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內窺鏡攝像單元的組裝方法及內窺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在插入部的頂端部嵌入有攝像單元的內窺鏡攝像單元的組裝方法及內窺鏡。
背景技術:
近年來,在插入部的頂端部設置有攝像單元的內窺鏡被廣泛用于體腔內的檢查等醫(yī)療用領域。在向體腔內等插入插入部的情況下,通過縮小設置在插入部的頂端部的攝像單元的尺寸,能夠確保良好的插入性。因此,提出了各種嵌入到插入部的頂端部的攝像單元的組裝方法。例如,在日本特開平5 - 269081號公報的以往例中,公開了一種向插入部的頂端部裝入攝像單元的內窺鏡攝像單元的組裝方法。在該以往例中,組裝物鏡系統(tǒng)與攝像元件,從而組裝攝像單元。然后,從設置在頂端部的后方開口部插入組裝完的攝像單元,將攝像單元固定在后方開口部內部,從而組裝為內窺鏡攝像單元。在該情況下,后方開口部設定為能夠供攝像單元從后方側通過的尺寸。但是,上述以往例存在如下缺點若例如在物鏡系統(tǒng)中包含外徑尺寸較大的透鏡部,則需要也增大頂端部處的后方開口部的尺寸,導致頂端部的外徑尺寸變大。因此,期望即使在構成物鏡系統(tǒng)的透鏡部的外徑大于包括攝像元件的攝像部這樣的情況下也能夠縮小頂端部的外徑尺寸的組裝方法等。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是鑒于上述問題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即使在透鏡部的外徑大于包括攝像元件的攝像部的情況下也能夠縮小頂端部的外徑尺寸的內窺鏡攝像單元的組裝方法及內窺鏡。本發(fā)明的一技術方案的內窺鏡攝像單元的組裝方法的特征在于,該內窺鏡攝像單元包括頂端部主體部,其具有作為向前方開口的開口部的前方開口部、向側方開口的開口部的側方開口部及向后方開口的開口部的后方開口部,該頂端部主體部還具有與三個上述開口部相連通的配置空間部;透鏡部,其包括外徑與上述前方開口部大致嵌合的頂端透鏡;以及攝像部,其與上述后方開口部相嵌合,具有攝像元件,該攝像元件配置在上述透鏡部的成像位置,或者配置在該透鏡部和與上述攝像元件一體配置在該透鏡部的后方的后透鏡部的成像位置;該內窺鏡攝像單元的組裝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插入步驟,從上述側方開口部向上述配置空間部內插入上述透鏡部;嵌合步驟,使插入到上述配置空間部內的上述透鏡部嵌合到與上述配置空間部相連通的上述前方開口部內;以及攝像部嵌合步驟,其使上述攝像部從上述后方開口部的后方嵌合到上述后方開口部內。另外,本發(fā)明的一技術方案的內窺鏡具有內窺鏡攝像單元,該內窺鏡攝像單元包括頂端部主體部,其具有作為向前方開口的開口部的前方開口部、向側方開口的開口部的側方開口部及向后方開口的開口部的后方開口部,該頂端部主體部還具有與上述開口部相連通的配置空間部;透鏡部,其包括外徑與上述前方開口部大致嵌合的頂端透鏡;以及攝像部,其與上述后方開口部相嵌合,具有攝像元件,該攝像元件配置在上述透鏡部的成像位置,或者配置在該透鏡部和與上述攝像元件一體配置在該透鏡部的后方的后透鏡部的成像位置;上述側方開口部以能夠從側方插入到上述透鏡部的方式較大地開口為大于或等于上述透鏡部向側方的投影面積,且比組裝后的上述透鏡部和上述攝像部向側方的投影面積小地開口,上述后方開口部以小于上述透鏡部的最大外徑并且與上述攝像部的外徑大致相同的內徑開口。
圖I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I實施方式的內窺鏡裝置的立體圖。
圖2是表示內窺鏡的插入部的頂端部的結構的立體圖。圖3是表示插入部的頂端部的結構的主視圖。圖4A是表示圖3的O — B剖面的物鏡系統(tǒng)的周圍的構造的剖視圖。圖4B是表示在攝像元件的攝像面上成像有直視的被攝體圖像的圓形區(qū)域與成像有側視的被攝體圖像的圓環(huán)區(qū)域的圖。圖5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I實施方式的攝像單元的組裝方法的順序的流程圖。圖6A是表示從側方開口部向配置空間部內插入透鏡部的情形的圖。圖6B是表示使插入的透鏡部嵌合到前方開口部內的狀態(tài)的圖。圖6C是表示從側方開口部向配置空間部內插入側視照明構件的情形的圖。圖6D是表示從后方開口部向配置空間部內插入攝像部的情形的圖。圖6E是表示使插入的攝像部嵌合到后方開口部內的狀態(tài)的圖。圖7A是表示組裝后的頂端部附近的構造的縱剖視圖。圖7B是從圖7A中的D方向觀察頂端部的情況的后視圖。圖8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2實施方式的攝像單元的組裝方法的順序的流程圖。圖9A是表示將透鏡框從側方開口部插入到配置空間部內的情形的圖。圖9B是表示在使透鏡框嵌合到后方開口部內的狀態(tài)下從側方開口部向配置空間部內插入前透鏡部的情形的圖。圖9C是表示使前透鏡部嵌合到前方開口部內的狀態(tài)的圖。圖9D是表示將透鏡框固定在前透鏡部的后表面上的狀態(tài)的圖。圖9E是表示從側方開口部插入側視照明構件的情形的圖。圖9F是表示從后方開口部的后方向配置空間部側插入攝像部的情形的圖。圖9G是表示通過對焦步驟完成了組裝的攝像單元的圖。圖10是表示組裝后的頂端部附近的構造的縱剖視圖。圖IlA是表示第2實施方式的變形例的攝像單元的組裝方法的順序的流程圖。圖IlB是表示將前透鏡部從側方開口部插入到配置空間部內的情形的圖。圖IlC是表示從前方開口部側將頂端透鏡部以嵌合到前透鏡部的透鏡框內插入該前透鏡部的透鏡框內的情形的圖。
圖12是將反射透鏡的外周面設為使用藍寶石環(huán)來提高氣密性的構造的情況的說明圖。圖13是構成設置有用于反射透鏡的成形、并且進一步對透鏡框進行定位安裝的樹脂成形部的構造的情況的說明圖。圖14是構成在反射透鏡的后表面上設置臺階部并安裝透鏡框的構造的情況的說明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參照
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
第I實施方式如圖I所示,本發(fā)明的第I實施方式的內窺鏡裝置I具有用于進行內窺鏡檢查的內窺鏡2。該內窺鏡2包括供手術者把持來進行操作的操作部3、形成在該操作部3的前端并插入到體腔內等的細長的插入部4以及基端從操作部3的側部延伸出的通用線纜5。另外,插入部4包括設置在其頂端的硬質的頂端部6、設置在該頂端部6的后端的彎曲自如的彎曲部7以及設置在該彎曲部7的后端的縱長且具有撓性的撓性管部8,彎曲部7借助設置于操作部3的彎曲操作桿9能夠進行彎曲操作。另外,如圖2所示,在插入部4的頂端部6上形成有圓筒頂端部10,該圓筒頂端部10在向該頂端部6的頂端面的中央上方附近從偏離頂端部6的頂端面的中心的位置呈圓筒形狀突出。在該圓筒頂端部10的頂端側安裝有用于進行光學觀察的、兼并進行直視和側視的物鏡系統(tǒng)11 (參照圖4A),并形成有成為物鏡系統(tǒng)11的觀察窗的直視觀察窗12與側視觀察窗13。另外,在圓筒頂端部10的基端附近形成有進行側視照明(具體地說,如圖3所示為兩個)的側視照明窗14。該側視照明窗14由圓環(huán)形狀的側視照明構件21形成。側視觀察窗13形成為用于觀察圓筒形狀的側表面方向的圓環(huán)形狀,以便將沿著該側表面的圓周方向(除了下端側)的大致整周作為觀察視場。而且,側視觀察窗13具有作為側視用物鏡的反射透鏡15,該反射透鏡15具有用于將從與圓環(huán)形狀相對的任意方向入射的來自被攝體的光捕捉到側視的觀察視場(也簡稱作視場)內而作為側視視場圖像來獲取的反射面。另外,如后所述,在直視觀察窗12上安裝有用于獲取直視觀察窗12的前方側的被攝體圖像的作為直視用物鏡的頂端透鏡41。另外,在圓筒頂端部10的周圍的頂端部6的頂端面上設有與圓筒頂端部10相鄰并向直視觀察窗12的直視視場的觀察對象側出射照明光的直視照明窗16和成為使貫穿到通道內的處理器具突出的開口的通道頂端開口部17。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以從頂端部6的頂端面突出的方式設有與圓筒頂端部10的下部側相鄰并支承圓筒頂端部10的圓筒頂端部支承構件(以下為支承構件)18。該支承構件18對圓筒頂端部10的強度進行加強。另外,該支承構件18由具有光學遮蔽功能的遮光構件形成。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圓筒頂端部10與支承構件18由相同的構件形成,其基端一體設置在頂端部6的頂端面上而形成頂端部主體部(以下為主體部)61,但是也可以采用通過接合或其他方式將圓筒頂端部10與支承構件18固定在頂端部6上的構造。在上述支承構件18上設有用于對上述物鏡系統(tǒng)11的直視觀察窗12進行清洗的直視觀察窗用噴嘴部19與對側視觀察窗13進行清洗的側視觀察窗用噴嘴部20。具體地說,在支承構件18的頂端面上設有朝向直視觀察窗12開口的直視觀察窗用噴嘴部19。另外,在支承構件18的側表面上設有朝向側視觀察窗13開口的側視觀察窗用噴嘴部20,支承構件18進行遮蔽,以使直視觀察窗用噴嘴部19和側視觀察窗用噴嘴部20不會出現(xiàn)在側視視場圖像中。另外,如圖3所示,側視觀察窗用噴嘴部20設置在兩個位置。在圖I所示的操作部3上設有送氣送液操作按鈕24,以便能夠從直視觀察窗用噴嘴部19與側視觀察窗用噴嘴部20分別選擇性地射出清洗用的氣體與液體,通過該送氣送液操作按鈕24的操作能夠切換送氣與送液。 另外,在圖I的圖示例中,以設置有一個送氣送液操作按鈕24的例子進行示出,但是也可以設置兩個。另外,在操作部3上配置有用于從通道頂端開口部17抽吸并回收體腔內的粘液等的抽吸操作按鈕26。另外,通道由配置在插入部4內的未圖示的管等形成,并與設置在操作部3的前端附近的處理器具插入口 27相連通。手術者在欲利用處理器具進行處理的情況下,通過從該處理器具插入口 27插入處理器具,使該處理器具的頂端側從通道頂端開口部17突出,從而能夠利用處理器具進行用于治療的處理。另外,在通用線纜5的末端設有連接器29,該連接器29與內窺鏡的光源裝置31相連接。成為從連接器29的頂端突出的流體管路的連接端部的管頭(未圖示)與成為照明光的供給端部的光導件管頭(未圖示)以裝卸自如的方式連接于光源裝置31,而且,在設置于側表面的電觸點部上連接有連接線纜33的一端。另外,連接線纜33的另一端的連接器與作為用于對攝像元件34 (參照圖4A)進行信號處理的信號處理裝置的視頻處理器32電連接,該攝像元件34形成搭載于內窺鏡2的內窺鏡攝像單元(以下,簡稱作攝像單元)60。視頻處理器32供給用于驅動搭載在內窺鏡2的頂端部6上的攝像元件34 (參照圖4A)的驅動信號,對通過該驅動信號的供給而從攝像元件34輸出的攝像信號(圖像信號)進行信號處理,生成影像信號。由該視頻處理器32生成的影像信號輸出到作為顯示裝置的監(jiān)視器35,在監(jiān)視器35的顯示面上顯示由攝像元件34拍攝的圖像作為內窺鏡圖像。光源裝置31、視頻處理器32、監(jiān)視器35等周邊裝置與用于進行患者信息的輸入等的鍵盤36 —起配置在臺架37上。由光源裝置31產(chǎn)生的照明光自通用線纜5經(jīng)由穿過了操作部3和插入部4內的光導件被引導(傳輸)到該光導件的頂端面?zhèn)?。穿過了插入部4內的光導件的頂端面配置在圓筒頂端部10的側視照明窗14的內側與直視照明窗16的內偵彳,分別出射引導來的光。上述光導件的頂端側例如在插入部4內分支,一支成為側視照明窗14內部的光導件44,另一支成為直視照明窗16內的未圖不的光導件。而且,從側視照明窗14與直視照明窗16分別向成為側視視場側的側表面方向和成為直視視場側的插入部4的插入方向(也稱作長度方向)的頂端側擴散地出射照明光,對體腔內的觀察對象側進行照明。另外,直視照明窗16使從光導件的頂端面(出射端面)出射的照明光經(jīng)由照明透鏡向前方側出射。另一方面,側視照明形成為,使從光導件44的頂端面(出射端面)出射的照明光反射并向大致直角方向改變路徑而向頂端部6的側方出射。圖4A利用圖3的O — B剖面表示構成攝像單元60的兼并進行直視和側視的物鏡系統(tǒng)11和側視照明窗14周邊部的結構。在主體部61中形成有與后述的前方開口部63、側方開口部64、后方開口部62相連通的配置空間部65 (圖4A中省略,參照圖6A等),在該配置空間部65中裝入構成攝像單元60的物鏡系統(tǒng)11與攝像部55。在與沿著從頂端部6突出的圓筒頂端部10的中心軸線的攝像中心一致的光軸O上形成有物鏡系統(tǒng)11,該物鏡系統(tǒng)11配置有前透鏡部51和由多個透鏡構成的后透鏡部52并在攝像元件34的攝像面上進行成像,該前透鏡部51具有分別形成為旋轉對稱形狀的頂 端透鏡41和反射透鏡15。在攝像元件34的前表面上設有玻璃蓋片。在本實施方式中,頂端透鏡41和反射透鏡15固定在透鏡框53上并被一體化。另外,后透鏡部52與攝像元件34 —起固定在透鏡框(攝像框)54上,形成了攝像部55。在攝像元件34的背面連接有信號線纜57。另外,在主體部61的靠后端的外周面上固定有與彎曲部7 (參照圖I)的彎曲塊相連接的管58的頂端,其外周側被頂端罩59覆蓋。另外,在本實施方式的組裝方法中,前透鏡部51是與透鏡框56 —體化的結構(在后述的第2實施方式中,前透鏡部51以與透鏡框56相分離的方式進行組裝)。在王體部61的后端設有后方開口部62,該后方開口部62被設定為能夠供攝像部55的透鏡框54穿過的開口內徑(也簡記為內徑)。構成物鏡系統(tǒng)11的頂端透鏡41經(jīng)由圓形的直視觀察窗12形成沿著插入部4的插入方向的以該頂端透鏡41的頂端側為觀察視場的廣角的直視視場。另外,圓筒頂端部10的前表面的形成直視觀察窗12的前方開口部63設定為能夠供安裝有頂端透鏡41的透鏡框53嵌合并安裝的開口內徑。因而,頂端透鏡41與前方開口部63的開口內徑大致嵌合。作為用于利用配置在該頂端透鏡41的正后方的反射面進行折射而對側方的被攝體圖像進行成像的側視用物鏡的反射透鏡15是通過接合了兩個透鏡的透鏡構成的,該兩個透鏡如圖4A所示在利用接合面與前表面兩次反射了從側表面方向入射的光之后使光折射并向后透鏡部52側導光。除圖4A以外進行簡化而示出一個反射透鏡15。而且,借助于外周面呈現(xiàn)于側視觀察窗13的反射透鏡15,該側視觀察窗13具有能夠以與插入部長軸方向正交的方向為中心、從該正交的方向觀察適當?shù)慕嵌确秶鷥鹊膫纫曇晥觯⑶揖哂懈采w插入部的周向上的大致整周的大致圓環(huán)狀的側視的觀察視場。另外,在圖4A中,示出了從該視場內的被攝體側向形成直視觀察窗12的頂端透鏡41入射的光線和從該側視視場內的被攝體側向形成側視觀察窗13的反射透鏡15入射的光線的概略路徑。而且,在攝像元件34的攝像面上,在該攝像面的中央側,來自直視觀察窗12的頂端透鏡41的前方側的插入方向上的直視視場內的被攝體圖像呈圓形成像,作為直視視場圖像被獲取。另外,在該攝像面上,在直視視場圖像的外周側經(jīng)由與側視觀察窗13相臨的反射透鏡15呈圓環(huán)形狀成像有側視視場內的被攝體圖像,作為側視視場圖像被獲取。圖4B表示在攝像元件34的攝像面34a上成像有直視的被攝體圖像的圓形區(qū)域35a和成像有側視的被攝體圖像的圓環(huán)區(qū)域35b。在攝像面34a的矩形區(qū)域中的中央的圓形區(qū)域35a中成像有經(jīng)由直視觀察窗12的頂端透鏡41的直視的被攝體圖像,在該圓形區(qū)域35a的外側的圓環(huán)區(qū)域35b中成像有經(jīng)由側視觀察窗13的反射透鏡15的側視的被攝體圖像。另外,附圖標記35c表示成為直視的被攝體圖像與側視的被攝體圖像之間的邊界的圓形部分。但是,在本實施方式中,由于支承構件18機械遮蔽了區(qū)域35d而成為使向圓環(huán)區(qū)域35b內入射的來自被攝體側的光未被攝像元件34攝像的非攝像區(qū)域。另外,也可以例如通過信號處理對區(qū)域35e進行遮光(掩模),使從通道頂端開口部17突出的處理器具的軸部不出現(xiàn)在側視觀察窗13的視場中。另外,如圖4A所示,反射透鏡15通過將來自側方的被攝體的光反射兩次并向后透 鏡部52側導光,從而以易于目視確認直視的圖像及其外周側的側視的圖像的方式在共用的攝像面34a上進行成像。與此相對,若通過一次反射在共用的攝像面34a上成像,則直視的圖像中的方向(方位)與側視的圖像的方向(方位)未調整,對手術者等使用者的便利性降低。更具體地說,直視的圖像中的從中心朝向外周側的方向在側視的圖像中不是從圓環(huán)的內側朝向外側的方向,而是從圓環(huán)的外側朝向內側的方向、即相反的方向。與此相對,由于本實施方式設為了如上所述反射兩次的構造,因此根據(jù)圖4A也可知,直視的圖像中的從中心朝向外周側的方向在側視的圖像中也成為從圓環(huán)的內側朝向外側的方向,并調整為相同的方向。換言之,直視的圖像中的外周側的被攝體部分出現(xiàn)在側視的圖像的內側的位置。因此,手術者能夠以易于目視確認兩圖像的狀態(tài)進行內窺鏡檢查。另外,由于處理器具由反射率較高的構件形成,因此當處理器具的軸部通過側視視場向頂端側突出時,以通過(根據(jù)影像信號的亮度的檢測來調整照明光量)調光功能使照明光量降低的方式發(fā)揮作用,因此,以使處理器具的軸部不出現(xiàn)在側視的觀察視場中的方式進行遮光,防止使調光功能工作時的照明光量降低。處理器具的頂端側能夠通過直視視場進行觀察。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3所示,構成利用反射面21a使從側視照明窗14側向側表面方向出射的側視照明光反射并向側方出射、但不向支承構件18側出射的結構。在圓筒頂端部10的與側視觀察窗13相鄰的基端附近的外周面上的多個位置設有側視照明窗14。在本實施方式中,在圖3中如虛線所示,在周向上的左右兩側的兩個位置設有側視照明窗14,向除了設有支承構件18的下部側的一部分以外的圓周方向的整個區(qū)域出射側視照明光。另外,圖4A中示出了使從一個光導件44的頂端面出射的光向側方出射的結構。如圖4A所示,沿著頂端部6的長度方向配置的作為光出射構件的光導件44的頂端側呈現(xiàn)于圓筒頂端部10的基端的側方開口部64的端面。而且,配置在該側方開口部64內的圓環(huán)形狀的側視照明構件21使從光導件44的頂端面出射的光在反射構件21b中的凹面形狀的反射面21a上發(fā)生反射。通過使從光導件44的頂端面出射的光在凹面形狀的反射面21a上發(fā)生反射,從而作為對側方視場的被攝體進行照明的側方照明光進行出射。另外,如圖4A所示,利用透明構件21c覆蓋凹面部分,保護反射面21a不發(fā)生劣化。在圖4A所示的縱剖面上,反射面21a成為凹面或者大致半球形狀的凹面。另外,該反射面21a形成為凹面沿著圓筒頂端部10的圓周方向且比光導件44的頂端面長。而且,利用該反射面21a使從光導件44的頂端面(出射端面)朝向頂端部6的頂端側出射的光發(fā)生反射而向側表面方向改變光的行進方向,并且向沿著圓周方向的較廣范圍的側表面方向進行導光并從側視照明窗14出射,對側視觀察窗13的觀察視場側(觀察對象偵D進行照明。從該側視照明窗14向側表面方向出射的光成為側視照明光。另外,如后所述該圓環(huán)形狀的側視照明構件21在例如分割為左右兩部分的狀態(tài)下從側方開口部64插入并固定。形成側視照明構件21的反射構件21b的反射面21a能夠通過將鋁、鉻、鎳鉻、銀、 金等的金屬薄膜設置在反射構件21b的內側表面上而形成。如圖4A等所示,由于前透鏡部51中的反射透鏡15的外徑較大(與圓筒頂端部10大致相同的外徑),因此若采用像以往的組裝方法那樣從后方開口部62通過前透鏡部51組裝攝像單元60的方法,則需要將后方開口部62的內徑設定為大于等于反射透鏡15的外徑,導致頂端部6的外徑變大。因此,在本實施方式中采用以下組裝方法。本實施方式的攝像單元60的組裝方法中,該內窺鏡攝像單元60的特征在于,包括作為頂端部主體部的主體部61,其具有作為向前方開口的開口部的前方開口部63、向側方開口的開口部的側方開口部64及向后方開口的開口部的后方開口部62以及與三個上述開口部相連通的配置空間部65 ;作為透鏡部的前透鏡部51,其包括外徑與上述前方開口部63大致嵌合的頂端透鏡41 ;以及攝像部55,其與上述后方開口部62相嵌合并包括攝像元件34,該攝像元件34配置在該透鏡部和與上述攝像元件34 —體配置在該透鏡部的后方的后透鏡部52的成像位置,該內窺鏡攝像單元60的組裝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插入步驟,其從上述側方開口部64向上述配置空間部65內插入上述透鏡部;嵌合步驟,其使插入到上述配置空間部65內的上述透鏡部嵌合到與上述配置空間部65相連通的上述前方開口部63內;以及攝像部嵌合步驟,其使上述攝像部55從上述后方開口部62的后方嵌合到上述后方開口部62內。通過采用該組裝方法,即使在使用了內徑小于透鏡部的外徑的后方開口部62的情況下,也能夠在不增大頂端部6的外徑的前提下組裝攝像單元60。另外,能夠提供一種具有利用這種組裝方法組裝的攝像單元60的內窺鏡2。另外,本實施方式的內窺鏡的特征在于,該內窺鏡具有利用上述組裝方法制造的攝像單元60。本實施方式的內窺鏡2的特征在于,該內窺鏡2具有攝像單元60,該攝像單元60包括作為頂端部主體部的主體部61,其具有作為向前方開口的開口部的前方開口部63、向側方開口的開口部的側方開口部64及向后方開口的開口部的后方開口部62以及與三個上述開口部相連通的配置空間部65 ;作為透鏡部的前透鏡部51,其包括外徑與上述前方開口部63大致嵌合的頂端透鏡41 ;以及攝像部55,其與上述后方開口部62相嵌合,具有攝像元件34,該攝像元件34配置在上述透鏡部的成像位置,或者配置在該透鏡部和與上述攝像元件34 —體配置在該透鏡部的后方的后透鏡部52的成像位置;上述側方開口部64以大于等于上述透鏡部向側方的投影面積的大小以能夠從側方插入上述透鏡部的方式進行開口,開口為比組裝后的上述透鏡部和上述攝像部向側方的投影面積小,上述后方開口部62以小于上述透鏡部的最大外徑并且與上述攝像部55的外徑大致相同的內徑進行開口。接著,參照圖5、圖6A 圖6E說明本實施方式的攝像單元60的組裝方法。最初,如圖5的步驟SI所示,從側方開口部64向配置空間部65內插入前透鏡部51。圖6A表示該步驟SI的插入步驟的情形。如圖6A所示,在將后方開口部62的內徑設為Φa、將透鏡框56的內徑設為Φ1、將攝像部55的透鏡框54的外徑設為Φ2(參照圖6D)、將前方開口部63的內徑設為的情況下,在本實施方式中,設定為Φ1> eta = Φ2。 另外,主體部61中的前方開口部63與后方開口部62被加工成為開口的中心軸線一致的同軸。另外,前方開口部63的內徑與前透鏡部51的透鏡框53的頂端側的外徑Φ3相同(Cj5b = Φ3),通過以使前透鏡部51嵌合到該前方開口部63內并且使攝像部55的透鏡框54嵌合到后方開口部62內的方式進行插入,能夠使前透鏡部51與攝像部55的光軸一致(配合)。另外,頂端透鏡41具有與透鏡框53的頂端側的內徑相嵌合的外徑,因而成為稍微小于前方開口部63的內徑而大致嵌合的外徑尺寸。另外,由于側方開口部64的頂端部6的長度方向上的開口長度W被設定為大于等于前透鏡部51的光軸方向上的長度LI的大小(W彡LI),并且側方開口部64以該開口長度W在除了下端以外的圓周方向上較寬地開口,因此能夠將前透鏡部51從側方開口部64插入到配置空間部65內。因而,該側方開口部64以大于等于前透鏡部51向側方的投影面積的尺寸(規(guī)格)的大小向側方開口,以便能夠將前透鏡部51從與該前透鏡部51的光軸方向正交的側方插入到側方開口部64內。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側方開口部64以小于組裝后的前透鏡部51和攝像部55向側方的投影面積的尺寸的方式向側方開口。換言之,該側方開口部64沒有以能夠從該側方開口部64插入組裝了前透鏡部51與攝像部55后的一體化的前透鏡部51與攝像部55的程度較大地向側方開口。更容易理解地說,由于一體化的前透鏡部51與攝像部55的長度方向上的長度大于側方開口部64的側方的開口長度W,因此不能夠將組裝后的前透鏡部51與攝像部55從側方開口部64插入到配置空間部65內。另外,配置空間部65具有以前方開口部63和后方開口部62的中心軸線為中心且長度W、與反射透鏡15的外徑Φπι大致相等的圓柱形狀的配置空間。另外,反射透鏡15的外徑Φπι與透鏡框53和透鏡框56的最大外徑相等。另外,在圖6Α等中,示出了從成為紙面的上側的側方開口部64向配置空間部65內插入前透鏡部51的情形,但是也能夠從與紙面垂直的側方插入。接著,如圖5的步驟S2所示,使插入到配置空間部65內的前透鏡部51在配置空間部65內向前方側移動,使前透鏡部51的頂端透鏡41嵌合到前方開口部63內。圖6Β表示通過步驟S2的嵌合步驟使前透鏡部51嵌合到前方開口部63內的情形。接著,如圖5的步驟S3所示,從側方開口部64向配置空間部65內插入側視照明構件21,使該側視照明構件21與透鏡框56相嵌合地配置。圖6C表示通過步驟S3的配置步驟將側視照明構件21插入到配置空間部65內的情形。在該情況下,如上所述圓環(huán)形狀的側視照明構件21 (由于在圓環(huán)形狀狀態(tài)下無法直接插入)在將圓環(huán)例如二等分后的狀態(tài)下插入到配置空間部65內,在與透鏡框56相嵌合地配置之后,利用粘接劑等粘接為圓環(huán)形狀。接著,如圖5的步驟S4所示,從后方開口部62向配置空間部65內插入攝像部55的頂端側,使攝像部55的透鏡框54與后方開口部62的內徑相嵌合。圖6D表示步驟S4的嵌合步驟中的、從后方開口部62向配置空間部65內插入攝像部55的頂端側的情形。由于如上所述前方開口部63與后方開口部62形成為同軸,因此通過從后方開口部62的后方插入攝像部55,并使其與后方開口部62相嵌合,從而前透鏡部 51的光軸與后透鏡部52的光軸一致。接著,進行圖5的步驟S5的對焦調整。使與后方開口部62相嵌合的攝像部55的透鏡框54向光軸O方向移動,進行對焦調整,以便在攝像元件34的攝像面34a上以相對于預定距離的被攝體聚焦的狀態(tài)成像前方開口部63 (直視觀察窗12)的前方側的被攝體的像與側方側的被攝體的像。另外,在進行了對焦后的嵌合位置,將透鏡框54固定在主體部61的后方開口部62內,并且透鏡框53也利用粘接劑、固定螺釘?shù)裙潭ㄓ谥黧w部61的前方開口部63。而且也向透鏡框56的周圍的空間填充粘接劑等,結束攝像單元60的組裝。圖6E表示進行了步驟S5的對焦步驟后的組裝結束后的攝像單元60。另外,以上述方式組裝的攝像單元60經(jīng)過進一步嵌入到插入部4的頂端側的作業(yè)而成為如圖2、圖3、圖7A所示的結構。另外,圖7A表示與圖6A 圖6E相同的剖面位置處的主體部周邊的剖面構造。該剖面位置與圖3中的A — O — C剖面相對應。另外,在圖6A 圖6E中,省略了圖7A所示的支承構件18中的與直視觀察窗用噴嘴部19相連通的管路67 (后述的圖9A 圖9G也一樣)。另外,圖7B表示從圖7A的D方向看到的后視圖。在上述本實施方式的組裝方法中,由于使后方開口部62的內徑小于前透鏡部51的反射透鏡15的外徑、且與攝像部55的外徑相同,因此能夠縮小頂端部6的外徑。因而,根據(jù)本實施方式的組裝方法,在構成物鏡系統(tǒng)11的前透鏡部51的外徑大于攝像部55的外徑的情況下,也能夠縮小頂端部6的外徑尺寸。與此相對,在未采用本實施方式的組裝方向而采用了上述公報的組裝方向的情況下,需要將后方開口部62的內徑設為大于等于圖7B中的虛線所示的反射透鏡15的外徑,因此,需要如雙點劃線所示那樣將頂端部6設為更大的外徑。這樣,根據(jù)本實施方式的攝像單元60的組裝方法,能夠減小頂端部6的外徑。另夕卜,根據(jù)利用本組裝方法將攝像單元60搭載于頂端部6的內窺鏡2,在向患者的體腔內插入插入部4的情況下,由于頂端部6的外徑較小,因此能夠更順暢地插入。因而,手術者能夠順暢且在短時間內進行內窺鏡檢查、根據(jù)需要而進行的借助處理器具的處理。另外,在本實施方式的攝像單元60中,設成如下構造在共用的攝像元件34上,以使直視的被攝體圖像與側視的被攝體圖像同心的方式進行成像、并且以在側視的被攝體圖像中也能夠保持直視的被攝體圖像中的從中心朝向外周的方向的方式,利用反射透鏡16反射兩次進行成像。因而,根據(jù)本實施方式的內窺鏡2,在將由攝像單元60拍攝的圖像作為直視的圖像與側視的圖像進行顯示的情況下,手術者對兩圖像的把握變得容易,而且能夠更順暢地進行診斷等,因此能夠提高對于手術者的便利性。另外,在上述第I實施方式中,也可以不設置透鏡框56。第2實施方式接著,說明本發(fā)明的第2實施方式。由于本實施方式與第I實施方式相類似,因此說明不同的部分。在第I實施方式中,設定為Φ1> Cta= Φ2 (其中,在如上所述未設置透鏡框56的情況下,為Φα = Φ2)的條件,但是在本實施方式中,能夠在與這種條件不同的條件下進行組裝。具體地說,能夠在Φ2= Φ1< <J>a= ΦΓ的條件下進行組裝。在此,表示透鏡框56的后端側的外徑。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在組裝前,使用從前透鏡部51分離的透鏡框56,并且與第I實施方式的情況相比加長了透鏡框56的光軸方向上的長度L2。但是,該長度L2設為小于等于側方開口部64的開口長度W,以便能夠從側方開口部64向配置空間部65內插入透鏡框56。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用附圖標記51'表不與透鏡框56分離的狀態(tài)的前透鏡部。圖8表示本實施方式中的攝像單元60的組裝方法的順序,圖9Α 圖9F表示其說明圖。圖8的組裝方法的順序是,作為最初的步驟Sll,將與前透鏡部5Γ分離的透鏡框56從側方開口部64插入到配置空間部65內。圖9Α表示將透鏡框56從側方開口部64插入到配置空間部65內的情形。在接下來的步驟S12中,在使插入的透鏡框56與后方開口部62相嵌合之后,從側方開口部64向配置空間部65內插入前透鏡部51'。圖9Β表示在使透鏡框56與后方開口部62相嵌合的狀態(tài)下、從側方開口部64向配置空間部65內插入前透鏡部51'的情形。在接下來的步驟S13中,使插入到配置空間部65內的前透鏡部51'嵌合到前方開口部63內。該步驟S13與圖5的步驟S2相同。圖9C表示使前透鏡部51'嵌合到前方開口部63內的狀態(tài)。在接下來的步驟S14中,使透鏡框56向前方移動,利用粘接劑等將透鏡框56的前表面固定在前透鏡部51'的后表面上。圖9D表示將透鏡框56固定在前透鏡部5Γ的后表面上的狀態(tài)(即,使前透鏡部51嵌合到前方開口部63內的狀態(tài))。在接下來的步驟S15中,從側方開口部64插入側視照明構件21,將側視照明構件21配置并固定在透鏡框56的外周面上。圖9Ε表示從側方開口部64插入側視照明構件21的情形。在接下來的步驟S16中,從后方開口部62的后方插入攝像部55,使插入的攝像部55與透鏡框56相嵌合。圖9F表不從后方開口部62的后方插入攝像部55的情形。在接下來的步驟S17中,針對與透鏡框56相嵌合的攝像部55,進行針對前透鏡部51和攝像部55的對焦調整。使與透鏡框56相嵌合的攝像部55的透鏡框54向光軸O方向上移動,進行對焦調整,以便在攝像元件34的攝像面34a上以在預定的距離聚焦的狀態(tài)成像前方側的被攝體的像與側方側的被攝體的像。在進行了對焦的狀態(tài)下的、與透鏡框56相嵌合的攝像部55的嵌合位置,將攝像部55固定在透鏡框56上。而且,將透鏡框56也固定在主體部61上,結束圖8的組裝。圖9G表示通過步驟S17的對焦步驟完成了組裝的攝像單元60。另外,使該攝像單元60經(jīng)由進一步嵌入到插入部4的頂端側的作業(yè)而成為如圖10所示的構造。另外,圖10表示與圖9A 圖9G相同的剖面位置處的主體部周邊的剖面構造。 在本實施方式中,也通過從后方開口部62插入攝像部55,并使該攝像部55與透鏡框56相嵌合,從而前透鏡部51與攝像部55的后透鏡部52的光軸一致,因此僅通過進行光軸方向的對焦調整就能夠簡單地進行攝像單元60的組裝。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也能夠 使用內徑小于反射透鏡15的外徑的后方開口部62來進行組裝,因此能夠縮小頂端部6的外徑。另外,在第I實施方式中,在透鏡框56與透鏡框54之間存在有空隙部,但是在本實施方式中,透鏡框56與透鏡框54相嵌合,在該透鏡框54的外周嵌合有側視照明構件21,消除了空隙部。因而,能夠提高透鏡框56、54的內側的透鏡部分的水密性。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作為成像在攝像元件34上的成像透鏡系統(tǒng)的物鏡系統(tǒng)11,由作為透鏡部的前透鏡部51和一體設置在攝像部55上的后透鏡部52構成,但是并不限定于該結構。例如,也能夠應用于構成為將后透鏡部52的透鏡設置在前透鏡部51側而形成透鏡部、并僅將攝像元件34設置在攝像部55上的結構的情況。在該情況下,進行對焦以使得攝像部55的攝像元件34位于透鏡部(的透鏡系統(tǒng))的成像位置。另外,也可以如以下說明的第2實施方式的變形例那樣組裝攝像單元。在上述實施方式中,由于在前透鏡部5?;蚯巴哥R部51中一體安裝有頂端透鏡41與反射透鏡15,因此在僅通過一種透鏡部就可以組裝出能夠進行直視觀察與側視觀察的攝像單元的情況下,能夠減少工時。另一方面,若能夠設為能夠改變直視與側視的觀察范圍、或者能夠在直視與側視下改變焦距地進行觀察(攝像),則能夠提高對于使用者的選擇項、便利性。因此,在本變形例中,利用由反射透鏡15與透鏡框53構成的前透鏡部51"(參照圖11B)以及由與該透鏡框53相嵌合的透鏡框68及頂端透鏡41構成的頂端透鏡部69 (參照圖11C)構成第2實施方式中的前透鏡部5Γ。在該情況下,透鏡框53的頂端的外徑與前方開口部63的內徑相嵌合。然后,利用圖IlA所示的順序進行組裝。若在圖8的步驟Sll 步驟S16中將前透鏡部51'替寫為前透鏡部51",則圖IlA的順序中的步驟Sll S16與圖8的步驟Sll 步驟S16的情況相同。與圖IlA中的例如步驟S12對應的圖成為圖IlB那樣。在步驟S16之后,在步驟S21中從前方開口部63的前方插入頂端透鏡部69的透鏡框68,并使該透鏡框68與透鏡框53相嵌合。圖IlC表示從前方開口部63的前方插入頂端透鏡部69的透鏡框68的情形。在接下來的步驟S22中,進行直視的成像區(qū)域與側視的成像區(qū)域的調整和對焦調整。而且,也進行調整以使得直視的成像區(qū)域與側視的成像區(qū)域的邊界大致一致。
該調整進行使攝像部55的透鏡框54相對于透鏡框56向光軸方向移動的調整(由此產(chǎn)生的側視的成像區(qū)域的調整和側視被攝體圖像向聚焦狀態(tài)的對焦調整)和使頂端透鏡部69的透鏡框68相對于透鏡框53向光軸方向移動的調整(由此產(chǎn)生的直視的成像區(qū)域的調整和直視被攝體圖像向聚焦狀態(tài)的對焦調整)。通過也進行這種調整,從而直視的成像區(qū)域及側視的成像區(qū)域的調整和直視被攝體圖像及側視被攝體圖像的對焦調整能夠調整為直視的成像區(qū)域與側視的成像區(qū)域的邊界大致一致。換言之,在將一個被攝體圖像對焦調整為聚焦狀態(tài)之后,能夠維持該被攝體圖像的聚焦狀態(tài)地進行對焦調整以使得另一個被攝體圖像成為聚焦狀態(tài)。例如,在進行針對側視被攝體圖像的向聚焦狀態(tài)的對焦調整之后,通過進行頂端透鏡部69向透鏡框68的光軸方向的移動調整來進行針對直視被攝體圖像的向聚焦狀態(tài)的對焦調整即可。若如此調整,則易于設定為能夠以聚焦狀態(tài)線材各個 被攝體圖像、能夠在直視與側視下改變焦距,或者在產(chǎn)品之間尺寸存在偏差的情況下也能夠進行調整以便吸收偏差而保持預定的成像特性。在調整后的狀態(tài)下,固定透鏡框68、54等而結束攝像單元60的組裝。進一步進行將組裝后的攝像單元60嵌入到插入部的頂端側的作業(yè)。根據(jù)本變形例,能夠進行直視與側視下的觀察,也能夠應用于這些光學特性不同的攝像單元的情況。此外,具有與第2實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另外,不是將圖IlA中的步驟S21限定于在步驟S16之后進行的順序,也可以設為在步驟S14之后或步驟S15之后進行。另外,也可以將本變形例應用于第I實施方式。另外,在通過上述實施方式組裝的攝像單元60中,也可以將前透鏡部51等設為如下所述的結構。上述例如第I實施方式中的構成前透鏡部51的反射透鏡15構成為其外周面呈現(xiàn)于側視觀察窗13的構造,但是如圖12所示也可以使用例如采用了氣密功能較高的藍寶石的藍寶石環(huán)71來將反射透鏡15的外周面設為更高的氣密構造。在使用玻璃而玻璃成形的反射透鏡15的外周面上接合環(huán)形狀的藍寶石環(huán)71的內周面,對于該藍寶石環(huán)71,其環(huán)形形狀的兩端通過(能夠焊接)金屬噴鍍處理而形成了金屬噴鍍部70a、70b。藍寶石環(huán)71的光軸方向的長度比反射透鏡15的外周面上的光軸方向的長度短一些,藍寶石環(huán)71的形成有金屬噴鍍部70a、70b的端面與覆蓋反射透鏡15的外周面的兩端的、由金屬構件構成的透鏡框53和透鏡框56隔著較小的空隙地相對。而且,金屬噴鍍部70a、70b的端面與透鏡框53及透鏡框56在較小的空隙部分72處進行焊接而將反射透鏡15的外周面設為氣密構造,防止蒸氣侵入到反射透鏡15。通過設為這種氣密構造,即使長期使用也能夠防止蒸氣侵入到反射透鏡15,能夠有效地防止側視觀察窗13等的(由蒸氣造成的)視場模糊。另外,也能夠將圖12的結構應用于第2實施方式。在該情況下,只要在圖8的步驟S14中進行金屬噴鍍部70b的端面與透鏡框56之間的焊接即可。另外,圖13是在成形反射透鏡15的情況下進一步在該反射透鏡15的前后方向的面(在圖13中為上下方向的面)上安裝有上述透鏡框53、56,通過雙色成形來形成具有用于確定透鏡框53、56的安裝位置的定位部件的功能的樹脂成形部73a、73b。
另外,樹脂成形部73a、73b設置在成為反射透鏡15的有效直徑的外側的部分處。而且,在樹脂成形部73a、73的定位部74a、74b上,如雙點劃線所示那樣分別嵌合并安裝有透鏡框53、56。通過設為這種構造,能夠省去進行反射透鏡15的定心并安裝透鏡框53、56的調整,并且能夠利用樹脂成形部73a、73b提高反射透鏡15的強度。另外,由于反射透鏡15成為僅樹脂成形部73a、73b進行接觸的構造,因此與直接安裝透鏡框53、56的情況相比,能夠減少產(chǎn)生反射透鏡15與透鏡框53、56之間的剝離的情況,并且也能夠減少由于剝離而使視場因蒸氣侵入而變得模糊的情況。在圖14中采用在前透鏡部51的后表面?zhèn)炔糠值臉嬙熘性O置臺階部的構造。反射透鏡15的供透鏡框56的前表面安裝的后表面設有在半徑較小一側呈臺階狀凹陷的臺階部75。另外,該臺階部75的周圍的后表面76被加工為鏡面狀以避免應力集中。在透鏡框56中,在其前表面部分,與上述臺階部75相對應地形成有在半徑較小一 側呈臺階狀突出的突出部77,該突出部77的外周面與臺階部75相嵌合而成為定心(軸線配合)用的嵌合面,對于嵌合并相對的反射透鏡15的后表面與透鏡框56的前表面之間,例如利用吸濕性的粘接劑78來進行固定。另外,反射透鏡15的前表面?zhèn)炔皇窃O為臺階狀,而是利用粘接劑等將透鏡框53固定在反射透鏡15上,但是也可以設為臺階狀的構造(臺階構造)。另外,在透鏡框56的內側具有與該透鏡框56相嵌合的透鏡框,在該透鏡框上配置有供后透鏡部安裝的攝像部。設為這種臺階構造,形成有效地防止蒸氣侵入到透鏡框53的內側的光學系統(tǒng)內的蒸氣侵入防止閥。因而,利用如圖14所示的構造,能夠有效地防止蒸氣侵入到透鏡框53的內側,能夠減少視場模糊的情況。另外,也可以構成向與臺階部75相鄰的凹部狀空隙填充硅膠等干燥劑、吸濕劑或者封入干燥空氣等來防止在長期使用過程中由蒸氣侵入造成的模糊等的構造。另外,將上述實施方式等部分地組合等而構成的實施方式也屬于本發(fā)明。本申請是以2011年3月31日在日本提出申請的日本特愿2011 — 80252號作為要求優(yōu)先權的基礎進行申請的,上述公開內容被引用于本申請的說明書、權利要求書及附圖中。
權利要求
1.一種內窺鏡攝像單元的組裝方法,其特征在于, 該內窺鏡攝像單元包括 頂端部主體部,其具有作為向前方開口的開口部的前方開口部、向側方開口的開口部的側方開口部及向后方開口的開口部的后方開口部,該頂端部主體部還具有與三個上述開口部相連通的配置空間部; 透鏡部,其包括外徑與上述前方開口部大致嵌合的頂端透鏡;以及攝像部,其與上述后方開口部相嵌合并具有攝像元件,該攝像元件配置在上述透鏡部的成像位置,或者配置在該透鏡部和與上述攝像元件一體配置在該透鏡部的后方的后透鏡部的成像位置; 該內窺鏡攝像單元的組裝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插入步驟,從上述側方開口部向上述配置空間部內插入上述透鏡部; 嵌合步驟,使插入到上述配置空間部內的上述透鏡部嵌合到與上述配置空間部相連通的上述前方開口部內;以及 攝像部嵌合步驟,其使上述攝像部從上述后方開口部的后方嵌合到上述后方開口部內。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內窺鏡攝像單元的組裝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側方開口部以大于或等于上述透鏡部向側方的投影面積的大小開口以便能夠從側方插入上述透鏡部,且比組裝后的上述透鏡部和上述攝像部向側方的投影面積小地開n, 上述后方開口部以小于上述透鏡部的最大外徑并且與上述攝像部的外徑大致相同的內徑開口。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內窺鏡攝像單元的組裝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透鏡部由直視用物鏡和側視用物鏡構成,該直視用物鏡用于將上述前方開口部的前方側的被攝體的像作為直視被攝體圖像成像在上述攝像元件的攝像面上,該側視用物鏡為了將與該直視用物鏡的光軸方向正交的側方側的被攝體的像作為側視被攝體圖像成像在上述攝像元件的攝像面上而具有反射兩次的反射面, 該內窺鏡攝像單元的組裝方法還包括照明構件配置步驟,即,至少在上述嵌合步驟之后,從上述側方開口部插入用于對上述側視用物鏡的側視視場進行照明的側視照明構件,將上述側視照明構件配置在上述側方開口部內。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內窺鏡攝像單元的組裝方法,其特征在于, 該內窺鏡攝像單元的組裝方法還包括如下步驟,即,在上述攝像部嵌合步驟之后,進行對焦以使上述直視被攝體圖像與上述側視被攝體圖像以聚焦狀態(tài)成像在上述攝像元件的攝像面上。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內窺鏡攝像單元的組裝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對焦步驟中進行對焦,以便在上述攝像面上,上述直視被攝體圖像以聚焦狀態(tài)成像在圓形區(qū)域中,并且上述側視被攝體圖像以聚焦狀態(tài)成像在上述圓形區(qū)域的外側的大致圓環(huán)區(qū)域中。
6.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內窺鏡攝像單元的組裝方法,其特征在于, 利用上述內窺鏡攝像單元的組裝方法來組裝搭載于內窺鏡的上述內窺鏡攝像單元。
7.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內窺鏡攝像單元的組裝方法,其特征在于, 利用上述內窺鏡攝像單元的組裝方法來組裝搭載于內窺鏡的上述內窺鏡攝像單元。
8.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內窺鏡攝像單元的組裝方法,其特征在于, 利用上述內窺鏡攝像單元的組裝方法來組裝搭載于內窺鏡的上述內窺鏡攝像單元。
9.一種內窺鏡,其特征在于, 該內窺鏡具有內窺鏡攝像單元, 該內窺鏡攝像單元包括 頂端部主體部,其具有作為向前方開口的開口部的前方開口部、向側方開口的開口部的側方開口部及向后方開口的開口部的后方開口部,該頂端部主體部還具有與上述開口部相連通的配置空間部; 透鏡部,其包括外徑與上述前方開口部大致嵌合的頂端透鏡;以及 攝像部,其與上述后方開口部相嵌合并具有攝像元件,該攝像元件配置在上述透鏡部的成像位置,或者配置在該透鏡部和與上述攝像元件一體配置在該透鏡部的后方的后透鏡部的成像位置; 上述側方開口部以大于或等于上述透鏡部向側方的投影面積的大小開口以便能夠從側方插入上述透鏡部,且比組裝后的上述透鏡部和上述攝像部向側方的投影面積小地開n, 上述后方開口部以小于上述透鏡部的最大外徑并且與上述攝像部的外徑大致相同的內徑開口。
10.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內窺鏡,其特征在于, 上述透鏡部由直視用物鏡和側視用物鏡構成,該直視用物鏡用于將上述前方開口部的前方側的被攝體的像作為直視被攝體圖像成像在上述攝像元件的攝像面上,該側視用物鏡為了將與該直視用物鏡的光軸方向正交的側方側的被攝體的像作為側視被攝體圖像成像在上述攝像元件的攝像面上而具有反射兩次的反射面, 而且,在上述側方開口部內配置有與上述透鏡部相鄰并用于對上述側視用物鏡的側視視場進行照明的側視照明構件。
11.根據(jù)權利要求10所述的內窺鏡,其特征在于, 上述攝像單元構成為將使用上述直視用物鏡生成的上述直視被攝體圖像成像在上述攝像元件的攝像面上的圓形區(qū)域中、將使用上述側視用物鏡生成的上述側視被攝體圖像成像在上述攝像元件的攝像面上的上述圓形區(qū)域的外側的大致圓環(huán)形狀的區(qū)域中。
12.根據(jù)權利要求11所述的內窺鏡,其特征在于, 上述攝像單元具有用于以聚焦狀態(tài)成像上述直視被攝體圖像的第I焦點調整部和用于以聚焦狀態(tài)成像上述側視被攝體圖像的第2焦點調整部。
13.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內窺鏡,其特征在于, 上述攝像單元具有用于以聚焦狀態(tài)成像上述直視被攝體圖像的第I焦點調整部和用于在上述第I調整前或上述第I調整后進一步以聚焦狀態(tài)成像上述側視被攝體圖像的第2焦點調整部。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內窺鏡攝像單元的組裝方法及內窺鏡。該內窺鏡攝像單元包括頂端部主體部、透鏡部以及攝像部,該頂端部主體部具有前方開口部、側方開口部、后方開口部和配置空間部,該透鏡部包括外徑與前方開口部大致嵌合的頂端透鏡,該攝像部與后方開口部相嵌合,具有配置在透鏡部等透鏡系統(tǒng)的成像位置的攝像元件,該內窺鏡攝像單元的組裝方法包括從側方開口部向配置空間部內插入透鏡部的插入步驟、使插入的透鏡部嵌合到前方開口部內的嵌合步驟以及使攝像部從后方開口部的后方嵌合到后方開口部內的攝像部嵌合步驟。
文檔編號A61B1/04GK102970915SQ201280001851
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15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3月31日
發(fā)明者本田一樹 申請人:奧林巴斯醫(yī)療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