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中藥,尤其是一種可強體健身,延年益壽的中藥膏滋丸的配方及其制備工藝。
背景技術(shù):
傳統(tǒng)中藥飲片以常規(guī)方式制丸,存在藥劑量大,服用不便,生產(chǎn)操作不當易致容散、崩解遲緩,原粉入藥微生物易超標等缺點。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為解決上述上述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用藥量小、服用方便、可強體健身延年益壽的中藥膏滋丸的配方及其制備工藝。
實現(xiàn)本發(fā)明目的的一種中藥膏滋丸的配方及其制備方法,由下列重量組成的有效原料構(gòu)成:人參5重量份,靈芝2重量份,菟絲子2重量份,肉蓯蓉5重量份,熟地黃5重量份,蛤蚧2重量份,五味子5重量份,枸杞子1重量份,木糖醇10重量份。
本專利的制備方法如下:
1、前處理:依照藥典精選上等中藥材;
2、貴細料加工:將配方中貴細料靈芝、人參用烘干機烘干,采用120目篩的粉碎機粉碎得到120目以上的貴細粉備用;
3、浸泡:將剩余中藥材清洗浸泡,水量為藥材重量的3倍,浸泡時間一般為3小時,冬天為4-6小時;
4、煎煮浸提:將浸泡后中藥飲片加水煎煮;
5、煎煮:常壓煎煮2小時;
6、二次煎煮:適當加水再次煎煮0.5小時;
7、過濾:將煎煮藥液過濾,靜置沉淀8小時;
8、蒸汽濃縮;把上述藥汁重新置于藥鍋中以武火加熱至沸,后改用文火熬制,在濃縮過程中,用木竹工具及時攪拌,以防止其燒焦及融合成塊,至藥膏呈粘稠狀;
9、出膏:用竹筷取藥液滴于水中,滴水成珠即可出膏;
10、制丸:將步驟2和步驟9中得到的貴細粉及藥膏比例為3:1充分攪拌均勻,采用制丸設(shè)備進行制丸,成品膏滋丸直徑為6.5毫米,重量在0.16克-0.18克;
11、烘干:將步驟10中所得膏滋丸置于熱風循環(huán)烘箱中,溫度為60℃-80℃,干燥時間為120分鐘,烘干后將藥丸儲存于干燥陰涼處即可。
本專利的藥理作用如下:
人參:根呈紡錘形或圓柱形,長3-15cm。直徑1-2cm。表面灰黃色,上部或全體有疏淺斷續(xù)的粗橫紋及明顯的縱皺,下部有支根2-3條,并著生多數(shù)細長的須根.須根上常有不明顯的細小疣狀突出。主要功能:用于體虛欲脫,肢冷脈微,脾虛食少,肺虛喘咳,津傷口渴,內(nèi)熱消渴,久病虛贏,驚悸失眠,陽層官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靈芝:治愈萬癥,其功能應驗,靈通神效,故名靈芝,又名“不死藥”俗稱“靈芝草”,多孔菌科類、一年生真菌,其中以長白山赤靈芝尤為著名。其藥性為甘,平。歸心、肺、肝、腎經(jīng)。主治虛勞、咳嗽、氣喘、失眠、消化不良,惡性腫瘤等。此外,還有護肝、提高免疫功能,抗菌等作用。
枸杞子,主要功效: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用于虛勞精虧,腰膝酸痛,眩暈耳鳴,陽萎遺精,內(nèi)熱消渴,血虛萎黃,目昏不明。
肉蓯蓉,主要功效: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通便。用于腎陽不足,精血虧虛,陽痿不孕,腰膝酸軟,筋骨無力,腸燥便秘。
熟地黃,主要功效:補血滋陰,益精填髓。用于血虛萎黃,心悸怔忡,月經(jīng)不調(diào),崩漏下血,肝腎陰虛,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內(nèi)熱消渴,眩暈,耳鳴,須發(fā)早白。
菟絲子,主要功能:補益肝腎,固精縮尿,安胎,明目,止瀉;外用消風祛斑。用于肝腎不足,腰膝酸軟,陽痿遺精,遺尿尿頻,腎虛胎漏,胎動不安,目昏耳鳴,脾腎虛瀉;外治白癜風。
蛤蚧,主要功能:補肺益腎,納氣定喘,助陽益精。用于肺腎不足,虛喘氣促,勞嗽咳血,陽痿,遺精。
五味子,主要功能: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用于久嗽虛喘,夢遺滑精,遺尿尿頻,久瀉不止,自汗盜汗,津傷口渴,內(nèi)熱消渴,心悸失眠。
本專利將上述原料用科學配比及方法制成膏滋丸,具有極好的養(yǎng)生作用,
長期服用可健體輕身,延年益壽。
本專利將濃縮丸與膏滋方的優(yōu)點集于一體,制成的膏滋丸具有體積小,服用量小等優(yōu)點,增加了療效,節(jié)省了大量的輔助藥劑,攜帶運輸方便,與傳統(tǒng)藥丸同等藥效相比重量僅為其五分之一。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中藥膏滋丸的配方及其制備方法,由下列重量組成的有效原料構(gòu)成:人參5重量份,靈芝2重量份,菟絲子2重量份,肉蓯蓉5重量份,熟地黃5重量份,蛤蚧2重量份,五味子5重量份,枸杞子1重量份,木糖醇10重量份。
本專利的制備方法如下:
1、前處理:依照藥典精選上等中藥材;
2、貴細料加工:將配方中貴細料靈芝、人參用烘干機烘干,采用120目篩的粉碎機粉碎得到120目以上的貴細粉備用;
3、浸泡:將剩余中藥材清洗浸泡,水量為藥材重量的3倍,浸泡時間一般為3小時,冬天為4-6小時;
4、煎煮浸提:將浸泡后中藥飲片加水煎煮;
5、煎煮:常壓煎煮2小時;
6、二次煎煮:適當加水再次煎煮0.5小時;
7、過濾:將煎煮藥液過濾,靜置沉淀8小時;
8、蒸汽濃縮;把上述藥汁重新置于藥鍋中以武火加熱至沸,后改用文火熬制,在濃縮過程中,用木竹工具及時攪拌,以防止其燒焦及融合成塊,至藥膏呈粘稠狀;
9、出膏:用竹筷取藥液滴于水中,滴水成珠即可出膏;
10、制丸:將步驟2和步驟9中得到的貴細粉及藥膏比例為3:1充分攪拌均勻,采用制丸設(shè)備進行制丸,成品膏滋丸直徑為6.5毫米,重量在0.16克-0.18克;
11、烘干:將步驟10中所得膏滋丸置于熱風循環(huán)烘箱中,溫度為60℃-80℃,干燥時間為120分鐘,烘干后將藥丸儲存于干燥陰涼處即可。
上面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發(fā)明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發(fā)明設(shè)計精神前提下,本領(lǐng)域普通工程技術(shù)人員對本發(fā)明技術(shù)方案做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發(fā)明的權(quán)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圍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