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止咳化痰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止咳化痰的中藥組合物,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菊花20-25、馬齒莧10-12、黃芪10-15、黨參4-6、車前草3-5、敗醬草2-4、黃連3-5、鉤藤5-7、葶藶子2-4、虎杖1-3、麥冬5-8、炙甘草3-4、桑葉2-4、地錦草1-3、山油麻2-4、山菠蘿1-3、羊須草2-4、愛玉子1-3、鴨公青1-3和枇杷葉1-2;本發(fā)明的原料之間相互配合,具有集養(yǎng)心安神、健脾益氣、滋肝養(yǎng)腎、疏風散熱等功效,本發(fā)明可有效治療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肺熱痰郁、痰黃稠粘等癥,其吸收好,不易產(chǎn)生抗藥性,無毒副作用。
【專利說明】一種止咳化痰的中藥組合物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止咳化痰的中藥組合物,屬于中藥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咳喘是肺病的常見臨床癥狀,病情較為頑固,治療周期非常漫長,誘因主要有氣候變化、呼吸道感染、空氣污染等,尤其在現(xiàn)今PM2.5經(jīng)常超標的情況下,患有咳喘的患者尤為增多,一般人們都采用佩戴口罩的方式來應對空氣污染,但是效果不是很好,容易復發(fā),病情較為嚴重時一般服用消炎的西藥或中藥止咳糖漿,但是效果都非常不明顯,而且治療周期也很長。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止咳化痰的中藥組合物。
[0004]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止咳化痰的中藥組合物,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菊花20-25、馬齒莧10-12、黃芪10-15、黨參4-6、車前草3-5、敗醬草2-4、黃連3_5、鉤藤5_7、葶藶子2_4、虎杖1_3、麥冬
5-8、炙甘草3-4、桑葉2-4、地錦草1-3、山油麻2_4、山菠蘿1_3、羊須草2_4、愛玉子1_3、鴨公青1_3和批把葉1-2。
[0005]止咳化痰的中藥組合物,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菊花22、馬齒莧11、黃芪12、黨參5、車前草4、敗醬草3、黃連4、鉤藤6、葶藶子3、虎杖2、麥冬6.5、炙甘草3.5、桑葉3、地錦草2、山油麻3、山菠蘿2、羊須草3、愛玉子2、鴨公青2和枇杷葉1.5。
[0006]地錦草為大戟科植物的地錦草;山油麻為榆科植物山油麻之葉;山菠蘿,露兜樹科露兜樹屬植物露兜簕,以根、果和果核入藥;羊須草為茜草科耳草屬植物白花蛇舌草的全草;愛玉子屬??崎艑僦参?;鴨公青,別名鴨公藤,鼠李科,勾兒茶屬。
[0007]用量及用法:服用本發(fā)明的中藥組合物,每日一劑,一般7-10天即可治愈。
[0008]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fā)明的原料之間相互配合,具有集養(yǎng)心安神、健脾益氣、滋肝養(yǎng)腎、疏風散熱等功效,本發(fā)明可有效治療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肺熱痰郁、痰黃稠粘等癥,其吸收好,不易產(chǎn)生抗藥性,無毒副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0009]實施例1:止咳化痰的中藥組合物,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g)為:菊花22、馬齒莧
11、黃芪12、黨參5、車前草4、敗醬草3、黃連4、鉤藤6、葶藶子3、虎杖2、麥冬6.5、炙甘草
3.5、桑葉3、地錦草2、山油麻3、山菠蘿2、羊須草3、愛玉子2、鴨公青2和枇杷葉1.5。
[0010]用量及用法:服用本發(fā)明的中藥組合物,每日一劑,一般7-10天即可治愈。
[0011]典型病例:
病例1、魏某,女,46歲,體弱多病,近期由于偶感風寒,一直咳嗽,痰多,遇冷、夜晚咳嗽加劇,服用了止咳糖漿,但是癥狀只是稍有減輕,并未徹底治愈,服用 本發(fā)明的中藥組合物,每日一劑,連服一周后,諸癥消失,徹底治愈。
[0012]病例2、許某,男,18歲,由于天氣寒冷,感染風寒,近幾天一直咳嗽、吐痰,體熱,月艮用止咳糖漿,但效果不明顯,后服用本發(fā)明的中藥組合物,每日一劑,連服10劑后,治愈。
[0013]病例3:蘇某,男,72歲,外感一周,流涕,自覺低熱而體溫不高,咽痛,咳嗽,晨起有黃痰,納眠可,查體見咽部充血,服用本發(fā)明的中藥組合物,每日一劑,服用2劑后,咳嗽減輕,無流涕,繼續(xù)服用一 周后,諸癥全消,治愈。
【權利要求】
1.一種止咳化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菊花20-25、馬齒莧10-12、黃芪10-15、黨參4-6、車前草3-5、敗醬草2-4、黃連3-5、鉤藤5-7、葶藶子2-4、虎杖1-3、麥冬5-8、炙甘草3-4、桑葉2-4、地錦草1_3、山油麻2_4、山菠蘿1_3、羊須草2-4、愛玉子1_3、鴨公青1_3和批把葉1-2。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止咳化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菊花22、馬齒莧11、黃芪12、黨參5、車前草4、敗醬草3、黃連4、鉤藤6、葶藶子3、虎杖2、麥冬6.5、炙甘草3.5、桑葉3、地錦草2、山油麻3、山菠蘿2、羊須草3、愛玉子2、鴨公青2和枇杷葉1.5。
【文檔編號】A61P11/10GK103989919SQ201410159660
【公開日】2014年8月20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21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4月21日
【發(fā)明者】史家舉 申請人:史家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