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脊柱牽引康復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脊柱牽引康復系統(tǒng),包括床架和床板,所述床板縱向前方設有能軸向牽引頸椎的頸椎牽引機構,所述床板兩側的上方設有能從側面徑向頂壓脊柱的脊柱頂壓機構,所述床板的縱向末端設有踝部牽引機構,所述踝部牽引機構包括固定在床板下方的踝部電動推桿、固定在踝部電動推桿上的踝部牽引支座和能將踝部固定在踝部牽引支座上的踝部固定帶,所述床板下方設有能使床板末端向上傾斜的床板角度推動器。本發(fā)明兼有踝部牽引和自重減壓功能,并能對脊柱進行軸向和徑向多方向牽引,并設有可視牽引系統(tǒng),牽引標準量化科學準確,大大提高牽引過程的安全性。
【專利說明】一種脊柱牽引康復系統(tǒng)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醫(yī)療設備,具體的說是一種脊柱牽引康復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0002] 目前,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和鍛煉的減少,頸椎、腰椎等脊柱疾病越來越常見,給 患者帶來身體和心理上的極大痛苦。因具有無創(chuàng)傷性和低副作用的優(yōu)點,牽引治療成為越 來越多的患者選擇的治療方法,目前國內(nèi)牽引床多為骨盆牽引,傳統(tǒng)的骨盆牽引其牽引力 通過整個骨盆作用于脊柱繼而產(chǎn)生負壓影響突出節(jié)段,力量較為分散,且牽引力主要集中 于上腰段,力線位于脊柱前方,實際作用于下腰部突出部位的力量較小。
[0003] 專利【201310473437. 2】公開了一種頸腰椎牽引床,包括床架,在床架上設有床底 板,所述的床底板縱向依次設有頸椎牽引機構、固定床板、臀部活動床板、以及并列設置的 第一腿部活動床板和第二腿部活動床板,所述的第一腿部活動床板和床架之間設有第一驅 動機構,所述的第二腿部活動床板和床架之間設有第二驅動機構,所述的臀部活動床板和 床架之間設有第三驅動機構,所述的頸椎牽引機構和床架之間設有第四驅動機構。
[0004] 上述方案能實現(xiàn)對頸部和腰部同時牽引治療,也能實現(xiàn)腿部牽引治療,尤其是單 側腿部牽引治療,但上述方案只能進行軸向牽引,牽引方式較為單一,而且通過測力傳感器 和顯示器監(jiān)測牽引情況,為對牽引效果的間接監(jiān)測,監(jiān)測標準不夠準確。
[0005] 現(xiàn)有的牽引過程,通常都是依賴醫(yī)護人員的經(jīng)驗,從較小的牽引重量開始,逐步增 加牽引重量,在牽引過程中觀察病人的情況,主要是病人對牽引疼痛的反應做出判斷,過程 需要多次嘗試;不同人群對疼痛的感受并不相同,比如同年齡的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對疼 痛的感知明顯不同,男性處于生理和遺傳原因對疼痛的感知明顯弱于女性;男性的心理因 素也導致男性對疼痛的反應明顯弱于女性,如果以此作為判斷依據(jù),具有相當?shù)恼`差,導致 男性患者容易造成牽引多度,造成傷害,而女性患者多次牽引,可能也無法達到牽引效果, 延誤治療時機。
【發(fā)明內(nèi)容】
[0006] 本發(fā)明針對以上提出的操作繁瑣、監(jiān)測標準不準確的問題,而研究設計一種脊柱 牽引康復系統(tǒng)。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手段如下:
[0007] -種脊柱牽引康復系統(tǒng),包括牽引床體,CT成像單元、處理單元和數(shù)據(jù)中心;
[0008] 所述床體包括床架和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縱向前方設有軸向牽引頸椎的 頸椎牽引機構,所述床板兩側的上方設有各設有從側面徑向頂壓脊柱的脊柱頂壓機構,所 述床板的縱向末端設有踝部牽引機構,所述踝部牽引機構包括固定在床板下方的踝部電動 推桿、固定在踝部電動推桿上的踝部牽引支座和能將踝部固定在踝部牽引支座上的踝部固 定帶,所述床板下方設有能使床板末端向上傾斜的床板角度推動器,所述床板角度推動器 為電動推桿;
[0009] 所述的頸椎牽引機構可沿所述床板的縱向移動;還具有設置在所述頸椎牽引機構 上的CT成像單元和處理單元;牽引工作時,所述的CT成像單元獲取患者的脊椎的CT圖像, 將CT圖像傳輸至所述的處理單元,處理單元通過分析CT圖像計算得出患者在牽引過程中 脊椎的間距;當牽引過程中,脊椎間距超過閾值時,所述的處理單元控制所述頸椎牽引機構 和踝部牽引機構停止牽引,記錄患者信息和此時所述的各牽引機構的工作參數(shù);將所述的 患者信息和對應的牽引機構工作參數(shù)上傳至所述的數(shù)據(jù)中心;重復使用時,調(diào)取患者對應 的牽引機構工作參數(shù),為患者進行牽引;
[0010] 所述的CT成像單元獲取的圖像為腰椎的體側向CT切片圖像;
[0011] 所述的處理單元對所述CT切片圖像中的五塊腰椎近似方形的輪廓,選擇背離神 經(jīng)束側的兩端點和靠近神經(jīng)束一側下方的端點,計算三點所在的圓心,計算牽引過程中五 塊腰椎骨圓心連線的長度,當距離長度增長超過閾值0. 25mm時,處理單元判定牽引過度, 控制所述的各牽引機構停止工作。
[0012] 進一步地,所述床板包括頭胸板和臀腿板,所述頭胸板和臀腿板連接的地方設有 能使臀腿板下屈并和頭胸板成一定角度的臀腿板下屈機構,所述臀腿板下屈機構為電動推 桿,且其一端鉸接于臀腿板,另一端鉸接于頭胸板或床架;所述床體的下方還設有能使床板 相對于床架軸向水平移動的床板水平推動器,所述床板水平推動器為一端固定于床板,另 一端固定于床架上的電動推桿。
[0013] 進一步地,所述頸椎牽引機構包括頸椎電動推桿和用于固定牽引帶的頸椎牽引 架,所述頸椎牽引架位于床板的縱向前方,且和頸椎電動推桿固定連接,所述電動推桿固定 于床板下方,能前后推動頸椎牽引架。
[0014] 進一步地,所述踝部牽引支座為能貼合踝部和腳背連接處的弧形支座。
[0015] 進一步地,還包括頸椎按壓機構,所述頸椎按壓機構相對床架固定設置于床板的 上方,包括按壓器行程電機、按壓器行程絲桿、直線滑桿和按壓器,所述行程絲桿和直線滑 桿平行設置,所述按壓器上固定有和按壓器行程絲桿相配合的按壓器行程絲母,且所述按 壓器通過直線軸承與直線滑桿相配合,所述按壓器包括相互配合的按壓電機、電動按壓推 拉桿和按壓件,所述按壓件為指形或手掌形。
[0016] 進一步地,所述脊柱頂壓機構包括軸向定位結構、側向頂壓機構,所述軸向定位機 構包括軸向桿和軸向桿支架,所述軸向桿支架上設有軸向通孔,所述軸向桿穿過軸向通孔, 通過螺釘固定,所述軸向桿相對于軸向桿支架的位置可調(diào),所述側向頂壓機構包括側向頂 壓電動推桿和設置在側向頂壓電動推桿端部的脊柱頂壓器,所述側向頂壓機構和軸向定位 機構相互垂直固定連接,所述側向頂壓機構處還設有手動輪。
[0017] 進一步地,還包括腰部牽引機構,所述腰部牽引機構平行于床板橫向固定在床板 下方,包括腰部牽引電機、腰部牽引卷輪、滑輪和腰部牽引帶,所述腰部牽引卷輪由腰部牽 引電機驅動,所述滑輪設置在床板的末端,所述腰部牽引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腰部牽引卷 輪上,對腰部牽引時牽引帶繞經(jīng)滑輪;所述腰部牽引機構還包括腰部牽引行程絲桿,所述腰 部牽引卷輪上設有螺紋孔,所述腰部牽引牽引帶的一端通過螺釘與所述螺紋孔固定在所述 腰部牽引卷輪上,所述腰部牽引行程絲桿與腰部牽引卷輪同軸固定連接,所述腰部牽引絲 桿設有與其相配合的腰部牽引行程絲母,所述腰部牽引行程絲母同時套設在和腰部牽引行 程絲桿平行的腰部牽引行程滑桿上,所述腰部牽引行程絲母上設有行程開關觸碰器,在所 述行程開關觸碰器兩側行程范圍內(nèi)各設有一個行程開關,所述行程開關被觸碰時能關閉腰 部牽引電機。
[0018] 所述的處理單元至少包括:
[0019] 平面坐標系建立模塊,該模塊選定經(jīng)過降噪處理的CT切片的左上角為坐標原點, 以向右為X軸正向,以向下為y軸正向建立直角坐標系;
[0020] 二值化模塊,去除CT切片上除脊椎骨外的其它肌肉和神經(jīng)束組織,保留脊椎骨的 白圖像;
[0021] 關鍵點獲取模塊:獲得5節(jié)腰椎骨背離神經(jīng)束側的兩角點和靠近神經(jīng)束側下方角 點,作為關鍵點;
[0022] 測距模塊:該模塊根據(jù)所述關鍵點獲取模塊得到的每個脊椎骨的三個關鍵點,建 立過三點的圓,并輸出該圓心的坐標,順次連接5個圓心,測量5個圓心連線的總長度;
[0023] 控制模塊:該模塊控制所述測距模塊在牽引機構前測量所述的圓心長度,并在牽 引過程中設定時間閾值,控制所述的測距模塊多次測量;
[0024] 工作時,當所述的測距模塊測量圓心連線總長度相對于首次測量增長0. 25mm時, 所述的控制模塊終止各牽引機構工作,同時記錄此時各牽引機構的工作參數(shù),并存儲。
[0025] 所述的處理單元還包括:
[0026] 預處理模塊:采用3D高斯模糊的方法對CT圖像序列中的每一個CT切片進行除 噪;
[0027] 圖像增強模塊:在所述的關鍵點獲取模塊工作前,使用hessian矩陣圖像增強算 法增強髖臼和股骨頭的間隙;使用原圖像減去使用hessian矩陣圖像增強算法增強后的圖 像。
[0028] 還具有精確輪廓獲取模塊;該模塊將所述的脊椎骨三個邊緣點所在圓,選擇圓上 的像素點,向圓心做切線垂線,并計算切線垂線上梯度值最大的點,作為該脊椎骨的精確輪 廓。
[0029] 所述的關鍵點獲取模塊根據(jù)所得的精確輪廓得出當前腰椎骨背離神經(jīng)束側的兩 焦點和靠近神經(jīng)束側下方的角點,作為精確關鍵點;所述的測距模塊根據(jù)所述的精確關鍵 點建立經(jīng)過三點的圓,并輸出該圓心的坐標,順次連接5個圓心,測量5個圓心連線的總長 度。
[0030] 與現(xiàn)有技術比較,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脊柱牽引康復系統(tǒng),兼有踝部牽引和自重減 壓功能,并能對脊柱進行軸向和徑向多方向牽引;采用可視牽引,牽引標準量化科學準確, 大大提高牽引過程的安全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1] 圖1是本發(fā)明一種脊柱牽引康復系統(tǒng)的結構示意圖。
[0032] 圖2是圖1的俯視示意圖。
[0033] 圖3是圖1的左視示意圖。
[0034] 圖4是頸椎按壓機構結構示意圖。
[0035] 圖5是腰部牽引機構機構示意圖。
[0036] 圖6是所述的處理單元關鍵點獲取模塊獲得的關鍵點的示意圖
[0037] 圖7是所述的測距模塊測距原理示意圖
[0038] 圖8是本發(fā)明處理單元的模塊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9] 如圖1至圖5所示,一種脊柱牽引康復系統(tǒng),包括床架1和床板2,所述床板2縱 向前方設有能軸向牽引頸椎的頸椎牽引機構3,所述床板2兩側的上方各設有一個能從側 面徑向頂壓脊柱的脊柱頂壓機構4,所述床板的縱向末端設有踝部牽引機構5,所述踝部牽 引機構包括固定在床板下方的踝部電動推桿501、固定在踝部電動推桿上的踝部牽引支座 502和能將踝部固定在踝部牽引支座上的踝部固定帶503,所述踝部牽引支座502為能貼合 踝部和腳背連接處的弧形支座,使踝部受力均勻,牽引更準確,牽引力的利用率較高,在很 大程度上避免力量分散的問題,而且可只牽引患側肢體,對健康腰臀及下肢的影響非常小, 對其他組織影響小,患者易耐受;所述床板2下方設有能使床板2的末端向上傾斜的床板角 度推動器6,所述床板角度推動器6為電動推桿,床架1包括床架底座101和架體102,架體 102前端樞接于床架底座101上,架體102的末端與床板角度推動器6的一端鉸接,床板角 度推動器6的另一端與床架底座101鉸接,當啟動床板角度推動器6時,架體102和床板2 整體向前傾斜,形成自重減壓的效果,床體角度〇° -40°正弦。
[0040] 在仰臥位時,脊柱負荷最低,因為體重產(chǎn)生的負荷不被脊柱所承受。但在俯臥位時 將膝伸直,腰肌對椎體的拉力會在腰椎上產(chǎn)生一些負荷。若將髖與膝屈曲并給予支持,腰 肌放松,腰椎前凸放平,負荷將減小,若再加牽引,同時屈髖與屈膝,保持脊柱于平直位,負 荷將進一步減小,這比小腿伸直致使腰椎前凸,牽引力更能均勻分布于整個脊柱,減少負荷 量。
[0041] 所述床板2包括頭胸板201和臀腿板202,所述頭胸板201和臀腿板202連接的 地方設有能使臀腿板202下屈并和頭胸板201成一定角度的臀腿板下屈機構10,所述臀腿 板下屈機構10為兩端分別鉸接于頭胸板201和臀腿板202的電動推桿;所述床體2的下方 還設有能使床板2相對于床架1軸向水平移動的床板水平推動器8,所述床板水平推動器8 為一鉸接于床板,另一端鉸接于床架上的電動推桿,床體的水平移動,可增大各牽引機構的 牽引范圍,增強實用性。
[0042] 所述頸椎牽引機構3包括頸椎電動推桿301和用于固定牽引帶的頸椎牽引架302, 所述頸椎牽引架302位于頭胸板201的前方,且和頸椎電動推桿301固定連接,所述頸椎電 動推桿301固定于頭胸板201下方,能前后推動頸椎牽引架302。
[0043] 還包括頸椎按壓機構9,所述頸椎按壓機構相對床架固定設置于床板的上方,包括 按壓器行程電機901、按壓器行程絲桿902、按壓器直線滑桿903和按壓器904,所述按壓器 行程絲桿902和按壓器直線滑桿903平行設置,所述按壓器上固定有和按壓器行程絲桿902 相配合的按壓器行程絲母904,且所述按壓器904通過直線軸承與按壓器直線滑桿903相配 合,所述按壓器904包括相互配合的按壓電動推桿905和按壓件906,所述按壓件906為指 形或手掌形。頸椎按壓機構9可在按壓的同時進行頸椎的左右牽引,頸椎直接受力,受力集 中,牽引準確。通過按壓器行程絲桿902和按壓器直線滑桿903的配合,可控制按壓器904 的角度,進而實現(xiàn)不同角度的按壓,按壓角0° -15°正余弦。
[0044] 所述脊柱頂壓機構4包括軸向定位結構401和側向頂壓機構402,所述軸向定位機 構401包括軸向桿403和軸向桿支架404,所述軸向桿支架404上設有軸向通孔,所述軸向 桿403穿過軸向通孔,通過螺釘固定,所述軸向桿403相對于軸向桿支架404的位置可調(diào), 所述側向頂壓機構402包括側向頂壓電動推桿405和設置在側向頂壓電動推桿端405部的 脊柱頂壓器406,所述側向頂壓機構402和軸向定位機構401相互垂直固定連接,所述側向 頂壓機構402處還設有手動輪407。手動和自動一體的設計,能滿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0045] 還包括腰部牽引機構7,所述腰部牽引機構7平行于床板2橫向固定在床板2下 方,包括腰部牽引電機701、腰部牽引卷輪702、滑輪703和腰部牽引帶704,所述腰部牽引卷 輪702由腰部牽引電機701驅動,所述滑輪703設置在床板2的末端,所述腰部牽引帶(未 畫出)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腰部牽引卷輪702上,對腰部牽引時牽引帶繞經(jīng)滑輪703 ;所述腰 部牽引機構7還包括腰部牽引行程絲桿704,所述腰部牽引卷輪702上設有螺紋孔,所述腰 部牽引牽引帶(未畫出)的一端通過螺釘與所述螺紋孔固定在所述腰部牽引卷輪702上, 所述腰部牽引行程絲桿704與腰部牽引卷輪702同軸固定連接,所述腰部牽引絲桿704上 設有與其相配合的腰部牽引行程絲母705,所述腰部牽引行程絲母705上設有行程開關觸 碰器706,所述腰部牽引行程絲母705同時套設在和腰部牽引行程絲桿704平行的腰部牽引 行程滑桿708上,防止腰部牽引行程絲母705旋轉,在所述行程開關觸碰器706兩側行程范 圍內(nèi)各設有一個行程開關707,所述行程開關707被觸碰時能關閉腰部牽引電機701,避免 牽引過度。
[0046] 為了方便統(tǒng)計各像素點的坐標,作為一個較佳的實施方式,處理單元平面坐標系 建立模塊,該模塊選定經(jīng)過降噪處理的CT切片的左上角為坐標原點,以向右為X軸正向,以 向下為y軸正向建立直角坐標系。
[0047] 二值化模塊,去除CT切片上除脊椎骨外的其它肌肉和神經(jīng)束組織,保留脊椎骨的 白圖像。
[0048] 考慮到發(fā)生腰間盤突出的病人,腰椎間盤通常都突出于其腰椎骨靠近神經(jīng)束的一 偵h容易導致這一側的邊緣模糊,故作為一個較佳的實施方式,所述的關鍵點獲取模塊用于 獲得5節(jié)腰椎骨背離神經(jīng)束側的兩角點和靠近神經(jīng)束側下方角點,作為關鍵點,減少了神 經(jīng)束側關鍵點的統(tǒng)計數(shù)量,有利于減少統(tǒng)計錯誤。如圖6所示。
[0049] 考慮到,在牽引過程中,腰椎的間距變化極為微小,腰椎骨的間距變化不會超過 0. 05_較難準確檢測,故優(yōu)選的,所述測距模塊根據(jù)所述關鍵點獲取模塊得到的每個脊椎 骨的三個關鍵點,建立過三點的圓,并輸出該圓心的坐標,順次連接5個圓心,測量5個圓心 連線的總長度??刂颇K:該模塊控制所述測距模塊在牽引機構前測量所述的圓心長度,并 在牽引過程中設定時間閾值,控制所述的測距模塊多次測量。
[0050] 工作時,當所述的測距模塊測量圓心連線總長度相對于首次測量增長0. 25mm時, 所述的控制模塊終止各牽引機構工作,同時記錄此時各牽引機構的工作參數(shù),并存儲,作為 該患者的參考數(shù)據(jù),在以后的牽引過程中使用,避免牽引過度造成疼痛。
[0051] 所述的處理單元還包括:預處理模塊:采用3D高斯模糊的方法對CT圖像序列中 的每一個CT切片進行除噪。
[0052] 更進一步的,考慮到腰椎間距較短,在進行算法識別的過程中,容易產(chǎn)生誤差,故 作為一個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所述的圖像增強模塊在所述的關鍵點獲取模塊工作前,使用 hessian矩陣圖像增強算法增強髖臼和股骨頭的間隙;使用原圖像減去使用hessian矩陣 圖像增強算法增強后的圖像,使得腰椎骨之間的邊緣更加明顯。
[0053] 更進一步的,為了更進一步的增加對圖片中脊椎骨角點的檢測精度,作為一個優(yōu) 選的實施方式,還具有一精確輪廓獲取模塊;該模塊將所述的脊椎骨三個邊緣點所在圓,選 擇圓上的像素點,向圓心做切線垂線,并計算切線垂線上每個像素點的梯度值最大的點,作 為該脊椎骨的精確輪廓。
[0054] 最具體實施過程時,可將所述的圓的半徑按設定的閾值擴大,保證脊椎骨全部位 于圓內(nèi),以向圓心的方向為所述切線垂線的正向,沿射線計算每個像素點的梯度值,梯度值 最大的點即為精確邊緣點,精確邊緣點形成的輪廓即為精確輪廓。
[0055] 獲得精確輪廓后,所述的關鍵點獲取模塊根據(jù)所得的精確輪廓得出當前腰椎骨背 離神經(jīng)束側的兩焦點和靠近神經(jīng)束側下方的角點,作為精確關鍵點;所述的測距模塊根據(jù) 所述的精確關鍵點建立經(jīng)過三點的圓,并輸出該圓心的坐標,順次連接5個圓心,測量5個 圓心連線的總長度,如圖6-圖7所示。
[0056]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fā)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nèi),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及其 發(fā)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
【權利要求】
1. 一種脊柱牽引康復系統(tǒng),包括牽引床體,CT成像單元、處理單元和數(shù)據(jù)中心; 所述床體包括床架和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縱向前方設有軸向牽引頸椎的頸椎 牽引機構,所述床板兩側的上方設有各設有從側面徑向頂壓脊柱的脊柱頂壓機構,所述床 板的縱向末端設有踝部牽引機構,所述踝部牽引機構包括固定在床板下方的踝部電動推 桿、固定在踝部電動推桿上的踝部牽引支座和能將踝部固定在踝部牽引支座上的踝部固定 帶,所述床板下方設有能使床板末端向上傾斜的床板角度推動器,所述床板角度推動器為 電動推桿; 所述的頸椎牽引機構可沿所述床板的縱向移動;還具有設置在所述頸椎牽引機構上的 CT成像單元和處理單元;牽引工作時,所述的CT成像單元獲取患者的脊椎的CT圖像,將CT 圖像傳輸至所述的處理單元,處理單元通過分析CT圖像計算得出患者在牽引過程中脊椎 的間距;當牽引過程中,脊椎間距超過閾值時,所述的處理單元控制所述頸椎牽引機構和踝 部牽引機構停止牽引,記錄患者信息和此時所述的各牽引機構的工作參數(shù);將所述的患者 信息和對應的牽引機構工作參數(shù)上傳至所述的數(shù)據(jù)中心;重復使用時,調(diào)取患者對應的牽 引機構工作參數(shù),為患者進行牽引; 所述的CT成像單元獲取的CT圖像為腰椎的體側向CT切片圖像; 所述的處理單元對所述CT切片圖像中的五塊腰椎近似方形的輪廓,選取邊緣點中背 離神經(jīng)束側的兩端點和靠近神經(jīng)束一側下方的端點,計算三點所在的圓心,計算牽引過程 中五塊腰椎骨圖像的圓心連線的長度,當距離長度增長超過閾值時,處理單元判定牽引過 度,控制所述的各牽引機構停止工作。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牽引康復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包括頭胸板和臀 腿板,所述頭胸板和臀腿板連接的地方設有能使臀腿板下屈并和頭胸板成一定角度的臀腿 板下屈機構,所述臀腿板下屈機構為電動推桿,且其一端鉸接于臀腿板,另一端鉸接于頭胸 板或床架;所述床體的下方還設有能使床板相對于床架軸向水平移動的床板水平推動器, 所述床板水平推動器為一端固定于床板,另一端固定于床架上的電動推桿。
3.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牽引康復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頸椎牽引機構包括頸 椎電動推桿和用于固定牽引帶的頸椎牽引架,所述頸椎牽引架位于床板的縱向前方,且和 頸椎電動推桿固定連接,所述頸椎電動推桿固定于床板下方,能前后推動頸椎牽引架。
4.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牽引康復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踝部牽引支座為貼合 踝部和腳背連接處的弧形支座。
5.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牽引康復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頸椎按壓機構,所述 頸椎按壓機構相對床架固定設置于床板的上方,包括按壓器行程電機、按壓器行程絲桿、直 線滑桿和按壓器,所述行程絲桿和直線滑桿平行設置,所述按壓器上固定有和按壓器行程 絲桿相配合的按壓器行程絲母,且所述按壓器通過直線軸承與直線滑桿相配合,所述按壓 器包括相互配合的按壓電機、電動按壓推拉桿和按壓件,所述按壓件為指形或手掌形。
6.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牽引康復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脊柱頂壓機構包括軸 向定位結構和側向頂壓機構,所述軸向定位機構包括軸向桿和軸向桿支架,所述軸向桿支 架上設有軸向通孔,所述軸向桿穿過軸向通孔,通過螺釘固定,所述軸向桿相對于軸向桿支 架的位置可調(diào),所述側向頂壓機構包括側向頂壓電動推桿和設置在側向頂壓電動推桿端部 的脊柱頂壓器,所述側向頂壓機構和軸向定位機構相互垂直固定連接,所述側向頂壓機構 處還設有手動輪。
7.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牽引康復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腰部牽引機構,所述 腰部牽引機構平行于床板橫向固定在床板下方,包括腰部牽引電機、腰部牽引卷輪、滑輪和 腰部牽引帶,所述腰部牽引卷輪由腰部牽引電機驅動,所述滑輪設置在床板的末端,所述腰 部牽引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腰部牽引卷輪上,對腰部牽引時牽引帶繞經(jīng)滑輪。
8.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牽引康復系統(tǒng),其特征還在于所述的處理單元至少包 括: 平面坐標系建立模塊,該模塊選定經(jīng)過降噪處理的CT切片的左上角為坐標原點,以向 右為X軸正向,以向下為y軸正向建立直角坐標系; 二值化模塊,去除CT切片上除脊椎骨外的其它肌肉和神經(jīng)束組織,保留脊椎骨的圖 像; 關鍵點獲取模塊:在二值化后的圖像上獲得5節(jié)腰椎骨背離神經(jīng)束側的兩角點和靠近 神經(jīng)束側下方角點,作為關鍵點; 測距模塊:該模塊根據(jù)所述關鍵點獲取模塊得到的每個脊椎骨的三個關鍵點,建立經(jīng) 過三點的圓,并輸出該圓心的坐標,順次連接5個圓心,測量5個圓心連線的總長度; 控制模塊:該模塊控制所述測距模塊在牽引機構前測量所述的圓心長度,并在牽引過 程中設定時間閾值,控制所述的測距模塊多次測量; 工作時,當所述的測距模塊測量圓心連線總長度相對于首次測量增長超過閾值時,所 述的控制模塊終止各牽引機構工作,停止牽引力的增加,同時記錄此時各牽引機構的工作 參數(shù),并存儲。
9. 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脊柱牽引康復系統(tǒng),其特征還在于所述的處理單元還包括: 預處理模塊:采用3D高斯模糊的方法對CT圖像序列中的每一個CT切片進行除噪; 圖像增強模塊:在所述的關鍵點獲取模塊工作前,使用hessian矩陣圖像增強算法增 強髖臼和股骨頭的間隙;使用原圖像減去使用hessian矩陣圖像增強算法增強后的圖像。
10. 根據(jù)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脊椎牽引康復系統(tǒng),其特征還在于還具有精確輪廓獲取 模塊;該模塊將所述的脊椎骨三個邊緣點所在圓,選擇圓上的像素點,向圓心做切線垂線, 并計算切線垂線上梯度值最大的點,作為該脊椎骨的精確輪廓; 所述的關鍵點獲取模塊根據(jù)所得的精確輪廓得出當前腰椎骨背離神經(jīng)束側的兩焦點 和靠近神經(jīng)束側下方的角點,作為精確關鍵點;所述的測距模塊根據(jù)所述的精確關鍵點建 立經(jīng)過三點的圓,并輸出該圓心的坐標,順次連接5個圓心,測量5個圓心連線的總長度。
【文檔編號】A61H1/02GK104055615SQ201410345435
【公開日】2014年9月24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18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7月18日
【發(fā)明者】張軍 申請人: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