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棘輪式撐開鉗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醫(yī)療器械【技術領域】,一種棘輪式撐開鉗,包括第一鉗柄、第二鉗柄、第一加壓頭、第二加壓頭和定位齒條,所述第一鉗柄和第二鉗柄在中部通過第一螺釘轉動連接,所述第一加壓頭和第二加壓頭后端分別與所述第一鉗柄和第二鉗柄的前端轉動連接,所述定位齒條的一端與所述第二鉗柄的后端轉動連接,所述定位齒條的另一端通過棘輪與所述第一鉗柄滾動連接,所述棘輪設于所述第一鉗柄的后端,所述第一加壓頭和第二加壓頭上設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X型連桿組和第二X型連桿組的兩個前端通過兩個第二螺釘分別設于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內。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穩(wěn)定可靠、定位精度高,而且省時省力的棘輪式撐開鉗。
【專利說明】一種棘輪式撐開鉗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醫(y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棘輪式撐開鉗。
【背景技術】
[0002]目前,隨著脊柱內固定技術的發(fā)展,采用脊柱釘棒固定系統(tǒng)對胸椎、腰椎彎曲、畸形等病理性退變進行復位、矯正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在此類手術過程中需要用到各類的復位鉗,如壓縮鉗、撐開鉗對內固定的植入物進行精確定位。臨床上傳統(tǒng)的撐開鉗為單關節(jié)或雙關節(jié)的結構造型,由左右鉗柄、加壓頭、彈簧片、定位齒條等組成,在對椎弓根釘進行壓縮時,需要憑借手感來進行壓縮,不容易把握壓縮量,導致定位不準確,而且費時費力,增加手術時間,加大手術風險。而且由于其結構的原因,操作者的視野將受限。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穩(wěn)定可靠、定位精度高,而且省時省力的棘輪式撐開鉗。
[0004]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
[0005]一種棘輪式撐開鉗,包括第一鉗柄、第二鉗柄、第一加壓頭、第二加壓頭和定位齒條,所述第一鉗柄和第二鉗柄在中部通過第一螺釘轉動連接,所述第一加壓頭和第二加壓頭后端分別與所述第一鉗柄和第二鉗柄的前端轉動連接,所述定位齒條的一端與所述第二鉗柄的后端轉動連接,所述定位齒條的另一端通過棘輪與所述第一鉗柄滾動連接,所述棘輪設于所述第一鉗柄的后端,所述第一鉗柄、第二鉗柄、第一加壓頭和第二加壓頭的上方設有第一 X型連桿組,下方設有第二 X型連桿組,所述第一加壓頭和第二加壓頭上設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 X型連桿組和第二 X型連桿組的兩個前端通過兩個第二螺釘分別設于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內,所述第一 X型連桿組和第二 X型連桿組的兩個后端分別通過兩個第三螺釘與所述第一鉗柄和第二鉗柄轉動連接。
[0006]所述第一鉗柄的內側設有第一彈簧片,所述第二鉗柄的內側設有第二彈簧片,所述第二彈簧片的前端設有一條卡槽,所述第一彈簧片的前端卡入所述卡槽內,所述第一鉗柄的后端位于所述棘輪的外側設有棘爪,所述棘爪與所述第一鉗柄轉動連接,并與所述定位齒條相卡合,所述第一彈簧片的后端與所述棘爪相抵觸。
[0007]所述第一彈簧片的后端通過兩個第四螺釘與所述第一鉗柄相連接,所述第二彈簧片的后端通過兩個第四螺釘與所述第二鉗柄相連接。
[0008]所述第一加壓頭的前端設有第一“U”型卡槽,所述第二加壓頭的前端設有第二“U”型卡槽。
[0009]所述第一鉗柄的前端設有第一開槽,所述第二鉗柄的前端設有第二開槽,所述第一加壓頭的后端設于所述第一開槽內,并通過一個第三螺釘從上至下依次穿過第一 X型連桿組、第一鉗柄、第一加壓頭和第二 X型連桿組相連接,所述第二加壓頭的后端設于所述第二開槽內,并通過一個第三螺釘從上至下依次穿過第一 X型連桿組、第二鉗柄、第二加壓頭和第二X型連桿組相連接。
[0010]所述棘輪通過轉軸與所述第一鉗柄轉動連接,所述轉軸上設有一個扳手固定孔,所述扳手固定孔的截面呈六角形或者三角形或者四方形或者六角梅花形。
[0011]所述第一 X型連桿組和第二 X型連桿組均包括兩根連接桿,并通過第五螺釘轉動連接。
[0012]本實用新型所帶來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實用新型中,所述棘輪式撐開鉗采用棘輪帶動定位齒條的方法減小兩鉗柄尾端的距離來增大第一加壓頭和第二加壓頭之間的距離,進而對兩椎弓根釘頭部之間的距離進行撐開,省時省力、安全平穩(wěn)、定位精度高,而且第一鉗柄、第二鉗柄、第一 X型連桿組、第二X型連桿組、第一加壓頭和第二加壓頭組成的對稱的雙搖桿滑塊機構對椎弓根釘頭部進行撐開,受力均勻,壓縮效果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棘輪式撐開鉗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棘輪式撐開鉗使用狀態(tài)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棘輪式撐開鉗的局部剖面圖。
[0018]圖中部件名稱對應的標號如下:
[0019]1、第一鉗柄;2、第二鉗柄;3、第一加壓頭;4、第二加壓頭;5、定位齒條;6、第一螺釘;7、棘輪;8、第一 X型連桿組;9、第二 X型連桿組;10、第一滑槽;11、第二滑槽;12、第二螺釘;13、第三螺釘;14、第一彈簧片;15、第二彈簧片;16、卡槽;17、棘爪;18、第四螺釘;
19、第一“U”型卡槽;20、第二“U”型卡槽;21、第一開槽;22、第二開槽;23、轉軸;24、扳手固定孔;25、第五螺釘;26、棘輪扳手。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述:
[0021]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棘輪式撐開鉗的實施例,如圖1、圖2和圖3所示,包括第一鉗柄1、第二鉗柄2、第一加壓頭3、第二加壓頭4和定位齒條5,所述第一鉗柄I和第二鉗柄2在中部通過第一螺釘6轉動連接,所述第一加壓頭3和第二加壓頭4后端分別與所述第一鉗柄I和第二鉗柄2的前端轉動連接,所述定位齒條5的一端與所述第二鉗柄2的后端轉動連接,所述定位齒條5的另一端通過棘輪7與所述第一鉗柄I滾動連接,所述棘輪7設于所述第一鉗柄I的后端,所述第一鉗柄1、第二鉗柄2、第一加壓頭3和第二加壓頭4的上方設有第一 X型連桿組8,下方設有第二 X型連桿組9,所述第一加壓頭3和第二加壓頭4上設有第一滑槽10和第二滑槽11,所述第一 X型連桿組8和第二 X型連桿組9的兩個前端通過兩個第二螺釘12分別設于所述第一滑槽10和第二滑槽11內,所述第一 X型連桿組8和第二 X型連桿組9的兩個后端分別通過兩個第三螺釘13與所述第一鉗柄I和第二鉗柄2轉動連接。
[0022]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鉗柄I的內側設有第一彈簧片14,所述第二鉗柄2的內側設有第二彈簧片15,所述第二彈簧片15的前端設有一條卡槽16,所述第一彈簧片14的前端卡入所述卡槽16內,所述第一鉗柄I的后端位于所述棘輪7的外側設有棘爪17,所述棘爪17與所述第一鉗柄I轉動連接,并與所述定位齒條5相卡合,所述第一彈簧片14的后端與所述棘爪17相抵觸。當所述第一彈簧片14的前端卡入所述開槽16內時,所述第一彈簧片14和第二彈簧片15之間是活動連接,能為撐開鉗的收縮提供回復力,當所述定位齒條5和棘爪17分離之后,撐開鉗通過兩彈簧片提供的回復力復位到初始位置。
[0023]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彈簧片14的后端通過兩個第四螺釘18與所述第一鉗柄I相連接,所述第二彈簧片15的后端通過兩個第四螺釘18與所述第二鉗柄2相連接。
[0024]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壓頭3的前端設有第一“U”型卡槽19,所述第二加壓頭4的前端設有第二“U”型卡槽20。所述第一“U”型卡槽19和第二“U”型卡槽20卡在需要撐開的兩螺釘內側的連接棒上,當所述第一鉗柄I和第二鉗柄2的后端相互靠近時,所述第一加壓頭3和第二加壓頭4的前端互相遠離,此時達到撐開的作用。
[0025]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鉗柄I的前端設有第一開槽21,所述第二鉗柄2的前端設有第二開槽22,所述第一加壓頭3的后端設于所述第一開槽21內,并通過一個第三螺釘13從上至下依次穿過第一 X型連桿組8、第一鉗柄1、第一加壓頭3和第二 X型連桿組9相連接,所述第二加壓頭4的后端設于所述第二開槽內22,并通過一個第三螺釘13從上至下依次穿過第一 X型連桿組8、第二鉗柄2、第二加壓頭4和第二 X型連桿組9相連接。
[0026]本實施例中,所述棘輪7通過轉軸23與所述第一鉗柄I轉動連接,所述轉軸23上設有一個扳手固定孔24,所述扳手固定孔24的截面呈六角形。將棘輪扳手26插入所述扳手固定孔24中,操作者通過扳轉棘輪扳手26擰轉所述棘輪7,進而所述棘輪7在所述定位齒條5上運動,實現(xiàn)所述第一鉗柄I和第二鉗柄2后端相互靠近,則所述第一加壓頭3第二加壓頭4相互遠離。
[0027]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 X型連桿組8和第二 X型連桿組9均包括兩根連接桿,并通過第五螺釘25轉動連接。
[0028]當然,所述扳手固定孔的截面也可以呈三角形或者四方形或者六角梅花形。那么,也都在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之內,這里不再一一贅述。
[0029]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棘輪式撐開鉗,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鉗柄、第二鉗柄、第一加壓頭、第二加壓頭和定位齒條,所述第一鉗柄和第二鉗柄在中部通過第一螺釘轉動連接,所述第一加壓頭和第二加壓頭后端分別與所述第一鉗柄和第二鉗柄的前端轉動連接,所述定位齒條的一端與所述第二鉗柄的后端轉動連接,所述定位齒條的另一端通過棘輪與所述第一鉗柄滾動連接,所述棘輪設于所述第一鉗柄的后端,所述第一鉗柄、第二鉗柄、第一加壓頭和第二加壓頭的上方設有第一 X型連桿組,下方設有第二 X型連桿組,所述第一加壓頭和第二加壓頭上設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 X型連桿組和第二 X型連桿組的兩個前端通過兩個第二螺釘分別設于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內,所述第一 X型連桿組和第二 X型連桿組的兩個后端分別通過兩個第三螺釘與所述第一鉗柄和第二鉗柄轉動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棘輪式撐開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鉗柄的內側設有第一彈簧片,所述第二鉗柄的內側設有第二彈簧片,所述第二彈簧片的前端設有一條卡槽,所述第一彈簧片的前端卡入所述卡槽內,所述第一鉗柄的后端位于所述棘輪的外側設有棘爪,所述棘爪與所述第一鉗柄轉動連接,并與所述定位齒條相卡合,所述第一彈簧片的后端與所述棘爪相抵觸。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棘輪式撐開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彈簧片的后端通過兩個第四螺釘與所述第一鉗柄相連接,所述第二彈簧片的后端通過兩個第四螺釘與所述第二鉗柄相連接。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棘輪式撐開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壓頭的前端設有第一“U”型卡槽,所述第二加壓頭的前端設有第二 “U”型卡槽。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棘輪式撐開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鉗柄的前端設有第一開槽,所述第二鉗柄的前端設有第二開槽,所述第一加壓頭的后端設于所述第一開槽內,并通過一個第三螺釘從上至下依次穿過第一X型連桿組、第一鉗柄、第一加壓頭和第二X型連桿組相連接,所述第二加壓頭的后端設于所述第二開槽內,并通過一個第三螺釘從上至下依次穿過第一 X型連桿組、第二鉗柄、第二加壓頭和第二 X型連桿組相連接。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棘輪式撐開鉗,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輪通過轉軸與所述第一鉗柄轉動連接,所述轉軸上設有一個扳手固定孔,所述扳手固定孔的截面呈六角形或者三角形或者四方形或者六角梅花形。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棘輪式撐開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X型連桿組和第二 X型連桿組均包括兩根連接桿,并通過第五螺釘轉動連接。
【文檔編號】A61B17/28GK204072230SQ201420391299
【公開日】2015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12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7月12日
【發(fā)明者】許小波 申請人:嘉興德康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