、TG水平,減輕肝臟脂肪病變方面 優(yōu)于丹參油和苘麻子油。
權利要求
一種預防和治療高血脂與脂肪肝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該中藥組合物由3~9重量份的丹參和1~1.5重量份的苘麻子作為原料制備而成。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丹參重量份為9份,苘麻子重量份為 1份。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述步驟將配 比量的丹參、苘麻子加入提取器中,加藥材重量6 10倍水浸泡15分鐘 1小時,加熱煎 煮,第一次1.5小時,第二次1小時,過濾,濾液加熱揮發(fā)至稠膏狀,40°C 65°C烘干,粉碎得 浸膏粉,即得所述中藥組合物。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述步驟將配 比量的丹參藥材40°C 50°C烘干,粉碎成100 200目藥粉,加入丹參藥材重量10 16 倍無水乙醇于70°C以下回流提取3次,每次1. 5小時,過濾得濾液,減壓回收乙醇得浸膏,再 用浸膏重量6 10倍石油醚提取浸膏,直到石油醚提取液顏色接近石油醚本色,過濾,濾液 減壓回收得丹參油備用;另將配比量的苘麻子藥材于40°C 50°C烘干,粉碎成100 200 目藥粉,加苘麻子藥材重量8 12倍石油醚,于常溫下過夜浸提2次,過濾,合并濾液減壓 回收,得苘麻子油;將丹參油和苘麻子油混合,得所述中藥組合物。
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述步驟將配 比量的丹參在40°C 50°C烘干,粉碎成100 200目藥粉,另將配比量的苘麻子藥材于 40°C 50°C烘干,粉碎成100 200目藥粉,分別或混和后利用超臨界CO2萃取技術提取,工 藝條件為萃取溫度40 50°C,萃取時間1. 5 h,萃取壓力20 35MPa,乙醇濃度900 ml/ L ;將丹參油和苘麻子油混合,得所述中藥組合物。
6.包含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藥組合物的中藥內(nèi)服制劑。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中藥內(nèi)服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劑為膠囊劑。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防治高血脂癥和脂肪肝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該中藥組合物選擇3~9重量份的丹參和1~1.5重量份的苘麻子作為原料制備而成。采用中藥制劑的常規(guī)方法,將本發(fā)明的中藥組合物加入到制備不同內(nèi)服劑型所需的各種基質(zhì)和輔料中,制備成任何常規(guī)劑型的內(nèi)服制劑。實驗結(jié)果顯示,丹參與苘麻子組合物能顯著降低血清甘油三酯、總膽固醇水平以及肝臟組織甘油三酯、總膽固醇含量,顯著減輕肝臟脂肪病變程度,對高血脂癥和脂肪肝具有良好治療作用。丹參與苘麻子組合物在降低血清TC、TG水平,減輕肝臟脂肪病變方面作用優(yōu)于單味丹參和苘麻子。
文檔編號A61P3/10GK101890073SQ20101018444
公開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5月27日
發(fā)明者劉銳, 李勁平, 莫新民, 鄭繪 申請人:中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