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機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流體通道閥門、流體通道切換閥,以及一種采用該閥的內(nèi)窺鏡。
背景技術:
內(nèi)窺鏡系統(tǒng)在醫(yī)療診斷中被廣泛采用。內(nèi)窺鏡系統(tǒng)通過在體腔內(nèi)插入細長的插入部,可以觀察體腔內(nèi)的臟器等,根據(jù)需要使用插入到插入通道內(nèi)的處理器具,可以進行各種治療處理。內(nèi)窺鏡還設置有用于體腔內(nèi)被處置部的清洗、治療,或者使體腔膨脹而擴大觀察視野的送氣送液裝置,可根據(jù)需要向體腔內(nèi)送入水、藥液、空氣等。
內(nèi)窺鏡的送氣送液裝置中,都需要用到一種流體通道切換閥門,用于在送水和送氣之間切換,以及在不送水和不送氣時封閉水出口、氣出口通道,所述閥門需要精準地控制水、氣地切換輸送,并需要操作性能良好、經(jīng)久耐用。現(xiàn)有技術中有各種結構的流體通道切換閥門,但通常零部件太多,結構復雜,導致操作性能不佳,例如在閥桿上環(huán)繞多個密封圈,使得操作時閥桿與閥罩之間摩擦力較大,操作順滑性不好,或者長時間操作后,部件穩(wěn)定性不佳。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流體通道閥門,以簡單結構實現(xiàn)對流體入口和流體出口之間通路的打開和切斷控制;以及流體通道切換閥,用于通過簡單結構實現(xiàn)三個流體通道之間的切換。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內(nèi)窺鏡,其送氣送水系統(tǒng)采用本發(fā)明的流體通道切換閥,實現(xiàn)對內(nèi)窺鏡送水送氣的精確控制。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流體通道閥門,包括閥罩、閥桿、閥塞;
所述閥罩容納所述閥桿,所述閥罩上不同高度設置有流體入口和流體出口,所述閥塞固設于所述閥罩內(nèi),所述閥塞的高度位于所述流體入口和所述流體出口之間,所述閥罩的其他部位為密封狀態(tài);
所述閥塞環(huán)繞在所述閥桿的周圍,與所述閥桿之間配合設置有可使所述閥塞上下相通的通路,所述閥桿的末端具有一密封部,所述閥桿不受外力作用時可對所述通路構成密封,當所述閥桿在外力作用下下移時,所述通路被打開。
一種流體通道切換閥,包括:
閥罩、閥桿、按鈕、閥塞;
所述閥罩容納所述閥桿,所述閥罩內(nèi)壁環(huán)周設置有臺階,所述閥罩上自上而下設置有第一出口、第一入口、第二出口、第二入口,且所述第一出口位于所述臺階的上方,所述第一入口、第二出口、第二入口位于所述臺階的下方;
所述閥桿中有一通孔,所述通孔包括上端與所述按鈕相連的縱向段,以及與所述縱向段連通的橫向段,所述橫向段橫向貫穿所述閥桿,使得所述通孔與所述閥罩的內(nèi)腔連通;
所述按鈕位于所述閥桿的頂部,與所述通孔的縱向段相連接,所述按鈕上設有將所述通孔與外界大氣相連通的小孔;
所述閥桿的外壁自上而下環(huán)繞有第一密封圈、密封墊、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均為環(huán)狀彈性物,所述第一密封圈的高度位于所述按鈕以下,所述第一出口以上,并氣密性地抵接所述閥罩的內(nèi)壁;所述密封墊的高度位于所述第一出口以下,所述臺階以上;所述密封墊具有環(huán)狀的密封環(huán),以及底部與所述密封環(huán)一體成型、周緣斜向上延伸的皮碗;所述密封環(huán)與所述閥罩的內(nèi)壁之間留有空隙,并可在所述按鈕作用下隨所述閥桿下移至與所述臺階密封抵接,所述皮碗氣密性地抵接所述閥罩的內(nèi)壁,所述皮碗的邊緣容易在外力作用下變形;所述第二密封圈的高度位于所述第一入口以下,所述第二出口以上,并氣密性地抵接所述閥罩的內(nèi)壁;
所述閥桿中的通孔的橫向段的高度位于所述密封墊以下,所述第二密封圈以上,使得所述通孔與所述第一入口連通;
所述閥塞嵌設于所述閥罩內(nèi),所述閥塞的高度在所述第二出口以下,所述第二入口以上,所述閥塞環(huán)繞在所述閥桿的周圍,與所述閥桿之間配合設置有可使所述閥塞上下相通的通路,所述閥桿的末端具有一密封部,所述閥桿不受外力作用時可對所述閥塞的通路構成密封,當所述閥桿在所述按鈕的作用下下移時,所述通路被打開。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簡單結構實現(xiàn)了三個流體通道之間的切換,使得內(nèi)窺鏡可以精確控制送水送氣,操作性能良好、經(jīng)久耐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流體通道閥門的剖面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流體通道閥門采用的閥塞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流體通道切換閥第一實施例的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流體通道切換閥第一實施例的的剖面示意圖。
圖5為本發(fā)明流體通道切換閥第一實施例的的另一狀態(tài)的剖面示意圖。
圖6為本發(fā)明流體通道切換閥第一實施例采用的閥塞的實施例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fā)明流體通道切換閥第一實施例采用的閥塞實施例另一角度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發(fā)明流體通道切換閥第二實施例的流體通道切換閥的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中的說明書附圖,對發(fā)明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的流體通道閥門,包括閥罩101、閥桿102、閥塞103;
閥罩101容納閥桿102,閥罩101上不同高度設置有流體入口104和流體出口105,閥塞103固設于閥罩101內(nèi),閥塞103的高度位于流體入口104和流體出口105之間,閥罩101的其他部位為密封狀態(tài);
閥塞103環(huán)繞在閥桿102的周圍,與閥桿102之間配合設置有可使閥塞103上下相通的通路,閥桿102的末端具有一密封部106,閥桿102不受外力作用時可對所述通路構成密封,流體入口104和流體出口105之間的通路被切斷,當閥桿102在外力作用下下移時,流體入口104和流體出口105之間的通路被打開。
閥塞103具有可與密封部106密閉配合的下段107,以及可與閥桿102配合形成所述通路的上段108。
如圖1和圖2所示,閥塞103的上段108具有凸凹不平的上表面,閥桿102上具有一止擋部109,當閥桿102在外力作用下下移后,止擋部109與所述上表面抵接,所述凸凹不平的上表面構成所述通路的一部分。
在一些實施例中,密封部106與閥塞103的下段107之間的配合被設置為:當密封部106隨閥桿102下移一定距離后,所述通路才被打開。具體結構可以是,在密封部106上端或下端設置一段與閥塞103密閉配合的延伸段,當閥桿102在外力作用下下移使得所述延伸段完全脫離與閥塞103的密閉配合時,所述通路才被打開。
參見圖3、圖4,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流體通道切換閥,包括:
閥罩1、閥桿2、按鈕3、閥塞4;
閥罩1容納閥桿2,閥罩1內(nèi)壁環(huán)周設置有臺階10,閥罩1上自上而下設置有第一出口6、第一入口5、第二出口8、第二入口7,且第一出口6位于臺階10的上方,第一入口5、第二出口8、第二入口7位于臺階10的下方;
閥桿2中有一通孔11,通孔11包括上端與按鈕3相連的縱向段12,以及與縱向段12連通的橫向段13,橫向段13橫向貫穿閥桿2,使得通孔11與閥罩1的內(nèi)腔連通;
按鈕3位于閥桿2的頂部,與通孔11的縱向段12相連接,按鈕3上設有將通孔11與外界大氣相連通的小孔14;
閥桿2的外壁自上而下環(huán)繞有第一密封圈15、密封墊16、第二密封圈17,第一密封圈15、第二密封圈17均為環(huán)狀彈性物,第一密封圈15的高度位于按鈕3以下,第一出口6以上,并氣密性地抵接閥罩1的內(nèi)壁;密封墊16的高度位于第一出口6以下,臺階10以上;密封墊16具有環(huán)狀的密封環(huán)18,以及底部與密封環(huán)18一體成型、周緣斜向上延伸的皮碗19;密封環(huán)18與閥罩1的內(nèi)壁之間留有空隙,并可在按鈕3作用下隨閥桿2下移至與臺階10密封抵接,皮碗19氣密性地抵接閥罩1的內(nèi)壁,皮碗19的邊緣容易在外力作用下變形;第二密封圈17的高度位于第一入口5以下,第二出口8以上,并氣密性地抵接閥罩1的內(nèi)壁;
閥桿2中的通孔11的橫向段13的高度位于密封墊16以下,第二密封圈17以上,使得通孔11與第一入口5連通;
閥塞4嵌設于閥罩1內(nèi),閥塞4的高度在第二出口8以下,第二入口7以上,閥塞4環(huán)繞在閥桿2的周圍,與閥桿2之間配合設置有可使閥塞4上下相通的通路,閥桿2的末端具有一密封部20,閥桿2不受外力作用時,密封部20可對閥塞4的所述通路構成密封,當閥桿2在按鈕3的作用下下移時,所述通路被打開。
下面結合圖4和圖7,介紹本發(fā)明流體通道切換閥的工作過程。
本發(fā)明的流體通道切換閥,可以分別選擇進行以下操作之一:從第一入口5進入所述切換閥的第一流體排出到外界;從第一入口5進入所述切換閥的第一流體從第一出口6排出;從第二入口7進入所述切換閥的第二流體從第二出口8排出。
當?shù)谝涣黧w從第一入口5進入所述切換閥時,被封閉在密封墊16的皮碗19與第二密封圈17之間,與第一出口6、第二入口7以及第二出口8隔絕,所述第一流體從通孔11的橫向段13進入縱向段12,從按鈕3上的小孔14排出到外界。此時閥桿2末端的密封部20封閉閥塞4上下的通路,使得第二入口7與第一入口5、第一出口6、第二出口8隔離。
當操作者封閉按鈕3上的小孔14時,所述從第一入口5進入的第一流體,無法從小孔14排出到外界,在流體壓力作用下,擠壓密封墊16的皮碗19,由于皮碗19為易被擠壓變形的結構,因此第一流體經(jīng)過被擠壓變形后的皮碗19,進入皮碗19上方的空間,并被封閉在第一密封圈15和第二密封圈17之間,從第一出口6排出。此時閥桿2末端的密封部20封閉閥塞4上下的通路,使得第二入口7與第一入口5、第一出口6、第二出口8隔離。
當操作者封閉按鈕3上的小孔14,并按下按鈕3時,閥桿向下移動到圖7所示的位置,第一密封圈15仍然位于第一出口6的上方,密封圈16的密封環(huán)18下移至與臺階10密封抵接,第二密封圈17仍然位于第一入口5和第二出口8之間,閥桿2的末端的密封部20下移使得閥塞4上下相通的通路被打開。此時第一入口5被密封環(huán)18和第二密封圈17隔離,第一流體無法通過第一出口6、第二出口8或者第二入口7排出切換閥,也無法通過通孔11排出到外界。此時,第二流體從第二入口7進入切換閥,經(jīng)閥塞4上下的通路到達第二出口8,并被第二密封圈17隔絕在第二密封圈17以下,從第二出口8排出。
綜上所述,本發(fā)明的流體通道切換閥可以實現(xiàn)分別選擇進行以下操作之一:從第一入口5進入所述切換閥的第一流體排出到外界;從第一入口5進入所述切換閥的第一流體從第一出口6排出;從第二入口7進入所述切換閥的第二流體從第二出口8排出。
參見圖6,作為本發(fā)明流體通道切換閥采用的閥塞4的一個實施例,所述閥塞4具有可與閥桿2配合形成所述通路的上段21,以及可與密封部20密閉配合的下段22。所述上段21具有凸凹不平的上端面,所述下段22具有可與密封部22密閉抵接的平滑的接觸面。優(yōu)選地,如圖2所示,所述接觸面具有從上到下逐漸擴徑的圓臺形結構,所述密封部具有與其相適應的圓臺形結構。
如圖8所示,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流體通道切換閥,與上述的第一實施例不同之處在于,所述密封部20與閥塞4的下段22之間的配合被設置為:當密封部20隨閥桿2在按鈕3的作用下下移一定距離后,所述通路才被打開。具體結構為,所述密封部20具有一段與所述閥塞4的內(nèi)壁密閉配合的延伸段23,當操作者向下按按鈕3時,所述密封部20并不立即對閥塞4解除密封,而是待延伸段23完全移動到離開閥塞4時,所述密封才被解除。上述結構有利于防止操作者在預備使從第一入口5進入所述切換閥的第一流體從第一出口6排出時,誤操作或者施力過大導致按鈕3下移了一小部分,采用上述的結構,即使發(fā)生所述的誤操作時,第二入口7與第二出口8之間的通道并不立即打開,防止第二流體從第二出口8排出,從而使得本發(fā)明的流體通道切換閥具有更好的可操作性。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按鈕的下周緣與所述閥罩的上周緣之間通過一彈簧抵接,使得所述按鈕被按下并松開后可以自動恢復原位。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閥桿的外壁,還環(huán)繞有至少一個導向圈,所述導向圈為環(huán)狀非彈性物,與所述閥罩的內(nèi)壁之間留有間隙,用于保持所述閥桿沿所述閥罩內(nèi)壁上下滑動時的順滑性。
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內(nèi)窺鏡,具有本發(fā)明的任意一種流體通道切換閥。本發(fā)明的流體通道切換閥應用于所述內(nèi)窺鏡中時,所述第一入口連接內(nèi)窺鏡系統(tǒng)的送氣系統(tǒng),也即,連接所述第一入口的氣泵持續(xù)不斷地向所述第一入口內(nèi)供氣;所述第二入口連接內(nèi)窺鏡系統(tǒng)的送水系統(tǒng);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出口分別向人體內(nèi)送氣和送水,一般內(nèi)窺鏡系統(tǒng)中,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出口在所述流體通道切換閥之外合并成一個出口,通過一條通道連接至內(nèi)窺鏡鏡體的頭端。本發(fā)明的內(nèi)窺鏡可以使操作者方便地選擇送水或送氣到患者體內(nèi)。
以上對本發(fā)明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流體通道閥門、流體通道切換閥以及內(nèi)窺鏡進行了詳細介紹,但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發(fā)明的結構及其核心思想,不應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fā)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nèi),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