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中醫(yī)藥領域,具體是指一種用于治療腎虛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shù):
腎虛指腎臟精氣陰陽不足。腎虛的種類有很多,其中最常見的是腎陰虛,腎陽虛。 腎虛的癥狀:腎陽虛的癥狀為腰酸、四肢發(fā)冷、畏寒,甚至還有水腫,為“寒”的癥狀,性功能不好也會導致腎陽虛;腎陰虛的癥狀為“熱”,主要有腰酸、燥熱、盜汗、虛汗、頭暈、耳鳴等。現(xiàn)代科學證明,當人發(fā)生腎虛時,無論腎陰虛還是腎陽虛,都會導致人的免疫能力的降低,有更多的證據(jù)表明,腎虛發(fā)生時,腎臟的免疫能力降低,而腎臟的微循環(huán)系統(tǒng)亦會發(fā)生阻塞,腎絡呈現(xiàn)不通。所以對于腎虛的治療應防治結(jié)合。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克服傳統(tǒng)藥物的缺陷,提供一種療效顯著,質(zhì)量容易控制,穩(wěn)定性好的用于治療腎虛的中藥組合物。
本發(fā)明通過下述技術(shù)方案實現(xiàn):一種用于治療腎虛的中藥組合物,所述中藥組合物由根據(jù)下重量份的中藥配制而成:雪蓮花2-12、枸杞5-15、山藥5-15、鎖陽3-15、刺五加2-10、石斛6-12、黃芪1-9、桑椹3-10、巴戟天2-15、枸杞3-10、熟地黃3-12、牛膝4.5-9、夏黃草9-15、蔥子6-12。
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用于治療腎虛的中藥組合物的原料藥藥理:
雪蓮花:性溫,味酸、甘。歸肺經(jīng)、心經(jīng)、腎經(jīng)。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屬收澀藥分類下的斂肺澀腸藥。
枸杞:性平,味甘。歸肝經(jīng)、腎經(jīng)。滋補肝腎、益精明目。屬補虛藥下屬分類的補陰藥。
山藥:性平,味甘。歸脾經(jīng)、肺經(jīng)、腎經(jīng)。補脾養(yǎng)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屬補虛藥下屬分類的補氣藥。
鎖陽:性溫,味甘。歸脾經(jīng)、腎經(jīng)、大腸經(jīng)。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通便。屬補虛藥下屬分類的補陽藥。
蔥子:性溫,味辛。歸肺經(jīng)、肝經(jīng)、胃經(jīng)。溫腎,明目,解毒。屬補虛藥下屬分類的補陽藥。
桑椹:性寒,味甘、酸。歸心經(jīng)、肝經(jīng)、腎經(jīng)。補血滋陰、生津潤燥。屬補虛藥下屬分類的補血藥。
巴戟天:性微溫,味甘、辛。歸腎經(jīng)、肝經(jīng)。補腎陽,強筋骨,祛風濕。屬補虛藥下屬分類的補陽藥。
夏黃草:性溫,味甘。歸肝經(jīng)、腎經(jīng)。溫補肝腎、固精、縮尿、明目。屬補虛藥下屬分類的補陽藥。
黃芪:性微溫,味甘。歸脾經(jīng)、肺經(jīng)。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生肌。屬補虛藥下屬分類的補氣藥。
熟地黃:性微溫,味甘。歸肝經(jīng)、腎經(jīng)。補血滋陰,益精填髓。屬補虛藥下分類的補血藥。
牛膝:性平,味苦、酸。歸肝經(jīng)、腎經(jīng)。補肝腎、強筋骨、逐瘀通經(jīng)、引血下行。屬活血化瘀藥下屬分類的活血調(diào)經(jīng)藥。
刺五加:性溫,味辛、微苦。歸脾經(jīng)、腎經(jīng)、心經(jīng)。益氣健脾、補腎安神。屬補虛藥下分類的補氣藥。
為優(yōu)化藥物的藥物效果,進一步確定,一種用于治療腎虛的中藥組合物,所述中藥組合物由根據(jù)下重量份的中藥配制而成:雪蓮花5份、枸杞7份、山藥6份、鎖陽7份、牛膝6份、刺五加7份、石斛7份、黃芪5份、桑椹6份、巴戟天6份、枸杞6份、熟地黃5份、夏黃草10份、蔥子7份。
為優(yōu)化藥物的藥物效果,進一步確定,一種用于治療腎虛的中藥組合物,所述中藥組合物由根據(jù)下重量份的中藥配制而成:雪蓮花8份、枸杞10份、山藥10份、鎖陽10份、牛膝6份、刺五加7份、石斛7份、黃芪5份、桑椹6份、巴戟天6份、枸杞6份、熟地黃10份、夏黃草10份、蔥子7份。
為優(yōu)化藥物的藥物效果,進一步確定,所述中藥組合物可以制備成藥學可接受的劑型。
為優(yōu)化藥物的藥物效果,進一步確定,藥學可接受的劑型選自湯劑、丸劑、粉劑、 膠囊劑、片劑或沖劑。
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相比,具有的優(yōu)點及有益效果為:
本發(fā)明是基于對腎虛癥狀機理的認識及治療原則,采用上述的配方及方法制備所得到的治療腎虛中藥組合物,采用直接口服的方法,見效快且對人體無毒副作用,可有效消除腎虛癥狀,恢復臟腑機能,提高人體生殖發(fā)育的原動力。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jié)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地詳細說明,但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在不脫離本發(fā)明上述技術(shù)思想情況下,根據(jù)本領域普通技術(shù)知識和慣用手段,做出各種替換和變更,均應包括在本發(fā)明的范圍內(nèi)。
實施例1:
本實施例所述用于治療腎虛的中藥組合物,所述中藥組合物由根據(jù)下重量份的中藥配制而成:雪蓮花2-12份、枸杞5-15份、山藥5-15份、鎖陽3-15份、刺五加2-10份、石斛6-12份、黃芪1-9份、桑椹3-10份、巴戟天2-15份、枸杞3-10份、熟地黃3-12份、牛膝4.5-9份、夏黃草9-15份、蔥子6-12份。
本發(fā)明藥物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上述全部中藥原料藥,包括服藥的原料藥,先行用清水或純凈水浸泡30分鐘,浸泡用水量為1.0~1.2L;
(2)將浸泡后的中藥原料藥物及其浸泡的藥水加入到煎藥容器中,加蓋共同煎熬;
(3)先用武火使煎藥容器中藥液沸騰,再使用文火熬制25~30分鐘,煎藥時需攪拌3~6次,不加蓋;
(4)煎煮完成后,加適量清水或純凈水沒過藥物,進行第二次煎煮,煎煮火候方法同上,煎煮時間15~20分鐘;
(5)濾出藥液,所獲藥液即為內(nèi)服藥。
上述煎藥容器為砂鍋、搪瓷器皿或者不銹鋼,忌用鐵器。
本發(fā)明藥物的使用方法:直接內(nèi)服。
實施例2:
本實施例所述治療腎虛的藥物,以重量份表示,所述中藥組合物由根據(jù)下重量份的中藥配制而成:雪蓮花3份、枸杞7份、山藥6份、鎖陽5份、牛膝5份、刺五加7份、石斛6份、黃芪3份、桑椹4份、巴戟天5份、枸杞6份、熟地黃4份、夏黃草10份、蔥子7份。
其中煎劑為一天兩次,早晚飯后服用,三天為一療程,一般三到五個療程即可痊愈,服藥期間忌辛、辣、腥, 服藥期間盡量避免房事。
實施例3:
本實施例所述治療腎虛的藥物,以重量份表示,所述中藥組合物由根據(jù)下重量份的中藥配制而成:雪蓮花5份、枸杞7份、山藥6份、鎖陽7份、牛膝6份、刺五加7份、石斛7份、黃芪5份、桑椹6份、巴戟天6份、枸杞6份、熟地黃5份、夏黃草10份、蔥子7份。其中煎劑為一天兩次,早晚飯后服用,三天為一療程,一般三到五個療程即可痊愈,服藥期間忌辛、辣、腥, 服藥期間盡量避免房事。
實施例4:
本實施例所述治療腎虛的藥物,所述中藥組合物可以制備成藥學可接受的劑型;藥學可接受的劑型選自湯劑、丸劑、粉劑、 膠囊劑、片劑或沖劑。
毒理學試驗:
急性毒性試驗:
試驗觀察,因無法測出LD50,故進行了最大給藥量的測定。將實施例1制備的中藥復方合劑溶解在滅菌生理鹽水中,配置成溶液灌胃小鼠,結(jié)果顯示,以藥物最大給藥濃度9.65生藥/ml,最大給藥體積50ml/kg于24小時內(nèi)給小鼠灌胃給藥兩次,小鼠最大給藥量為763.25g生藥/kg,動物未出現(xiàn)不良反應及死亡,解剖觀察各臟器未見異常。
長期毒性試驗
本試驗應用SD大鼠80只,將實施例1制備的中藥復方合劑溶解在滅菌生理鹽水中,配置成溶液灌胃,設對照組及24g、35g、49g生藥/kg劑量組,連續(xù)灌胃給藥12周,觀察本發(fā)明的中藥組合物對動物各項指標的影響。試驗結(jié)果表明,連續(xù)給藥12周,本發(fā)明的中藥組合物對大鼠的體重、攝食量、外周血象、凝血時間、心電圖、臟器指數(shù)等均無明顯影響;血液生化十二項指標測定結(jié)果,給藥12周低劑量組BiLi值高于對照組(P<0.05);低劑量組、中劑量組TP值高于對照組(P<0.05),但均在正常生理范圍之內(nèi),其它指標與對照組比較無明顯差異?;謴推诟鹘o藥組各項指標測定值與對照組比較均無明顯差異。各組各臟器大體觀察未見異常。
利用本發(fā)明藥物針對各種腎虛患者的臨床統(tǒng)計資料:
經(jīng)過200例患者的臨床使用,其中男患者127,女患者73例,用藥年齡對象20~60歲。其中最小23歲,最大59歲,平均年齡38歲;輕度腎虛癥42例,中度腎虛癥72例,重度腎虛癥36例。
典型病例:
病例1:李某,男,42歲,陰盛陽衰,經(jīng)常腰痛,陽痿早泄,工作無力,服用本發(fā)明的藥丸,服用50天后,每日1劑,每劑280ml,腰痛疼明顯減少,繼續(xù)服用后,性生活有所改善,精神也得到了大大提高。
病例2:張某,女,28歲?;颊咦允觯航肽暌詠?,四肢發(fā)脹,頭暈無力,腎虛多夢,尿頻。曾多次治療,但效果不佳。診斷為:腎虛。服用本發(fā)明中藥組合物制備的藥劑1個療程,癥狀得到緩解;繼續(xù)服用2個療程,所有癥狀均消失,治愈。
病例3:車某,男,58歲。近期經(jīng)常腎虛、頭昏腦脹、腰酸背痛、尿頻、尿急、性欲減退。診斷為:腎虛。服用本發(fā)明中藥組合物制備的藥劑2個療程,癥狀明顯減輕,繼續(xù)服用2個療程,諸癥消失,痊愈。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發(fā)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jù)本發(fā)明的技術(shù)實質(zhì)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均落入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