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腸靶向吸收的殼聚糖衍生物、其制備方法及載藥納米粒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小腸靶向吸收的殼聚糖衍生物、其制備方法及其載藥納米粒,屬于納米【技術(shù)領(lǐng)域】。本發(fā)明的殼聚糖衍生物,是將兩親性含脫氧膽酸的殼聚糖衍生物與小腸靶向因子維生素B12在惰性氣體保護、于18~38℃下進行化學(xué)鍵合而成;本發(fā)明的載藥納米粒是小腸靶向吸收的殼聚糖衍生物與疏水性藥物在水/有機物混合溶劑中通過自組裝形成。本發(fā)明的殼聚糖衍生物的載藥納米粒含維生素B12小腸靶向因子,能實現(xiàn)小腸上皮細胞跨膜轉(zhuǎn)運吸收,且其具有較好的小腸上皮細胞吸收性能,有望用作一種小腸靶向吸收的口服納米制劑,在藥劑行業(yè)具有一定的應(yīng)用前景。
【專利說明】小腸靶向吸收的殼聚糖衍生物、其制備方法及載藥納米粒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殼聚糖衍生物,具體涉及一種小腸靶向吸收的殼聚糖衍生物、其制備方法及其載藥納米粒。
【背景技術(shù)】
[0002]聚合物納米粒是由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粒徑在1nm~I μ m的固態(tài)膠體粒子(Singh R.et al., Experimental and Molecular Pathology, 2009, 86, 215-223)??诜{米粒作為一種極具潛力的新興給藥技術(shù),能提高患者的順應(yīng)性,解決許多制劑技術(shù)難題,如防止藥物被胃腸道的酸和酶破壞,減少藥物對胃腸道的刺激性,并可通過結(jié)構(gòu)修飾達到定向釋放的效果。然而,由于腸道上皮細胞的間隙緊密,使得納米粒很難通過細胞間隙而被大量吸收。據(jù)文獻報道(Win K.Y.et al.,B1materials, 2005,2713-2722),不同尺寸的納米粒有可能通過以下途徑被腸道吸收:(I)細胞旁路吸收:粒徑小于50nm的納米粒穿越腸上皮細胞間隙而被吸收;(2)內(nèi)吞入胞吸收:粒徑為50~500nm的納米粒被腸上皮細胞胞吞;
[3]淋巴組織吸收:粒徑為500~1μ m的納米粒被腸淋巴濾泡集結(jié)(Peyer’ s patches)中的M細胞吸收。此外,納米粒表面性質(zhì)也是影響其被腸道吸收的重要因素。例如,疏水性強的納米粒易被腸道吸收,因它易被生物粘膜粘附并且對M細胞有更強的親和力。
[0003]目前研究發(fā)現(xiàn),殼聚糖及其衍生物的粘膜粘附性及本身帶正電荷的氨基能與帶負電荷的緊密聯(lián)結(jié)及腸表面細胞相互作用,打開腸表面緊密聯(lián)結(jié),促進細胞旁路吸收(van der Lubben L.M.et al., 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Sciences, 2001, 14, 201-207)。脫氧膽酸((Deoxycholic acid)具有疏水和親水性,能降低納米粒與胃腸道黏液的表面張力,促使納米粒被吸收入腸淋巴濾泡集結(jié)(Damge C.etal., Journal of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1997, 86, 1403-1409)。維生素 B12 (VB12)可與腸道粘膜上的造血內(nèi)因子能特異性結(jié)合,據(jù)Francis M.F.等報道(Francis M.F.et al.,B1macromolecules2005, 6, 2462-2467),將其偶聯(lián)到葡聚糖-聚氧化乙烯石槽烷基醚納米粒上,利用其對小腸的定位吸收機制可提高腸道對納米粒的攝取。
[0004]在現(xiàn)有技術(shù)中,偶聯(lián)脫氧膽酸的殼聚糖衍生物已有見于報道,例如,周懷勝等在《兩親性殼聚糖衍生物負載及緩釋醋酸曲安奈德的性能》中報道了以偶聯(lián)脫氧膽酸的殼聚糖衍生物負載醋酸曲安奈德(周懷勝等,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fù),2010,14(29),5371-5374)。但是,目前尚未見報道有相關(guān)偶聯(lián)脫氧膽酸基團和VB12小腸靶向因子的殼聚糖衍生物及其制備成小腸靶向吸收納米粒的技術(shù)。
【發(fā)明內(nèi)容】
[0005]為克服上述現(xiàn)有技術(shù)中的不足,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偶聯(lián)了脫氧膽酸和小腸靶向因子維生素B12的小腸靶向吸收的殼聚糖衍生物。
[0006]與此相應(yīng),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制備偶聯(lián)了脫氧膽酸和小腸靶向因子維生素B12的小腸靶向吸收的殼聚糖衍生物的方法。[0007]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上述殼聚糖衍生物的載藥納米粒,該載藥納米粒能實現(xiàn)小腸上皮細胞跨膜轉(zhuǎn)運吸收,且其小腸上皮細胞跨膜轉(zhuǎn)運吸收的性能較兩親性含脫氧膽酸的殼聚糖衍生物的載藥納米粒更好。
[0008]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的小腸靶向吸收的殼聚糖衍生物在殼聚糖上偶聯(lián)了脫氧膽酸和維生素B12 ;其中,殼聚糖的重均分子量為50000~450000,脫乙酰度為70~98% ;脫氧膽酸的接枝率為3~15%,VB12的接枝率為5~15% ;
[0009]所述小腸靶向吸收的殼聚糖衍生物的結(jié)構(gòu)式為:
[0010]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小腸靶向吸收的殼聚糖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腸靶向吸收的殼聚糖衍生物在殼聚糖上偶聯(lián)了脫氧膽酸和維生素B12 ;其中,殼聚糖的重均分子量為50000~450000,脫乙酰度為70~98%;脫氧膽酸的接枝率為3~15%,VB12的接枝率為5~15%; 所述小腸靶向吸收的殼聚糖衍生物的結(jié)構(gòu)式為: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小腸靶向吸收的殼聚糖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殼聚糖的脫乙酰度為95% ;脫氧膽酸的接枝率為11%,VB12的接枝率為13%。
3.—種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小腸靶向吸收的殼聚糖衍生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殼聚糖衍生物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稱取10~200重量份維生素B12,按照每克維生素B12中加入20~50毫升無水二甲亞砜的比例,將維生素B12溶于無水二甲亞砜中;加入5~50重量份N,N’ -羰基二咪唑,在惰性氣體保護下,于18~38°C攪拌反應(yīng)10~60分鐘; (2)稱取20~500重量份兩親性含脫氧膽酸的殼聚糖衍生物,按照每克兩親性含脫氧膽酸的殼聚糖衍生物中加入100~500毫升無水二甲亞砜的比例,將兩親性含脫氧膽酸的殼聚糖衍生物置于無水二甲亞砜中,于18~38°C攪拌2~24小時溶解; (3)將步驟(1)得到的反應(yīng)液滴加到步驟(2)所得的溶液中,在惰性氣體保護下,于18~38°C反應(yīng)10~24小時;透析反應(yīng)產(chǎn)物,冷凍干燥6~24小時,得到偶聯(lián)脫氧膽酸基團和維生素B12的殼聚糖衍生物。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制備小腸靶向吸收的殼聚糖衍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和步驟(2)中無水二甲亞砜的制備方法為:按照每升二甲亞砜中加入2~40克氫化鈣的比例,在二甲亞砜中加入氫化鈣,于18~38°C攪拌I~7天,靜置I~7天,過濾,在濾液中加入分子篩,浸泡I~7天。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制備小腸靶向吸收的殼聚糖衍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步驟(3)中惰性氣體為氮氣、氦氣或氬氣。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制備小腸靶向吸收的殼聚糖衍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⑴、步驟⑵和步驟⑶中攪拌的速度為200~800轉(zhuǎn)/分。
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制備小腸靶向吸收的殼聚糖衍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透析的條件為:選用截流分子量為500~50000的透析袋透析I~5天。
8.權(quán)利要求1所述小腸靶向吸收的殼聚糖衍生物的載藥納米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殼聚糖衍生物的載藥納米粒的制備方法為:先稱取5~50重量份殼聚糖衍生物,置于圓底燒瓶中,按照每毫克殼聚糖衍生物中加入0.4~0.6毫升蒸餾水的比例,向殼聚糖衍生物中加入蒸餾水,于18~38°C攪拌至殼聚糖衍生物溶解;再稱取I~20重量份疏水性藥物,按照每毫克疏水性藥物中加入0.2~I毫升有 機溶劑的比例,將疏水性藥物溶于有機溶劑中,所得溶液緩慢滴加到上述殼聚糖衍生物溶液中,于18~38°C持續(xù)攪拌5~24小時;最后在40~60°C水浴中攪拌使有機溶劑揮發(fā),以2000~8000轉(zhuǎn)/分鐘的速度離心混合液5~30分鐘,上層清液即為殼聚糖衍生物的載藥納米粒。
9.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8所述的小腸靶向吸收的殼聚糖衍生物的載藥納米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性藥物為姜黃素或燈盞花素。
10.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8所述的小腸靶向吸收的殼聚糖衍生物的載藥納米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機溶劑為甲醇、乙醇或丙酮。
【文檔編號】A61K47/36GK104031174SQ201410226073
【公開日】2014年9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26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4年5月26日
【發(fā)明者】楊立群, 鄧宇斌, 譚家運, 王競男, 黃玲玉, 王雙萍, 張黎明 申請人:中山大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