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內窺鏡下軟組織撥開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外科微創(chuàng)手術器械領域,具體地說,發(fā)明一種新的外科微創(chuàng)手術器械,主要適用于人體無腔室部位的內窺鏡下微創(chuàng)手術。該器械能有效撥開已經過鈍性分離的軟組織,使在手術目標區(qū)域形成一個人為的空腔,以利于進一步的手術操作。
背景技術:
內窺鏡下外科微創(chuàng)手術操作,需在手術目標區(qū)域形成一個空腔,此空腔稱之為操作空間,這樣才能使術者在內窺鏡輔助下“直視”手術區(qū)域,辨認區(qū)分組織及進行相關手術操作;因此,手術目標區(qū)域能否形成具有適當體積的操作空間是影響內窺鏡下外科微創(chuàng)手術操作便利性、安全性的關鍵因素之一。目前,根據(jù)解剖特點不同,內窺鏡下手術部位可分為兩種不同的類型。一種是在人體的腔室部位進行的內窺鏡下微創(chuàng)手術,如腹腔鏡,胸腔鏡,膀胱鏡及關節(jié)鏡下手術,因已存在腔室,僅需在腔室內注入氣體或液體來維持或增加腔室的體積,使腔室壁不至于塌陷,這樣就可以形成具有適當體積的操作空間。更甚至于胸腔因有胸廓的支撐,不需在腔室內注入氣體或液體,本身就能維持腔室壁不致于塌陷,可以很方便地得到具有適當體積的操作空間。另一種是在人體的非腔室部位進行的微創(chuàng)手術,因不存在腔室,難以形成有效操作空間,以MED (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為代表,這些器械均通過一個不可擴張的金屬套管來形成一個有一定體積的操作空間,來進行手術操作,這樣存在以下缺點。一、套管外徑過大,導致切口過長及組織損傷過大:因操作空間需具有一定的體積,因其金屬管道具有不可擴張性,導致要達到同樣的有效的操作體積,金屬管道的直徑過大,如MED的外徑約為19mm,這樣需相應增加手術切口長度,影響外觀,同時管徑的增加會相應加重組織的損傷。二、可視底面積過小,影響手術操作的安全性與便利性:因為管道不具有擴張性,手術可視底面積等于或小于管道的截面的面積,不可能取得比管道截面面積更大的手術可視底面積,從而影響手術操作的安全性與便利性。三、單通管道操作,不利于手術器械的配合及多視角觀察手術區(qū)域:金屬套管四周均為封閉,從另一通道進入的手術器械無法進入到套管內,這樣所有的操作均只能同一個金屬管道內進行,不利于手術器械之間的配合,影響手術操作的便利性,同時因只有一個通道,僅能從一個角度觀察手術區(qū)域組織,不能像雙通道那樣可以從多個角度觀察手術區(qū)域組織,雖可以通過不同角度內窺鏡來改善這一缺點,但仍會降低手術操作的便利性、精確性及安全性
發(fā)明內容
發(fā)明目的:在人體非腔室部位進行內窺鏡下操作時,本次發(fā)明的內窺鏡下軟組織撥開器(以下簡稱撥開器),使切口變短的情況下,仍能形成適當體積的操作空間進而充分暴露手術區(qū)域組織,同時能減少組織損傷,還能進行雙通道操作,有利于器械之間的相互配合。本發(fā)明能改進目前在人體非腔室部位行內窺鏡下手術時,用常規(guī)器械所造成的切口過長,損傷過大,手術區(qū)域相對暴露不充分,且不利于雙通道的配合等這些影響手術操作便利性、精確性及安全性的缺點。
本發(fā)明的詳細描述:撥開器最外層分兩部分,上部分是外徑較粗的撥開器手柄部,下部分是外徑較細的撥開器頭部,均為圓柱形;手柄部分又分為手柄的上半部分和手柄的下半部分,撥開器的頭部由外套管構成。撥開器的最內層為一中空內套管,其里面的中空通道可放置手術操作器械或內窺鏡。撥開器的中層由橫截面為圓弧形的推桿(推桿的上端有螺紋或滑槽)和推桿下端的面狀撥開片組成。面狀撥開片由數(shù)片撥開葉片組成,面狀撥開片的橫截面也為圓弧形,大小約為半個圓弧;面狀撥開片與推桿向外成角,面狀撥開片有一定的彈性和硬度。撥開器的面狀撥開片未推出時,撥開器的面狀撥開片與推桿成180°,位于內、夕卜套管之間的狹小間隙。通過撥開器手柄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的相對運動,推動推桿向下,使推桿下端的面狀撥開片逐漸向下推出,最終完全伸出撥開器內、外套管之間的間隙,并借助本身的彈性,自動撐開,使面狀撥開片與撥開器推桿體部向外成角,達到分離、撐開軟組織的目的。如需將撥開器面狀撥開片回縮,則通過撥開器手柄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的相對運動,使推桿向上回縮,帶動面狀撥開片回縮,重新回至內、外套管之間的狹小的間隙內,并與推桿重新成180°。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撥開器面狀撥開片的伸出自動撐開和回縮,在達到同樣的有效操作體積下,能有效減少套管的外徑,從而減少手術切口長度和減輕對組織的損傷;通過面狀撥開片的彈開,使得手術可視底面積可以超過管道的截面的面積,在相同手術套管的管徑下,可增大手術可視底面積;因面狀撥開片僅約為半個圓弧,面狀撥開葉對側開放,這樣可使手術器械從另一通道經過開放那一側置入到因撥開器而形成的操作空間內,實現(xiàn)雙通道的相互配合。從而提高手術操作的安全性、精確性與便利性。
附圖1為當面狀撥開片回縮時撥開器的示意圖,附圖2為當面狀撥開片伸出內、夕卜套管外并自動彈開時撥開器的前視圖,附圖3為當面狀撥開片伸出內、外套管外并自動彈開時撥開器的側視圖,附圖4為撥開器的元件拆分圖,附圖5為撥開器手柄上半部分的橫向剖面圖。圖中:
I為撥開器手柄的上半部分,中空;
2為撥開器手柄的下半部分,中空;
3為撥開器頭部的外套管,中空;
4為撥開器推桿上端部分,有螺紋或滑槽;
5為撥開器推桿的體部;
6為撥開器的面狀撥開片,有撥開葉片數(shù)個,每個撥開片與推桿的體部向外成角,并具有一定的彈性和硬度;
7為撥開器的內套管,中空;
8為撥開器內套管中空的操作通道。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專利作進一步描述。實施例為金屬合金材料制作。附圖1中撥開器有從外型上可兩部分組成,下半部分是外徑較細的撥開器頭部,上半部分是外徑較粗的撥開器手柄部,總共有7個元件(附圖4)。撥開器手柄的上半部分
(1),中空,內面有螺紋;撥開器手柄的下半部分(2),中空;撥開器頭部的外套管(3),中空;撥開器推桿上端部分(4),有螺紋或滑槽;撥開器推桿的體部(5);撥開器的面狀撥開片(6);撥開器的內套管(7),中空。撥開器的手柄上、下兩部分均為的圓柱體,其中央有中空圓柱形通道,用于放置推桿的上端部分(4)、推桿的體部(5)、內套管(7);撥開器的頭部從外向內有三層,外層為外套管(3),中層為推桿體部(5)和面狀撥開片(6),內層為內套管(7)。內套管(7)內中空的管道(8)用于放置手術操作器械或內窺鏡,撥開器的面狀撥開片(6)有撥開葉片數(shù)個,連接于撥開器推桿的下部,每個撥開葉片均與撥開器推桿體部向外成角,并具有一定的彈性和硬度(附圖2、3、4)。撥開器面狀撥開片處于回縮狀態(tài)時(附圖1),置入目標手術部位(其軟組織已經過鈍性分離),再通過撥開器手柄的上半部分(I)和下半部分(2)之間的相對運動(如順時針旋轉),使撥開器面狀撥開片伸出并自動彈開(附圖2、3),從而達到分離軟組織及在目標手術區(qū)域形成適當體積的操作空間,以便下一步的手術操作。手術操作完成后,需回縮撥開器面狀撥開片(6)時,通過撥開器手柄的上半部分(I)和下半部分(2)之間的相對運動(如逆時針旋轉),使面狀撥開葉片(6)重新回縮到撥開器外套管(3)和內套管(7)之間的狹小空隙內(附圖1),再將撥開器取出。撥開器內套管(7)內含中空的操作通道(8),可放置內窺鏡或相關的手術操作器械(附圖5)。撥開器面狀撥開片(6)僅分布在環(huán)形套管的一側,另一側為開放,這樣可通過另一側操作通道,將相應的手術器械經開放那側置入到因撥開器而形成的操作空間內,這樣就可以做到雙通道相互配合,提高手術操作的安全性、精確性與便利性(附圖 3)。
權利要求
1.一種內窺鏡下軟組織撥開器,包括為撥開器手柄的上半部分(I)、撥開器手柄的下半部分(2)、撥開器頭部的外套管(3)、撥開器推桿上部(4)、撥開器推桿的體部(5)、撥開器的面狀撥開片(6)、撥開器的內套管(7)構成的機構,通過撥開器手柄的上半部分(I)與撥開器手柄的下半部分(2)之間的相對運動,能使撥開器面狀撥開片(6)能伸出并自動彈開,和重新回縮到外套管(3)、內套管(7)之間的空隙內。
2.如權利要求書I所述的內窺鏡下軟組織撥開器,其特征是所述的面狀撥開片(6)與推桿體部(5)向外成角,并有一定彈性和硬度,不受外套管(3)、內套管(7)的約束會自動彈開。
3.如權利要求書I所述的內窺鏡下軟組織撥開器,其特征在于通過撥開器手柄的上半部分(I)、撥開器手柄的下半部分(2)之間的相對運動,經過撥開器手柄的上半部分(I)與撥開器推桿上部(4)力的傳遞,推動推桿向下或向上移動,使得面狀撥開片(6)產生伸出與回縮運動。
4.如權利要求書I所述的內窺鏡下軟組織撥開器,其特征在于外套管(3)、內套管(7)之間的空隙,容納推桿上部(4)、推桿體部(5)、面狀撥開片(6),內套管(7)為中空管道,其內可放置內窺鏡或 相關手術器械。
全文摘要
一種新的外科微創(chuàng)手術器械,屬于外科微創(chuàng)手術器械領域。本發(fā)明能改進目前在人體非腔室部位行內窺鏡下手術時,用常規(guī)器械所造成的切口過長,損傷過大,手術區(qū)域相對暴露不充分,且不利于雙通道的配合等這些影響手術操作安全性、便利性、精確性的缺點。從而提高內窺鏡下手術的安全性、便利性和精確性。本發(fā)明通過撥開器手柄上、下兩部分的相對運動,通過力的傳遞帶動推桿下端的面狀撥開片進行伸出、回縮運動。推桿下端的面狀撥開片具有一定的彈性和硬度,當處于回縮狀態(tài)時,位于內、外套管之間的狹小空間內,伸出外套管時自動彈開,達到撥開軟組織的目的。
文檔編號A61B17/02GK103181793SQ20121051897
公開日2013年7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6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2月6日
發(fā)明者池永龍, 林仲可, 吳愛憫 申請人:池永龍, 林仲可, 浙江天松醫(y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