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腸道、子宮惡性腫瘤的藥物及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屬于中藥【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治療腸道、子宮惡性腫瘤的藥物及制備方法。所述藥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備而成:半枝蓮15~20份,白花蛇舌草12~20份,全蝎5~15份,旱蓮草12~18份,黃芪12~18份,三七5~10份,赤芍5~10份,槐花10~15份,地榆10~15份。通過將各原料藥粉碎混合或將原料藥混合后用水浸泡煎煮,再濃縮干燥、粉碎混合,得到本發(fā)明的一種治療腸道、子宮惡性腫瘤的藥物。本發(fā)明藥物治療效果顯著、攜帶與服用方便,成本低廉。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腸道、子宮惡性腫瘤的藥物及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屬于中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腸道、子宮惡性腫瘤的藥物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腸道、子宮惡性腫瘤是臨床醫(yī)生治療起來比較棘手的一類疾病。由于腸道、子宮惡性腫瘤易出現(xiàn)出血嚴重的惡溢質,對人們的身體健康危害極大。而現(xiàn)有的治療腸道、子宮惡性腫瘤的藥物存在療效不穩(wěn)定、治療不規(guī)范和費用高昂等缺點。因此治療各型腸道、子宮惡性腫瘤仍然是當今醫(yī)學研究與公關的一項重要課題。
[0003]中藥復方治療惡性腫瘤的藥物已有較多的研究,如在中國專利200910091455.8中即公開了一種治療惡性腫瘤的藥物,其活性成分包括鷹不泊、野葡萄根、烏桕根、楓香樹根、玄參、甘草、白花蛇舌草、麥門冬、香茶菜、毛莨、黃芪、黨參、七葉一枝花、彌猴桃根、水楊梅、八角蓮、南、北沙參、知母、天門冬、穿山甲、牡蠣、朱砂蓮、連翹、赤芍、靈芝、鬼箭羽、長葉凍綠和地漿水,該藥物原料繁多,且部分藥材獲取困難、價格昂貴。中國專利201110145442.1中公開了一種治療惡性腫瘤的中藥組合物,制備原料包括貫眾、重樓、莪術、山慈菇、人參、黃芪、山藥、枸杞、五味子、茯苓和靈芝,其藥效作用為扶正固本,益氣養(yǎng)陰、解毒散瘀,在臨床上主要針對肺癌、肝癌和胃癌具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發(fā)明內(nèi)容】
[0004]為了解決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本發(fā)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腸道、子宮惡性腫瘤的藥物。
[0005]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藥物的制備方法。
[0006]本發(fā)明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
[0007]—種治療腸道、子宮惡性腫瘤的藥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備而成:半枝蓮
15?20份,白花蛇舌草12?20份,全蝎5?15份,旱蓮草12?18份,黃芪12?18份,三七5?10份,赤芍5?10份,槐花10?15份,地榆10?15份。
[0008]上述原料藥的重量份優(yōu)選為:半枝蓮20份,白花蛇舌草20份,全蝎10份,旱蓮草18份,黃芪18份,三七10份,赤芍10份,槐花15份,地榆15份。
[0009]上述治療腸道、子宮惡性腫瘤藥物的制備方法:按重量份稱取上述原料藥,然后將其分別粉碎成50?100目,再將粉碎后的各原料藥混合均勻即得。
[0010]上述治療腸道、子宮惡性腫瘤藥物的另一種制備方法:按重量份稱取上述原料藥混合均勻,然后加入原料藥總重量8?12倍50?90°C的熱水浸泡I?2小時,再加熱至沸騰后煎煮1.5?2.5小時,過濾,取濾液干燥得干燥粉,將干燥粉粉碎成50?100目即得。
[0011]通過上述方法制備得到的治療腸道、子宮惡性腫瘤的藥物還可以加入制劑成型所需的輔料,按照藥物制劑常規(guī)方法做成臨床上適宜的各種制劑;所述的制劑包括膠囊劑、丸齊U、顆粒劑、片劑或口服液。
[0012]本發(fā)明原料藥中,半枝蓮性寒味酸,含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及氨基酸等成分,有涼血解毒,散瘀止痛,消腫和清熱利濕之功效;白花蛇舌草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消痛散結之功效;全蝎具有熄風鎮(zhèn)痙、消炎攻毒、通絡止痛之功效;旱蓮草有涼血、止血、消腫、強壯之功效;黃芪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
[0013]本發(fā)明的原料藥的配伍特點:以半枝蓮、白花蛇舌草和全蝎成分為君藥,具有良好的抗腫瘤效果;以旱蓮草、三七、赤芍和黃芪為臣藥,旱蓮草、三七和赤芍有涼血、止血、消腫之功效,其對腸道、子宮惡性腫瘤易出現(xiàn)出血嚴重的惡溢質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黃芪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和抗菌作用,內(nèi)治外防;輔以槐花和地榆清除濕熱,清腸排毒。
[0014]本發(fā)明的制備方法及所得到的藥物具有如下優(yōu)點及有益效果:
[0015](I)本發(fā)明的藥物清熱解毒祛濕,祛痰散結止血止痛,對腸道、子宮惡性腫瘤具有獨特療效;
[0016](2)本發(fā)明的藥物豐富了我國用于治療腸道、子宮惡性腫瘤中藥復方的種類,開拓了該類中藥復方中原料藥的來源,避免了對中藥資源的集中掠奪;
[0017](3)本發(fā)明的藥物幾乎不使用稀有及珍貴藥材,成本低廉,攜帶與服用方便。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但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
[0019]實施例1
[0020]稱取半枝蓮2kg,白花蛇舌草2kg,全蝎1kg,旱蓮草1.8kg,黃芪1.8kg,三七1kg,赤芍1kg,槐花1.5kg和地榆1.5kg,分別粉碎至50?100目,再將粉碎后的原料藥混合均勻得到藥粉,按每粒膠囊含0.3g上述藥粉進行制備分裝,得到一種治療腸道、子宮惡性腫瘤的膠囊。
[0021]實施例2
[0022]稱取半枝蓮2kg,白花蛇舌草2kg,全蝎1kg,旱蓮草1.8kg,黃芪1.8kg,三七1kg,赤芍1kg,槐花1.5kg和地榆1.5kg混合均勻,加入上述原料藥總質量10倍的70°C的熱水浸泡1.5h,然后加熱至沸騰煎煮2小時,過濾,取濾液干燥得干燥粉,將干燥粉粉碎成100目,得到一種治療腸道、子宮惡性腫瘤的藥物。
[0023]實施例3
[0024]稱取半枝蓮1.5kg,白花蛇舌草1.2kg,全蝎0.5kg,旱蓮草1.2kg,黃芪1.2kg,三七
0.5kg,赤芍0.5kg,槐花1.0kg和地榆1.0kg,分別粉碎至50?100目,再將粉碎后的原料藥混合均勻得到藥粉,按每粒膠囊含0.3g上述藥粉進行制備分裝,得到一種治療腸道、子宮惡性腫瘤的膠囊。
[0025]實施例1得到的一種治療腸道、子宮惡性腫瘤的膠囊用于腸道、子宮惡性腫瘤的臨床治療:患者口服。每日3次,每次4粒膠囊,一個療程為30?60天。以下為部分臨床治療結果:
[0026]1、劉某,女,45歲,因患子宮惡性腫瘤經(jīng)確診后經(jīng)手術切除,兩個月后轉移復發(fā)到肝臟,經(jīng)多方治療效果不佳,經(jīng)我門診治療服用本發(fā)明藥物60天后,癥狀明顯好轉,服用一年后經(jīng)反復檢查確診痊愈;
[0027]2、羅某,男,35歲,因12天來腹脹,便中帶血,一天4?5次,經(jīng)深圳人民醫(yī)院腸鏡檢查確診為直腸惡性腫瘤,經(jīng)我門診治療服用本發(fā)明藥物15天后,癥狀明顯好轉,連續(xù)服藥90天,上述癥狀消失,經(jīng)各方復查痊愈;
[0028]3、刁某,女,45歲,因排粘液血便,一日3?4次,腹脹15天,經(jīng)腸鏡檢查為直腸乙狀結腸惡性腫瘤,經(jīng)來我門診治療,服用本發(fā)明藥物30天,上述癥狀明顯好轉,連續(xù)服藥一年,經(jīng)復查痊愈;
[0029]4、田某,50歲,因腹脹腹痛,便中帶血,經(jīng)腸鏡檢查為乙狀結腸惡性腫瘤晚期,經(jīng)廣州南方腫瘤醫(yī)院治療效果不佳,轉自我門診治療,服用本發(fā)明藥物150天,上述癥狀完全消失,經(jīng)檢查確診痊愈。
[0030]本發(fā)明的藥物經(jīng)十幾年臨床使用,治療腸道惡性腫瘤、子宮腫瘤無毒副作用,療效好。經(jīng)治療的惡性腫瘤54例,治療有效率為98%,癥狀完全改善達到90%以上。
[0031]上述實施例為本發(fā)明較佳的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其它的任何未背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實質與原理下所作的改變、修飾、替代、組合、簡化,均應為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腸道、子宮惡性腫瘤的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備而成:半枝蓮15?20份,白花蛇舌草12?20份,全蝎5?15份,旱蓮草12?18份,黃芪12?18份,三七5?10份,赤芍5?10份,槐花10?15份,地榆10?15份。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腸道、子宮惡性腫瘤的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藥的重量份為:半枝蓮20份,白花蛇舌草20份,全蝎10份,旱蓮草18份,黃芪18份,三七10份,赤芍10份,槐花15份,地榆15份。
3.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治療腸道、子宮惡性腫瘤藥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稱取原料藥,然后將其分別粉碎成50?100目,再將粉碎后的各原料藥混合均勻,得到所述治療腸道、子宮惡性腫瘤的藥物。
4.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治療腸道、子宮惡性腫瘤藥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稱取原料藥混合均勻,然后加入原料藥總重量8?12倍50?90°C的熱水浸泡I?2小時,再加熱至沸騰后煎煮1.5?2.5小時,過濾,取濾液干燥得干燥粉,將干燥粉粉碎成50?100目,得到所述治療腸道、子宮惡性腫瘤的藥物。
5.一種治療腸道、子宮惡性腫瘤的藥物制劑,其特征在于:通過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藥物加入制劑成型所需的輔料制備得到。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治療腸道、子宮惡性腫瘤的藥物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劑包括膠囊劑、丸劑、顆粒劑、片劑或口服液。
【文檔編號】A61P35/00GK104324110SQ201410627487
【公開日】2015年2月4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11月10日
【發(fā)明者】文怡海 申請人:文怡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