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中藥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治療老年心源性水腫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心源性水腫是指心力衰竭時引起體循環(huán)靜脈淤血,導致機體組織間隙有過多的液體積聚。患者通常特征為:水腫逐漸形成,首先表現(xiàn)為尿量減少,肢體沉重,體重增加,然后逐漸出現(xiàn)下肢及全身水腫;水腫先從身體的下垂部位開始,逐漸發(fā)展為全身水腫,一般首先出現(xiàn)下肢可凹陷性水腫,以踝部最為明顯;伴有右心衰竭和靜脈壓升高的其他癥狀和體征,如心悸,氣喘,頸靜脈怒張,肝腫大,甚至胸腹水等。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基于此,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治療老年心源性水腫的中藥組合物。
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治療老年心源性水腫的中藥組合物,所述中藥組合物的有效成分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藥制備而成:茯苓6-15份、豬苓6-12份、五加皮3-9份、人參3-9份、桂枝1-5份、附子3-8份、丹參10-15份、黃芪15-25份、川芎3-10份、白術6-12份、吳茱萸1-3份、干姜3-8份。
在其中一些實施例中,所述中藥組合物的有效成分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藥制備而成:茯苓8-13份、豬苓7-10份、五加皮4-8份、人參4-8份、桂枝2-5份、附子3-6份、丹參11-14份、黃芪17-23份、川芎4-8份、白術7-11份、吳茱萸1-2份、干姜4-7份。
在其中一些實施例中,所述中藥組合物的有效成分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藥制備而成:茯苓9-10份、豬苓8-9份、五加皮5-6份、人參5-6份、桂枝3-4份、附子4-5份、丹參12-13份、黃芪20-21份、川芎5-6份、白術9-10份、吳茱萸1-2份、干姜5-6份。
本發(fā)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老年心源性水腫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步驟如下:
1)先煎煮附子,后下茯苓、豬苓、人參、桂枝、附子、丹參、黃芪、川芎、白術、吳茱萸和干姜煎煮,過濾,取濾液。
在其中一些實施例中,步驟1)所述的煎煮的次數(shù)為1-2次。
在其中一些實施例中,步驟1)的煎煮的時間為2-3h。
在其中一些實施例中,還包括步驟2):將步驟1)所得的濾液,濃縮。
本發(fā)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老年心源性水腫的中藥組合物在制備用于治療老年心源性水腫的藥品或保健品中的應用。
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治療老年心源性水腫的中藥組合物及其準備方法和應用具有以下優(yōu)點和有益效果:
1)本發(fā)明所述的中藥組合物配伍合理,諸藥合用,共奏治療老年心源性水腫之效,尤其是對曾經長期處于寒冷潮濕環(huán)境中作業(yè)(如煤炭工人),現(xiàn)患有心源性水腫的老年人有顯效,可顯著改善這類人群足踝部及脛部水腫、脛部出血和四肢寒冷的癥狀。
2)本發(fā)明所述制備方法,簡單、方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說明,以便本領域技術人員更清楚的了解本發(fā)明,但并不因此限制本發(fā)明。
實施例1
本實施例涉及一種治療治療老年心源性水腫的中藥組合物,其有效成分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藥制備而成:茯苓10g、豬苓9g、人參6g、桂枝4g、附子4g、丹參12g、黃芪21g、川芎5g、白術10g、吳茱萸1g、干姜5g。
上述治療牙齦炎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步驟如下:
先煎煮附子,3h,后下茯苓、豬苓、人參、桂枝、附子、丹參、黃芪、川芎、白術、吳茱萸和干姜煎煮25min,過濾,取濾渣,煎煮濾渣20min,合并兩次濾液,即可。
實施例2
本實施例涉及一種治療老年心源性水腫的中藥組合物,其有效成分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藥制備而成:茯苓15g、豬苓6g、人參3g、桂枝1g、附子3g、丹參10-g、黃芪15g、川芎3g、白術7g、吳茱萸1g、干姜3g。
上述治療老年心源性水腫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參照實施例1。
實施例3
本實施例涉及一種治療老年心源性水腫的中藥組合物,其有效成分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藥制備而成:茯苓8g、豬苓10g、人參8g、桂枝5g、附子6g、丹參14g、黃芪23g、川芎8g、白術7g、吳茱萸2g、干姜7g。
上述治療老年心源性水腫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參照實施例1。
以下結臨床資料及典型病例對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做進一步說明。
觀察心源性水腫患者,實驗內容如下:
1、診斷標準
a、長期于寒冷潮濕從事井下采掘工作,且現(xiàn)患有心源性水腫;
b、尿量減少,足踝部和脛部有可凹陷性水腫,且脛部時有瘀血點,伴有四肢寒冷,無汗。
2、一般資料
100例患者符合上述內容的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1、治療組2、治療組3和對照組各25例。其中:治療組1:男25例,年齡53-61歲,平均年齡57歲,病程1年-2年;治療組2:男25例,年齡50-55歲,平均年齡54歲,病程1年-2年;治療組3:男25例,年齡52-58歲,平均年齡55歲,病程1年-2年;四組在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3、治療方法:
治療組1、治療組2、治療組3分別服用實施例1-3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對照組服用:茯苓10g、豬苓9g、人參6g、桂枝4g、附子4g、丹參12g、黃芪21g、白術10g、吳茱萸1g,制備方法參照實施例1,每日一劑,分早晚2次服用。2周為一療程,治療組1、治療組2、治療組3和對照組均治療1個療程。
4、療效評定:
(1)治愈:癥狀及體征消失。
(2)好轉:癥狀和體征部分消失或減輕。
(3)未愈:癥狀和體征無明顯變化。
5、治療效果
四組治療1個療程療效比較,治療組1(25例),其中治愈14例(56%),好轉7例(28%),未愈4例(16%);治療組2(25例),其中治愈1例(44%),好轉5例(20%),未愈9例(36%);治療組3(25例),其中治愈12例(48%),好轉6例(24%),未愈7例(28%);對照組(25例),其中治愈7例(28%),好轉4例(16%),未愈14例(56%)。
比較可知:治療組1、治療組2和治療組3的治愈率、好轉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具有可比性(P<0.05)。治療過程中患者沒有明顯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