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中藥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改善陰虛體質(zhì)的藥物組合物和一種藥磚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陰虛體質(zhì)是由于體內(nèi)津液精血等陰液虧少,以陰虛內(nèi)熱等表現(xiàn)為主要特征的體質(zhì)狀態(tài)?!端芈劇ふ{(diào)經(jīng)論》:“陰虛則內(nèi)熱?!痹ぶ煺鸷唷陡裰掠嗾摗罚骸笆萑嘶鸲?。”《臨證指南醫(yī)案》:“瘦人陰不足。”《金子久專輯》:“形瘦尖長,皮色憔悴,陰虛木火無疑?!标幰禾澤伲瑱C體失卻濡潤滋養(yǎng),故體形瘦長,平素易口燥咽干,鼻微干,大便干燥,小便短,眩暈耳鳴,兩目干澀,視物模糊,皮膚偏干,易生皺紋,舌少津少苔,脈細;同時由于陰不制陽,陽熱之氣相對偏旺而生內(nèi)熱,故表現(xiàn)為一派虛火內(nèi)擾的證候,可見手足心熱,口渴喜冷飲,面色潮紅,有烘熱感,唇紅微干,睡眠差,舌紅脈數(shù)等。通過外用藥劑治療陰虛,多采用中藥熱敷療法,利用熱毛巾、熱水袋或者具有加熱作用的治療儀器,將中藥敷在人體表,通過藥物與熱敷的雙重作用,來緩解、治療寒性體質(zhì)。中藥熱敷療法就是利用皮膚的生理特性,使藥物通過皮膚表層吸收、角質(zhì)層滲透和真皮轉運進入血液循環(huán)而發(fā)揮藥理效應。中藥熱敷集中了中醫(yī)藥療、熱療、中藥離子滲透治療療法等多種功能,融熱度、濕度、藥物濃度于一體,因病施治,藥物對癥,可有效治療多種疾病。直接對中藥進行加熱,免去了傳統(tǒng)的那種需要先將中藥煎煮成液體繁復過程,通過由源源不斷的熱藥分子以對流和滲透的方式直接作用于人體,擴張局部和全身的血管,促進體表組織的血液循環(huán),改善皮膚的吸收作用,促進汗腺的大量分泌,加速皮膚的新陳代謝;同時由熱敷藥物中逸出的中藥粒子(為分子或離子)作用于體表直接產(chǎn)生除螨、殺蟲、殺菌、消炎、止癢、治痛等作用,或經(jīng)透皮吸收人體通過激發(fā)組織細胞受體的生物化學過程發(fā)揮藥療作用,進而消除病灶。但是,相關技術中的中藥熱敷療法,由于中藥需要和患者的表皮接觸,而且還需要醫(yī)護人員或者患者手持著毛巾、熱水袋或者具有加熱作用的治療儀器,對敷有中藥的位置加熱,所以,不便于醫(yī)護人員或者患者操作。因此,需要有新型的熱敷療法來解決上述問題?,F(xiàn)有技術中報道了使用養(yǎng)生火炕作為醫(yī)療器械,在火炕中加熱制成藥磚的藥物組合物,以此方式給藥時,加熱后的藥磚會釋放中藥粒子(為分子或者離子),從而經(jīng)過透皮吸收進入人體內(nèi),激發(fā)組織細胞受體的生物化學過程揮發(fā)藥療的作用,進而達到治療患處的目的。這樣,不需要醫(yī)護人員或者患者手持加熱設備對患者的患處進行。然而,由于常規(guī)用于中藥熱敷療法與采用養(yǎng)生火炕加熱藥磚給藥的方式差異很大,為了適應不同的給藥方式,需要一種能夠制備成藥磚,并很好地適應加熱給藥這種給藥方式的組合物,其同時還需兼具良好的藥效。有鑒于此,提出本發(fā)明。技術實現(xiàn)要素:本發(fā)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改善陰虛體質(zhì)的藥物組合物,所述的藥物組合物能夠有效地改善陰虛體質(zhì),并特別適應加熱外用給藥的給藥方式;本發(fā)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藥磚,所述藥磚由所述藥物組合物與黃土混合制備,能夠很好地通過加熱釋放出藥物活性物質(zhì),達到治療效果;本發(fā)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所述藥磚的制備方法,所述方法工序步驟明確,易于控制,重現(xiàn)性好。為了實現(xiàn)本發(fā)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術方案: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涉及一種改善陰虛體質(zhì)的藥物組合物,所述組合物包括按重量份計的以下組分:山萸肉40-80份、淮山藥100-140份、熟地40-80份、澤瀉40-80份、熟地黃30-70份,鹽知母10-50份、鹽黃柏40-80份、醋龜甲40-80份、豬脊髓10-50份、菟絲子40-80份、牛膝40-80份、龜板膠30-70份、鹿角膠30-70份、山茱萸40-80份、枸杞40-80份、當歸60-100份、黃芪100-140份、川芎60-100份、赤芍60-100份、玄參40-80份、麥冬40-80份。熟地黃、山茱萸、山藥、澤瀉、丹皮、茯苓聯(lián)合使用具有良好的配伍效果,可以達到三陰同補(補腎陰、補肝陰、補脾陰)的效果,熟地黃可以補腎陰;山茱萸則是肝腎同補,通過補肝來達到補腎的目的;山藥能健脾益腎,通過健脾來補后天,其具有顯著的增強免疫、抗衰老、抗疲勞、抗低溫、耐缺氧、降血脂、降血壓、降血糖、改善腎功能、促進新陳代謝及較強的強壯作用。熟地黃、知母、黃柏、龜甲、豬脊髓聯(lián)合使用也具有良好的配伍效果,用于陰虛火旺,潮熱盜汗,咳嗽咯血,耳鳴遺精,其重用熟地、龜版滋陰潛陽,壯水制火,共為君藥。黃柏、知母相須為用,苦寒降火,保存陰液,平其陽亢,均為臣藥。應用豬脊髓、蜂蜜為丸,比乃血肉甘潤之品,既能滋補精髓,又能制約黃柏的苦燥,俱為佐使。諸藥合用,滋陰精而降相火,以達培本清源之效。該幾種組分間,滋陰藥與清熱降火藥相配,培本清源,兩者兼顧。其中熟地和龜版的用量較重,與知、柏的比例為三比二,表明是以滋陰培本為主,降火清源為次。對于陰虛火旺證,若僅滋陰而不降火,則虛火難清;若只降火而不滋陰,即使火勢暫息,猶恐復萌,故必須滋陰與降火合用,方可兩全。此外,大懷熟地、山藥、枸杞、山茱萸、川牛膝、鹿角膠、龜板膠、菟絲子配伍,可以治療真陰不足,頭暈目眩,腰酸腿軟,遺精滑泄,自汗盜汗,口燥舌干,舌紅少苔,脈細。本方常用于老年性癡呆、更年期綜合征、老年骨質(zhì)疏松癥、閉經(jīng)、月經(jīng)量少等屬于腎陰不足,精髓虧虛者。優(yōu)選地,所述組合物包括按重量份計的以下組分:山萸肉50-70份、淮山藥90-130份、熟地50-70份、澤瀉50-70份、熟地黃40-60份,鹽知母20-40份、鹽黃柏50-70份、醋龜甲50-70份、豬脊20-40份、菟絲子50-70份、牛膝50-70份、龜板膠40-60份、鹿角膠40-60份、山茱萸50-70份、枸杞50-70份、當歸70-90份、黃芪110-130份、川芎70-90份、赤芍70-90份、玄參50-70份、麥冬50-70份。優(yōu)選地,所述組合物還包括輔藥,優(yōu)選地,所述輔藥包括按重量份計的以下組分:青蒿110-130份、地骨皮70-90份、木香140-160份、砂仁50-70份、陳皮70-90份、雞內(nèi)金50-70份、酸棗仁140-160份、遠志90-110份、合歡皮50-70份、茯苓140-160份、丹皮90-110份。青蒿,苦,辛,寒。歸肝、膽經(jīng)、三焦、腎經(jīng)。清透虛熱,涼血除蒸,解暑,截瘧。用于暑邪發(fā)熱,陰虛發(fā)熱,夜熱早涼,骨蒸勞熱,瘧疾寒熱,濕熱黃疸。該品苦寒清熱,辛香透散,善使陰分伏熱透達外散,為陰虛發(fā)熱要藥,此外兼有解暑,截虐之功。丹皮,性寒,味苦;涼;微寒。歸心;肝;腎;功能清熱涼血;活血散瘀。主治:溫熱病熱入血分;發(fā)斑;吐衄;熱淚盈眶病菌后期熱伏陰分發(fā)熱;陰虛骨蒸潮熱;血滯經(jīng)閉;痛經(jīng);癰腫瘡毒;跌撲傷痛;風濕熱痹。具有肺經(jīng)鎮(zhèn)靜、降溫、解熱、鎮(zhèn)痛、解痙等中樞抑制作用及抗動脈粥樣硬化、利尿、抗?jié)兊茸饔?。砂仁,辛,溫。入脾、胃?jīng)。主要作用于人體的胃、腎和脾,能夠行氣調(diào)味,和胃醒脾。砂仁常與厚樸、枳實、陳皮等配合,適合于治療胸脘脹滿、腹脹食少等病癥??尚袣庹{(diào)中,和胃,醒脾。治腹痛痞脹,胃呆食滯,噎膈嘔吐,寒瀉冷痢,妊娠胎動。有關砂仁功效的文獻記載如下。陳皮,味苦、辛,性溫。歸肺、脾經(jīng)。理氣健脾,燥濕化痰。雞內(nèi)金,甘,平。歸脾、胃、小腸、膀胱經(jīng)。健胃消食,澀精止遺,通淋化石。用于食積不消,嘔吐瀉痢,小兒疳積,遺尿,遺精,石淋澀痛,膽脹脅痛。茯苓,味甘、淡,性平。歸心、肺、脾、腎經(jīng)。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用于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酸棗仁,性味:甘,平。歸心經(jīng);脾經(jīng);肝經(jīng);膽經(jīng)。寧心安神;養(yǎng)肝;斂汗。主治虛煩不眠;驚悸怔忡;體虛自汗、盜汗。治虛煩不眠,驚悸怔忡,煩渴,虛汗。遠志,苦、辛、溫。歸心、腎、肺經(jīng)。具有安神益智、祛痰、消腫的功能,用于心腎不交引起的失眠多夢、健忘驚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瘡瘍腫毒,乳房腫痛。合歡皮,性味甘、平。有解郁、和血、寧心、消癰腫之功。有治心神不安、憂郁、失眠、肺癰、癰腫、瘰癘、筋骨折傷之效。本發(fā)明的另一個方面涉及一種用于改善陰虛體質(zhì)的藥磚,所述藥磚主要由所述的藥物組合物和黃土制成。黃土與中草藥及各種礦物質(zhì)能夠有機結合,黃土中含有對人身體有益的硼、碘、鋅、硒、銅、鎂、鈣等30多種微量元素,起到抗衰老、抗癌變、維持細胞膜的穩(wěn)定性、提高免疫功能,再與中草藥及各種礦物質(zhì)的有機結合后,產(chǎn)品的養(yǎng)生功效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優(yōu)選地,所述黃土和所述藥物組合物的重量比為:(0.5-2):1。本發(fā)明的另一個方面涉及所述藥磚的制備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黃芪、當歸加水煎煮得補血湯;將玄參、麥冬加水煎煮得到增液湯;2)將所述補血湯和增液湯混合并減壓濃縮得中間濃縮液;3)將所述中間濃縮液置于夾層鍋內(nèi)繼續(xù)濃縮,得最終濃縮液;4)將山萸肉、淮山藥、熟地、澤瀉、熟地黃,鹽知母、鹽黃柏、醋龜甲、豬脊、菟絲子、牛膝、龜板膠、鹿角膠、山茱萸、枸杞、川芎、赤芍、分別制成飲片,粉碎并混勻后,并與所述最終濃縮液和黃土混合制得混合物;5)將所述混合物沖壓成型并烘干定型,制得成品藥磚。將黃芪、當歸加水煎煮可以得到當歸補血湯,補氣生血。血虛陽浮發(fā)熱證。肌熱面紅,煩渴欲飲,脈洪大而虛,重按無力。亦治婦人經(jīng)期、產(chǎn)后血虛發(fā)熱頭痛;或瘡瘍潰后,久不愈合者。為補益劑,具有補血之功效。主治血虛陽浮發(fā)熱證。肌熱面紅,煩渴欲飲,脈洪大而虛,重按無力。亦治婦人經(jīng)期、產(chǎn)后血虛發(fā)熱頭痛;或瘡瘍潰后,久不愈合者。臨床常用于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等心血瘀阻者;婦人經(jīng)期、產(chǎn)后發(fā)熱等血虛陽浮者;各種貧血、過敏性紫癜等血虛有熱者。將玄參、麥冬加水煎煮可得到增液湯,其具有增液潤燥。陽明溫病,津虧便秘證。大便秘結,口渴,舌干紅,脈細數(shù)或沉而無力的作用。通過水煎藥物組合物中的特定組分,可以得到傳統(tǒng)中藥中用于治療陰虛的湯劑,其與其他組分的粉碎物和黃土混勻后可以充分發(fā)揮各組分之間的協(xié)同增效作用,并得到特別適宜于養(yǎng)生火炕的加熱給藥方式的藥磚。優(yōu)選地,所述方法的步驟4)中,將青蒿、地骨皮、木香、砂仁、陳皮、雞內(nèi)金、酸棗仁、遠志、合歡皮、茯苓、丹皮也分別制成飲片后粉碎,與其他組分的飲片粉碎物混合,并一同與所述最終濃縮液混合制得混合物。優(yōu)選地,所述中間濃縮液,在50℃時的相對密度為1.05-1.08g/cm3;所述最終濃縮液在50℃時的相對密度為1.30-1.35g/cm3。通過將湯劑濃縮,可以便于后續(xù)步驟中其與粉末狀的其他組分的混合。優(yōu)選地,所述步驟1)中,煎煮進行兩次,每次加入水的重量為待煎煮藥材總重量的8-12倍,每次煎煮時間為50-70min,每次煎煮后濾液過300目篩。水煎藥物組合物種的一些組分,可以利于提取藥材中的有效成分,并且使得其有害成分隨藥渣一起濾除。優(yōu)選地,所述步驟5)中,沖壓過程中的加壓時間為2-3min,烘干溫度為40-45℃,優(yōu)選地,烘干持續(xù)時間為1.5-2.5h。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為:(1)本發(fā)明的復合正滲透膜,具有抗菌功能;(2)本發(fā)明的復合正滲透膜,可以有效提高水通量,并達到很高的截鹽率;(3)本發(fā)明的制備方法穩(wěn)定可靠,所采用工藝細節(jié)特別適于制備所述復合正滲透膜。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案進行詳細描述,但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將會理解,下列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fā)明,而不應視為限制本發(fā)明的范圍。實施例中未注明具體條件者,按照常規(guī)條件或制造商建議的條件進行。所用試劑或儀器未注明生產(chǎn)廠商者,均為可以通過市售購買獲得的常規(guī)產(chǎn)品。實施例1按照如下步驟制備用于治療陰虛體質(zhì)的藥磚1.準備按重量份計的以下原料以及藥材總重0.5倍量的黃土山萸肉40份、淮山藥100份、熟地40份、澤瀉40份、熟地黃30份,鹽知母10份、鹽黃柏40份、醋龜甲40份、豬脊髓10份、菟絲子40份、牛膝40份、龜板膠30份、鹿角膠30份、山茱萸40份、枸杞40份、當歸60份、黃芪100份、川芎60份、赤芍60份、玄參40份、麥冬40份。2.將黃芪、當歸加水煎煮得補血湯;將玄參、麥冬加水煎煮得到增液湯;煎煮進行兩次,每次加入水的重量為待煎煮藥材總重量的8倍,每次煎煮時間為50min,每次煎煮后濾液過300目篩。3.將所述補血湯和增液湯混合并減壓濃縮得中間濃縮液所述中間濃縮液,在50℃時的相對密度為1.05g/cm3;4.將所述中間濃縮液置于夾層鍋內(nèi)繼續(xù)濃縮,得最終濃縮液,所述最終濃縮液在50℃時的相對密度為1.30g/cm3;5.將山萸肉、淮山藥、熟地、澤瀉、熟地黃,鹽知母、鹽黃柏、醋龜甲、豬脊髓、菟絲子、牛膝、龜板膠、鹿角膠、山茱萸、枸杞、川芎、赤芍、分別制成飲片,粉碎并混勻后,并與所述最終濃縮液混合制得混合物;6.將所述混合物沖壓成型并烘干定型,制得成品藥磚,其中,沖壓過程中的加壓時間為2min,烘干溫度為40℃,烘干持續(xù)時間為1.5h。實施例2按照如下步驟制備用于治療陰虛體質(zhì)的藥磚1.準備按重量份計的以下原料以及藥材總重2倍量的黃土山萸肉80份、淮山藥140份、熟地80份、澤瀉80份、熟地黃30-70份,鹽知母50份、鹽黃柏80份、醋龜甲80份、豬脊髓50份、菟絲子80份、牛膝80份、龜板膠70份、鹿角膠70份、山茱萸80份、枸杞80份、當歸100份、黃芪140份、川芎100份、赤芍100份、玄參80份、麥冬80份。2.將黃芪、當歸加水煎煮得補血湯;將玄參、麥冬加水煎煮得到增液湯;煎煮進行兩次,每次加入水的重量為待煎煮藥材總重量的12倍,每次煎煮時間為70min,每次煎煮后濾液過300目篩。3.將所述補血湯和增液湯混合并減壓濃縮得中間濃縮液所述中間濃縮液,在50℃時的相對密度為1.08g/cm3;4.將所述中間濃縮液置于夾層鍋內(nèi)繼續(xù)濃縮,得最終濃縮液,所述最終濃縮液在50℃時的相對密度為1.35g/cm3;5.將山萸肉、淮山藥、熟地、澤瀉、熟地黃,鹽知母、鹽黃柏、醋龜甲、豬脊髓、菟絲子、牛膝、龜板膠、鹿角膠、山茱萸、枸杞、川芎、赤芍、分別制成飲片,粉碎并混勻后,并與所述最終濃縮液混合制得混合物;6.將所述混合物沖壓成型并烘干定型,制得成品藥磚,其中,沖壓過程中的加壓時間為3min,烘干溫度為45℃,烘干持續(xù)時間為2.5h。實施例3按照如下步驟制備用于治療陰虛體質(zhì)的藥磚以及藥材總重1.5倍量的黃土1.準備按重量份計的以下原料以及藥材總重……的黃土山萸肉50份、淮山藥90份、熟地50份、澤瀉50份、熟地黃40份,鹽知母20份、鹽黃柏50份、醋龜甲50份、豬脊髓20份、菟絲子50份、牛膝50份、龜板膠40份、鹿角膠40份、山茱萸50份、枸杞50份、當歸70份、黃芪110份、川芎70份、赤芍70份、玄參50份、麥冬50份、青蒿110份、地骨皮70份、木香140份、砂仁50份、陳皮70份、雞內(nèi)金50份、酸棗仁140份、遠志90份、合歡皮50份、茯苓140份、丹皮90份。2.將黃芪、當歸加水煎煮得補血湯;將玄參、麥冬加水煎煮得到增液湯;煎煮進行兩次,每次加入水的重量為待煎煮藥材總重量的12倍,每次煎煮時間為70min,每次煎煮后濾液過300目篩。3.將所述補血湯和增液湯混合并減壓濃縮得中間濃縮液所述中間濃縮液,在50℃時的相對密度為1.08g/cm3;4.將所述中間濃縮液置于夾層鍋內(nèi)繼續(xù)濃縮,得最終濃縮液,所述最終濃縮液在50℃時的相對密度為1.35g/cm3;5.將山萸肉、淮山藥、熟地、澤瀉、熟地黃,鹽知母、鹽黃柏、醋龜甲、豬脊髓、菟絲子、牛膝、龜板膠、鹿角膠、山茱萸、枸杞、川芎、赤芍、將青蒿、地骨皮、木香、砂仁、陳皮、雞內(nèi)金、酸棗仁、遠志、合歡皮、茯苓、丹皮分別制成飲片,粉碎并混勻后,并與所述最終濃縮液混合制得混合物;6.將所述混合物沖壓成型并烘干定型,制得成品藥磚,其中,沖壓過程中的加壓時間為3min,烘干溫度為45℃,烘干持續(xù)時間為2.5h。實施例4按照如下步驟制備用于治療陰虛體質(zhì)的藥磚1.準備按重量份計的以下原料以及藥材總重1倍量的黃土山萸肉70份、淮山藥130份、熟地70份、澤瀉70份、熟地黃60份,鹽知母40份、鹽黃柏70份、醋龜甲70份、豬脊髓40份、菟絲子70份、牛膝70份、龜板膠60份、鹿角膠60份、山茱萸70份、枸杞70份、當歸90份、黃芪130份、川芎90份、赤芍90份、玄參70份、麥冬70份、青蒿130份、地骨皮90份、木香160份、砂仁70份、陳皮90份、雞內(nèi)金70份、酸棗仁160份、遠志110份、合歡皮70份、茯苓160份、丹皮110份。2.將黃芪、當歸加水煎煮得補血湯;將玄參、麥冬加水煎煮得到增液湯;煎煮進行兩次,每次加入水的重量為待煎煮藥材總重量的10倍,每次煎煮時間為65min,每次煎煮后濾液過300目篩。3.將所述補血湯和增液湯混合并減壓濃縮得中間濃縮液所述中間濃縮液,在50℃時的相對密度為1.07g/cm3;4.將所述中間濃縮液置于夾層鍋內(nèi)繼續(xù)濃縮,得最終濃縮液,所述最終濃縮液在50℃時的相對密度為1.33g/cm3;5.將山萸肉、淮山藥、熟地、澤瀉、熟地黃,鹽知母、鹽黃柏、醋龜甲、豬脊髓、菟絲子、牛膝、龜板膠、鹿角膠、山茱萸、枸杞、川芎、赤芍、青蒿、地骨皮、木香、砂仁、陳皮、雞內(nèi)金、酸棗仁、遠志、合歡皮、茯苓、丹皮分別制成飲片,粉碎并混勻后,并與所述最終濃縮液混合制得混合物;6.將所述混合物沖壓成型并烘干定型,制得成品藥磚,其中,沖壓過程中的加壓時間為2min,烘干溫度為42℃,烘干持續(xù)時間為1.5h。實施例5按照如下步驟制備用于治療陰虛體質(zhì)的藥磚1.準備按重量份計的以下原料以及藥材總重1倍量的黃土山萸肉60份、淮山藥120份、熟地60份、茯苓150份、丹皮100份、澤瀉60份、熟地黃50份,鹽知母30份、鹽黃柏60份、醋龜甲60份、豬脊30份、菟絲子60份、牛膝60份、龜板膠50份、鹿角膠50份、山茱萸60份、枸杞60份、當歸80份、黃芪120份、川芎80份、赤芍80份、玄參60份、麥冬60份、青蒿120份、地骨皮80份、木香150份、砂仁60份、陳皮80份、雞內(nèi)金60份、酸棗仁150份、遠志100份、合歡皮60份。2.將黃芪、當歸加水煎煮得補血湯;將玄參、麥冬加水煎煮得到增液湯;煎煮進行兩次,每次加入水的重量為待煎煮藥材總重量的12倍,每次煎煮時間為70min,每次煎煮后濾液過300目篩。3.將所述補血湯和增液湯混合并減壓濃縮得中間濃縮液所述中間濃縮液,在50℃時的相對密度為1.06g/cm3;4.將所述中間濃縮液置于夾層鍋內(nèi)繼續(xù)濃縮,得最終濃縮液,所述最終濃縮液在50℃時的相對密度為1.32g/cm3;5.將山萸肉、淮山藥、熟地、澤瀉、熟地黃,鹽知母、鹽黃柏、醋龜甲、豬脊髓、菟絲子、牛膝、龜板膠、鹿角膠、山茱萸、枸杞、川芎、赤芍、青蒿、地骨皮、木香、砂仁、陳皮、雞內(nèi)金、酸棗仁、遠志、合歡皮、茯苓、丹皮分別制成飲片,粉碎并混勻后,并與所述最終濃縮液混合制得混合物;6.將所述混合物沖壓成型并烘干定型,制得成品藥磚,其中,沖壓過程中的加壓時間為3min,烘干溫度為42℃,烘干持續(xù)時間為2h。實驗例征募500名陰虛體質(zhì)的志愿者,平均分為5組,組1-5分別使用實施例1-5中制備的藥磚配合養(yǎng)生火炕進行治療實驗,治療兩周后,對其體質(zhì)的陰虛狀況進行測評,并最終給出治療效果的評價,評價分為好、中、差三種;其中,陰虛體質(zhì)得到明顯改善,陰虛癥狀基本完全消失的評為好;陰虛體質(zhì)得到有效改善,陰虛癥狀部分消失的評為中;陰虛體質(zhì)基本無改善,陰虛導致的癥狀幾乎未見消失的評為差,得到各評價的志愿者人數(shù)統(tǒng)計結果如下表所示。組別/效果評價好中差17515102811273881024928059550由上表可以看出,本發(fā)明的藥磚,尤其是按照本發(fā)明優(yōu)選組分配比制備的藥磚,在治療陰虛體質(zhì)方面有效率極高。盡管已用具體實施例來說明和描述了本發(fā)明,然而應意識到,在不背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以作出許多其它的更改和修改。因此,這意味著在所附權利要求中包括屬于本發(fā)明范圍內(nèi)的所有這些變化和修改。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