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中醫(yī)藥技術(shù)領(lǐng)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治療急、慢性乙肝的中藥組合物,特別是供急、慢性乙肝患者使用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的領(lǐng)域。
背景技術(shù):
急性乙肝,人體感染乙肝病毒,引起機(jī)體的免疫應(yīng)答,應(yīng)答的過程往往會造成肝細(xì)胞損傷和破壞,損傷和破壞就會引起肝組織發(fā)炎,導(dǎo)致一系列癥狀和肝功能檢查異常,這種新近發(fā)生的由于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肝組織發(fā)炎的病變就是急性病毒型乙型肝炎,簡稱急性乙肝。
慢性乙型肝炎(簡稱乙肝)是指乙肝病毒檢測為陽性,病程超過半年或發(fā)病日期不明確而臨床有慢性肝炎表現(xiàn)者。臨床表現(xiàn)為乏力、畏食、惡心、腹脹、肝區(qū)疼痛等癥狀。肝大,質(zhì)地為中等硬度,有輕壓痛。病情重者可伴有慢性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脾大,肝功能可異?;虺掷m(xù)異常。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而慢性乙肝攜帶是指乙肝病毒檢測為陽性,無慢性肝炎癥狀,一年內(nèi)連續(xù)隨訪三 次以上血清ALT 和AST 均無異常,且肝組織學(xué)檢查正常者。
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種可有效治療急、慢性乙肝的藥物,是我們目前急需要解決的問題。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隨著我國中醫(yī)中藥學(xué)的不斷發(fā)展,在治療急、慢性乙肝上,人們逐漸意識到了中醫(yī)治療上述急、慢性乙肝的優(yōu)點,且在治療過程中毒副作用小、費用低等優(yōu)勢,針對現(xiàn)有西醫(yī)治療上述急、慢性乙肝的現(xiàn)狀,本發(fā)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種用于治療急、慢性乙肝的中藥組合物,以解決急、慢性乙肝患者早日恢復(fù)健康的問題。該藥物是以常見的中藥為原料,具有見效快、療效顯著等特點,并可有效治療上述急、慢性乙肝。
為達(dá)到上述發(fā)明的目的,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為:提供一種用于治療急、慢性乙肝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各個組分及其質(zhì)量份比如下所示:
茵陳6~16g、白花蛇舌草15~30g、馬蹄金6~16g、丹參6~16g、紫草6~16g、金錢草15~26g、澤瀉6~10g、赤芍4~12g、地耳草25~45g、黃芩6~16g、柴胡3~12g、藿香8~16g、青皮3~10g、陳皮3~12g、虎杖10~16g、板蘭根15~30g、蒲公英15~46g、貫眾6~16g、首烏16~26g、土茯苓15~56g、白芍10~20g、白術(shù)8~16g、當(dāng)歸8~16g、黃芪15~28g、焦山楂9~12g、神曲10~16g、垂盆草15~30g、大黃5~20g、靈芝6~13g、郁金8~16g、香附8~16g、五味子3~10g、烏梅4~8g、苦參3~10g、木香3~10g、梔子10~20g、葉下珠25~48g。
一種用于治療急、慢性乙肝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各個組分及其質(zhì)量份比如下所示:
茵陳10~14g、白花蛇舌草20~26g、馬蹄金10~14g、丹參10~14g、紫草8~14g、金錢草18~23g、澤瀉7~9g、赤芍8~11g、地耳草30~40g、黃芩8~14g、柴胡8~11g、藿香10~14g、青皮7~9g、陳皮8~11g、虎杖11~14g、板蘭根18~26g、蒲公英20~40g、貫眾10~14g、首烏18~23g、土茯苓20~48g、白芍12~17g、白術(shù)10~14g、當(dāng)歸10~14g、黃芪18~25g、焦山楂9~11g、神曲11~14g、垂盆草18~26g、大黃11~19g、靈芝8~12g、郁金10~14g、香附10~14g、五味子6~9g、烏梅5~7g、苦參5~9g、木香5~9g、梔子12~17g、葉下珠30~42g。
一種用于治療急、慢性乙肝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佳方案”的中藥組合物的各個組分及其質(zhì)量份比如下所示:
茵陳13g、白花蛇舌草23g、馬蹄金13g、丹參13g、紫草13g、金錢草20g、澤瀉8g、赤芍10g、地耳草35g、黃芩13g、柴胡10g、藿香13g、青皮8g、陳皮10g、虎杖13g、板蘭根23g、蒲公英35g、貫眾13g、首烏20g、土茯苓42g、白芍15g、白術(shù)13g、當(dāng)歸13g、黃芪23g、焦山楂10g、神曲13g、垂盆草23g、大黃17g、靈芝11g、郁金13g、香附13g、五味子8g、烏梅6g、苦參8g、木香8g、梔子15g、葉下珠38g。
一種用于治療急、慢性乙肝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制備而成:
A、將上述原料中藥揀去雜質(zhì)和粉塵后,按照質(zhì)量份比共研為極細(xì)末待用;
B、按照傳統(tǒng)制備中藥水丸的方法,將研磨好的極細(xì)末藥物過篩后,放入藥器中混合拌均,然后制備成水丸(其水丸的粒度為:4.7mm-4.9mm),繼而曬干,瓶裝密封備用。
一種用于治療急、慢性乙肝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用方法為:將制備好的水丸以每日三次服用,早中晚各服一次,給藥量6g /次,飯前服,服藥180~260天,諸癥皆除,病獲痊愈。
本發(fā)明組方中的各原料中藥在中國藥典、中國辭典以及中華本草中均有詳細(xì)的記載。本發(fā)明選用其中最常見的中藥為原料,充分發(fā)揮各組分的藥理功效:
茵陳,性味:苦、辛、微寒,具有清濕熱、退黃疸之功效,用于治療黃疸尿少、濕瘡瘙癢、傳染性黃疸型肝炎等癥;
白花蛇舌草,性味:苦甘、寒,無毒,具有清熱解毒、利濕之功效,用于治療肺熱喘咳、咽喉腫痛、腸癰、癤腫瘡瘍、毒蛇咬傷、熱淋澀痛、水腫、痢疾、腸炎、濕熱黃疸、癌腫等癥;
馬蹄金,性味:苦、辛、涼,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之功效,用于治療黃疸型肝炎、膽囊炎、痢疾、膽結(jié)石、泌尿系結(jié)石、腎炎水腫、淋濁、尿血、扁桃體炎、風(fēng)火眼痛;
丹參,性味:味苦、性微寒,具有活血祛瘀、調(diào)經(jīng)止痛、養(yǎng)血安神、涼血消癰之功效,用于治療婦女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經(jīng)閉、產(chǎn)后瘀滯腹痛、心腹疼痛、癥瘕積聚、熱痹腫痛、跌打損傷、熱入營血、煩躁不安、心煩失眠、癰瘡腫毒等癥;
紫草,性味:苦、寒,具有涼血、活血、清熱、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療溫?zé)岚哒?、濕熱黃疸、紫癜、吐、衄、尿血、淋濁、熱結(jié)便秘、燒傷、濕疹、丹毒、癰瘍等病癥;
金錢草,性味:甘、微苦、性涼,具有利水通淋、清熱解毒、散瘀消腫之功效,用于治療肝膽及泌尿系結(jié)石、熱淋、腎炎水腫、濕熱黃疸、瘡毒癰腫、毒蛇咬傷、跌打損傷等癥;
澤瀉,性味:甘、寒,具有利小便、清濕熱的功效,用于小便不利、水腫脹滿、泄瀉尿少、痰飲眩暈、熱淋澀痛,高血脂;
赤芍,性味:苦、微寒,具有清熱涼血、活血祛瘀之功效,用于治療溫毒發(fā)斑、吐血衄血、腸風(fēng)下血、目赤腫痛、癰腫瘡瘍、閉經(jīng)、痛經(jīng)、崩帶淋濁、瘀滯脅痛、疝瘕積聚、跌撲損傷等癥;
地耳草,性味:苦甘、涼,具有清熱利濕、消腫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療傳染性肝炎、瀉痢、小兒驚風(fēng)、疳積、喉蛾、腸癰、癤腫、蛇咬傷;
黃芩,性味: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瀉火、燥濕解毒、止血、安胎之功效,用于治療肺熱咳嗽、熱病高熱神昏、肝火頭痛、目赤腫痛、濕熱黃疸、瀉痢、熱淋、吐衄血、崩漏、胎熱不安、癰腫疔瘡等癥;
柴胡,性味:味苦、辛、性微寒,具有解表退熱、疏肝解郁、升舉陽氣之功效,用于治療外感發(fā)熱、寒熱往來、瘧疾、肝郁脅痛乳脹、頭痛頭眩、月經(jīng)不調(diào)、氣虛下陷之脫肛、子宮脫垂、胃下垂等癥;
藿香,性味:辛、微溫,具有快氣、和中、辟穢、祛濕之功效,用于治療感冒暑濕、寒熱、頭痛、胸脘痞悶、嘔吐泄瀉、瘧疾、痢疾、口臭;
青皮,性味:苦、辛、溫,具有疏肝破氣、消積化滯之功效,用于治療肝郁氣滯之脅肋脹痛、乳房脹痛、乳核、乳癰、疝氣疼痛、食積氣滯之胃脘脹痛、以及氣滯血瘀所至的癥瘕積聚,久瘧癖塊;
陳皮,性味:味辛、苦、性溫,具有理氣和中,燥濕化痰,利水通便的功效,用于脾胃不和、脘腹脹痛、不思飲食、嘔吐噦逆、痰濕阻肺、咳嗽痰多、胸膈滿悶、頭目眩暈、水腫、小便不利、大便秘結(jié)、乳癰疥癬、中魚蟹毒、酒毒等;
虎杖,性味:苦、酸、性微寒,具有活血散瘀、祛風(fēng)通絡(luò)、清熱利濕、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療婦女經(jīng)閉、痛經(jīng)、產(chǎn)后惡露不下、瘕積聚、跌撲損傷、風(fēng)濕痹痛、濕熱黃疸、淋濁帶下、瘡瘍腫毒、毒蛇咬傷、水火燙傷等癥;
板蘭根,性味:苦、寒、無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利咽之功效,用于治療溫毒發(fā)斑、高熱頭痛、大頭瘟疫、舌絳紫暗、爛喉丹痧、丹毒、痄腮、喉痹、瘡腫、癰腫、水痘、麻疹、肝炎、流行性感冒、流腦、乙腦、肺炎、神昏吐衄、咽腫、火眼、瘡疹,可防治流行性乙型腦炎、急慢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骨髓炎;
蒲公英,性味:苦甘、寒,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散結(jié)之功效,用于治療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瘡腫、急性結(jié)膜炎、感冒發(fā)熱、急性扁桃體炎、急性支氣管炎、胃炎、肝炎、膽囊炎、尿路感染;
貫眾,性味:苦、澀、微寒,有小毒,具有殺蟲、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功效,用于治療風(fēng)熱感冒、溫?zé)狁?、吐血、咳血、衄血、便血、崩漏、血痢、帶下及鉤、蛔、絳蟲等腸寄生蟲??;
首烏,性味:味甘、溫,具有補肝、益腎、養(yǎng)血、祛風(fēng)之功效,用于治療肝腎陰虧、發(fā)須早白、血虛頭暈、腰膝軟弱、筋骨酸痛、遺精、崩帶、久瘧、久痢、慢性肝炎、癰腫、瘰疬、腸風(fēng)、痔疾等癥;
土茯苓,性味:甘、淡、平,具有除濕,解毒,通利關(guān)節(jié)之功效,用于治療濕熱淋濁、帶下、癰腫、瘰疬、疥癬、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體拘攣、筋骨疼痛;
白芍,性味:苦、酸、微寒,養(yǎng)血和營、緩急止痛、斂陰平肝之功效,用于治療月經(jīng)不調(diào)、經(jīng)行腹痛、崩漏、自汗、盜汗、脅肋脘腹疼痛、四肢攣痛、頭痛、眩暈等癥;
白術(shù),性味:味苦、甘、性溫,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之功效,用于治療脾氣虛弱、神疲乏力、食少少腹脹、大便溏薄、水飲內(nèi)停、小便不利、水腫、痰飲眩暈、溫痹酸痛、氣虛自汗、胎動不安;
當(dāng)歸,性味:性溫、味甘辛, 具有補血和血、調(diào)經(jīng)止痛、潤燥滑腸之功效,用于治療血虛、面色萎黃、眩暈心悸、血虛、或兼有瘀滯的月經(jīng)不調(diào)、經(jīng)閉、痛經(jīng)、虛寒性腹痛、冠心病心絞痛、風(fēng)濕痹痛、跌打損傷等癥;
黃芪,性味:甘、微溫,具有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之功效,用于治療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痿黃、內(nèi)熱消渴、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癥;
焦山楂,性味:酸、甘、微溫,具有消食健胃,行氣散瘀之功效,用于治療肉食積滯、胃脘脹滿、瀉痢腹痛、瘀血經(jīng)閉、產(chǎn)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氣疼痛、高脂血癥。焦山楂消食導(dǎo)滯作用增強,用于肉食積滯、瀉痢不爽;
神曲,性味:甘、辛、溫,無毒,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化積之功效,用于治療飲食停滯、消化不良、脘腹脹滿、食欲不振、嘔吐瀉??;
垂盆草,性味:甘、淡、涼、酸,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之功效,用于治療濕熱黃疸、淋病、瀉痢、肺癰、腸癰、瘡癤腫毒、蛇蟲咬傷、水火燙傷、咽喉腫痛、口腔潰瘍及濕疹、帶狀皰疹;
大黃,性味:苦、寒,具有瀉實熱、破積滯、行瘀血之功效,用于治療實熱便秘、食積停滯、腹痛、急性闌尾炎、急性傳染性肝炎、血瘀經(jīng)閉、牙痛、衄血、急性結(jié)膜炎,外用治燒燙傷、化膿性皮膚病、癰腫瘡瘍等癥;
靈芝,性味: 甘、平,無毒,具有益氣血、安心神、健脾胃之功效,用于治療虛勞、心悸、失眠、頭暈、神疲乏力、久咳氣喘、冠心病、硅肺、腫瘤等癥;
郁金,性味:味辛、苦、性寒,具有活血止能、行氣解郁、清心涼血、疏肝利膽之功效,用于治療胸腹脅肋諸痛、婦女痛經(jīng)、經(jīng)閉、癥瘕結(jié)塊、熱病神昏、癲狂、驚癇、吐血、衄備、血淋、砂淋、黃疸等癥;
香附,性味:味辛、微寒,無毒,具有理氣解郁、調(diào)經(jīng)止痛、安胎之功效,用于治療脅肋脹痛、乳房脹育、疝氣疼痛、月經(jīng)不調(diào)、脘腹痞滿疼痛、噯氣吞酸、嘔惡、經(jīng)行腹痛、崩漏帶下、胎動不安、消化不良等癥;
五味子,性味:味酸、性溫,具有收斂固澀、益氣生津、寧心安神之功效,用于治療咳嗽虛喘、夢遺滑精、尿頗遺尿、久瀉不止、自汗盜汗、津傷口渴、心悸失眠等癥;
烏梅,性味:味酸、性平,具有斂肺止咳、澀腸止瀉、止血、生津、安蛔之功效,用于治療久咳、虛熱煩渴、久瘧、久瀉、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嘔吐、鉤蟲病
苦參,性味: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祛風(fēng)殺蟲之功效,用于治療濕熱瀉痢、腸風(fēng)便血、黃疸、小便不利、水腫、帶下、陰癢、疥癬、麻風(fēng)、皮膚瘙癢、濕毒瘡瘍等;
木香,性味:味辛、苦、性溫,具有行氣止痛、調(diào)中導(dǎo)滯之功效,用于治療胞脅脹滿足、脘腹脹痛、哎吐泄瀉、痢疾后重等癥;
梔子,性味:苦、寒,具有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涼血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療熱病心煩、肝火目赤、頭痛、濕熱黃疳、淋證、葉血衄血、血痢尿血、口舌生瘡、瘡瘍腫毒、扭傷腫痛等癥;
葉下珠,性味:微苦、甘、涼,具有清熱利尿、明目、消積之功效,用于治療腎炎水腫、泌尿系感染、結(jié)石、腸炎、痢疾、小二疳積、眼角膜炎、黃疸型肝炎,外用治青竹蛇咬傷。
本發(fā)明藥物是基于中醫(yī)治療急、慢性乙肝的辨病與辨證相結(jié)合的原則,從藥理作用及作用機(jī)制認(rèn)為:就急、慢性乙肝一證,本發(fā)明所提供的藥物中的各原料中藥藥效共奏,對上述疾病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fā)明就是針對上述急、慢性乙肝的治療而提出的一種中藥配方,采用該配方制備的藥物藥效好,見效快,是一個標(biāo)本兼治的中藥組方,特別適合臨床使用。下面結(jié)合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jìn)一步詳細(xì)的描述:
實施例1:
一種用于治療急、慢性乙肝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各個組分及質(zhì)量份比如下所示:
茵陳13g、白花蛇舌草23g、馬蹄金13g、丹參13g、紫草13g、金錢草20g、澤瀉8g、赤芍10g、地耳草35g、黃芩13g、柴胡10g、藿香13g、青皮8g、陳皮10g、虎杖13g、板蘭根23g、蒲公英35g、貫眾13g、首烏20g、土茯苓42g、白芍15g、白術(shù)13g、當(dāng)歸13g、黃芪23g、焦山楂10g、神曲13g、垂盆草23g、大黃17g、靈芝11g、郁金13g、香附13g、五味子8g、烏梅6g、苦參8g、木香8g、梔子15g、葉下珠38g。
實施例2:
一種用于治療急、慢性乙肝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各個組分及質(zhì)量份比如下所示:
茵陳14g、白花蛇舌草26g、馬蹄金14g、丹參14g、紫草14g、金錢草23g、澤瀉9g、赤芍11g、地耳草40g、黃芩14g、柴胡11g、藿香14g、青皮9g、陳皮11g、虎杖14g、板蘭根26g、蒲公英40g、貫眾14g、首烏23g、土茯苓48g、白芍17g、白術(shù)14g、當(dāng)歸14g、黃芪25g、焦山楂11g、神曲14g、垂盆草26g、大黃19g、靈芝12g、郁金14g、香附14g、五味子9g、烏梅7g、苦參9g、木香9g、梔子17g、葉下珠42g。
實施例3:
一種用于治療急、慢性乙肝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各個組分及質(zhì)量份比如下所示:
茵陳16g、白花蛇舌草30g、馬蹄金16g、丹參16g、紫草16g、金錢草26g、澤瀉10g、赤芍12g、地耳草45g、黃芩16g、柴胡12g、藿香16g、青皮10g、陳皮12g、虎杖16g、板蘭根30g、蒲公英46g、貫眾16g、首烏26g、土茯苓56g、白芍20g、白術(shù)16g、當(dāng)歸16g、黃芪28g、焦山楂12g、神曲16g、垂盆草30g、大黃20g、靈芝13g、郁金16g、香附16g、五味子10g、烏梅8g、苦參10g、木香10g、梔子20g、葉下珠48g。
典型病例:
經(jīng)臨床診斷治療急、慢性乙肝患者共221例,年齡為14歲以上的135例,只有86例為14歲以下。221例患者中痊愈的185例,顯效的36例,總有效率達(dá)100%。經(jīng)治療后,諸癥皆除,病獲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