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吸收性物品、及該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粘著部具有特定的接觸面的吸收性物品、以及該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已經(jīng)開發(fā)出了具有水解性的吸收性物品,例如,具有水解性的衛(wèi)生巾、短褲襯里、接尿墊等,并且在市場上出售。這些吸收性物品由具有水解性的原材料構成,當在抽水馬桶等的大量的水中流動時,分散在水中。在這些吸收性物品中,通常,在背面片中包含有用于將吸收性物品固定到內衣等衣物上的粘著部,在平面的背面片上,大多涂布有平面的粘著部。從而,在誤將剝離了剝離紙的使用前的吸收性物品廢棄到抽水馬桶中的情況下,粘著部的整個面粘貼到便器上,為了將其剝去,往往很費力。另外,在不粘貼到便器上而流走的情況下,有時會粘貼到下水的配管的內壁上,產(chǎn)生配管的堵塞。為了解決上述問題,例如,在專利文獻I中公開了一種水解性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在背面片的背面,在吸收性物品的縱向方向及橫向方向上隔著間隔地在多個部位設置用于使吸收性物品固定到外部穿著體上的粘著部,相鄰的粘著部彼此的間隔比包含在上述背面片中的上述纖維的最大纖維長度長。另外,在專利文獻I的圖4中,公開了一種將多個點狀的粘著部配置成交錯狀的吸收性物品。在專利文獻2 中記載了一種吸收性物品,所述吸收性物品包含有粘接系統(tǒng),所述粘接系統(tǒng)包含有:能夠變形成實質上的二維結構的多個三維突出部、以及包圍上述突出部的粘接劑的相互連接的網(wǎng)狀結構,所述網(wǎng)狀結構防止在上述三維突出部變形成上述實質上的二維結構之前由于不小心而與外面的接觸。在專利文獻2中記載的吸收性物品中,由于粘接面被三維突出部保護,所以,在穿用前,即使在誤流到抽水馬桶中的情況下,附著到便器、配管的內壁等上的可能性也較低。現(xiàn)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I日本特開2001 - 145669號專利文獻2日本特表2003 — 506151號
發(fā)明內容
發(fā)明所要解決的課題但是,在專利文獻I記載的吸收性物品中,由于粘著部的總面積小,所以,粘貼到便器、配管的內壁等上的可能性低,即使在假設粘貼到便器、配管的內壁等上的情況下,也能夠簡單地剝離,但是,吸收性物品對衣物的固定力小,在穿用時,存在著吸收性物品從衣物上移動、折皺等的擔憂。另外,在專利文獻I記載的吸收性物品中,由于在背面片配置多個各自的單位面積小的粘著部,所以,粘著部的邊緣部的量增加,存在著容易發(fā)生粘著部的一部分殘留在衣物上的粘接劑殘留的問題。但是,專利文獻2記載的吸收性物品,由于粘接面被三維突出部保護,所以,存在著在穿用時不能為了定位等臨時安置到內衣等衣物上、難以穿用的問題。另外,專利文獻2記載的吸收性物品,存在著結構復雜、成本變高的問題。從而,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吸收性物品,所述吸收性物品可以兼顧臨時安置時的剝離性和穿用時的固定性。解決課題的手段本發(fā)明者等人,為了解決上述課題而深入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通過下面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可以解決上述課題,從而完成了本發(fā)明,所述吸收性物品是一種水解性的吸收性物品,包含有:水解性的頂部片;水解性的背面片;粘著部,所述粘著部配置在上述背面片的與上述頂部片相反側的面上,用于將吸收性物品固定到衣物上;剝離片,所述剝離片用于保護上述粘著部的與衣物接觸的接觸面,其中,在上述粘著部的接觸面,形成有凸部和凹部。具體地說,本發(fā)明涉及以下形式。[形式I]一種吸收性物品,所述吸收性物品是水解性的吸收性物品,包含有:水解性的頂部片;水解性的背面片;粘著部,所述粘 著部配置在上述背面片的與上述頂部片相反側的面上,用于將吸收性物品固定到衣物上;剝離片,所述剝離片用于保護上述粘著部的與衣物接觸的接觸面,其中,在上述粘著部的接觸面,形成有凸部和凹部。[形式2]如形式I所述的吸收性物品,上述背面片具有突狀部和凹入部,沿著上述突狀部及凹入部,形成上述粘著部的凸部和凹部。[形式3]如形式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上述背面片包括相互獨立的多個突狀部和包圍上述突狀部的連續(xù)的凹入部。[形式4]如形式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上述背面片的突狀部被配置成交錯狀。[形狀5]如形式2 形式4中任何一項所述的吸收性物品,上述粘著部由相互獨立的多個區(qū)域構成,并且,在各個區(qū)域形成有凸部和凹部。[形式6]如形式5所述的吸收性物品,上述背面片包含有水解性無紡織物或水解紙,并且,在上述背面片的與粘著部接觸的面上,存在有上述水解性無紡織物或者水解紙。[形式7]如形式5或6所述的吸收性物品,上述粘著部的各個區(qū)域的面積比上述背面片的突狀部的面積大。[形式8]
如形式5 7中任何一項所述的吸收性物品,上述粘著部的各個區(qū)域的在上述吸收性物品的長度方向上的長度比在與上述吸收性物品的長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長度長。[形式9]如形式5 8中任何一項所述的吸收性物品,上述粘著部的各個區(qū)域的間隔比構成上述水解性無紡織物或水解紙的纖維的纖維長度長。[形式10]如形式I 9中任何一項所述的吸收性物品,上述背面片、粘著部及剝離片通過成一體地賦予形狀,在上述粘著部的接觸面上形成凸部和凹部。[形式11]如形式I 9中任何一項所述的吸收性物品,上述頂部片、背面片、粘著部及剝離片通過成一體賦予形狀,在上述粘著部的接觸面上形成凸部和凹部。[形式12]一種吸收性物品,所述吸收性物品是水解性的吸收性物品,包含有:水解性的頂部片;水解性的背面·片;粘著部,所述粘著部配置在上述背面片的與上述頂部片相反側的面上,用于將吸收性物品固定到衣物上;以及剝離片,所述剝離片用于保護上述粘著部的與衣物接觸的接觸面,其中,上述背面片具有配置成交錯狀的突狀部和包圍上述突狀部的連續(xù)的凹入部,沿著上述突狀部及凹入部,在上述粘著部的接觸面上形成有凸部和凹部,上述粘著部由相互獨立的多個區(qū)域構成,并且,在各個區(qū)域中形成有凸部和凹部,上述背面片包含水解性無紡織物或水解紙,并且,在上述背面片的與粘著部接觸的面上,上述粘著部的存在上述水解性無紡織物或水解紙的各個區(qū)域的面積比上述背面片的突狀部的面積大,上述粘著部的各個區(qū)域的在上述吸收性物品的長度方向上的長度比在與上述吸收性物品的長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長度長,上述粘著部的各個區(qū)域的間隔比構成上述水解性無紡織物或水解紙的纖維的纖維長度長,并且上述頂部片、背面片、粘著部及剝離片通過成一體賦予形狀,在上述粘著部的接觸面上形成凸部和凹部。[形式13]如形式I所述的吸收性物品,上述粘著部,通過在凸部和凹部具有不同的厚度,在上述粘著部的接觸面上形成凸部和凹部。[形式14]一種水解性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所述水解性的吸收性物品包含有:水解性的頂部片、水解性的背面片、用于將吸收性物品固定到衣物上的粘著部、和用于保護上述粘著部的與衣物接觸的接觸面的剝離片,其中,所述制造方法包括:通過把粘著部夾在中間地將上述背面片、粘著部及剝離片層疊起來,形成疊層物的步驟;將上述疊層物以上述粘著部的接觸面具有凹凸的方式賦予形狀以形成被賦予形狀的疊層物的步驟;以及
將頂部片層疊到上述被賦予形狀的疊層物上的步驟。[形式15]一種水解性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所述水解性的吸收性物品包含有:水解性的頂部片、水解性的背面片、用于將吸收性物品固定到外部安裝體上的粘著部、和用于保護上述粘著部的與衣物接觸的接觸面的剝離片,其中,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將上述頂部片、背面片、粘著部及剝離片以將粘著部配置在背面片與剝離片之間的方式層疊而形成疊層物的步驟;以及以上述粘著部的接觸面具有凹凸的方式將上述疊層物賦予形狀的步驟。發(fā)明的效果本發(fā)明的吸收性物品可以兼顧臨時安置時的剝離性和穿用時的固定性。
圖1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吸收性物品的實施方式之一的圖示。圖2是表示圖1所示的吸收性物品的X — X截面的圖示。圖3是表示臨時安置了本發(fā)明的吸收性物品的情況下的吸收性物品的狀態(tài)的剖視圖。
圖4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吸收性物品被穿用者穿用的情況下的吸收性物品的狀態(tài)的首1J視圖。 圖5是表示背面片、粘著部的接觸面的凹凸的例子的圖示。圖6是表示背面片的突狀部及凹入部的例子的圖示。圖7是表示粘著部由相互獨立的多個區(qū)域構成的情況下的各個區(qū)域的配置的例子的圖不。圖8是用于說明壓花加工的圖示。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對于本發(fā)明的吸收性物品及該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詳細地進行說明。作為本發(fā)明的吸收性物品,只要是具有水解性的、并且固定到衣物上的吸收性物品,均沒有特定的限制地包含在內,例如,包括具有水解性的衛(wèi)生巾、短褲襯里、接尿墊等。另外,作為上述衣物,包括內衣,例如,短褲、緊身短褲等。圖1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吸收性物品的實施方式之一的圖示。圖1是從背面片側觀察的圖示,剝離片被卸下。在圖1中,面對的左側是吸收性物品的前方,面對的左側是吸收性物品的后方。圖1所示的吸收性物品I包括:頂部片(圖中未示出)、輔助片(圖中未示出)、防漏片(圖中未示出)、背面片2及粘著部3,并且,在背面片2上形成有多個突狀部4和包圍突狀部4的連續(xù)的凹入部5。另外,在圖1所示的吸收性物品I中,背面片2的突狀部4配置成交錯狀。進而,在圖1所示的吸收性物品I中,沿著背面片2的突狀部4及凹入部5形成粘著部3的凸部6和凹部7。另外,如圖1所示,背面片具有突狀部和凹入部,沿著突狀部及凹入部形成粘著部的凸部和凹部,由此,沒有必要使粘著部的厚度本身具有變化,因而,和通過使粘著部的厚度具有變化來形成凹凸的情況相比,能夠以少的粘著部的量形成大的凹凸。另外,在圖1所示的吸收性物品I中,粘著部3由相互獨立的多個區(qū)域構成,并且,在各個區(qū)域形成凸部6和凹部7。進而,在圖1所示的吸收性物品I中,粘著部3的各個區(qū)域的面積比背面片2的突狀部4的面積大。圖2是表示圖1所示的吸收性物品I的X — X截面的圖示。圖2所示的吸收性物品I包括頂部片10、輔助片9、防漏片8、背面片2、及粘著部3,分別由熱熔性粘接劑粘接起來。背面片2具有突狀部4和凹入部5,沿著突狀部4及凹入部5形成粘著部3的凸部6和凹部7。粘著部3具有基本上均勻的厚度。圖3是表示臨時安置了本發(fā)明的吸收性物品的情況下的吸收性物品的狀態(tài)的剖視圖。圖3相當于用圖1的X — X表示的截面。圖3所示的吸收性物品I包括頂部片10、輔助片9、防漏片8、背面片2、及粘著部3,它們由熱熔性粘接劑粘接。圖3所示的吸收性物品1,在臨時安置時,粘著部3的凸部6與臨時安置面11接觸,但是,粘著部3的凹部7不與臨時安置面11接觸。從而,可以從臨時安置面11上簡單容易地剝離吸收性物品I。另外,作為上述“臨時安置面”,例如,可以列舉出衣物、廁所的地面、抽水馬桶的配管的內壁、便器等,并且,所謂“臨時安置”,意味著利用接近于吸收性物品的自重的力,將吸收性物品配置到上述臨時安置面,例如,放置、扔下、漂流等。本發(fā)明的吸收性物品,由于在使用時可以臨時安置到衣物上,所以,可以將本發(fā)明的吸收性物品配置在衣物的合適的位置,另外,本發(fā)明的吸收性物品,在配置到衣物的合適的位置上之前的期間,從衣物上誤落下的可能性小。
`
本發(fā)明的吸收性物品,由于在粘著部的接觸面上形成凸部和凹部,所以,即使在落到廁所的便器中的情況下,也能夠簡單容易地被剝離。另外,即使在將在剝離了剝離紙的使用前的吸收性物品誤廢棄到抽水馬桶紙中的情況下,由于在粘著部的接觸面上形成有凸部和凹部,所以,不易于粘貼到配管的內壁上,或者,即使在粘貼到配管的內壁上的情況下,也能夠更容易地利用水流將其剝離。在圖1所示的吸收性物品中,在背面片上形成多個突狀部、和包圍上述突狀部的連續(xù)的凹入部,本發(fā)明的吸收性物品通過采用該結構,即使在會粘貼到配管的內壁上的情況下,由于水易于進入本發(fā)明的吸收性物品的背面片與配管的內壁等之間,所以,本發(fā)明的吸收性物品容易被剝離。另外,在圖1所示的吸收性物品中,背面片的突狀部被配置成交錯狀,本發(fā)明的吸收性物品通過采用該結構,在本發(fā)明的吸收性物品粘貼到配管的內壁等上的情況下,由于水容易從任意方向進入背面片與配管的內壁之間,所以,本發(fā)明的吸收性物品容易被剝離。另外,在使用、廢棄吸收性物品的情況下,吸收性物品的粘著部的粘著力比最初時降低,并且,衣物的布紋的凹凸形狀被轉印到粘著部的接觸面上。從而,即使廢棄到抽水馬桶中,也不容易產(chǎn)生就這樣粘貼到便器、配管的內壁等上的問題。另外,即使假設在使用完畢的吸收性物品的粘著部粘貼到了配管的內壁等上的情況下,由于在粘著部的接觸面上形成凹凸形狀,因而,水可以穿過背面片與配管的內壁之間,特別是,穿過粘著部的凹部,所以,吸收性物品容易被水流從配管的內壁上剝落,不容易發(fā)生堵塞等問題。
圖4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吸收性物品被穿用者穿用的情況下的吸收性物品的狀態(tài)的剖視圖。圖4相當于由圖1的X — X所示的截面。圖4所示的吸收性物品I包括頂部片
10、輔助片9、防漏片8、背面片2、以及粘著部3,分別由熱熔性粘接劑粘接起來。另外,頂部片10被穿用者的身體、例如臀部施加向下的體壓。圖4所示的吸收性物品1,在穿用時,由于穿用者的體壓,背面片2的突狀部4及粘著部3的凹部7倒塌,粘著部3的凹部7可以和粘著部3的凸部6 —起與衣物12接觸。從而,粘著部3與衣物12接觸的面積增加,即使在穿用者活動身體的情況下,也能夠將吸收性物品I繼續(xù)固定在衣物12上。 另外,一般地,由于已知穿用時的體壓約為10g/cm2,所以,優(yōu)選地,在如圖1所示的背面片具有突狀部和凹入部、沿著上述突狀部及凹入部形成有粘著部的凸部和凹部的情況下,背面片的突狀部被上述壓力壓潰。在圖1中,背面片具有突狀部和凹入部,沿著突狀部及凹入部形成粘著部的凸部和凹部,但是,在本發(fā)明中,并不局限于在粘著部的接觸面上形成凸部和凹部,并不局限于圖1所示的實施方式。圖5是表不背面片和粘著部的接觸面的凹凸的例子的圖不。在圖5中,省略了背面片及粘著部以外的部件。在圖5 (a)所示的例子中,背面片2的厚度因場所的不同而異,借此,形成突狀部4和凹入部5,沿著背面片2的突狀部4及凹入部5,形成粘著部3的凸部6和凹部7。通過背面片及粘著部具有圖5 (a)所示的形狀,在臨時安置時,粘著部的凸部與臨時安置面接觸,但是,粘著部的凹部不與臨時安置面接觸,并且,在穿用時,由于體壓,粘著部的凹部也可以和粘著部的凸部一起與衣物接觸。另外,在圖5 (a)所示的例子中,背面片的厚度因場所的不同而異,但是,本發(fā)明的吸收性物品及被固定的衣物,由于兩者一般地都是柔軟的,所以,在穿用時,由于體壓,粘著部的凹部也可以和衣物接觸。另外,背面片的突狀部也可以被體壓壓潰。另外,在圖5 (a)所不的例子中,粘著部3具有基本上均勻的厚度,但是,粘著部3也可以因場所的不同而厚度不同。在圖5 (b)所示的例子中,粘著部3的厚度因場所的不同而異,借此,形成粘著部3的凸部6和凹部7。通過背面片及粘著部具有圖5 (b)所示的形狀,在臨時安置時,粘著部的凸部與臨時安置面接觸,但是,粘著部的凹部不與臨時安置面接觸,并且在穿用時,由于體壓,粘著部的凹部也可以和粘著部的凸部一起與衣物接觸。另外,在圖5 (b)所示的例子中,粘著部的厚度因場所的不同而異,但是,由于粘著部及被固定的衣物兩者一般地都是柔軟的,所以,在穿用時,由于體壓,粘著部的凹部也可以和衣物接觸。另外,粘著部的凸部也可以被體壓壓潰。另外,在圖5 (b)所示的例子中,背面片2具有基本上均勻的厚度,但是,背面片2也可以因場所的不同而厚度不同。如圖5 (b)所示,在粘著部的厚度因場所的不同而異、借此形成粘著部的凸部和凹部的實施方式中,優(yōu)選地,凸部和凹部具有和后面描述的背面片的突狀部及凹入部具有同等的形狀及排列。在圖1所示的實施方式中,背面片包含有相互獨立的多個突狀部、包圍突狀部的連續(xù)的凹入部,并且,進而,背面片的突狀部被配置成交錯狀,但是,在本發(fā)明中,只要是在起到本發(fā)明的效果的范圍內,對突狀部及凹入部的形狀及配置沒有特定的限制,可以包括具有各種形狀和配置的突狀部及凹入部。另外,背面片中的突狀部及凹入部,是用于在粘著部上形成凸部及凹部的手段之一,是任意的重要條件。從而,在圖5 (b)所示的實施方式中,在有的情況下,背面片沒有突狀部及凹入部。圖6是表示背面片的突狀部及凹入部的例子的圖示。在圖6 (a)及(b),未表示出粘著部。圖6 (a)是突狀部串列式排列的背面片的例子。圖6 (b)是具有在吸收性物品的長度方向上伸長的突狀部的背面片的例子。圖6 (C)是突狀部只存在于粘著部的各個區(qū)域附近的例子。在本發(fā)明中,優(yōu)選地,背面片的突狀部被配置成交錯狀,例如,方形交錯狀、60°交錯狀。這是因為,本發(fā)明的吸收性物品,在粘貼到配管的內壁等上的情況下,水容易從任意方向進入背面片與配管的內壁之間。另外,在本發(fā)明中,優(yōu)選地,突狀部在有的情況下,在吸收性物品的長度方向的長度(下面,有的情況下,簡單地稱之為“長度”),是在與吸收性物品的長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長度(下面,有時簡單地稱之為“寬度”)的約I 約5倍,更優(yōu)選地,約2 約4倍。吸收性物品,當被廢棄到抽水馬桶中的情況下,大多在配管之中以吸收性物品的長度方向與水流方向平行的方式流動,在吸收性物品粘貼到配管的內壁上的情況下,其長度方向大多與水流方向平行地粘貼。從而,通過使突狀部的長度大于等于突狀部的寬度,在吸收性物品粘貼到配管的內壁上的情況下,可以增加通過背面片與配管的內壁之間的水的量,可以更快地使吸收性物品剝離。進而,在將吸收性物品使其長度方向與水流方向平行地進行粘貼的情況下,由于沿著長度方向剝離吸收性物品時的剝離力與在和長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粘著部的寬度成比例,所以,為了減小粘著部的寬度,優(yōu)選地,突狀部的長度大于等于突狀部的寬度。在本發(fā)明中,上述粘著部,也可以在背面片的整個面或者其一部分中作為一個區(qū)域存在,但是,如圖1所示,優(yōu)選地,粘著部由相互獨立的多個區(qū)域構成,并且,在各個區(qū)域形成有凸部和凹部。這是因為,通過粘著部由相互獨立的多個區(qū)域構成,本發(fā)明的吸收性物品,在粘貼到配管的內壁上的情況下,可以在背面片與配管的內壁之間形成用于水流通過的通路,可以更早地將吸收性物品從配管的內 壁上剝離。如圖1所示,在粘著部由相互獨立的多個區(qū)域構成的情況下,優(yōu)選地,粘著部的各個區(qū)域的面積比背面片的突狀部的面積大。這是因為,在各個區(qū)域形成凸部和凹部。如圖1所示,在粘著部由相互獨立的多個區(qū)域構成的情況下,優(yōu)選地,粘著部的各個區(qū)域的在吸收性物品的長度方向上的長度為在與上述吸收性物品的長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長度(下面,有時簡單地稱之為“寬度”)的約I 約5倍,更優(yōu)選地,約2 約4倍。如上所述,當吸收性物品被廢棄到抽水馬桶中時,大多在配管之中以吸收性物品的長度方向與水流的方向平行的方式流動,在吸收性物品粘貼到配管上的情況下,大多以其長度方向與水流的方向平行的方式粘貼。從而,通過使粘著部的各個區(qū)域在吸收性物品的長度方向上的長度大于等于在與上述吸收性物品的長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寬度,在吸收性物品粘貼到配管的內壁上的情況下,可以增加通過背面片與配管的內壁之間的水的量,可以更快地使吸收性物品剝離。進而,在將吸收性物品使其長度方向與水流的方向平行地進行粘貼的情況下,由于沿著長度方向剝離時的剝離力與在和長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粘著部的寬度成比例,所以,為了減弱剝離力,優(yōu)選地,使粘著部的各個區(qū)域的在吸收性物品的長度方向上的長度大于等于在與上述吸收性物品的長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寬度。但是,上述粘著部向水中的溶解、分散等慢,粘著部大多在凈化槽中暫時保持其形狀。從而,當粘著部的各個區(qū)域的長度過分長時,有時會變成繩狀,纏繞在凈化槽內的空氣擴散管上,使其損傷。從而,上述范圍是優(yōu)選的。對于上述粘著部的總面積,只要在穿用后從衣物上剝離本發(fā)明的吸收性物品時的剝離力約為5N以下,則沒有特定的限制。但是,上述粘著部的各個區(qū)域的每一個區(qū)域的面積,優(yōu)選地在約900mm2以下,更優(yōu)選地在約450mm2以下,進一步優(yōu)選地,在約250mm2以下,最優(yōu)選地,在約150_2以下。這是因為,當大的粘著部漂浮時,有時會纏繞在凈化槽內的空氣擴散管上,使其損傷。上述剝離力可以如下面所述地測定。將具有粘著部的背面片的粘著部面重疊到真絲緞的光澤面上,進而,利用丙烯樹脂板夾持,施加3.5kg的負荷。一定時間之后,利用坦錫倫型試驗機(單紗強力試驗機,坦錫倫:商品名,Tensilon),測定背面片與真絲緞之間的剝離力。使初始的夾子間隔為20_,拉伸速度為300mm/分鐘,將最大負荷作為上述剝離力。如圖1所示,在粘著部由相互獨立的多個區(qū)域構成的實施方式中,背面片包括水解性無紡織物或水解紙,并且,在背面片的與粘著部接觸的面上存在著上述水解性無紡織物或水解紙的情況下,優(yōu)選地,粘著部的各個區(qū)域的間隔比構成水解性無紡織物或者水解紙的纖維的纖維長度長。
`
當使粘著部的各個區(qū)域的節(jié)距比構成水解性無紡織物或水解紙的纖維的纖維長度長時,在背面片水解了時,粘著部的各個區(qū)域被構成上述水解性無紡織物或水解紙的纖維連接起來原封不動地保持的可能性變小。其結果是,粘著部的各個區(qū)域不容易被連接變成繩狀,不容易產(chǎn)生纏繞凈化槽內的空氣擴散管的現(xiàn)象。若考慮到水解性,則優(yōu)選地,構成上述水解性無紡織物或水解紙的纖維的纖維長度在8_以下。從而,優(yōu)選地,粘著部的各個區(qū)域其周緣部彼此離開超過約8_。在背面片的與粘著部接觸的面上存在水解性無紡織物或水解紙的實施方式中,在本發(fā)明的吸收性物品粘貼到便器、配管的內壁等上的情況下,水可以在背面片的水解性無紡織物或者水解紙中通過。從而,在粘貼到便器、配管的內壁等上的吸收性物品被水流推壓的情況下,可以卸掉水壓,降低向上述內壁上的粘貼力。另外,由于水可以在上述水解性無紡織物或水解紙中通過并進入背面片與上述內壁之間,所以,本發(fā)明的吸收性物品容易被剝離。另外,在背面片由水解性無紡織物或水解紙構成的情況下,可以進一步加大降低上述粘貼力的效果以及容易剝離的效果。在圖1所示的實施方式中,由相互獨立的多個區(qū)域構成的粘著部串列地配置在背面片上,但是,在本發(fā)明中,在粘著部由相互獨立的多個區(qū)域構成的情況下,對于背面片上的粘著部的各個區(qū)域沒有特別的限制,可以以具有各種各樣的排列結構的方式配置。圖7是粘著部3的各個區(qū)域在背面片上配置成交錯狀的例子。通過將粘著部的各個區(qū)域配置成交錯狀,和將背面片的突狀部配置成交錯狀的情況同樣,在本發(fā)明的吸收性物品粘貼到配管的內壁等上的情況下,由于水可以從任意方向進入背面片與配管的內壁之間,所以,本發(fā)明的吸收性物品容易被剝離。作為本發(fā)明中使用的背面片,例如,可以列舉出包含水分散性纖維的水解紙、水解性無紡織物等。具體地說,可以列舉出(I)以紙漿作為原料,利用紙漿纖維彼此的氫鍵,形成片狀的水解紙,(2)以紙漿、人造絲等水分散性纖維作為原料,利用水溶性的粘接劑形成片狀的水解紙,(3)將水分散性纖維交織形成片狀的水解紙,(4)通過水噴射處理,使單纖維的水分散性纖維交織形成的水解性的無紡織物等。另外,上述背面片也可以是包含上述水分散性纖維的水解紙、水解性無紡織物等與聚乳酸、聚乙烯醇等的疊層物。作為本發(fā)明中使用的背面片的具體例子,可以列舉出具有水解性的濕式射流噴網(wǎng)法無紡織物。作為本發(fā)明中使用的頂部片,可以沒有特定限制地使用本技術領域中作為水解性頂部片采用的片,例如,可以列舉出和上述背面片同樣的水解性無紡織物、水解紙等。作為本發(fā)明中使用的粘著部,可以列舉出本技術領域中通常使用的粘接劑,例如,熱熔性粘接劑,如,聚烯烴(例如,聚乙烯及聚丙烯)系熱熔性粘接劑、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系的熱熔性粘接劑、合成橡膠(例如,苯乙烯系共聚物、丁二烯系共聚物、異戊二烯系共聚物)系的熱熔性粘接劑、丙烯酸樹脂系粘接劑、聚乙烯醇系粘接劑等。上述粘接劑,也可以是具有親水性保護膠體層的聚丙烯系乳膠。
作為本發(fā)明中能夠使用的剝離片,例如,可以列舉出在水解紙等水解性片的表面上涂布聚乙烯醇等水解性樹脂,利用有機硅樹脂等被覆其表面的片。作為在本發(fā)明中能夠使用的、根據(jù)要求的輔助片,可以沒有特定限制地使用在本技術領域中作為水解性的輔助片采用的片,例如,可以列舉出和上述背面片同樣的水解性無紡織物、水解紙等。作為在本發(fā)明中能夠使用的、根據(jù)要求的防漏片,可以沒有特別限制地使用在本技術領域中作為水解性的防漏片采用的防漏片,例如,可以列舉出:和上述背面片同樣的水解性無紡織物、水解紙等;以及水解紙、水解性無紡織物等和聚乳酸、聚乙烯醇等的疊層物。另外,作為上述防漏片,可以列舉出聚乳酸、聚乙烯醇等的膜。作為能夠用于本發(fā)明的防漏片的具體例子,可以列舉出具有水解性的濕式水刺無紡織物和聚乳酸的疊層物。下面,接著對本發(fā)明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進行說明。本發(fā)明的制造吸收性物品的方法的第一種實施方式,包括:通過將背面片、粘著部及剝離片以將粘著部夾在中間的方式層疊,形成疊層物的步驟;將上述疊層物以上述粘著部的接觸面具有凹凸的方式賦予形狀、形成被賦予形狀的疊層物的步驟;以及,將頂部片層疊到上述被賦予形狀的疊層物上的步驟。作為通過將背面片、粘著部及剝離片以將粘著部夾在中間的方式層疊,形成疊層物的步驟,例如,可以列舉出:(i)將粘著部涂布到背面片上,接著,將剝離片粘貼于其上,形成疊層物的工序,(ii)將粘著部涂布到剝離片上,接著將背面片粘貼于其上,形成疊層物
的工序等。作為將上述疊層物賦予形狀,以使上述粘著部的接觸面具有凹凸,形成被賦予形狀的疊層物的步驟,可以列舉出將疊層物壓花加工。作為上述壓花加工,例如,如日本特開2009 - 273722號說明書所記載的那樣,可以采用該領域公知的任意的方法,例如,可以列舉出利用圖8所示的具有凸模14及凹模15的壓花模13,進行壓花加工。在壓花模13的凸模14及凹模15之間,配置包含有背面片12、粘著部3及剝離片16的疊層物,利用凸模14及凹模15,對上述疊層物加壓,形成被賦予形狀的疊層物。加壓時的溫度通常為約50 約60。。。另外,也可以只將剝離片側的單面通過壓花加工等賦予形狀,在粘著部的接觸面上形成凹凸。作為將頂部片層疊到上述被賦予形狀的疊層物上的步驟,可以列舉出以中間夾著熱熔性粘接劑等的方式將上述被賦予形狀的疊層物和頂部片粘貼起來的步驟。另外,在吸收性物品包含輔助片、防漏片等根據(jù)要求的片的情況下,可以將中間夾著熱熔性粘接劑地將頂部片、輔助片、防漏片等粘貼的疊層物與上述被賦予形狀的疊層物粘貼。其次,可以將包含頂部片的疊層物切割成吸收性物品的形狀。本發(fā)明的制造吸收性物品的方法的第二種實施方式,可以包括:將頂部片、背面片、粘著部及剝離片以將粘著部配置在背面片和剝離片之間的方式層疊,形成疊層物的步驟;以及,將上述疊層物賦予形狀,以使上述粘著部的接觸面具有凹凸的步驟。作為將頂部片、背面片、粘著部及剝離片以將粘著部配置在背面片與剝離片之間的方式層疊,形成疊層物的步驟,例如,可以列舉出(i)在背面片上涂布粘著部,接著,在其上粘貼剝離片,按任意的順序,以中間夾著熱熔性粘接劑等的方式將背面片和頂部片粘貼起來,借此形成置層物的工序,(ii )在剝`尚片上涂布粘著部,接著,在其上粘貼背面片,按任意的順序,以中間夾著熱熔性粘接劑等的方式將背面片和頂部片粘貼起來,借此形成疊層物的工序等。另外,在吸收性物品包含有輔助片、防漏片等根據(jù)需要設置的片的情況下,可以將中間夾著熱熔性粘接劑等將頂部片、輔助片、防漏片等粘貼起來的疊層物按任意的順序與背面片粘貼起來。作為將上述疊層物賦予形狀,以使上述粘著部的接觸面具有凹凸的步驟,可以列舉出將疊層物壓花加工的步驟。作為上述壓花加工,可以采用本領域中公知的任意的手段,例如,可以利用如圖8所示的具有凸模14及凹模15的壓花模13進行壓花加工。另外,也可以通過只將剝離片側的單面壓花加工等來賦予形狀,在粘著部的接觸面上形成凹凸。其次,可以將被賦予形狀的疊層物切成吸收性物品的形狀。在本發(fā)明的制造吸收性物品的方法的第二實施方式式中,將頂部片與背面片、粘著部及剝離片一起被賦與形狀的處理。從而,由于頂部片具有凹凸,所以,穿用時的體液的吸收性提高,在穿用時向皮膚上的粘貼少,并且,在頂部片被廢棄之后,吸收性物品的頂部片側粘貼到便器、配管等上的情況少。在包含如圖5 (a)所示的背面片的吸收性物品的情況下,可以準備圖5 (a)所示的背面片,如上所述,利用通過采用熱熔性粘接劑等粘貼各個片來進行制造。
在包含如圖5 (b)所示的粘著部的吸收性物品的情況下,可以通過(i)在背面片上,如圖5 (b)所示地不均勻地涂布粘著部,如上所述,利用熱熔性粘接劑等粘貼各個片,
(ii)在背面片上,以具有均勻厚度的方式涂布粘著部,以粘著部具有一定的花樣的方式,例如,將點狀的粘著部被涂布成交錯狀的剝離片與具有均勻厚度的粘著部的背面片粘貼起來,接著,粘貼其它的片等,借此進行制造。實施例下面,列舉實施例及比較例,對本發(fā)明進行說明,但是,本發(fā)明并不局限于這些實施例。[實施例1]準備圖1所示的緊身短褲襯里I (制品的長度方向的長度:140mm,制品寬度:56mm)ο粘著部的各個區(qū)域具有約25mmX約8mm的大小,在長度方向上隔開約25mm的間隔并且在寬度方向上隔開約9mm的間隔配置該粘著部。另外,緊身短褲襯里I的頂部片、背面片、粘著部及剝離片被成一體地賦予形狀,形成圖1所示的凸部和凹部。在傾斜30°的氯乙烯板上澆上水,在此基礎上,使緊身短褲襯里I (共計3個)從約Im的高度自然下落,借助自身重量粘貼。接著,從緊身短褲襯里I的約20cm的上方,沿著氯乙烯板,澆大約I分鐘的自來水(約2L)。從緊身短褲襯里I的長度方向澆10次水,接著,通過使氯乙烯板旋轉,從緊身短褲襯里I的寬度方向澆10次水,3個緊身短褲襯里都被從氯乙烯板上剝離。[比較例I] 準備和除了未賦予形狀之外其它與在實施例1中使用的緊身短褲襯里I相同的緊身短褲襯里2,進行和實施例1同樣的試驗。其結果是,三個襯里中的一個原封不動地粘貼在氯乙烯板上。附圖標記說明I吸收性物品2背面片3粘著部4突狀部5凹入部6 凸部7 凹部8防漏片9輔助片10頂部片11臨時安置面12 衣物13壓花模14 凸模15 凹模16剝離片
權利要求
1.一種吸收性物品,所述吸收性物品是水解性的吸收性物品,包含有: 水解性的頂部片; 水解性的背面片; 粘著部,所述粘著部配置在所述背面片的與所述頂部片相反側的面上,用于將吸收性物品固定到衣物上; 剝離片,所述剝離片用于保護所述粘著部的與衣物接觸的接觸面,其中, 在所述粘著部的接觸面上,形成有凸部和凹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背面片具有突狀部和凹入部,沿著所述突狀部及凹入部,形成所述粘著部的凸部和凹部。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背面片包括相互獨立的多個突狀部、和包圍所述突狀部的連續(xù)的凹入部。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背面片的突狀部被配置成交錯狀。
5.如權利要求2 4中任何一項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粘著部由相互獨立的多個區(qū)域構成,并且,在各個區(qū)域中形成凸部和凹部。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背面片包括水解性無紡織物或水解紙,并且,在所述背面片的與粘著部接觸的面上,存在有所述水解性無紡織物或者水解紙。
7.如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粘著部的各個區(qū)域的面積比所述背面片的突狀部的面積大。
8.如權利要求5 7 中任何一項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粘著部的各個區(qū)域在所述吸收性物品的長度方向上的長度比在與所述吸收性物品的長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長度長。
9.如權利要求5 8中任何一項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粘著部的各個區(qū)域的間隔比構成所述水解性無紡織物或水解紙的纖維的纖維長度長。
10.如權利要求1 9中任何一項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背面片、粘著部及剝離片,通過成一體地賦予形狀,在所述粘著部的接觸面上形成凸部和凹部。
11.如權利要求1 9中任何一項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頂部片、背面片、粘著部及剝離片,通過成一體地賦予形狀,在所述粘著部的接觸面上形成凸部和凹部。
12.—種吸收性物品,所述吸收性物品是水解性的吸收性物品,包括: 水解性的頂部片; 水解性的背面片; 粘著部,所述粘著部配置在所述背面片的與所述頂部片相反側的面上,用于將吸收性物品固定到衣物上;以及 剝離片,所述剝離片用于保護所述粘著部的與衣物接觸的接觸面,其中, 所述背面片具有配置成交錯狀的突狀部、和包圍所述突狀部的連續(xù)的凹入部,沿著所述突狀部及凹入部,在所述粘著部的接觸面上形成凸部和凹部, 所述粘著部由相互獨立的多個區(qū)域構成,并且,在各個區(qū)域形成凸部和凹部,所述背面片包含水解性無紡織物或水解紙,并且,在所述背面片的與粘著部接觸的面上,所述粘著部的存在所述水解性無紡織物或水解紙的各個區(qū)域的面積比所述背面片的突狀部的面積大,所述粘著部的各個區(qū)域的在所述吸收性物品的長度方向上的長度比在與所述吸收性物品的長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長度長,所述粘著部的各個區(qū)域的間隔比構成所述水解性無紡織物或水解紙的纖維的纖維長度長,并且 所述頂部片、背面片、粘著部及剝離片,通過成一體地賦予形狀,在所述粘著部的接觸面上形成凸部和凹部。
1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粘著部,通過在凸部和凹部具有不同的厚度,在所述粘著部的接觸面上形成凸部和凹部。
14.一種水解性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所述水解性的吸收性物品包含有:水解性的頂部片、水解性的背面片、用于將吸收性物品固定到衣物上的粘著部、和用于保護所述粘著部的與衣物接觸的接觸面的剝離片,其中,所述制造方法包括: 通過將所述背面片、粘著部及剝離片以將粘著部夾在中間的方式層疊,形成疊層物的步驟; 將所述疊層物以所述粘著部的接觸面具有凹凸的方式賦予形狀以形成被賦予形狀的疊層物的步驟;以及 將頂部片層疊到所述被賦予形狀的疊層物上的步驟。
15.—種水解性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所述水解性的吸收性物品包含有:水解性的頂部片、水解性的背面片、用于將吸收性物品固定到外部安裝體上的粘著部、和用于保護所述粘著部的與衣物接觸的接觸面的剝離片,其中,所述制造方法包括: 將所述頂部片、背面片、粘著部及剝離片以將粘著部配置在背面片與剝離片之間的方式層疊而形成疊層物的步驟;以及 以所述粘著部的接觸 面具有凹凸的方式將所述疊層物賦予形狀的步驟。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以兼顧臨時安置時的剝離性和穿用時的固定性的吸收性物品。上述吸收性物品具有下述結構。水解性的吸收性物品包含有;水解性的頂部片;水解性的背面片;粘著部,所述粘著部配置在上述背面片的與上述頂部片相反側的面上,用于將吸收性物品固定到衣物上;剝離片,所述剝離片用于保護上述粘著部的與衣物接觸的接觸面,其中,在上述粘著部的接觸面上,形成有凸部和凹部。
文檔編號A61F13/56GK103079513SQ20118004125
公開日2013年5月1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9月29日
發(fā)明者松島梓, 八卷孝一 申請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