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胃潰瘍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治療胃潰瘍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其主要是由枳實、海螵蛸、滑石、丹參、三七、柴胡、茯苓、胡黃連、大黃、蒲公英、白芍、陳皮、佛手柑按一定重量配比制備而成,本發(fā)明藥物具有清熱解毒,止血斂瘡,補脾益胃的功能,用于治療胃潰瘍療程短,療效快,無毒副作用。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胃潰瘍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胃潰瘍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屬中藥領(lǐng)域。
【背景技術(shù)】
[0002] 胃潰瘍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病,多發(fā)于青壯年,秋冬季節(jié)易發(fā),該病特點為慢性經(jīng)過 發(fā)作與緩解交替,疼痛部位在劍突下、正中或偏左,多于餐后半小時到2小時出現(xiàn),進食可 消失。目前,西藥治療胃潰瘍效果不佳,且長期服用西藥有較多副作用,因此,人們對有效治 療胃潰瘍的中藥存在很大的需求。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 本發(fā)明人經(jīng)過反復(fù)的研究及臨床的試驗和驗證,終于找到了有效治療胃潰瘍的藥 物,從而完成了本發(fā)明。
[0004] 本發(fā)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能夠有效治療胃潰瘍的組合藥物。
[0005] 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目的就是提供了該組合藥物的制備方法。
[0006] 本發(fā)明藥物是選擇枳實、海螵蛸、滑石、丹參、三七、柴胡、茯苓、胡黃連、大黃、蒲公 英、白芍、陳皮、佛手柑、黃芪、黨參、白術(shù)、桂枝、香附藥物進行組合的,將這些藥物組合使得 各藥物功效產(chǎn)生協(xié)同作用,從而能夠有效治療胃潰瘍的復(fù)發(fā)。其中選用枳實是因為其性味 苦,寒,入脾、胃經(jīng),有破氣,散痞,瀉痰,消積的功能,治胸腹脹痛,胸痹,痞痛,痰癖,水腫,食 積,便秘,胃下垂,子宮下垂,脫肛。選用海螵蛸是因為其性味咸,微溫,入肝、腎經(jīng),有除濕, 制酸,止血,斂瘡的功能,治胃痛吞酸,吐、衄、嘔血,便血,崩漏帶下,血枯經(jīng)閉,腹痛癥瘕,虛 瘧瀉痢,陰蝕爛瘡。選用滑石是因為其性味甘、淡,寒,歸膀胱、肺、胃經(jīng),有利尿通淋,清熱解 毒,祛濕解暑的功能,治熱淋、石淋,尿熱澀痛,暑濕煩渴,濕熱水瀉,外治濕疹,濕瘡,痱子。 選用丹參是因為其性味苦,微溫,入心、肝經(jīng),有活血去瘀,安神寧心,排膿,止痛的功能,治 心絞痛,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以閉,血崩帶下,癥瘕,積聚,瘀血腹痛,骨節(jié)疼痛,驚悸不眠,惡瘡 腫毒。選用三七是因為其性味甘微苦,溫,入肝、胃、大腸經(jīng),有止血,散瘀,消腫,定痛的功 能,治吐血,咳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癥瘕,產(chǎn)后血暈,惡露不下,跌撲瘀血,外傷出血, 癰腫疼痛。選用柴胡是因為其性味苦,涼,入肝、膽經(jīng),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陽的功能,治寒 熱往來,胸滿脅痛,□苦耳聾,頭痛目眩,瘧疾,下利脫肛,月經(jīng)不調(diào),子宮下垂。選用茯苓是 因為其性味甘淡,平,入心、脾、肺經(jīng),有滲濕利水,益脾和胃,寧心安神的功能,治小便不利 水腫脹痛,痰飲咳逆,嘔噦,泄瀉,遺精,淋濁,驚悸,健忘。選用胡黃連是因為其性味苦寒, 有清熱涼血,燥濕的功能,治疳疾,驚癇,瀉痢,勞熱骨蒸,衄血,火眼,痔瘺瘡瘍。選用大黃是 因為其性味苦、寒,入胃、大腸、肝徑,有瀉熱毒,破積滯,行瘀血的功能,治實熱便秘,譫語發(fā) 狂,食積痞滿,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經(jīng)閉,癥瘕積聚,時行熱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 陽黃,水腫,淋濁,溲赤,癰瘍腫毒,疔瘡,湯火傷。選用蒲公英是因為其性味苦甘,寒,入肝、 胃經(jīng),有清熱解毒,利尿散結(jié)的功能,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瘡腫,急性結(jié)膜 炎,感冒發(fā)熱,急性扁桃體炎,急性支氣管炎,胃炎,肝炎,膽囊炎,尿路感染。選用白芍是因 為其性味苦酸,涼,入肝、脾經(jīng),有養(yǎng)血柔肝,緩中止痛,斂陰收汗的功能,治胸腹脅肋疼痛, 瀉痢腹痛,自汗盜汗,陰虛發(fā)熱,月經(jīng)不調(diào),崩漏,帶下。選用陳皮是因為其性味苦、辛,溫, 歸肺、脾經(jīng),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能,治胸脘脹滿,食少吐瀉,咳嗽痰多。選用佛手柑, 異名佛手、佛手香櫞,是因為其性味辛苦酸,溫,入肝、胃經(jīng),有理氣,化痰的功能,治胃痛,脅 脹,嘔吐,噎膈,痰飲咳喘,并能解酒。選用黃芪是因為其性味甘,微溫,入肺、脾經(jīng),生用有益 衛(wèi)固表,利水消腫,托毒,生肌的功能,治自汗,盜汗,血痹,浮腫,癰疽不潰或潰久斂;炙用有 補中益的功能,治內(nèi)傷勞倦,脾虛泄瀉,脫肛,氣虛血脫,崩帶及一切氣衰血虛之癥。選用黨 參是因為其性味甘,平,入手、足太陰經(jīng)氣分,有補中益氣,生津的功能,治脾胃虛弱,氣血兩 虧,體倦無力,食少,口渴,久瀉,脫肛。選用白術(shù)是因為其性味苦甘,溫,入脾、胃經(jīng),有補脾, 益胃,燥濕,和中的功能,治脾胃氣弱,不思飲食,倦怠少氣,虛脹,泄瀉,痰飲,水腫,黃疸,濕 痹,小便不利,頭暈,自汗,胎氣不安。選用桂枝是因為其性味辛甘,溫,入膀胱、心、肺經(jīng),有 發(fā)汗解肌,溫經(jīng)通脈的功能,治風(fēng)寒表證,肩背肢節(jié)酸疼,胸痹痰飲,經(jīng)閉癥瘕。選用香附是 因為其性味辛微苦干,平,入肝、三焦經(jīng),有理氣解郁,止痛調(diào)經(jīng)的功能,治肝胃不和,氣郁不 舒,胸腹脅肋脹痛,痰飲痞滿,月經(jīng)不調(diào),崩漏帶下。
[0007] 本發(fā)明組合的藥物用量也是發(fā)明人經(jīng)過大量摸索總結(jié)得出的,各組分的用量在下 述重量范圍內(nèi)都具有較好療效: 枳實 15-20克 海螵蛸15-20克 滑石15-20克 丹參 15-20克 三七6-8克 柴胡6-8克 茯苓 6-8克 胡黃連6-8克 大黃6-8克 蒲公英 8-10克 白芍8-10克 陳皮8-10克 佛手柑 8-10克 黃芪10-15克 黨參10-15克 白術(shù) 10-15克 桂枝10-15克 香附10-15克 優(yōu)選用量為: 枳實 17克 海螵蛸17克 滑石 17克 丹參 17克 三七7克 柴胡 7克 茯苓 7克 胡黃連7克 大黃 7克 蒲公英 9克 白芍9克 陳皮 9克 佛手柑 9克 黃芪13克 黨參 13克 白術(shù) 13克 桂枝13克 香附 13克 本發(fā)明藥物的制備方法如下: 一、備料 1、 枳實:揀凈雜質(zhì),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撈出,潤至內(nèi)無硬心,切片,晾干; 2、 海螵蛸:刷洗干凈,曬干,砸成小塊; 3、 滑石: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洗凈,干燥; 4、 丹參:揀凈雜質(zhì),除去根莖,洗凈,撈出,潤透后切片,晾干; 5、 三七:揀凈雜質(zhì),搗碎,研末或潤透后切片曬干; 6、 柴胡:揀去雜質(zhì),除去殘莖,洗凈泥沙,撈出,潤透后及時切片,隨即曬干; 7、 茯苓:用水浸泡,洗凈撈出,悶透后,切片,曬干; 8、 胡黃連:揀去雜質(zhì),用清水淘凈,撈起潤透,切片,曬干; 9、 大黃:揀凈雜質(zhì),大小分檔,燜潤至內(nèi)外濕度均勻,切片或切成小塊、曬干; 10、 蒲公英:揀去雜質(zhì),洗凈泥土,切段,曬干; 11、 白芍:揀去雜質(zhì),分開大小個,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撈出,曬瞭,切片,干燥; 12、 陳皮: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及變黑的果皮,搶水洗凈,潤軟,切絲,曬干或低溫干燥, 篩去灰屑; 13、 佛手柑:揀去雜質(zhì),用水噴潤后,切碎,曬干; 14、 黃芪:揀凈雜質(zhì),除去殘留的根頭和空心較大的根,用水浸泡,撈出,潤透后切片曬 干; 15、 黨參:洗凈泥沙后潤透去蘆,切片或切段,曬干; 16、 白術(shù):揀凈雜質(zhì),用水浸泡,泡后撈出,潤透,切片,曬干; 17、 桂枝:用水稍浸泡,撈出,悶潤至透,切片,晾干,篩去屑; 18、 香附:揀去雜質(zhì),碾成碎粒,簸去細(xì)毛及細(xì)末。
[0008] 二、制備 1、將所述重量的枳實、海螵蛸、滑石、丹參、三七、柴胡、茯苓、胡黃連、大黃、蒲公英、白 芍、陳皮、佛手柑、黃芪、黨參、白術(shù)、桂枝、香附藥物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浸泡90分 鐘后,武火煎煮沸騰10分鐘,再用文火煎煮30分鐘過濾得第一次煎煮液。
[0009] 2、將過濾的藥渣加水6倍量,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30分鐘,過濾得第二次 煎煮液。
[0010] 3、將兩次煎煮液混合攪拌均勻,即得藥液,將藥液分成3劑服用。
[0011] 本發(fā)明選用枳實為君藥,胡黃連、大黃為臣藥,茯苓為佐,白術(shù)為使,將上述藥物與 諸藥組合制成治療胃潰瘍的藥物。
[0012] 本發(fā)明藥物具有清熱解毒,止血斂瘡,補脾益胃的功能,用于治療胃潰瘍,療程短、 見效快、治愈后不復(fù)發(fā)、無毒副作用。
[0013]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試驗例來進一步闡述本發(fā)明所述藥物的有益效果,這些試驗例包括本發(fā)明藥 物的動物毒性試驗報告和臨床療效觀察資料。
[0014] [試驗例1]本發(fā)明藥物的動物毒性試驗報告: 取家兔30只,雌雄兼用,體重2. 0-2. 5kg,分兩組,每組15只,其中一組為超劑量試驗 組,另一組為正常量試驗組。超常量組為20ml/kg,正常量為10ml/kg,給藥方式為灌胃法給 藥,每天二次,連服7天,每天觀察給藥反應(yīng),結(jié)果表明二組家兔活動、飲食正常,藥物無不 良毒副作用。
[0015] [試驗例2]本發(fā)明藥物治療胃潰瘍的臨床觀察資料: 1、一般資料 收治門診患者共42例。
[0016] 2、診斷標(biāo)準(zhǔn) 臨床表現(xiàn):上腹部疼痛,位于劍突(心窩)下或上腹部中線周圍,呈燒灼性、嚙咬性或饑 餓性鈍痛、脹痛或隱痛。但有時也僅局限于胸腔下部。疼痛發(fā)生后會持續(xù)半小時到三小時。 一陣陣的疼痛時發(fā)時消,經(jīng)過歷時數(shù)周的間歇性疼痛后,會出現(xiàn)一段短暫的無痛期。這種疼 痛與飲食有關(guān),常因饑餓、服藥、酸性食物或飲料而誘發(fā)。疼痛可以因進食、飲水、服用堿性 食物(如饅頭)而緩解。其他可能癥狀是燒心、吐酸水、噯氣、食欲喪失、體重減輕、貧血、偶爾 嘔吐,嘔吐后就會使疼痛緩和下來,黑色或柏油樣大便。
[0017] 3、治療方法 選用上述藥劑,給患者服用,每次服用1劑,每天早、晚各服1次,10天為一個療程,連續(xù) 服用3個療程。
[0018] 4、療效評定標(biāo)準(zhǔn) 顯效:胃潰瘍癥狀消失,瘡愈,體質(zhì)恢復(fù)正常,觀察半年無復(fù)發(fā)者; 好轉(zhuǎn):胃潰瘍癥狀明顯好轉(zhuǎn),腹部疼痛減輕,食欲正常,體質(zhì)逐步恢復(fù); 無效:達不到好轉(zhuǎn)標(biāo)準(zhǔn)者。
[0019] 5、治療結(jié)果(見下表)
【權(quán)利要求】
1. 一種治療胃潰瘍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范圍內(nèi)的原料藥制成: 枳實15-20克 海螵蛸 15-20克 滑石 15-20克 丹參15-20克 三七 6-8克 柴胡 6-8克 茯苓6-8克 胡黃連6-8克 大黃 6-8克 蒲公英8-10克白芍 8-10克陳皮 8-10克 佛手柑8-10克黃芪 10-15克 黨參 10-15克 白術(shù)10-15克 桂枝 10-15克 香附 10-15克。
2.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藥物,其中各原料藥的用量為: 枳實17克 海螵蛸 17克 滑石17克 丹參17克 三七 7克 柴胡7克 茯苓7克 胡黃連7克 大黃7克 蒲公英9克 白芍 9克 陳皮9克 佛手柑9克 黃芪 13克 黨參13克 白術(shù)13克 桂枝 13克 香附13克。
3.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藥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列步驟: 一、 備料 1、 枳實:揀凈雜質(zhì),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撈出,潤至內(nèi)無硬心,切片,晾干; 2、 海螵蛸:刷洗干凈,曬干,砸成小塊; 3、 滑石: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洗凈,干燥; 4、 丹參:揀凈雜質(zhì),除去根莖,洗凈,撈出,潤透后切片,晾干; 5、 三七:揀凈雜質(zhì),搗碎,研末或潤透后切片曬干; 6、 柴胡:揀去雜質(zhì),除去殘莖,洗凈泥沙,撈出,潤透后及時切片,隨即曬干; 7、 茯苓:用水浸泡,洗凈撈出,悶透后,切片,曬干; 8、 胡黃連:揀去雜質(zhì),用清水淘凈,撈起潤透,切片曬干; 9、 大黃:揀凈雜質(zhì),大小分檔,燜潤至內(nèi)外濕度均勻,切片或切成小塊、曬干; 10、 蒲公英:揀去雜質(zhì),洗凈泥土,切段,曬干; 11、 白芍:揀去雜質(zhì),分開大小個,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撈出,曬瞭,切片,干燥; 12、 陳皮: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及變黑的果皮,搶水洗凈,潤軟,切絲,曬干或低溫干燥, 篩去灰屑; 13、 佛手柑:揀去雜質(zhì),用水噴潤后,切碎,曬干; 14、 黃芪:揀凈雜質(zhì),除去殘留的根頭和空心較大的根,用水浸泡,撈出,潤透后切片,曬 干; 15、 黨參:洗凈泥沙后潤透去蘆,切片或切段,曬干; 16、 白術(shù):揀凈雜質(zhì),用水浸泡,泡后撈出,潤透,切片,曬干; 17、 桂枝:用水稍浸泡,撈出,悶潤至透,切片,晾干,篩去屑; 18、 香附:揀去雜質(zhì),碾成碎粒,簸去細(xì)毛及細(xì)末, 二、 制備 1、將所述重量的枳實、海螵蛸、滑石、丹參、三七、柴胡、茯苓、胡黃連、大黃、蒲公英、白 芍、陳皮、佛手柑、黃芪、黨參、白術(shù)、桂枝、香附藥物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浸泡90分 鐘后,武火煎煮沸騰10分鐘,再用文火煎煮30分鐘,過濾得第一次煎煮液, 2、 將過濾的藥渣加水6倍量,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30分鐘,過濾得第二次煎煮 液, 3、 將兩次煎煮液混合攪拌均勻,即得藥液。
【文檔編號】A61P1/04GK104352709SQ201410703843
【公開日】2015年2月1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30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4年11月30日
【發(fā)明者】侯德潤 申請人:侯德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