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醫(yī)療檢查設備,具體涉及一種用于CT掃描時防止放射線對非掃描部位產生損害的可調式防輻射床。
背景技術:
CT掃描是臨床上一種重要的檢查手段,利用放射線和探測器圍繞人體的某一部位進行一個個的斷面掃描,經過計算機的計算處理,得出掃描層面各點的放射線吸收數值,用這些數據組成圖像的矩陣,從而用于輔助醫(yī)生診斷疾病,具有操作簡便、準確率高、掃描圖像更清晰等優(yōu)點。
CT掃描在為疾病診斷提供幫助的同時,對人體也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害,并且隨著CT技術的不斷普及應用,這種危害也越來越清楚地被認識。國際輻射防護委員會研究證實,進行一次CT掃描全身檢查,會顯著提升受檢者因輻射而致癌的危險性。另外,掃描過程中,放射線在掃描的空間里反復地發(fā)射、折射,產生大量的射線,受檢者的身體不可避免地被這些射線反復照射,被人體組織吸收后,會對人體組織造成損害,尤其是人的性腺、甲狀腺、肺、乳腺等;另經研究證實,人體組織暴露在放射線下,也會誘發(fā)多種腫瘤。
目前在臨床上使用的CT掃描床,沒有額外的防輻射措施,僅在檢查過程中利用鉛衣罩住受檢者的生殖系統(tǒng),但對其他組織不能進行有效的防輻射保護。
當前現(xiàn)有技術中提出了一些防輻射檢查床,這些檢查床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有:第一,這類檢查床的基本防護思路一致,均采用整體包覆或覆蓋的方式對非檢查部位進行保護,但大多只能形成如條形或矩形的規(guī)則掃描區(qū)域,在防輻射保護時未免不夠精細;第二,現(xiàn)有的防輻射檢查床,僅考慮對患者的防護,但在檢查時,掃描設備中的射線束以及接收器是環(huán)繞受檢者的身體旋轉的,因此床體部分會對掃描結果產生一定影響;第三,在進行增強CT時,受檢者需靜脈穿刺并注射造影劑,在注射后的很短時間內即需進行掃描,但部分受檢者可能出現(xiàn)漏液的情況,而現(xiàn)有的防輻射檢查床采用全包覆的形式,使護理人員無法及時觀察到這一狀況,從而可能對掃描結果產生影響;第四,現(xiàn)有的防護措施只能對整體進行防護,但如在一次掃描中需要對身體多個不同部位進行掃描,則需重新調整,非常不方便。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針對上述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CT掃描可調式防輻射床,能更加精細地提供防護措施,同時也為多部位掃描提供便利,使防護效果更好的同時,盡可能減小對掃描結果的影響。
為了實現(xiàn)上述任務,本發(fā)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CT掃描可調式防輻射床,包括床體,所述的床體包括一對間隔設置的支軸,所述的支軸的上方設置有多個拱形的擋罩,每個擋罩的兩端均安裝有滑套,滑套套裝在所述的一對支軸上,且滑套可沿支軸的軸向滑動;所述的每個擋罩兩端的滑套之間均設置有支撐板,支撐板位于支軸的下方。
進一步地,所述的一對支軸的前端之間通過端板連接,在端板上設置有頭枕,頭枕邊緣分布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的頭枕上可拆卸地設置有頭部保護套,頭部保護套上設置有與所述的第一固定孔配合的固定桿。
進一步地,所述的頭部保護套包括球面狀的護罩,護罩內部有容納腔,在護罩外部對稱設置有轉軸,在這一對轉軸上安裝有球面狀且透明的活動罩,活動罩可旋轉至與所述的護罩構成半球形結構;在活動罩的邊緣上開設有凹槽。
進一步地,所述的滑套上設置有固定筒,自固定筒的上端面至固定筒內部的方向開設有調位槽,所述的擋罩的端部活動式裝配在調位槽中;所述的固定筒的側壁上沿徑向開設有貫穿所述調位槽的固位孔,在固定筒上裝配有T形的固定鈕,固定鈕上套裝有彈簧,且在自然狀態(tài)下,固定鈕穿過所述的固位孔;所述的擋罩的端部開設有多個調位孔。
進一步地,所述的支軸的內部空心,支軸上沿軸向開設有滑槽;所述的滑套的內部設置有滑塊,滑塊裝配在所述的滑槽中;所述的支軸中裝配有鎖定旋軸。
進一步地,所述的支軸的內部的前端、后端分別設置有前支板、后支板,前支板、后支板上均設置有用于安裝所述鎖定旋軸的軸承;所述的鎖定旋軸的后端伸出支軸的端部,并在鎖定旋軸的端部安裝有鎖定把手;
所述的鎖定旋軸上間隔設置有多個鎖定鉤,鎖定鉤呈弧形結構;所述的滑塊上沿支軸的徑向開設有與所述的鎖定鉤配合的鎖定孔。
進一步地,所述的滑套的橫截面呈C形結構,所述的支軸上垂直設置有支撐梁,支撐梁連接至與支軸平行設置的推進軸。
進一步地,所述的防輻射床還包括手臂保護套,手臂保護套為圓筒形結構,手臂保護套的一端封閉而另一端開口,手臂保護套的側面上活動式裝配有透視窗;手臂保護套上設置有L形的安裝桿,在所述的推進軸上開設有與安裝桿配合的第二固定孔。
進一步地,所述的擋罩的前側面上分布有插孔,而在擋罩的后側面上分布有與插孔位置對應的插柱。
進一步地,所述的擋罩的側面上分布有第三固定孔,第三固定孔上可拆卸地設置有掛簾,掛簾呈月牙形結構;掛簾的邊緣上分布有與第三固定孔配合的固定柱。
本發(fā)明具有以下技術特點:
1.本發(fā)明通過對不同擋罩位置的調整、組合,能針對性地對受檢者身體上不需要進行掃描的部位進行有效的覆蓋和防護,較現(xiàn)有的防護措施相比更加嚴密,且能徹底做到對受檢者軀體上每一部分均能進行有效保護;
2.本發(fā)明設計了一套用于鎖定擋罩的機構,操作非常方便,能對調整后的擋罩位置進行固定,保證在進行掃描過程中位置不發(fā)生變動,使得整個裝置的可調性更好,操作更加方便;
3.本發(fā)明中擋罩與支撐板采用一體式設計結構,這樣擋罩和支撐板能對受檢者軀體的周向形成有效保護,同時該結構的另外一個優(yōu)點是,對需要掃描的部位能進行更好的暴露,從而盡可能地減小了床體本身對掃描結果的影響;
4.本發(fā)明中設置了可拆卸式頭部保護套以及手臂保護套結構,在無需對頭部掃描時,戴上頭部保護套,而在CT增強掃描時,可通過透明的手臂保護套觀察是否有漏液現(xiàn)象,使得檢查床能更好地滿足不同的檢查需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擋罩和支撐板部分的縱向剖視示意圖;
圖3為固定鈕的工作原理示意圖;
圖4為鎖定旋軸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頭部保護套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6為頭部保護套的正視結構示意圖;
圖7為手臂保護套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掛簾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滑套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代表:1—支軸,2—滑套,3—擋罩,4—支撐板,5—斜板,6—固定筒,7—鎖定旋軸,8—鎖定把手,9—滑槽,10—推進軸,11—支撐梁,12—端板,13—頭枕,14—第一固定孔,15—第二固定孔,16—鎖定鉤,17—滑塊,18—鎖定孔,19—固定鈕,20—第三固定孔,21—插孔/插柱,22—前支板,23—后支板,24—調位孔,25—彈簧,26—固位孔,27—調位槽,28—掛簾,29—固定柱,30—手臂保護套,31—透視窗,32—安裝桿,33—護罩,34—活動罩,35—凹槽,36—轉軸,37—固定桿。
具體實施方式
遵從上述技術方案,如圖1至圖9所示,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CT掃描可調式防輻射床,包括床體,所述的床體包括一對間隔設置的支軸1,所述的支軸1的上方設置有多個拱形的擋罩3,每個擋罩3的兩端均安裝有滑套2,滑套2套裝在所述的一對支軸1上,且滑套2可沿支軸1的軸向滑動;所述的每個擋罩3兩端的滑套2之間均設置有支撐板4,支撐板4位于支軸1的下方。
本發(fā)明的這種防輻射床,其基本思路是設置了一個個防輻射單元,將這些防輻射單元根據實際需求進行拼合,從而暴露出需要掃描的部位。該床體的基本結構包括一對起到固定支撐作用的支軸1,支軸1上方有擋罩3,而下方有支撐板4,擋罩3和支撐板4均為條形結構,且均采用鉛或其他防輻射材料制成。擋罩3和支撐板4共同構成了一個防輻射單元,在圓周方向上對受檢者的軀體進行保護。擋罩3和支撐板4是一體式結構,通過滑套2進行連接。
如圖1所示,為了使圖示清晰,在圖中僅繪制出了一個擋罩3。擋罩3和支撐板4之間是供受檢者躺下的空間。為了盡可能地增大這個空間,以適應不同體型的患者,除了將擋罩3制成拱形結構之外,支撐板4也采用下凹式設計,即支撐板4位于支軸1的下方。具體地,在每個支撐板4的兩端均固定有與支撐板4傾斜設置的斜板5,再將斜板5固定在所述的滑套2上。
本發(fā)明的防輻射床在使用前,首先根據檢查需要,滑動床體上的不同擋罩3,使受檢者需要檢查的部位漏出來,而將擋罩3集中于受檢者身上無需檢查的部位,并將相鄰的擋罩3拼合起來。例如圖1給出的這個示例中,支撐板4之間留有較大空隙的部分,即為受檢者檢查時對應的部位。采用這種防輻射單元結構,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自由地將身體上各個需要檢查的部位露出來,從而做到精細化的保護。對于檢查者來說,躺在床體上時,身體下部由支撐板4支撐,而上方有擋罩3遮擋,這樣在身體的圓周方向上,均能得到有效防護。而對于檢查設備來講,由于支撐板4和擋罩3是一體結構,那么擋罩3空開的間隙和支撐板4空開的間隙是一致的,也就是說,對于檢查部位,在圓周方向上均能暴露出來,從而使得檢查過程中,射線將盡可能少地受到床體的影響,以提高檢測精度。
另外,采用本發(fā)明的這種結構,另外一個顯著特點是,可通過擋罩3不同方式的拼合,一次性地空出多個需要檢查的部位,例如胸部、腹部都需要掃描,則將擋罩3集中于軀體上除了胸部、腹部之外的部分,使得受檢者躺在床體上后,能將胸部、腹部露出來,這樣一次掃描過程就能對身體不同部位進行檢查,提高了檢查效率;與此同時也對其他部位進行了有效保護。擋罩3的前側面上分布有插孔21,而在擋罩3的后側面上分布有與插孔21位置對應的插柱,這樣是為了相鄰的擋罩3在拼合時,能使一個擋罩3的插柱插入到另一個擋罩3的插孔21中,從而使兩個相鄰擋罩3拼合更加嚴密。另外,也可以在擋罩3邊緣上加上擋沿,以阻擋相鄰擋罩3之間的拼合縫隙。
如圖1所示,本方案中,所述的一對支軸1的前端之間通過端板12連接,端板12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固定兩個支軸1的作用;在端板12上設置有頭枕13,頭枕13邊緣分布有第一固定孔14;所述的頭枕13上可拆卸地設置有頭部保護套,頭部保護套上設置有與所述的第一固定孔14配合的固定桿37。如圖5、圖6所示,本發(fā)明中給出了一種具體的頭部保護套結構,頭部保護套包括球面狀的護罩33,護罩33內部有用于容納受檢者頭部的容納腔,在護罩33外部對稱設置有轉軸36,在這一對轉軸36上安裝有球面狀且透明的活動罩34,活動罩34可旋轉至與所述的護罩33構成半球形結構;在活動罩34的邊緣上開設有凹槽35。當頭部保護套安裝好之后,先把活動罩34旋轉至護罩33的上方,即如圖6所示的狀態(tài),此時受檢者的頭部可進入到容納腔中;頭部進入后,身體位置也調整好之后,將活動罩34放下,如圖5所示,此時患者的頸部穿過活動罩34上的凹槽35。頭部保護套中,護罩33采用鉛或其他防輻射材料制成,活動罩34采用鉛玻璃制成,醫(yī)生可透過活動罩34觀察到受檢者面部表情,以避免受檢者在檢查時身體不適而醫(yī)生不能及時得知。
在無需對頭部進行掃描時,則可戴上頭部保護套,即將頭部保護套上的固定桿37插入到第一固定孔14中,使患者的頭部位于頭部保護套中,起到保護作用。而需要進行頭部掃描時,取下頭部保護套即可,非常方便。
本方案中,滑套2的結構如圖2、圖9所示?;?為空心的圓筒形結構,滑套2上設置有固定筒6,自固定筒6的上端面至固定筒6內部的方向開設有調位槽27,所述的擋罩3的端部活動式裝配在調位槽27中;所述的固定筒6的側壁上沿徑向開設有貫穿所述調位槽27的固位孔26,在固定筒6上裝配有T形的固定鈕19,固定鈕19上套裝有彈簧25,且在自然狀態(tài)下,固定鈕19穿過所述的固位孔26;所述的擋罩3的端部開設有多個調位孔24。
固定筒6的設置是用來安裝擋罩3的。擋罩3雖然為拱形結構,但對于不同體型的患者,如能調整擋罩3的高低位置,將能使裝置具有更好的通用性。為此,在固定筒6上設置了鎖定機構,具體原理是,在擋罩3的兩個端部均有多個調位孔24,且擋罩3的端部是位于調位槽27中的。需要調整位置時,向外部拔出固定鈕19,使固定鈕19不穿過調位孔24,此時彈簧25位于拉伸狀態(tài);而當擋罩3的高低位置調整好之后,只需要松開固定鈕19,在彈簧25的復位作用下,固定鈕19將穿過擋罩3端部的某個調位孔24中,從而將擋罩3的端部與固定筒6相對固定。通過這個機構,能方便地調整不同擋罩3的高低位置。
如圖2所示,本方案中支軸1的內部空心,支軸1上沿軸向開設有滑槽9;所述的滑套2的內部設置有滑塊17,滑塊17裝配在所述的滑槽9中,滑塊17的寬度與滑槽9的寬度相仿;滑塊17有兩個作用:其一是用于固定滑套2,防止滑套2旋轉,從而保證擋罩3的穩(wěn)定性;其二是用于和鎖定軸配合,固定滑套2的位置。
所述的支軸1中裝配有鎖定旋軸7,支軸1的內部的前端、后端分別設置有前支板22、后支板23,前支板22、后支板23上均設置有用于安裝所述鎖定旋軸7的軸承;即鎖定旋軸7穿過后支板23,并將端部安裝在前支板22上的軸承中,保證鎖定旋軸7能自由旋轉。所述的鎖定旋軸7的后端伸出支軸1的端部,并在鎖定旋軸7的端部安裝有鎖定把手8;所述的鎖定旋軸7上間隔設置有多個鎖定鉤16,鎖定鉤16呈弧形結構;所述的滑塊17上沿支軸1的徑向開設有與所述的鎖定鉤16配合的鎖定孔18。
如圖2、圖4和圖9所示,滑塊17上開設的鎖定孔18,其軸線方向是沿支軸1的徑向的。而鎖定旋軸7的軸線方向與支軸1的軸線方向一致,因此鎖定旋軸7可以在支軸1的徑向上旋轉。旋轉的過程中,將帶動鎖定鉤16轉動?;?和滑塊17位于鎖定旋軸7的上方,如圖2給出的示例中,當鎖定旋軸7順時針旋轉時,鎖定鉤16將卡入到鎖定孔18中,由于鎖定旋軸7的位置是固定的,因此滑套2的位置也將被固定,所以擋罩3、支撐板4構成的防輻射單元在支軸1上的位置就得到了固定。這樣在檢查前,當調整好每個擋罩3的位置后,通過鎖定旋軸7進行鎖定,可保證調整好的位置不變。而解除對滑套2的限制很方便,只需要反向旋轉鎖定把手8,使鎖定鉤16和鎖定孔18脫離即可,這時候滑套2又能再支軸1上滑動以調整位置。
如圖2所示,滑套2的橫截面呈C形結構,所述的支軸1上垂直設置有支撐梁11,支撐梁11連接至與支軸1平行設置的推進軸10。C形結構,是指滑套2的圓周上有缺口,缺口的部位是為了不影響支撐梁11而設置的,這樣滑套2既能滑動,又不會受到支撐梁11的影響。本方案中的推進軸10,和推進系統(tǒng)配合,即在CT檢查時,受檢者躺在床體上后,是通過推進系統(tǒng)將床體推入到設備中進行檢查的,而本方案中的推進軸10能與推進系統(tǒng)方便地進行配合,同時也對床體起到支撐作用。
如圖7所示,對于需要進行增強CT的受檢者,本方案中,防輻射床還包括采用鉛或其他防輻射材料制成的手臂保護套30,手臂保護套30為圓筒形結構,手臂保護套30的一端封閉而另一端開口,手臂保護套30的側面上活動式裝配有由鉛玻璃制成的透視窗31;手臂保護套30上設置有L形的安裝桿32,在所述的推進軸10上開設有與安裝桿32配合的第二固定孔15。當受檢者做增強CT時,將手臂保護套30通過插裝的方式固定在床體一側,受檢者的手臂深入到手臂保護套30中,將透視窗31推開,迅速進行靜脈注射,然后關閉透視窗31,進行CT檢查。檢查過程中,穿刺部位的情況,可通過透視窗31進行觀察,從而可對漏液等情況進行及時處置。
如圖2所示,本方案中,擋罩3的側面上分布有第三固定孔20,第三固定孔20上可拆卸地設置有掛簾28,掛簾28呈月牙形結構;掛簾28的邊緣上分布有與第三固定孔20配合的固定柱29。掛簾28與現(xiàn)有的鉛裙結構一樣,內置有防輻射材料,目的是對擋罩3的兩端進行阻擋,以避免折射的射線從擋罩3的兩端進入防輻射單元內部。具體地,在使用時,將擋罩3拼合好以后,把掛簾28掛通過固定柱29插在多個擋罩3拼合成的擋罩3組的前端面、后端面上,而月牙形結構則能使掛簾28下部能盡可能貼合身體,阻止射線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