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黃酮苷類化合物在制備治療和預防肝炎藥物中的應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制藥領域,具體涉及通式I代表的黃酮苷類化合物在制備治療和預防肝炎藥物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肝炎是發(fā)病率和死亡率高、危害嚴重的傳染性疾病之一,根據(jù)病因可分為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藥物中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和其它感染因子引起的肝炎等。肝炎中以病毒性肝炎對人類危害最大,特別是乙型肝炎。目前,全世界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已超過3. 5億,我國是肝炎病毒感染的高流行地區(qū),約有超過1. 2億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慢性乙型肝炎還容易發(fā)展為肝硬化甚至肝癌,每年約有50萬人死于病毒性肝炎相關疾病。研究表明,一些黃酮類化合物具有顯著的治療肝炎作用。從水飛薊種子中得到的水飛薊素、異水飛薊素及次水飛薊素等黃酮類物質(zhì)經(jīng)動物試驗及臨床實踐均證明有很強的保肝作用,臨床上用以治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及多種中毒性肝損傷等疾病,均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水飛薊素和水飛薊賓能保護肝臟免受四氯化碳和毒傘素等的肝毒性損害,水飛薊素還可以有效抑制由乙醇誘導的大鼠肝臟急性中毒而導致的谷胱甘肽缺乏癥。槲皮素和桑黃素具有顯著的保肝作用,能夠顯著抑制微囊藻素在動物體內(nèi)的肝毒性作用。另外(+ )_兒茶素在歐洲用作抗肝臟毒性藥物,對脂肪肝及因半乳糖胺或四氯化碳等引起的中毒性肝損傷均有一定效果。鳳尾草(/^eri1S multifida Poir.)為鳳尾蕨科植物,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消腫解毒等功效,民間用于治療肝炎、菌痢、淋濁、便血、扁桃體炎、癰腫瘡毒、濕疹等。據(jù)文獻報道鳳尾草主要化學成分有黃酮類、萜類、留醇類、苯丙素類和揮發(fā)油類等化合物。國內(nèi)外學者從鳳尾草中分離鑒定的黃酮類化合物主要有芹菜素、木犀草素、槲皮素、柚皮素和木香素III等為母核的黃酮苷和苷元。目前,國內(nèi)外均未明確闡明鳳尾草治療肝炎的藥效物質(zhì)基礎。為了尋找鳳尾草治療肝炎的藥效活性成分,發(fā)明人對鳳尾草進行了系統(tǒng)的化學成分研究,結合治療肝炎藥效活性篩選,發(fā)現(xiàn)治療和預防肝炎作用的以下通式I代表的三個黃酮苷類化合物,可應用于制備治療和預防肝炎藥物。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所涉及的從鳳尾草(/UterisPoir.)中提取分離的黃酮苷類化合物如通式I所示
權利要求
1.在此處鍵入權利要求項1,黃酮苷類化合物木犀草素-7-0-[α -L-鼠李糖-(1 —幻]-β -D-葡萄糖苷或芹菜素-7-0- [ α -L-鼠李糖-(1 —幻]-β -D-葡萄糖苷或木犀草素-6-C- β -D-葡萄糖-8-C- β -D-木糖苷在制備預防或治療肝炎的藥物或保健食品中的應用。
2.在此處鍵入權利要求項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黃酮苷類化合物與制劑允許的賦形劑或藥用輔料組合在制備預防或治療肝炎的藥物或保健食品中的應用。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屬于制藥領域,三個黃酮苷類化合物木犀草素-7-O-[α-L-鼠李糖-(1→2)]-β-D-葡萄糖苷(俗名忍冬苷)、芹菜素-7-O-[α-L-鼠李糖-(1→2)]-β-D-葡萄糖苷(俗名野漆樹苷)、木犀草素-6-C-β-D-葡萄糖-8-C-β-D-木糖苷在制備預防或治療肝炎的藥物或保健食品中的應用。
文檔編號A61K31/7048GK102379888SQ201110177780
公開日2012年3月21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6月29日
發(fā)明者任曉靜, 劉建群, 張維, 張銳, 潘景行, 舒積成 申請人:江西中醫(y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