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中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慢性腸胃炎的中藥。
背景技術:
慢性腸胃炎是臨床常見病和多發(fā)病,占各種胃病之首位。年齡越大,發(fā)病率越高,根據(jù)組織病理特點,一般通常將慢性腸胃炎分為慢性淺表性腸胃炎、慢性肥厚性腸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等三種類型。本病相當于中醫(yī)的痞滿、噯氣、胃痛等疾病的某些證型。情志不舒、飲食失節(jié)、脾胃虛弱是導致本病的主要原因。飲食過飽或過肌而不食,或過食生冷,或嗜食辛辣炙煎,以致胃脘受損,故見胃部嘈雜灼痛,惡心欲嘔等,脾胃虛弱,運化無力,則見貧血,消瘦等。本病概括為氣滯食積,脾胃虛弱,濕困脾胃,胃氣上逆,脾胃蘊熱,肝胃不和等類型。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用于慢性腸胃炎的中藥,目的是治療濕困脾胃,脘腹脹痛,噯氣吞酸的慢性腸胃炎疾病。癥見:脘腹脹痛,肢體困重,不思飲食,怠倦少言。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慢性腸胃炎的中藥,采用原料重量份為:鱧魚60-160克、大頭陳30-80克、枸橘20-50克、雞矢藤25-70克、白術25-70克、冷水花20-50克、水蓼18-45克、肉豆蔻10-27克、皮蛋30-80克(去殼)。
將鱧魚、大頭陳、枸橘、、雞矢藤、白術、冷水花、水蓼和肉豆蔻篩選,凈化,放入陶瓷鍋中加入適量水,武火燒沸后改為文火慢熬20-30分鐘,離火,倒濾出湯汁,加入皮蛋,即成為用于慢性腸胃炎的中藥。
注:皮蛋為剝殼后的凈皮蛋。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所具有的優(yōu)點是:
1.鱧魚是血肉之精,對于補脾益胃,功效比植物藥品更充足有力。大頭陳又名為神曲草,辛,氣香,能疏風解表,和芳香的枸橘配伍能芳香化濕消除脾胃困滯,益肝和胃。白術、冷水花、水蓼和雞矢藤健脾益氣,解毒利濕消積,主治濕滯內阻、脘腹疼痛。肉豆蔻行氣消食,固大腸,和皮蛋一起能能刺激消化器官,增進食欲,并能中和過多的胃酸。諸藥配伍能對癥治愈濕困脾胃,脘腹脹痛,噯氣吞酸的慢性腸胃炎疾病。
2.鱧魚不但補脾益胃,還利水消腫,增加營養(yǎng)補心養(yǎng)陰,皮蛋是營養(yǎng)物質比其它堿性的藥物更好地利于腸胃康復。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新穎實用,其配伍組合物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技術效果。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用于慢性腸胃炎的中藥,采用原料重量份為:鱧魚60-160克、大頭陳30-80克、枸橘20-50克、雞矢藤25-70克、白術25-70克、冷水花20-50克、水蓼18-45克、肉豆蔻10-27克、皮蛋30-80克(去殼)。
將鱧魚、大頭陳、枸橘、、雞矢藤、白術、冷水花、水蓼和肉豆蔻篩選,凈化,放入陶瓷鍋中加入適量水,武火燒沸后改為文火慢熬20-30分鐘,離火,倒濾出湯汁,加入皮蛋,即成為用于慢性腸胃炎的中藥。
實施例1
一種用于慢性腸胃炎的中藥,采用原料重量份為:鱧魚60克、大頭陳30克、枸橘20克、雞矢藤25克、白術25克、冷水花20克、水蓼18克、肉豆蔻10克、皮蛋30克(去殼)。
將鱧魚、大頭陳、枸橘、、雞矢藤、白術、冷水花、水蓼和肉豆蔻篩選,凈化,放入陶瓷鍋中加入適量水,武火燒沸后改為文火慢熬20-30分鐘,離火,倒濾出湯汁,加入皮蛋,即成為用于慢性腸胃炎的中藥。
實施例2
一種用于慢性腸胃炎的中藥,采用原料重量份為:鱧魚110克、大頭陳55克、枸橘35克、雞矢藤47克、白術47克、冷水花35克、水蓼30克、肉豆蔻18克、皮蛋55克(去殼)。
將鱧魚、大頭陳、枸橘、、雞矢藤、白術、冷水花、水蓼和肉豆蔻篩選,凈化,放入陶瓷鍋中加入適量水,武火燒沸后改為文火慢熬20-30分鐘,離火,倒濾出湯汁,加入皮蛋,即成為用于慢性腸胃炎的中藥。
實施例3
一種用于慢性腸胃炎的中藥,采用原料重量份為:鱧魚160克、大頭陳80克、枸橘50克、雞矢藤70克、白術70克、冷水花50克、水蓼45克、肉豆蔻27克、皮蛋80克(去殼)。
將鱧魚、大頭陳、枸橘、、雞矢藤、白術、冷水花、水蓼和肉豆蔻篩選,凈化,放入陶瓷鍋中加入適量水,武火燒沸后改為文火慢熬20-30分鐘,離火,倒濾出湯汁,加入皮蛋,即成為用于慢性腸胃炎的中藥。
使用方法:內服 每天2-3次,每次藥液約130-170毫升, 2周為1個療程。
應用對照組:
1. 濕困脾胃,脘腹脹痛的腸胃炎患者27人,采用西藥治療,經(jīng)3個多療程后,痊愈的7人,好轉的9人,顯效的6人,無效的5人.
2. 濕困脾胃,脘腹脹痛的腸胃炎患者27人,采用實施例3內服及外用藥物治療,經(jīng)3個多療程后,痊愈的16人,好轉的8人,顯效的2人,無效的1人。
脘腹脹痛消除,無脹滿喛氣等不適,飲食及二便正常等為痊愈,癥狀減輕一半以上為好轉,減輕1/5以上為顯效,無向好方面改善為無效。
其中,部分原料的功效及作用如下:
鱧魚:又名烏魚、鲖魚,味甘,性涼,歸脾、胃、肺、腎經(jīng)。功用補脾益胃,利水消腫。主治身面浮腫,妊娠水腫,濕痹腳氣,產(chǎn)后乳少,習慣性流產(chǎn),肺癆體虛,胃脘脹滿,腸風及痔瘡下血,疥癬。補心養(yǎng)陰,澄清腎水,行水滲濕,解毒去熱,強陽養(yǎng)陰,退風去濕。全國各地大量養(yǎng)殖。
大頭陳:又名千錘草、神曲草、地松茶,氣香,辛、微苦,平。功用疏風解表,化濕消滯。主治感冒頭痛,發(fā)熱,腹痛泄瀉,消化不良。祛風,散熱,解毒,芳香化濁,治外感傷風,傷寒,傷暑,及皮膚熱毒,水土不服。已鑒定的35個成分多半是抗菌、消炎的活性成分。
枸橘:又名枳實、唐橘,辛、苦,性溫,氣味芳香。歸肝、胃經(jīng)。功用疏肝和胃,理氣止痛,消積化滯。主治胸脅脹滿,脘腹脹痛,乳房痞塊,疝氣疼痛,睪丸腫痛,跌打損傷,食積,便秘,子宮脫垂。利氣,健胃,祛痰,利尿。有抗病毒和抗炎作用。
雞矢藤:又名女青、臭藤、雞屎藤,甘、微苦,平。歸用祛暑利濕,消積,解毒。主治中暑,風濕痹痛,食積,小兒疳積,痢疾,黃疸,肝脾腫大,瘰疬腸癰,腳氣,燙傷,濕疹,皮炎,跌打損傷,蛇咬蝎螫。其頭治新內傷,煲肉食補虛益腎,除火補血;預防暑毒,清腸胃積滯,化五淋,固陰氣耗散。
冷水花:又名水麻葉、土甘草、甜草,淡、微苦,性涼。功用清熱利濕,消腫散結,健脾和胃。主治濕熱黃疸,赤白帶下,淋濁,尿血,小兒夏季熱,瘧母,消化不良,跌打損傷。生津止渴,退黃護肝,和胃補虛。
白術:又名山薊、山姜、冬白術,苦、甘,性溫。歸脾、胃經(jīng)。功用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主治脾氣虛弱之乏力,食少腹脹,泄瀉,便秘,水飲內停之小便不利,水腫,痰飲眩暈,寒濕痹,身痛,氣虛自汗,胎動不安。有保肝利膽作用,對免疫系統(tǒng)的影響,抗氧化、延緩衰老作用。
水蓼:辛、苦、平,歸脾、胃、大腸經(jīng),行滯化濕,散瘀止痛、祛風止癢、解毒,主治濕滯內阻、脘腹痛、痢疾、小兒疳積、崩漏、血滯經(jīng)閉、痛經(jīng)、跌打損傷、風濕痹痛、外傷出血、皮膚瘙癢、濕疹、風疹、足癬、癰腫、毒蛇咬傷。
肉豆蔻:又名豆蔻、玉果,辛、微苦,歸脾、胃、大腸經(jīng)。功用溫中澀腸,行氣消食。主治虛瀉,冷痢,脘腹脹痛,食少嘔吐,宿食不消。暖腸胃,固大腸。
皮蛋:味辛、澀、甘、咸、性寒,入胃經(jīng);有潤喉、去熱、醒酒、去大腸火、治瀉痢等功效。皮蛋屬堿性食物,能中和過多的胃酸。皮蛋較鴨蛋含更多礦物質,脂肪和總熱量卻稍有下降,它能刺激消化器官,增進食欲,促進營養(yǎng)的消化吸收。此外,松花蛋還有保護血管的作用。同時還有提高智商,保護大腦的功能。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fā)明,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