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小兒腹瀉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中藥,是ー種治療小兒腹瀉的中藥。
背景技術(shù):
小兒腹瀉是ー種常見病,主要是6個月至3歲的小兒發(fā)病率較高。由于腹瀉容易導致小兒營養(yǎng)不良,影響生長發(fā)育,所以,醫(yī)院通常選擇顯效快的西藥治療,但由于西藥的副作用較大,因而,許多家長尋求中藥治療方法,以減少對小兒的毒副作用。中醫(yī)認為小兒脾胃虛弱,并容易感受外邪,內(nèi)傷乳食,導致脾胃運化功能失調(diào),出現(xiàn)反復腹瀉、腹脹、嘔吐并伴有鼻塞、食量減少、哭鬧等癥狀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小兒腹瀉的中藥,使其無毒副作用,服藥后顯效快,治愈率高。本發(fā)明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技術(shù)方案實現(xiàn)一種治療小兒腹瀉的中藥,由下述重量范圍的中藥原料制成
葛根6-9g 香薷3-6g 金蕎麥6-9g 人參l-3g 獲茶6-9g 陳皮2-5g 大腹皮3-6g 蘇梗3-6g谷芽3-6g 木瓜2-5g 薏苡仁6-9g 罌粟殼l_2g 桂枝3_6g。所述的ー種治療小兒腹瀉的中藥,由下述重量范圍的中藥原料制成
葛根8g 香薷5g 金蕎麥8g 人參2g
茯苓Sg 陳皮4g 大腹皮4g 蘇梗4g 谷芽5g 木瓜4g 薏苡仁8g 罌粟殼1.5g 桂枝4g。所述的ー種治療小兒腹瀉的中藥,由下述重量范圍的中藥原料制成
葛根6g 香薷3g 金蕎麥6g 人參Ig
茯苓6g 陳皮2g 大腹皮3g 蘇梗3g 谷芽3g 木瓜2g 薏苡仁6g 罌粟殼Ig 桂枝3g。所述的ー種治療小兒腹瀉的中藥,由下述重量范圍的中藥原料制成
葛根9g 香薷6g 金蕎麥9g 人參3g
獲茶9g 陳皮5g 大腹皮6g 蘇梗6g 谷芽6g 木瓜5g 薏苡仁9g 罌粟殼2g 桂枝6g。一種治療小兒腹瀉的中藥的制備方法,按重量范圍計將葛根6_9g、香薷3_6g、金蕎麥6-9g、人參l_3g、獲茶6-9g、陳皮2-5g、大腹皮3_6g、蘇梗3_6g、谷芽3_6g、木瓜2_5g、薏苡仁6-9g、罌粟殼l_2g、桂枝3-6g置入砂鍋內(nèi),加水200-300毫升,浸泡25-40分鐘,武火加熱至水沸騰,文火煎煮20分鐘,濾渣后的藥液即為治療小兒腹瀉的中藥。砂鍋內(nèi)加水250暈升。本發(fā)明所述藥物中原料藥的作用為葛根用于解表退熱、生津、升陽止瀉;香薷用于行水散濕、溫胃調(diào)中;金蕎麥用于清熱解毒、活血化瘀、健脾利濕;人參用于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茯苓用于滲濕利水、健脾和胃、寧心安神;陳皮用于理氣和中、燥濕化痰、利水通便;大腹皮用于下氣寬中、行水消腫;蘇梗用于行氣和中;谷芽用于健脾開胃;木瓜用于舒筋活絡(luò)、化濕和胃;薏苡仁用于健脾、補肺、清熱、利濕;罌粟殼用于斂肺、澀腸、止痛;桂枝用于發(fā)汗解表、散寒止痛、通陽化氣。上述諸藥組合具有疏風散寒、健脾利濕、解表退熱、升陽止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理氣和中、化濕和胃、補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散寒止通、通陽化氣等功效。本發(fā)明藥物是以治太陽、陽明經(jīng)為主,使風寒得解、濕濁得化,恢復脾胃功能,達到治愈目的。臨床統(tǒng)計資料表明具有顯效快、治愈率高的特點。臨床病例共146例,男89例,女57例,6個月-12個月小兒72例,13個月-24個月小兒61例,25-36個月小兒13例。癥狀輕者便稀、蛋化樣、伴有鼻塞、不發(fā)熱、無嘔吐、能進食、精神尚好,共計99例;癥狀重者便次毎日10-20次,并伴有嘔吐、發(fā)熱,ロ渴、煩躁不安、伴流涕、精神萎靡、尿量,共計47例。服用本發(fā)明藥劑,毎日ー劑,溫服,毎日3次。上述病例,服用本發(fā)明藥物ー劑,便次減少者為100%,服用本發(fā)明藥劑兩劑后大便恢復正常者為70例,服用本發(fā)明藥劑三劑后大便恢復正常、癥狀全部消失者為72例,服用本發(fā)明藥劑三劑后癥狀無明顯改善者為4例。典型病例
I、田麗芳,女,年齡,12個月,山東省萃縣朝城鎮(zhèn),家長自述已腹瀉10天,毎日便次5-6次,就診后檢查稀便、蛋化樣、并伴有鼻塞、不發(fā)熱、無嘔吐癥狀、精神尚好。服用本發(fā)明藥劑兩劑,癥狀全部消失。2、楊遵明,女,年齡,17個月,山東省萃縣朝城鎮(zhèn)東孟莊,就診后家長自述腹瀉4天,每天便次8-9次,檢查體溫37. 8°C,食量減少,稀水便,煩躁不安、伴哭鬧。服用本發(fā)明藥劑I劑后,便次減至每天3-4次,體溫恢復至正常,繼續(xù)服本發(fā)明藥劑至三劑后,大便恢復正常,病癥全部消失。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fā)明所述的ー種治療小兒腹瀉的中藥,由下述重量范圍的中藥原料制成
葛根6-9g 香薷3-6g 金蕎麥6-9g 人參l-3g
獲茶6-9g 陳皮2-5g 大腹皮3-6g 蘇梗3-6g 谷芽3-6g 木瓜2-5g 薏苡仁6-9g 罌粟殼l_2g 桂枝3_6g。本發(fā)明還可由下述重量的中藥原料制成
I、葛根8g 香薷5g 金蕎麥8g 人參2g 茯苓Sg 陳皮4g 大腹皮4g 蘇梗4g 谷芽5g 木瓜4g 薏苡仁8g 罌粟殼1.5g 桂枝4g。、
2、葛根6g 香薷3g 金蕎麥6g 人參Ig 茯苓6g 陳皮2g 大腹皮3g 蘇梗3g
谷芽3g 木瓜2g 薏苡仁6g 罌粟殼Ig 桂枝3g。3、葛根9g 香薷6g 金蕎麥9g 人參3g 獲茶9g 陳皮5g 大腹皮6g 蘇梗6g
谷芽6g 木瓜5g 薏苡仁9g 罌粟殼2g 桂枝6g。本發(fā)明所述ー種治療小兒腹瀉的中藥的制備方法,按上述實施例重量計將葛根、 香薷、金蕎麥、人參、茯苓、陳皮、大腹皮、蘇梗、谷芽、木瓜、薏苡仁、罌粟殼、桂枝置入砂鍋內(nèi),加水200-300毫升,浸泡25-40分鐘,武火加熱至水沸騰,文火煎煮20分鐘,濾渣后的藥液即為治療小兒腹瀉的中藥。砂鍋內(nèi)加水250毫升為優(yōu)選水量。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治療小兒腹瀉的中藥,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范圍的中藥原料制成 葛根6-9g 香薷3-6g 金蕎麥6-9g 人參l-3g 獲茶6-9g 陳皮2-5g 大腹皮3-6g 蘇梗3-6g 谷芽3-6g 木瓜2-5g 薏苡仁6-9g 罌粟殼l_2g 桂枝3_6g。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治療小兒腹瀉的中藥,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范圍的中藥原料制成 葛根8g 香薷5g 金蕎麥8g 人參2g 茯苓Sg 陳皮4g 大腹皮4g 蘇梗4g 谷芽5g 木瓜4g 薏苡仁8g 罌粟殼1.5g 桂枝4g。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治療小兒腹瀉的中藥,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范圍的中藥原料制成 葛根6g 香薷3g 金蕎麥6g 人參Ig 茯苓6g 陳皮2g 大腹皮3g 蘇梗3g 谷芽3g 木瓜2g 薏苡仁6g 罌粟殼Ig 桂枝3g。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治療小兒腹瀉的中藥,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范圍的中藥原料制成 葛根9g 香薷6g 金蕎麥9g 人參3g 獲茶9g 陳皮5g 大腹皮6g 蘇梗6g 谷芽6g 木瓜5g 薏苡仁9g 罌粟殼2g 桂枝6g。
5.一種治療小兒腹瀉的中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范圍計將葛根6-9g、香薷3-6g、金蕎麥6-9g、人參l_3g、獲茶6-9g、陳皮2_5g、大腹皮3_6g、蘇梗3_6g、谷芽3_6g、木瓜2-5g、薏苡仁6-9g、罌粟殼l_2g、桂枝3-6g置入砂鍋內(nèi),加水200-300毫升,浸泡25-40分鐘,武火加熱至水沸騰,文火煎煮20分鐘,濾渣后的藥液即為治療小兒腹瀉的中藥。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治療小兒腹瀉的中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砂鍋內(nèi)加水250暈升。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治療小兒腹瀉的中藥,由下述重量范圍的中藥原料制成葛根6-9g、香薷3-6g、金蕎麥6-9g、人參1-3g、茯苓6-9g、陳皮2-5g、大腹皮3-6g、蘇梗3-6g、谷芽3-6g、木瓜2-5g、薏苡仁6-9g、罌粟殼1-2g、桂枝3-6g。制備方法按上述實施例重量計將葛根、香薷、金蕎麥、人參、茯苓、陳皮、大腹皮、蘇梗、谷芽、木瓜、薏苡仁、罌粟殼、桂枝置入砂鍋內(nèi),加水200-300毫升,浸泡25-40分鐘,武火加熱至水沸騰,文火煎煮20分鐘,濾渣后的藥液即為治療小兒腹瀉的中藥砂鍋內(nèi)加水250毫升為優(yōu)選水量。本發(fā)明無毒副作用,服藥后顯效快,治愈率高。
文檔編號A61K36/8994GK102698127SQ201210134158
公開日2012年10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3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2年5月3日
發(fā)明者謝京選 申請人:謝京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