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胸片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醫(yī)學影像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用于拍攝X光片的設備。
背景技術:
在對病人進行X光片拍攝的時候,需要使用到胸片架。對急診病人進行X光片拍攝的時候,還需要將胸片架與擔架床配合使用,這就要求胸片架的立柱和胸片架上的探測器盒子之間要有足夠的距離,來確保擔架床能夠被放置到合適的位置。此外,有些時候醫(yī)生需要對病人拍攝若干張胸片來拼接成一張完整的影像圖。現(xiàn)有的胸片架有如下兩種:一種如圖1A所示,這種胸片架的支撐臂105較短,但是其帶來的問題是:如果與擔架床104配合使用,胸片架立柱102的頂端會與懸吊球管系統(tǒng)101發(fā)生沖突碰撞。也就是說,這樣的胸片架只能單獨使用。另一種如圖1B所示,為了使該胸片架能夠與擔架床104配合使用,就需要設計較長的支撐臂105來防止胸片架立柱102的頂端與懸吊球管系統(tǒng)101發(fā)生沖突碰撞,這會導致支撐架安裝使用時占地面積過大;上述兩種現(xiàn)有的胸片架還存在一個共同的問題:當醫(yī)生需要對病人拍攝若干張胸片來拼接成一張完整的影像圖,由于胸片架上面的探測器盒子103固定不動,醫(yī)生只能自己挪動擔架床104來操作,這使得醫(yī)生的操作變得復雜且病人會感覺不舒適,如圖2所示。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 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新的胸片架,以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的胸片架無法與擔架床配合使用,或者胸片架占地面積過大的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本發(fā)明的第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種胸片架,包括立柱、探測器盒子、探測器盒子的支撐臂、安裝在該支撐臂上的旋轉軸,繞該旋轉軸轉動的探測器盒子的旋轉托架、其特征是:還包括能夠使探測器盒子在所述旋轉托架所托舉的平面上沿與所述旋轉軸的軸向垂直的方向移動的探測器盒子驅動裝置。為解決這個問題,與上述第一方面相結合,本發(fā)明的第二方面在于提供一種胸片架,所述的探測器盒子驅動裝置包括至少兩條固定于探測器盒子底面的平行導軌,至少兩個固定于所述旋轉托架上且與導軌扣合的滑塊,設置在所述旋轉托架上的動力提供裝置。為解決這個問題,與上述第二方面相結合,本發(fā)明的第三方面在于提供一種胸片架,所述的動力提供裝置進一步包括電動機,由該電動機驅動旋轉的絲杠,固定在探測器盒子底面且套接在絲杠上的螺母。為解決這個問題,與上述第二方面相結合,本發(fā)明的第四方面在于提供一種胸片架,所述的每一根導軌的兩端均設置有擋塊。為解決這個問題,與上述第一方面相結合,本發(fā)明的第五方面在于提供一種胸片架,所述胸片架進一步包括設置在立柱和所述支撐臂之間的支撐臂驅動裝置,該裝置用于驅動所述支撐臂、所述旋轉托架、所述旋轉軸、所述探測器盒子一起沿與立柱高度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動。為解決這個問題,與上述第五方面相結合,本發(fā)明的第六方面在于提供一種胸片架,所述的支撐臂驅動裝置由一套驅動廂組成,該驅動廂的一面沿與立柱高度方向垂直的方向連接于立柱上,與該面相對側的另一面通過滑動連接件與所述支撐臂滑動連接。為解決這個問題,與上述第五方面相結合,本發(fā)明的第七方面在于提供一種胸片架,所述的支撐臂驅動裝置由多套驅動廂組成,其中的第一套驅動廂的一面沿與立柱高度方向垂直的方向連接于立柱上,與該面相對側的另一面上設置有第二套驅動廂,第二套驅動廂與第一套驅動廂之間通過滑動連接件滑動連接,最遠離立柱的一套驅動廂的一面通過滑動連接件與同其位置相鄰的另一驅動廂滑動連接,與該面相對側的另一面通過滑動連接件與支撐臂滑動連接。為解決這個問題,與上述第六或七方面相結合,本發(fā)明的第八方面在于提供一種胸片架,所述的滑動連接件包括至少兩根導軌,以及能夠在導軌上滑動的滑塊或與導軌匹配的凹槽線。為解決這個問題,與上述第六或七方面相結合,本發(fā)明的第九方面在于提供一種胸片架,所述驅動廂進一步 包括電動機以及由該電動機驅動旋轉的絲杠和固定在被驅動對象上且套接在絲杠上的螺母。為解決這個問題,與上述第六或七方面相結合,本發(fā)明的第十方面在于提供一種胸片架,所述的每一根導軌的兩端均設置有擋塊。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胸片架,其有益的技術效果是:1、拓寬了胸片架的醫(yī)學應用范圍,使其既能與擔架床配合使用,又在單獨使用時占地面積小;2、在胸片架不需要與擔架床配合使用時,比現(xiàn)有胸片架的支撐臂至少短200毫米,節(jié)省了胸片架的安裝空間;3、當探測器需要沿胸片架的立柱高度方向上下移動時,可以增加200毫米的移動范圍,或者說,對于相同的探器移動范圍而言,立柱高度可以減少200毫米,這有利于產品運輸和安裝;4、當胸片架需要與擔架床配合使用時,能夠保證探測器可以移動到擔架床的中軸位置,防止了胸片架與懸吊球管系統(tǒng)碰撞沖突;5、可以方便地讓醫(yī)生拍攝多幅影像進行拼接,而不需要醫(yī)生進行額外的費勁操作,也提高了病人的舒適度。
圖1A是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一種胸片架的示意圖;圖1B是現(xiàn)有技術中的另一種胸片架的示意圖;圖2是現(xiàn)有技術中進行胸片圖像拼接時的操作示意圖;圖3A和圖3B是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胸片架的示意圖;圖4A⑴、⑵、(3)、(4)是本發(fā)明具體實施例1中的胸片架探測器盒子驅動裝置的不意圖4B⑴、⑵、(3)是本發(fā)明具體實施例1中的胸片架的工作狀態(tài)示意圖;圖5A(1)、(2)是本發(fā)明具體實施例2中的胸片架支撐臂驅動裝置的示意圖;圖5B(1)、(2)是本發(fā)明具體實施例2中的胸片架的工作狀態(tài)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圖3A和圖3B顯示了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胸片架的結構圖。該胸片架包括立柱102,與立柱102的高度方向垂直連接的支撐臂105,安裝在支撐臂105上面的旋轉軸303,能夠繞該旋轉軸303旋轉的旋轉托架302,安裝在旋轉托架302上的探測器盒子103,設置在旋轉托架302和探測器盒子103之間的探測器盒子驅動裝置304。圖3A還顯示了探測器盒子103在探測器盒子驅動裝置304的驅動下,在旋轉托架302所托舉的平面上,沿著與立柱102的高度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動;圖3B還顯示了探測器盒子103在探測器盒子驅動裝置304的驅動下,在旋轉托架302所托舉的平面上,沿著與立柱102的高度方向平行的方向移動。除此以外,探測器盒子103還可以通過旋轉軸303的轉動,與立柱102呈一定角度以后,在旋轉托架302所托舉的平面上,在探測器盒子驅動裝置304的驅動下,沿著與旋轉軸303的軸向垂直的方向移動。實施例1:圖4A⑴、⑵、(3)、(4)顯示了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胸片架的在探測器盒子驅動裝置304的具體結構,該驅動裝置包括至少兩根平行固定在探測器盒子103底面的導軌401a和401b,至少兩個設置在旋轉托架302上的滑塊402a和402b,滑塊402a與導軌401a滑動連接,相互扣合,滑塊402b與 導軌401b滑動連接,相互扣合,動力提供裝置407驅動滑塊402a和402b分別在導軌401a和401b上往復滑動,導軌401a的兩端設有擋塊403a和403b,導軌401b的兩端設有擋塊403c和403d。圖4A(2)、(3)、(4)從不同的角度進一步的顯示了所述的動力提供裝置407的具體結構,所述的動力提供裝置進一步包括固定在旋轉托架302上的電動機406,固定在旋轉托架302上并由該電動機406驅動旋轉的絲杠404,固定在探測器盒子底面且套接在絲杠上的螺母405。電動機406啟動以后,旋轉托架302固定不動,電動機406會帶動絲杠404轉動,螺母405就會沿著絲杠404的軸向方向移動,由于螺母405與探測器盒子103相固定連接,則探測器盒子103也會沿著絲杠404的軸向方向移動。實際應用時,將絲杠404的軸向設置成與旋轉軸303的軸向垂直,就能保證探測器盒子103的移動方向垂直于旋轉軸303的軸向。圖4B顯示了本實施例中的胸片架的工作狀態(tài)。圖4B(1)顯示了該胸片架單獨使用時的一種狀態(tài)。由于驅動裝置304能夠使探測器盒子103在所述旋轉托架302所托舉的平面上沿與所述旋轉軸303的軸向垂直的方向移動,因此,當獨立使用本胸片架時,支撐臂105的長度可以設計得較短。圖4B (2)顯示了該胸片架與擔架床104配合使用時的狀態(tài)。當需要胸片架與擔架床104配合使用時,驅動裝置304將探測器盒子303驅動到擔架床104的正下方位置,保證了擔架床104的中軸線與懸吊球管系統(tǒng)101相對齊。圖4B(3)顯示了該胸片架獨立使用時的另一種用法。當對站立的病人進行拍片的時候,先通過旋轉軸303將旋轉托架302及探測器盒子103旋轉到與立柱102的高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然后沿立柱102的高度方向移動支撐臂105。結合圖3B可以看出,由于有了驅動裝置304,在立柱102高度不變的情況下,使得探測器盒子103在豎直方向上的移動距離有所增加;或者說,在探測器盒子103在豎直方向上的移動距離不減少的情況下,立柱102可以設計得更矮。實施例2: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本實施例對實施例1中的胸片架進一步地增加了設置在立柱102和所述支撐臂105之間的支撐臂驅動裝置,該裝置用于驅動所述支撐臂105、所述旋轉托架302、所述旋轉軸303、所述探測器盒子103 —起沿與立柱102高度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動。圖5A(1)和5A⑵從不同視角顯示了該驅動裝置的具體結構。圖5A(1)顯示了該驅動裝置包含有兩套驅動廂500和501,兩對導軌502a、502b和503a、503b,驅動廂500的一面設置于與立柱102的高度垂直的方向并與立柱連接,與該面相對的另一面上連接有驅動廂501。驅動廂500的頂面和底面分別設置有一根導軌502a和502b ;驅動廂501上與支撐臂105相連接的一面設有一根導軌503a,驅動廂501的底面設有一根導軌503b。驅動廂501通過設置在其頂面和底面的滑動連接件,如:凹槽線或者滑塊,與驅動廂500的頂面和底面的導軌502a和502b滑動扣合連接。支撐臂105通過設置在其與驅動廂501相連接的一面和其底面的滑動連接件,如:凹槽線或者滑塊,與驅動廂501上的導軌503a和503b滑動扣合連接。每一根導軌的兩端均設置有擋塊。圖5A(2)顯示了驅動廂500進一步包括電動機506以及由該電動機驅動旋轉的絲杠504和固定在驅動廂501上且套接在絲杠504上的螺母505。與此類似,驅動廂501也包括電動機以及由該電動機 驅動旋轉的絲杠和固定在支撐臂105上且套接在絲杠上的螺母。當然,根據實際的應用需要,可以只設置一套驅動廂,也可以設置兩套以上的驅動廂。當設置兩套以上的驅動廂時,與上述兩套驅動廂的連接結構類似,除了直接與支撐臂105相滑動連接的那套驅動廂用于驅動支撐臂運動外,其他的驅動廂,從靠近立柱102處往遠離立柱102的方向,都用于依次驅動與之滑動連接的驅動廂。由此,可以靈活的設計支撐臂的移動范圍。圖5B顯示了本實施例披露的胸片架的工作狀態(tài)。當本胸片架需要與擔架床配合使用,且醫(yī)生需要移動病人的位置來拍攝多張胸片進行拼圖的時候,醫(yī)生不再需要挪動躺有病人的擔架床104。只需先在圖5B(1)顯示的位置對區(qū)域507拍一張胸片,然后保持擔架床104位置固定不動,由驅動廂500和501來驅動支撐臂105和探測器盒子103,使其沿著與立柱102高度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動,同時懸吊球管系統(tǒng)101伴隨著做同向移動,就可以容易的拍攝到不同的部位508,進而將區(qū)域507和508的圖片拼接起來。
權利要求
1.一種胸片架,包括立柱、探測器盒子、探測器盒子的支撐臂、安裝在該支撐臂上的旋轉軸,繞該旋轉軸轉動的探測器盒子的旋轉托架、其特征是:還包括能夠使探測器盒子在所述旋轉托架所托舉的平面上沿與所述旋轉軸的軸向垂直的方向移動的探測器盒子驅動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胸片架,其特征是:所述的探測器盒子驅動裝置包括至少兩條固定于探測器盒子底面的平行導軌,至少兩個固定于所述旋轉托架上且與導軌扣合的滑塊,設置在所述旋轉托架上的動力提供裝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胸片架,其特征是:所述的動力提供裝置進一步包括電動機,由該電動機驅動旋轉的絲杠,固定在探測器盒子底面且套接在絲杠上的螺母。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胸片架,其特征是:所述的每一根導軌的兩端均設置有擋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胸片架,其特征是:所述胸片架進一步包括設置在立柱和所述支撐臂之間的支撐臂驅動裝置,該裝置用于驅動所述支撐臂、所述旋轉托架、所述旋轉軸、所述探測器盒子一起 沿與立柱高度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動。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胸片架,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撐臂驅動裝置由一套驅動廂組成,該驅動廂的一面沿與立柱高度方向垂直的方向連接于立柱上,與該面相對側的另一面通過滑動連接件與所述支撐臂滑動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胸片架,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撐臂驅動裝置由多套驅動廂組成,其中的第一套驅動廂的一面沿與立柱高度方向垂直的方向連接于立柱上,與該面相對側的另一面上設置有第二套驅動廂,第二套驅動廂與第一套驅動廂之間通過滑動連接件滑動連接,最遠離立柱的一套驅動廂的一面通過滑動連接件與同其位置相鄰的另一驅動廂滑動連接,與該面相對側的另一面通過滑動連接件與支撐臂滑動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種胸片架,其特征是:所述的滑動連接件包括至少兩根導軌,以及能夠在導軌上滑動的滑塊或與導軌匹配的凹槽線。
9.根據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種胸片架,其特征是:所述驅動廂進一步包括電動機以及由該電動機驅動旋轉的絲杠和固定在被驅動對象上且套接在絲杠上的螺母。
10.根據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種胸片架,其特征是:所述的每一根導軌的兩端均設置有擋塊。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醫(yī)學影像設備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公開的一種胸片架,包括立柱、探測器盒子、探測器盒子的支撐臂、安裝在該支撐臂上的旋轉軸,繞該旋轉軸轉動的探測器盒子的旋轉托架、還包括能夠使探測器盒子在所述旋轉托架所托舉的平面上沿與所述旋轉軸的軸向垂直的方向移動的驅動裝置。本發(fā)明公開的胸片架,既能夠與擔架床配合使用,又能夠在獨立使用時減少占地面積,同時還增加了探測器在豎直方向上的移動范圍。
文檔編號A61B6/04GK103222878SQ201210031588
公開日2013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月30日
發(fā)明者劉秀敏, 葉斌, 黃雁南 申請人:Ge醫(yī)療系統(tǒng)環(huán)球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