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中藥霧化劑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屬于中藥領(lǐng)域,特別涉及一種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中藥霧化劑。背景技術(shù):
慢性支氣管炎是內(nèi)科的常見病和多發(fā)病,臨床上以咳嗽、咳痰、喘息為主要癥狀,屬中醫(yī)“咳嗽”、“痰飲”、“喘癥”等范疇。慢性支氣管炎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氣管、支氣管粘膜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癥,其病理特點是支氣管腺體增生、粘液分泌增多, 臨床出現(xiàn)有連續(xù)兩年以上、每持續(xù)三個月以上的咳嗽、咳痰或氣喘等癥狀。目前,針對慢性支氣管炎的治療,西醫(yī)副作用較大,效果欠佳;而中醫(yī)則具有安全、 有效、副作用小的特點,值得臨床推廣和使用。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為了彌補現(xiàn)有技術(shù)的不足,提供了一種配制簡單、療效顯著的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中藥霧化劑。本發(fā)明是通過如下技術(shù)方案實現(xiàn)的
一種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中藥霧化劑,其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數(shù)的原料加水浸泡、 煎煮、冷卻取汁制成
魚腥草1(Γ20份、浙貝母9 15份、杏仁6 14份、炙麻黃4 10份、金銀花2018份、 黃芩6 12份、炒牛蒡子9 15份、山豆根10 20份、栝樓15 21份、紫菀9 15份、桑白皮 10 20份、射干9 15份、生石膏2018份、炒地龍9 15份。其優(yōu)選的各原料的重量配比為
魚腥草15份、浙貝母12份、杏仁10份、炙麻黃7份、金銀花對份、黃芩9份、炒牛蒡子12份、山豆根15份、栝樓18份、紫菀12份、桑白皮15份、射干12份、生石膏M 份、炒地龍12份。將上述原料加水至全部漫過,浸泡30分鐘后,煎煮15分鐘,冷卻取汁,每次20ml, 每日2次,15 20分鐘霧化吸入,霧量2lml/min,2周為一個療程。本發(fā)明采用的各原料的藥用性能如下
魚腥草清熱解毒,排膿消癰,利尿通淋。主治肺癰吐膿,肺熱咳喘,喉蛾,癰腫瘡毒,痔瘡,熱痢,熱淋,水腫,帶下,疥癬;
浙貝母清熱化痰,降氣止咳,散結(jié)消腫。主治風(fēng)熱或痰熱咳嗽,肺癰吐膿,瘰疬癭瘤,瘡癰腫毒;
杏仁降氣化痰,止咳平喘,潤腸通便。主治外感咳嗽喘滿,腸燥便秘; 炙麻黃發(fā)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主治風(fēng)寒表實證,咳嗽氣喘,風(fēng)水,風(fēng)濕痹痛, 肌膚不仁,風(fēng)疹瘙癢,陰疽痰核;
金銀花清熱解毒。主治外感風(fēng)熱或溫病發(fā)熱,中暑,熱毒血痢,癰腫疔瘡,喉痹,多種感染性疾??;
炒牛蒡子疏散風(fēng)熱,宣肺利咽,透疹解毒,通便。主治風(fēng)熱感冒、溫病初起,咳嗽,咽喉腫痛,麻疹不透,風(fēng)疹瘙癢;黃芩清熱瀉火,燥濕解毒,止血,安胎。主治肺熱咳嗽,熱病高熱神昏,肝火頭痛,目赤腫痛,濕熱黃疸,瀉痢,熱淋;
山豆根瀉火解毒,消腫止痛。主治咽喉腫痛,齒齦腫痛,肺熱咳嗽,煩渴,黃疸,熱結(jié)便秘,熱腫禿瘡,痔瘡癬疥,蟲毒咬傷;
栝樓清熱化痰,寬胸散結(jié),潤燥滑腸。主治肺熱咳嗽,胸痹,結(jié)胸,消渴,便秘,癰腫瘡
紫菀潤肺下氣,化痰止咳。治咳嗽,肺虛勞嗽,肺痿肺癰,咳吐膿血,小便不利; 桑白皮瀉肺平喘,利水消腫。主治肺熱或水飲停肺的胸滿喘咳,咳血,水腫,腳氣,小便不利;
射干清熱解毒,祛痰利咽,消瘀散結(jié)。主治咽喉腫痛,痰壅咳喘,瘰疬結(jié)核,瘧母癥瘕, 癰腫瘡毒;
生石膏清熱瀉火,除煩止渴。主治熱病高熱,煩渴,神昏譫語,發(fā)狂,發(fā)斑,肺熱喘咳,中暑,胃火頭痛、牙痛,口舌生瘡;
炒地龍止痙,熄風(fēng),通絡(luò),平喘。主治熱病發(fā)熱狂躁,驚癇抽搐,中風(fēng)偏癱,風(fēng)濕痹痛,小兒疝疾,肺熱喘咳,咽喉紅腫。本發(fā)明以清熱解毒、止咳平喘為治則,多種藥材組合起協(xié)同作用,共湊燥濕止痛、 排膿消腫、降氣化痰、寬胸散結(jié)之功效,針對慢性支氣管炎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臨床觀察 (1)臨床資料
對100例收治的慢性支氣管炎患者進行臨床觀察治療,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咳、痰、 喘癥狀,隨機分成霧化組和對照組兩組,兩組在性別、年齡、病程方面差異無顯著意義(P > 0. 05),具有可比性。(2)治療方法
對照組常規(guī)給予抗生素、地塞米松經(jīng)脈輸液,必要時氧氣吸入;霧化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chǔ)上給予中藥霧化治療,每次20ml,每日2次,15 20分鐘霧化吸入,霧量2lml/min,2周為一個療程。(3)療效判定標(biāo)準(zhǔn)
治愈咳、痰、喘癥狀及肺部哮鳴音消失或減輕,或咳、痰、喘癥狀好轉(zhuǎn)九成以上。顯效咳、痰、喘癥狀好轉(zhuǎn)六成以上,或癥狀及肺部哮鳴音明顯好轉(zhuǎn)。有效咳、痰、喘癥狀好轉(zhuǎn)三成以上,或癥狀及肺部哮鳴音稍好轉(zhuǎn)。無效咳、痰、喘癥狀及哮鳴音無改變,或好轉(zhuǎn)不足三成,以及癥狀及哮鳴音加重。(4)臨床結(jié)果
對照組臨床治愈12例(24%),顯效16例(32%),有效10例(20%),無效12例(24%),總有效率為76%。霧化組臨床治愈20例(40%),顯效21例(42%),有效7例(14%),無效2例(4%), 總有效率為96%。本發(fā)明藥物直接作用到局部,從咽喉、氣管、支氣管粘膜吸收而發(fā)揮功效,具有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的特點,值得臨床推廣和使用。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取魚腥草10g、浙貝母9g、杏仁6g、炙麻黃4g、金銀花20g、黃芩6g、炒牛蒡子9g、 山豆根10g、栝樓15g、紫菀9g、桑白皮10g、射干9g、生石膏20g、炒地龍9g,對上述原料加水,使其完全浸沒,浸泡30分鐘后,煎煮15分鐘,冷卻取汁。用法用量每次20ml,每日2次,15 20分鐘霧化吸入,霧量2 3ml/min,2周為一個療程。實施例2:
取魚腥草20g、浙貝母15g、杏仁14g、炙麻黃10g、金銀花^g、黃芩12g、炒牛蒡子 15g、山豆根20g、栝樓21g、紫菀15g、桑白皮20g、射干15g、生石膏^g、炒地龍15g,對上述原料加水,使其完全浸沒,浸泡30分鐘后,煎煮15分鐘,冷卻取汁。用法用量每次20ml,每日2次,15 20分鐘霧化吸入,霧量2lml/min,2周為一個療程。實施例3
取魚腥草15g、浙貝母12g、杏仁10g、炙麻黃7g、金銀花Mg、黃芩9g、炒牛蒡子 12g、山豆根15g、栝樓18g、紫菀12g、桑白皮15g、射干12g、生石膏Mg、炒地龍12g,對上述原料加水,使其完全浸沒,浸泡30分鐘后,煎煮15分鐘,冷卻取汁。用法用量每次20ml,每日2次,15 20分鐘霧化吸入,霧量2 3ml/min,2周為一個療程。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中藥霧化劑,其特征為,其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數(shù)的原料加水浸泡、煎煮、冷卻取汁制成魚腥草1(Γ20份、浙貝母纊15份、杏仁6 14份、炙麻黃 4 10份、金銀花2018份、黃芩6 12份、炒牛蒡子9 15份、山豆根10 20份、栝樓15 21 份、紫菀9 15份、桑白皮10 20份、射干9 15份、生石膏2018份、炒地龍9 15份。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中藥霧化劑,其特征為,其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分數(shù)的原料制成魚腥草15份、浙貝母12份、杏仁10份、炙麻黃7份、金銀花對份、黃芩9份、炒牛蒡子12份、山豆根15份、栝樓18份、紫菀12份、桑白皮15份、射干12份、生石膏對份、炒地龍12份。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屬于中藥領(lǐng)域,特別公開了一種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中藥霧化劑。該中藥噴霧劑以魚腥草、浙貝母、杏仁、炙麻黃、金銀花、黃芩、炒牛蒡子、山豆根、栝樓、紫菀、桑白皮、射干、生石膏、炒地龍為活性成分,經(jīng)加水浸泡、煎煮、冷卻取汁制成。本發(fā)明藥物直接作用到局部,從咽喉、氣管、支氣管粘膜吸收而發(fā)揮功效,具有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的特點,值得臨床推廣和使用。
文檔編號A61P11/00GK102302660SQ20111023091
公開日2012年1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12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1年8月12日
發(fā)明者宋英華, 張福玲, 王令成, 蘇君, 陳麗艷 申請人:王令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