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利用天腳板根治療白癜風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主要涉及中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利用天腳板根治療白癜風的中藥。
背景技術:
:
白癜風是一種常見多發(fā)的色素性皮膚病,該病以局部或泛發(fā)性色素脫失形成白斑為特征,是一種獲得性的,皮膚色素脫失形成的白色斑片。白癜風是色素脫失的白色的斑點或者斑片。周圍是正常皮膚。脫色斑從幾毫米到數厘米大小不等,在進展期,皮損可以逐漸擴大,并不斷有新的脫色斑出現。在膚色較淺的患者,白斑可不明顯,但深膚色的人,顏色對比則很鮮明。在wood燈下,白癜風部位與周圍皮膚有非常明顯的界限。白癜風可以累及身體的任何部位,通常雙側對稱分布。毛發(fā)變白的幾率為10%-60%。目前用于治療白癜風的中藥具有療效慢,外用一年半載后仍然沒有明顯好轉。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目的就是為了彌補已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利用天腳板根治療白癜風的中藥,它具有療效好,見效快的優(yōu)點。本發(fā)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利用天腳板根治療白癜風 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組分的重量配比為:當歸10-14、醋炒黃柏13-17、龍膽草1-5、三七6-10、土茯苓6-10、補骨脂13-17、雞冠花1_5、干姜10-14、千年健6-10、烏梢蛇10-14、益母草6-10、藏紅花13-17、沉香1_5、三棱10-14、仙桃草1-5、天腳板根13-17。一種利用天腳板根治療白癜風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組分的重量配比為:當歸12、醋炒黃柏15、龍膽草3、三七8、土茯苓8、補骨脂15、雞冠花3、干姜12、千年健8、烏梢蛇12、益母草8、藏紅花15、沉香3、三棱12、仙桃草3、天腳板根15。天腳板根:性味味苦;辛;性溫。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活血化瘀。主風濕痹痛;跌打瘀腫。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是:
本發(fā)明中藥利用天腳板根的特性,并且配合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清熱燥濕、養(yǎng)血通絡、固澀等中藥配方,用于治療白癜風具有療效好、見效快、不易復發(fā)的優(yōu)點,并且無毒副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
一種利用天腳板根治療白癜風的中藥,其各原料組分的重量(g)為:當歸12、醋炒黃柏15、龍膽草3、三七8、土茯苓8、補骨脂15、雞冠花3、干姜12、千年健8、烏梢蛇12、益母草8、藏紅花15、沉香3、三棱12、仙桃草3、天腳板根15。稱取以上原料組分,用一斤白酒泡十五天即成,藥液涂抹患處,每天三次。一般
5-10個月治愈。為證明本發(fā)明具有很好的療效,列舉典型病例如下:
病例一:
莊某,男,34歲。主訴:半年前,臉部以及頸部出現很多白斑,至醫(yī)院診斷為白癜風。外用醫(yī)院開出的藥物,效果不明顯。后給與本發(fā)明中藥外用,I個月左右癥狀便明顯減輕;繼續(xù)四個月,白斑消失,患處生出健康的新皮膚。隨訪無復發(fā)。病例二:
范某,男,23歲。主訴:患有白癜風I年,整個背部長滿了塊狀白斑,一直涂用藥膏,效果不理想。后外用本發(fā)明中藥一個月后,病情明顯好轉;繼續(xù)外用兩個月后,白斑面積明顯減小;繼續(xù)外用3個月,患者皮膚恢復如新,隨訪無復發(fā)。病例三:
韓某,女,19歲。主訴:半年前,脖子和鎖骨部位長出很多白斑,至醫(yī)院確診為白癜風。給予本發(fā)明中藥治療,兩個月后,白斑面積明顯減小,繼續(xù)外用2個月,白斑完全消失,患處生出健康的新皮膚。隨訪 無復發(fā)。
權利要求
1.一種利用天腳板根治療白癜風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組分的重量配比為:當歸10-14、醋炒黃柏13-17、龍膽草1-5、三七6-10、土茯苓6-10、補骨脂13-17、雞冠花1-5、干姜10-14、千年健6-10、烏梢蛇10-14、益母草6-10、藏紅花13-17、沉香1_5、三棱10-14、仙桃草1-5、天腳板根13-17。
2.根據權利要求 1所述的一種利用天腳板根治療白癜風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組分的重量配比為:當歸12、醋炒黃柏15、龍膽草3、三七8、土茯苓8、補骨脂15、雞冠花·3、干姜12、千年健8、烏梢蛇12、益母草8、藏紅花15、沉香3、三棱12、仙桃草3、天腳板根15。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利用天腳板根治療白癜風的中藥,其各原料組分的重量配比為當歸10-14、醋炒黃柏13-17、龍膽草1-5、三七6-10、土茯苓6-10、補骨脂13-17、雞冠花1-5、干姜10-14、千年健6-10、烏梢蛇10-14、益母草6-10、藏紅花13-17、沉香1-5、三棱10-14、仙桃草1-5、天腳板根13-17。本發(fā)明中藥利用天腳板根的特性,并且配合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清熱燥濕、養(yǎng)血通絡、固澀等中藥配方,用于治療白癜風具有療效好、見效快、不易復發(fā)的優(yōu)點,并且無毒副作用。
文檔編號A61K35/58GK103110906SQ201210530638
公開日2013年5月22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1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2月11日
發(fā)明者陳文中 申請人:陳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