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醫(yī)療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安瓿瓶自動配藥系統(tǒng)及配藥方法。
背景技術:
安瓿瓶101是用于盛裝藥液的小型玻璃容器,如圖1所示,其結構包括瓶身104和瓶頭103,以及位于瓶身104、瓶頭103之間凹陷部分的瓶頸105,容量一般為1~25ml,一般用于注射用藥液?,F(xiàn)有安瓿瓶101配藥一般是通過人工將安瓿瓶101瓶頸105打磨,將瓶頭103擊碎,然后用針筒將安瓿瓶101藥液抽吸出來,然后通過針筒將安瓿瓶101藥液推送注入到輸液袋中,最后再將瓶頭103和瓶身104碎片進行收集整理。
這種傳統(tǒng)的配藥方法人工勞動強度較高,配藥過程中安瓿瓶101碎片容易對醫(yī)護人員造成傷害,而且在需要大量安瓿瓶101藥液配置的場合,采用人工配藥的方式,效率較低,而且容易發(fā)生失誤,遠遠不能滿足實際需要。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發(fā)明目的在于: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安瓿瓶配藥采用人工配置,其勞動強度大、危險性高、配藥效率較低的問題,提供一種安瓿瓶自動配藥系統(tǒng),并同時提供了一種安瓿瓶自動配藥系統(tǒng)的配藥方法,該裝置采用能夠實現(xiàn)安瓿瓶的自動夾持、安瓿瓶瓶頸自動切割、安瓿瓶瓶頭的自動敲斷,以及安瓿瓶藥液的自動配置,自動化強度高、操作方便,大大提高了配藥效率。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安瓿瓶自動配藥系統(tǒng),包括支架,還包括有:
夾持部件,沿直線滑動設置在所述支架上,用于夾持安瓿瓶的瓶身;
切瓶部件,位于所述夾持部件上方,包括設于所述支架上的至少一個切割件,所述夾持部件帶動安瓿瓶與所述切割件相對運動時,所述切割件對安瓿瓶的瓶頸進行切割;
消毒部件,包括噴嘴,用于對安瓿瓶的切割部位即瓶頸噴射消毒液;
吹氣部件,用于將噴射有消毒液的安瓿瓶瓶頸部位進行吹氣;
斷瓶部件,包括設于所述支架上的推桿,所述推桿通過往復機構做往復運動,用于沖擊安瓿瓶并將安瓿瓶瓶頭折斷;
注液部件,包括設于所述支架上的支撐件、抽吸腔體、導管一和導管二,所述支撐件上設有用于安裝液袋的固定件,所述導管一和導管二的一端設均連通所述抽吸腔體,所述導管一和導管二的另一端分別設有用于插入安瓿瓶的安瓿瓶針和所述用于插入輸液袋內的輸液袋針,所述導管一和導管二上分別設有夾緊件一與夾緊件二,所述安瓿瓶針連接有能夠驅動其上下移動的升降機構;
回收部件,設于所述支架上,用于回收安瓿瓶的斷瓶瓶頭和瓶身。
該安瓿瓶自動配藥系統(tǒng),包括有用于對安瓿瓶進行和移動的夾持部件,夾持部件夾持安瓿瓶分別與切瓶部件、消毒部件、吹氣部件、斷瓶部件、注液部件和回收部件配合,能夠分別實現(xiàn)安瓿瓶的切瓶、瓶頸消毒、瓶頸吹氣、瓶頭斷瓶、抽吸配藥和廢瓶的回收,相對于現(xiàn)有人工配藥,其安瓿瓶的自動化程度高,減輕了人工勞動強度,而且操作方便,大大提高了配藥效率;該結構將各部件集成在支架上,形成一個配藥系統(tǒng),其結構緊湊簡單,體積較小,便于操作和維護,成本也較低。
優(yōu)選地,所述夾持部件包括底座,以及設于所述底座上的左夾爪和右夾爪,所述左夾爪和右夾爪通過驅動電機驅動相對運動以實現(xiàn)相互開合,所述支架上連接有用于驅動所述底座平移的平移電機。
該夾持部件,通過設置在底座上的左夾爪和右夾爪,其中左夾爪和右夾爪通過驅動電機能夠沿同一水平軸向做相對的開合運動,使二者形成的夾持區(qū)域能夠容納并適配被夾物塊,能夠適應不同被夾物塊的體積大小,而且被夾物塊再被夾緊后,均能夠保證被夾物塊的幾何豎直中心均位于同一位置或同一工位,在平移電機驅動底座和左夾爪、右夾爪一起運動時,能夠保證不同容量尺寸大小安瓿瓶的中心移動軌跡均處于同一直線上,不需要調節(jié)各部件的位置,就能夠使不同容量尺寸大小安瓿瓶均能夠與其他部件順利配合完成相應的配藥工序。
優(yōu)選地,所述切瓶部件包括固定在所述支架上的兩個側板和兩個夾板,每個所述側板和對應夾板之間連接有回復機構,每個所述夾板上連接所述切割件,兩個所述切割件相對設置。
該切瓶部件包括位于支架上的兩個側板和夾板,其中每個夾板和側板通過回復機構連接,兩個夾板各設置相對的切割件,該切瓶部件的兩個夾板相對側板間距可調,能夠實現(xiàn)對安瓿瓶瓶頸的自適應夾持,便于在放入安瓿瓶時,首先將安瓿瓶放入夾板之間被夾持住,然后夾持部件移動到安瓿瓶下方將其夾緊來開始配藥;然后夾持部件帶動安瓿瓶移動,順利穿過兩個切割件之間構成切瓶區(qū)域,切割件與安瓿瓶瓶頸相對運動,將安瓿瓶瓶頸切割形成兩條相對的劃痕,便于后續(xù)斷瓶部件對安瓿瓶瓶頭的折斷。
該切瓶部件,相對現(xiàn)有的安瓿瓶配藥裝置將夾持和切割分開設置而言,本切瓶部件能夠同時實現(xiàn)對安瓿瓶自適應預夾持和切割,將兩個功能均集成一體,便于與夾持部件配合,提高配藥效率。
優(yōu)選地,所述斷瓶部件的推桿端部設置有斷瓶端,所述斷瓶端上設有兩個翼板,兩個所述翼板之間設置有彈性件以及所述吹氣部件的氣流出口,所述吹氣部件的氣流入口設于所述推桿上。
該斷瓶部件上的斷瓶端設有兩個翼板,能夠將安瓿瓶對準并置于斷瓶區(qū)域內,在斷瓶后配合彈性件,能夠限制安瓿瓶的瓶頭四處亂飛,引導其朝前方落入回收部件中;另外,將吹氣部件集成在斷瓶部件的推桿上,其中氣流入口位于推桿上,氣流出口位于斷瓶端的翼板之間;該氣流先通過推桿斷瓶端的氣流出口吹出,對安瓿瓶切割位置處的殘留瓶屑和消毒液清理干凈,然后再啟動推桿將安瓿瓶瓶頭折斷,能夠有效減少瓶體表面殘留有粉末狀瓶屑以及消毒液進入瓶體內對藥液產生污染,該斷瓶部件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實用性高。
優(yōu)選地,所述注液部件的抽吸腔體為豎直設置的抽吸針筒,所述抽吸針筒的活塞連接往復運動機構。
采用抽吸針筒作為抽吸腔體,抽吸針筒的活塞連接往復運動機構,往復運動機構帶動活塞上下運動,能夠實現(xiàn)將安瓿瓶內藥液通過導管一抽吸進入抽吸針筒內,或者將抽吸針筒內的藥液推送至液袋內,操作簡單,可靠方便。
優(yōu)選地,所述注液部件的夾緊件一和夾緊件二分別連接有控制其開閉的電磁閥。
通過電磁閥來分別控制夾緊件一和夾緊件二的開閉,能夠配合抽吸針筒在抽吸時,引導藥液單方向流動,以完成配藥,操作簡單。
優(yōu)選地,所述回收部件包括連接在所述支架上的收納艙,所述收納艙設有位于側面的入口和位于底部的出口,其中所述入口與所述斷瓶部件的推桿相對設置的,所述出口下方設置有回收箱。
該回收部件的艙體側面設置入口艙門,與推桿先相對設置,用于收納安瓿瓶的斷瓶瓶頭,在艙體底部設置出口,用于進入艙體內部的斷瓶瓶頭從出口掉出,引導高速運動的斷瓶瓶頭在艙體內膨脹緩沖減速后,從出口掉落至回收箱內;另外,還可以在入口艙門設置弧形面作為安瓿瓶斷瓶時的瓶頸支點,配合斷瓶部件,能夠控制安瓿瓶在折斷時的斷瓶位置,折斷部位也比較均勻,不易敲碎瓶體。
優(yōu)選地,還包括控制機構,所述控制機構電連接所述驅動電機、平移電機、往復運動機構和電磁閥,并分別控制其啟閉狀態(tài)。
該安瓿瓶自動配藥系統(tǒng),在各個部件配合運行過程中,是采用了控制機構根據時差分別控制各部件中的驅動電機、平移電機、往復運動機構和電磁閥等工作啟閉,以實現(xiàn)各部件時間精確的配藥方式,以提高配藥效率。
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安瓿瓶自動配藥系統(tǒng)的配藥方法,包括如上述的安瓿瓶自動配藥系統(tǒng),其配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準備階段,分別將配藥系統(tǒng)的夾持部件、切瓶部件、消毒部件、吹氣部件、斷瓶部件和回收部件在所述支架上調節(jié)至初始工位位置;
2)安裝注液部件,即在支撐件上安裝液袋、抽吸腔體,并將導管一、導管二連通抽吸腔體、液袋、輸液袋針和安瓿瓶針,在輸液袋針插入液袋之前,先將液袋瓶口進行消毒,然后將注液部件調節(jié)至支架上的相應工位位置;
3)安裝安瓿瓶,將安瓿瓶裝于所述夾持部件上并夾緊;
4)安瓿瓶切瓶,夾持部件移動安瓿瓶至切瓶部件工位,通過安瓿瓶與切割件的相對位移,完成對安瓿瓶瓶頸的劃瓶;
5)安瓿瓶消毒,夾持部件移動安瓿瓶至消毒工位,消毒部件噴射消毒液對安瓿瓶瓶頸位置進行消毒,然后吹氣部件對安瓿瓶瓶頸殘留消毒液進行吹氣;
6)安瓿瓶斷瓶,夾持部件移動安瓿瓶至斷瓶工位,斷瓶部件上的往復機構驅動推桿移動,推桿沖擊安瓿瓶將安瓿瓶瓶頭斷瓶;
7)安瓿瓶瓶頭回收,所述步驟6中的安瓿瓶斷瓶瓶頭進入回收部件,被回收部件回收;
8)安瓿瓶抽吸準備,夾持部件移動安瓿瓶瓶身至抽吸工位,注液部件上的升降機構驅動安瓿瓶針上下移動插入到安瓿瓶內,準備抽吸;
10)安瓿瓶藥液抽吸,啟動抽吸腔體,將安瓿瓶內藥液的抽吸至抽吸腔體內,并轉移至液袋,完成抽吸;
11)安瓿瓶廢瓶收集,夾持部件夾持安瓿瓶廢瓶移動至回收部件工位,釋放安瓿瓶廢瓶,將安瓿瓶廢瓶丟棄至回收部件進行收集,然后夾持部件移動至初始工位,等待下一個安瓿瓶安裝夾持;
12)重復步驟3-11,完成本次配藥需要的所有安瓿瓶藥液配置,將所需要的安瓿瓶藥液全部配置液袋內;
13)完成本次藥液配置后,注液部件回到初始工位位置,更換液袋和注液部件,回到步驟1中,準備下一次的藥液配置。
該安瓿瓶自動配藥系統(tǒng)的配藥方法,完成各部件的準備階段后,夾持部件夾持安瓿瓶,移動至各個部件的工位,分別與切瓶部件、消毒部件、吹氣部件、斷瓶部件、注液部件和回收部件配合,以分別實現(xiàn)安瓿瓶的切瓶工序、瓶頸消毒工序、瓶頸吹氣工序、瓶頭斷瓶工序、抽吸配藥工序和廢瓶回收工序,相對于現(xiàn)有人工配藥的方法,該配藥方法采用了安瓿瓶自動配藥系統(tǒng),能夠實現(xiàn)安瓿瓶各工序的自動配藥,大大減輕了人工配藥勞動強度,而且方法操作簡單,智能化程度高,大大提高了配藥效率。
優(yōu)選地,當所述消毒部件、吹氣部件都集成在所述斷瓶部件上時,所述夾持部件在安瓿瓶斷瓶工位保持不動,并先后順序完成的安瓿瓶消毒、安瓿瓶吹氣和安瓿瓶斷瓶的步驟,能夠減少配藥工序,節(jié)約配藥時間,提高配藥效率。
綜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fā)明所述安瓿瓶自動配藥系統(tǒng),包括有用于對安瓿瓶進行和移動的夾持部件,夾持部件夾持安瓿瓶分別與切瓶部件、消毒部件、吹氣部件、斷瓶部件、注液部件和回收部件配合,能夠分別實現(xiàn)安瓿瓶的切瓶、瓶頸消毒、瓶頸吹氣、瓶頭斷瓶、抽吸配藥和廢瓶的回收,相對于現(xiàn)有人工配藥,其安瓿瓶的自動化程度高,減輕了人工勞動強度,而且操作方便,大大提高了配藥效率;該結構將各部件集成在支架上,形成一個配藥系統(tǒng),其結構緊湊簡單,體積較小,便于操作和維護,成本也較低;
2、本發(fā)明所述安瓿瓶自動配藥系統(tǒng),其中夾持部件通過設置在底座上的左夾爪和右夾爪,該左夾爪和右夾爪通過驅動電機能夠沿同一水平軸向做相對的開合運動,使二者形成的夾持區(qū)域能夠容納并適配被夾物塊,能夠適應不同被夾物塊的體積大小,而且被夾物塊再被夾緊后,均能夠保證被夾物塊的幾何豎直中心均位于同一位置或同一工位,在平移電機驅動底座和左夾爪、右夾爪一起運動時,能夠保證不同容量尺寸大小安瓿瓶的中心移動軌跡均處于同一直線上,不需要調節(jié)各部件的位置,就能夠使不同容量尺寸大小安瓿瓶均能夠與其他部件順利配合完成相應的配藥工序;
3、本發(fā)明所述安瓿瓶自動配藥系統(tǒng),其中切瓶部件相對現(xiàn)有的安瓿瓶配藥裝置將夾持和切割分開設置而言,本切瓶部件能夠同時實現(xiàn)對安瓿瓶自適應預夾持和切割,將兩個功能均集成一體,便于與夾持部件配合,提高配藥效率;
4、本發(fā)明所述安瓿瓶自動配藥系統(tǒng),其中斷瓶部件上的斷瓶端設有兩個翼板,能夠將安瓿瓶對準并置于斷瓶區(qū)域內,在斷瓶后配合彈性件,能夠限制安瓿瓶的瓶頭四處亂飛,引導其朝前方落入回收部件中;另外,將吹氣部件集成在斷瓶部件的推桿上,氣流先通過推桿斷瓶端的氣流出口吹出,對安瓿瓶切割位置處的殘留瓶屑和消毒液清理干凈,然后再啟動推桿將安瓿瓶瓶頭折斷,能夠有效減少瓶體表面殘留有粉末狀瓶屑以及消毒液進入瓶體內對藥液產生污染,該斷瓶部件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實用性高;
5、該安瓿瓶自動配藥系統(tǒng),在各個部件配合運行過程中,是采用了控制機構根據時差分別控制各部件中的驅動電機、平移電機、往復運動機構和電磁閥等工作啟閉,以實現(xiàn)各部件時間精確的配藥方式,以提高配藥效率;
6、本發(fā)明所述安瓿瓶自動配藥系統(tǒng)的配藥方法,在完成各部件的準備階段后,夾持部件夾持安瓿瓶,移動至各個部件的工位,分別與切瓶部件、消毒部件、吹氣部件、斷瓶部件、注液部件和回收部件配合,以分別實現(xiàn)安瓿瓶的切瓶工序、瓶頸消毒工序、瓶頸吹氣工序、瓶頭斷瓶工序、抽吸配藥工序和廢瓶回收工序,相對于現(xiàn)有人工配藥的方法,該配藥方法采用了安瓿瓶自動配藥系統(tǒng),能夠實現(xiàn)安瓿瓶各工序的自動配藥,大大減輕了人工配藥勞動強度,而且方法操作簡單,智能化程度高,大大提高了配藥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現(xiàn)有安瓿瓶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所述安瓿瓶自動配藥系統(tǒng)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中安瓿瓶自動配藥系統(tǒng)隱藏支架部分結構后的各部件示意圖;
圖4為圖3中夾持部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4中的夾持部件位于支架上的連接示意圖;
圖6為圖3中切瓶部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夾持部件配合切瓶部件對安瓿瓶進行切瓶時的示意圖;
圖8為圖3中斷瓶部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吹氣部件集成在斷瓶部件上的結構示意圖;
圖10為圖8中打瓶部件配合回部件使用的結構示意圖;
圖11為圖3中注液部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12為圖11中注液部件連接安瓿瓶和液袋進行注液的示意圖。
圖中標記:
101、安瓿瓶,102、液袋,103、瓶頭,104、瓶身,105、瓶頸;1、支架,11、上層滑軌,12、中層滑軌,13、下層滑軌,14、絲桿,2、夾持部件,21、左夾爪,22、右夾爪,23、夾持區(qū)域,24、驅動電機,25、平移電機,3、切瓶部件,31、側板,32、切割件,33、夾板,4、消毒部件,5、斷瓶部件,51、往復機構,52、推桿,53、斷瓶端,54、翼板,55、彈性件,56、氣流入口,57、氣流出口,6、注液部件,61、抽吸腔體,62、安瓿瓶針,63、輸液袋針,64、導管一,65、導管二,66、夾緊件一,67、夾緊件二,68、升降機構,69、往復運動機構,7、回收部件,71、收納艙,72、入口,73、出口,74、弧形面,75、回收箱。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詳細的說明。
為了使本發(fā)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發(fā)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fā)明。
實施例1
如圖2、3所示,一種安瓿瓶自動配藥系統(tǒng),包括支架1,還包括有:
夾持部件2,沿直線滑動設置在所述支架1上,用于夾持安瓿瓶101的瓶身104;
切瓶部件3,位于所述夾持部件2上方,包括設于所述支架1上的至少一個切割件32,所述夾持部件2帶動安瓿瓶101與所述切割件32相對運動時,所述切割件32對安瓿瓶101的瓶頸105進行切割;
消毒部件4,包括噴嘴,用于對安瓿瓶101的切割部位即瓶頸105噴射消毒液;
吹氣部件,用于將噴射有消毒液的安瓿瓶101瓶頸105部位進行吹氣;
斷瓶部件5,包括設于所述支架1上的推桿52,所述推桿52通過往復機構51做往復運動,用于沖擊安瓿瓶101并將安瓿瓶101瓶頭103折斷;
注液部件6,包括設于所述支架1上的支撐件、抽吸腔體61、導管一64和導管二65,所述支撐件上設有用于安裝液袋102的固定件,所述導管一64和導管二65的一端設均連通所述抽吸腔體61,所述導管一64和導管二65的另一端分別設有用于插入安瓿瓶101的安瓿瓶101針和所述用于插入輸液袋102內的輸液袋針63,所述導管一64和導管二65上分別設有夾緊件一66與夾緊件二67,所述安瓿瓶101針連接有能夠驅動其上下移動的升降機構68;
回收部件7,設于所述支架1上,用于回收安瓿瓶101的斷瓶瓶頭103和瓶身104。
其中,上述的夾持部件2包括底座,如圖4和5所示,以及設于底座上的左夾爪21和右夾爪22,左夾爪21和右夾爪22通過驅動電機24驅動相對運動以實現(xiàn)相互開合,支架1上連接有用于驅動所述底座平移的平移電機25。因此,該夾持部件2,通過設置在底座上的左夾爪21和右夾爪22,其中左夾爪21和右夾爪22可以分別通過兩個驅動電機24驅動其運動,使二者能夠沿同一水平軸向做相對的開合運動,那么二者形成的夾持區(qū)域23能夠得到改變,以其能夠容納并適配被夾物塊,即適應不同被夾物塊的體積大?。欢冶粖A物塊再被夾緊后,均能夠保證被夾物塊的幾何豎直中心均位于同一位置或同一工位,在平移電機25驅動底座和左夾爪21、右夾爪22一起運動時,能夠保證不同容量尺寸大小安瓿瓶101的中心移動軌跡均處于同一直線上,不需要調節(jié)各部件的位置,就能夠使不同容量尺寸大小安瓿瓶101均能夠與其他部件順利配合完成相應的配藥工序。
如圖6所示,上述的切瓶部件3包括固定在支架1上的兩個側板31和兩個夾板33,每個側板31和對應夾板33之間連接有回復機構,該回復機構可以采用壓縮彈簧或者扭簧,每個夾板33上連接切割件32,兩個切割件32相對設置,其切割件32可以采用條狀或者砂輪形狀切割件32。由于該切瓶部件3包括位于支架1上的兩個側板31和夾板33,其中每個夾板33和側板31通過回復機構連接,兩個夾板33各設置相對的切割件32,該切瓶部件3的兩個夾板33相對側板31間距可調,能夠實現(xiàn)對安瓿瓶101瓶頸105的自適應夾持,便于在放入安瓿瓶101時,首先將安瓿瓶101放入夾板33之間被夾持住,如圖7所示,然后夾持部件2移動到安瓿瓶101下方將其夾緊來開始配藥;然后夾持部件2帶動安瓿瓶101移動,順利穿過兩個切割件32之間構成切瓶區(qū)域,切割件32與安瓿瓶101瓶頸105相對運動,將安瓿瓶101瓶頸105切割形成兩條相對的劃痕,便于后續(xù)斷瓶部件5對安瓿瓶101瓶頭103的折斷。
因此,該切瓶部件3相對現(xiàn)有的安瓿瓶101配藥裝置將夾持和切割分開設置而言,本切瓶部件3能夠同時實現(xiàn)對安瓿瓶101自適應預夾持和切割,將兩個功能均集成一體,便于與夾持部件2配合,提高配藥效率。
如圖8所示上述的斷瓶部件5的推桿52端部設置有斷瓶端53,該斷瓶端53上設有兩個相對設置的翼板54,兩個翼板54之間設置有彈性件55,以及吹氣部件的氣流出口57,該吹氣部件的氣流入口56設于推桿52表面,連通氣源。該斷瓶部件5上的斷瓶端53設有的兩個翼板54,能夠將安瓿瓶101對準并置于斷瓶區(qū)域內,在斷瓶后配合彈性件55,彈性件55可以采用復位彈簧,彈性件55在推桿52沖擊安瓿瓶101瓶頭103時被安瓿瓶101瓶頭103壓縮,安瓿瓶101瓶頭103斷瓶后,復位彈簧恢復形變產生的彈力,能夠限制安瓿瓶101的瓶頭103四處亂飛,使其沿著彈力的方向引導瓶頭103其朝前方落入回收部件7中;另外,將吹氣部件集成在斷瓶部件5的推桿52上,如圖9所示,其中氣流入口56位于推桿52上,氣流出口57位于斷瓶端53的翼板54之間;該氣流先通過推桿52斷瓶端53的氣流出口57吹出,對安瓿瓶101切割位置處的殘留瓶屑和消毒液清理干凈,然后再啟動推桿52將安瓿瓶101瓶頭103折斷,能夠有效減少瓶體表面殘留有粉末狀瓶屑以及消毒液進入瓶體內對藥液產生污染,該斷瓶部件5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實用性高。
該注液部件6的抽吸腔體61可以選用豎直設置的抽吸針筒,該抽吸針筒的活塞連接往復運動機構69。如圖11、12所示,采用抽吸針筒作為抽吸腔體61,抽吸針筒的活塞連接往復運動機構69,往復運動機構69帶動活塞上下運動,能夠實現(xiàn)將安瓿瓶101內藥液通過導管一64抽吸進入抽吸針筒內,或者將抽吸針筒內的藥液推送至液袋102內,操作簡單,可靠方便。
具體的,注液部件6的夾緊件一66和夾緊件二67分別連接有控制其開閉的電磁閥,即通過兩個電磁閥來分別控制夾緊件一66和夾緊件二67的開閉,當抽吸針筒的活塞向上抽吸安瓿瓶101內藥液時,夾緊件二67通過電磁閥控制將導管二65夾緊,夾緊件一66不工作,使抽吸針筒與安瓿瓶101相連通,能夠在負壓作用下將安瓿瓶101內藥液抽吸至抽吸針筒內;然后需要將藥液推送至液袋102中時,夾緊件一66通過電磁閥將導管一64夾緊,夾緊件二67釋放導管二65,使抽吸針筒與液袋102連通,往復運動機構69驅動活塞向下運動,將抽吸針筒內的藥液通過導管二65推送至液袋102中,即完成安瓿瓶101藥液的配置轉移。
該注液部件6中的導管一64和導管二65中的夾緊件一66、夾緊件二67、電磁閥結構還可以替換為單向閥的結構來實現(xiàn),即導管一64上設置液體只能從安瓿瓶101針流向抽吸針筒內的單向閥,導管二65上設置液體只能從抽吸針筒流向輸液袋針63的單向閥。
上述的回收部件7包括連接在支架1上的收納艙71,如圖10所示,收納艙71設有位于側面的入口72和位于底部的出口73,其中入口72與所述斷瓶部件5的推桿52相對設置的,出口73下方設置有回收箱75。因此,該回收部件7的艙體側面設置入口72艙門,與推桿52先相對設置,用于收納安瓿瓶101的斷瓶瓶頭103,在艙體底部設置出口73,用于進入艙體內部的斷瓶瓶頭103從出口73掉出,引導高速運動的斷瓶瓶頭103在艙體內膨脹緩沖減速后,從出口73掉落至回收箱75內;另外,還可以在入口72艙門設置弧形面74作為安瓿瓶101斷瓶時的瓶頸105支點,配合斷瓶部件5,能夠控制安瓿瓶101在折斷時的斷瓶位置,折斷部位也比較均勻,不易敲碎瓶體。
該安瓿瓶101自動配藥系統(tǒng),包括有用于對安瓿瓶101進行和移動的夾持部件2,夾持部件2夾持安瓿瓶101分別與切瓶部件3、消毒部件4、吹氣部件、斷瓶部件5、注液部件6和回收部件7配合,能夠分別實現(xiàn)安瓿瓶101的切瓶、瓶頸105消毒、瓶頸105吹氣、瓶頭103斷瓶、抽吸配藥和廢瓶的回收,相對于現(xiàn)有人工配藥,其安瓿瓶101的自動化程度高,減輕了人工勞動強度,而且操作方便,大大提高了配藥效率;該結構將各部件集成在支架1上,形成一個配藥系統(tǒng),其結構緊湊簡單,體積較小,便于操作和維護,成本也較低。
為了便于個部件的配合,該安瓿瓶101自動配藥系統(tǒng)的支架1設置有上層滑軌11、中層滑軌12和下層滑軌13,其中下層滑軌13滑動安裝有夾持部件2,中層滑軌12固定安裝有切瓶部件3、消毒部件4、斷瓶部件5和回收部件7,上層滑軌11上滑動安裝有注液部件6;注液部件6中的導管一64、導管二65、安瓿瓶101針和輸液袋針63等屬于一次性結構件,為了便于更換,將注液部件6滑動設于支架1的上次滑軌上;為了能夠更穩(wěn)定性的平移夾持部件2,支架1上還是設有絲桿14,夾持部件2底座適配在絲桿14上,絲桿14通過安裝在支架1上的平移電機25帶動旋轉,進而實現(xiàn)夾持部件2的直線往復平移運動。
為了保證各個部件有效的配合運行,支架1上設有控制機構,該控制機構根據各部件工作時差,來分別控制各部件中的驅動電機24、平移電機25、往復運動機構69和電磁閥等工作啟閉,以實現(xiàn)各部件時間精確的配藥方式,以提高配藥效率。
實施例2
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安瓿瓶101自動配藥系統(tǒng)的配藥方法,包括如上述實施例1中的安瓿瓶101自動配藥系統(tǒng),如圖2-12所示,其配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準備階段,分別將配藥系統(tǒng)的夾持部件2、切瓶部件3、消毒部件4、吹氣部件、斷瓶部件5和回收部件7在所述支架1上調節(jié)至初始工位位置;
2)安裝注液部件6,即在支撐件上安裝液袋102、抽吸腔體61,并將導管一64、導管二65連通抽吸腔體61、液袋102、輸液袋針63和安瓿瓶101針,在輸液袋針63插入液袋102之前,先將液袋102瓶口進行消毒,然后將注液部件6調節(jié)至支架1上的相應工位位置;液袋102的消毒用的裝置也是設置在液袋夾持板上的,在對注液部件6進行調節(jié)時,可以是在安裝注液部件6時,整個注液部件6移動至端部,如圖2中的切瓶部件3的工位上方,安裝完畢后,再移動至另一端,如圖3所示的斷瓶部件5的后方;當然,為了便于注液部件6的安裝,注液部件6不限于直線移動,還可以是旋轉的方式;
3)安裝安瓿瓶101,將安瓿瓶101裝于所述夾持部件2上并夾緊;
4)安瓿瓶101切瓶,夾持部件2移動安瓿瓶101至切瓶部件3工位,通過安瓿瓶101與切割件32的相對位移,完成對安瓿瓶101瓶頸105的劃瓶;
5)安瓿瓶101消毒,夾持部件2移動安瓿瓶101至消毒工位,消毒部件4噴射消毒液對安瓿瓶101瓶頸105位置進行消毒,然后吹氣部件對安瓿瓶101瓶頸105殘留消毒液進行吹氣;
6)安瓿瓶101斷瓶,夾持部件2移動安瓿瓶101至斷瓶工位,斷瓶部件5上的往復機構51驅動推桿52移動,推桿52沖擊安瓿瓶101將安瓿瓶101瓶頭103斷瓶;
7)安瓿瓶101瓶頭103回收,所述步驟6中的安瓿瓶101斷瓶瓶頭103進入回收部件7,被回收部件7回收;
8)安瓿瓶101抽吸準備,夾持部件2移動安瓿瓶101瓶身104至抽吸工位,注液部件6上的升降機構68驅動安瓿瓶101針上下移動插入到安瓿瓶101內,準備抽吸;
10)安瓿瓶101藥液抽吸,啟動抽吸腔體61,將安瓿瓶101內藥液的抽吸至抽吸腔體61內,并轉移至液袋102,完成抽吸;
11)安瓿瓶101廢瓶收集,夾持部件2夾持安瓿瓶101廢瓶移動至回收部件7工位,釋放安瓿瓶101廢瓶,將安瓿瓶101廢瓶丟棄至回收部件7進行收集,然后夾持部件2移動至初始工位,等待下一個安瓿瓶101安裝夾持;
12)重復步驟3-11,完成本次配藥需要的所有安瓿瓶101藥液配置,將所需要的安瓿瓶101藥液全部配置液袋102內;
13)完成本次藥液配置后,注液部件6回到初始工位位置,更換液袋102和注液部件6,回到步驟1中,準備下一次的藥液配置。
上述的消毒部件4、吹氣部件都集成在所述斷瓶部件5上時,所述夾持部件2在安瓿瓶101斷瓶工位保持不動,并先后順序完成的安瓿瓶101消毒、安瓿瓶101吹氣和安瓿瓶101斷瓶的步驟,能夠減少配藥工序,節(jié)約配藥時間,提高配藥效率。
該安瓿瓶101自動配藥系統(tǒng)的配藥方法,完成各部件的準備階段后,夾持部件2夾持安瓿瓶101,移動至各個部件的工位,分別與切瓶部件3、消毒部件4、吹氣部件、斷瓶部件5、注液部件6和回收部件7配合,以分別實現(xiàn)安瓿瓶101的切瓶工序、瓶頸105消毒工序、瓶頸105吹氣工序、瓶頭103斷瓶工序、抽吸配藥工序和廢瓶回收工序,相對于現(xiàn)有人工配藥的方法,該配藥方法采用了安瓿瓶101自動配藥系統(tǒng),能夠實現(xiàn)安瓿瓶101各工序的自動配藥,大大減輕了人工配藥勞動強度,而且方法操作簡單,智能化程度高,大大提高了配藥效率。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fā)明,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