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及一種醫(yī)療器械,特別涉及一種鼻保護夾。
背景技術(shù):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鼻夾在醫(yī)學上越來越被廣泛的應用,當人們遇到鼻骨骨折或者鼻整形手術(shù)時,鼻夾可以起到固定和塑形的作用。
但目前,由于臨床常用的鼻夾造型都是完全統(tǒng)一的,而不同患者的外鼻其大小和形狀都是不同的,由于不會對不同的患者設計特定形狀的鼻夾,從而在使用現(xiàn)有的鼻夾對患者鼻骨進行固定時,該鼻夾都無法很好地與患者的外鼻進行貼合,從而就會對患者鼻骨的固定和支撐造成一定影響,進而影響患者鼻骨整形后的恢復。
因此,如何能夠針對不同患者的不同鼻形進行有效快速的固定,使患者的鼻骨在骨折修復以及鼻整形術(shù)后能夠固定外形,盡早恢復,是目前所要解決的問題。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鼻保護夾,使得鼻夾可以很好地與患者的外鼻進行貼合,在對患者的鼻子進行固定時,能夠針對不同患者的不同鼻形進行有效快速的固定。
為解決上述技術(shù)問題,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鼻保護夾,包含:包含對鼻骨進行固定并具有低溫熱塑特性的鼻夾主體、帶有窗口區(qū)并與所述鼻夾主體相連的膠布貼,且所述鼻夾主體固定在所述膠布貼的窗口區(qū)處,并將所述窗口區(qū)完全填滿;
其中,所述鼻夾主體在被加熱后軟化,其暴露在所述膠布貼窗口區(qū)的部分貼合在患者的外鼻上,且所述鼻夾主體在被冷卻后成型,罩住患者的外鼻對患者的鼻骨進行固定,所述膠布貼貼服在患者的鼻骨上。
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shù)而言,由于鼻保護夾具有一個低溫熱塑特性的鼻夾主體,從而使得鼻夾主體在加熱后會軟化,并在軟化后可通過膠布貼合在患者的外鼻上,以確保膠布貼窗口區(qū)處的鼻夾主體在冷卻成型后可以與患者的鼻形相互貼合,實現(xiàn)對患者鼻骨部的固定,進而在實際使用時,通過該鼻保護夾可針對不同患者的不同鼻形進行有效快速的固定,使患者在鼻骨修復以及鼻整形術(shù)后能夠盡早恢復。
另外,鼻夾主體與所述膠布貼一體成型,或分別為獨立部件相互連接。使得膠布貼在與鼻夾主體緊密連接在一起,彼此之間固定牢固,不發(fā)生移動。并且,當鼻夾主體與所述膠布貼分別為獨立部件相互連接時,所述膠布貼貼覆在所述鼻夾主體的上方或下方。
或者,當鼻夾主體與所述膠布貼分別為獨立部件相互連接時,所述膠布貼內(nèi)具有一夾層區(qū),且所述膠布貼朝向所述窗口區(qū)的一側(cè)具有一連通所述窗口區(qū)和所述夾層區(qū)的夾層開口,而相反的一側(cè)為封閉的,所述鼻夾主體的四周從所述夾層開口插入所述夾層區(qū)內(nèi),并與所述膠布貼相互粘合。從而使得鼻夾主體可通過膠布貼的夾持實現(xiàn)在窗口區(qū)的位置定位,使其不會發(fā)生偏移,同時可進一步提高鼻夾主體與膠布貼之間的粘接強度,使其貼合的更加緊密。
另外,膠布貼貼服在患者鼻面部一側(cè)的面積大于相反一側(cè)的面積。從而使得膠布貼與患者的鼻骨接觸面積增大,使得鼻夾主體能夠更好的與患者的鼻形相互貼合在一起。
另外,膠布貼的外形為上窄下寬的等腰梯形。由于膠布貼上窄下寬,與鼻子的形狀相吻合,從而使鼻夾主體更好的與鼻骨相貼合。
另外,膠布貼四周的倒角為圓弧倒角。從而可增大膠布貼四周與患者鼻骨的接觸面積,進一步提高了膠布貼在貼敷到患者鼻上的黏貼強度。
另外,鼻夾主體的外形與所述膠布貼的外形相同,且大小相等。從而在將鼻夾主體固定在患者鼻骨上時,可使得鼻夾主體與患者外鼻緊密貼合,無空隙產(chǎn)生,從而可進一步提高鼻夾主體在患者鼻骨的粘接效果,同時更好的支撐患者的鼻骨。
另外,鼻夾主體上分布有透氣網(wǎng)孔。由于鼻夾主體具有良好的透氣性,從而可在保證鼻夾主體貼敷在患者鼻骨的同時,不會對患者鼻骨造成影響,以防止患者鼻骨出現(xiàn)過敏,發(fā)炎等現(xiàn)象。
另外,鼻夾主體為高分子聚酯件。由于鼻夾主體的材質(zhì)為高分子聚酯件,使得鼻夾主體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可以適應不同患者的鼻形。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方式中鼻夾主體貼敷在膠布貼上表面時的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方式中鼻夾主體貼敷在膠布貼下表面時的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方式的鼻保護夾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shù)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jié)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各實施方式進行詳細的闡述。然而,本領域的普通技術(shù)人員可以理解,在本實用新型各實施方式中,為了使讀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請而提出了許多技術(shù)細節(jié)。但是,即使沒有這些技術(shù)細節(jié)和基于以下各實施方式的種種變化和修改,也可以實現(xiàn)本申請各權(quán)利要求所要求保護的技術(shù)方案。
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方式涉及一種鼻保護夾。如圖1所示,該鼻保護夾是由鼻夾主體2和與鼻夾主體2相連的膠布貼1組成。其中,該鼻夾主體2具有低溫熱塑特性,從而使得該鼻夾主體2在被加熱后會直接軟化,而在被冷卻后會直接成型。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膠布貼1帶有窗口區(qū)3,并與鼻夾主體2相連接,用于貼服在患者的鼻面部上,而鼻夾主體2用于將膠布貼1形成的窗口區(qū)3完全填滿。從而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可預先對鼻夾主體2進行加熱,當鼻夾主體2在軟化后,可將鼻夾主體2暴露在膠布貼1窗口區(qū)3的部分貼合在患者的外鼻上,并在其完全貼合后,對鼻夾主體2進行冷卻,使其在被冷卻后成型能夠完全罩住患者的外鼻對患者的鼻骨進行固定。由此不難發(fā)現(xiàn),由于該鼻夾主體2能夠與不同患者的外鼻貼合,從而使得通過此種結(jié)構(gòu)的鼻保護夾2可針對不同患者的不同鼻形進行有效快速的固定,使患者在鼻骨修復以及鼻整形術(shù)后盡早恢復。
具體的說,本實施方式中,膠布貼1和鼻夾主體2均為單獨的獨立部件,并采用相互粘結(jié)的固定方式固定在一起,在實際的加工過程中,如1圖所示,可將膠布貼1直接貼敷在鼻夾主體2的上方?;蛘撸部扇鐖D所2示,將膠布貼1直接貼敷在鼻夾主體2的下方,從而使得鼻夾主體2可以與膠布貼1相互貼合,提高鼻夾主體2與膠布貼1貼合后的強度。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施方式中,膠布貼1和鼻夾主體2之間為獨立部件,采用相互粘貼的制作工藝制作,而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為了避免膠布貼1和鼻夾主體2之間出現(xiàn)脫離的現(xiàn)象,該膠布貼1和鼻夾主體2也可以采用一體成型的制作工藝,從而使得整個鼻保護夾為一整體,而在本實施方式中,不對該工藝方法進行具體闡述。
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上述所提到的鼻夾主體2為一個對高分子聚酯件,使得鼻夾主體2具有良好的可塑性,進而可以對不同人的鼻子進行具體塑形,同時由于鼻夾主體2上分布有透氣網(wǎng)孔4,從而可在保證鼻夾主體2貼敷在患者鼻面部時,不會對患者鼻面部造成影響,防止患者鼻面部出現(xiàn)皮膚不能透氣導致過敏,發(fā)炎等現(xiàn)象。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為了進一步提高本實施方式的鼻保護夾在貼敷患者鼻面部的粘敷強度,可將膠布貼1的外形設計為膠布貼1的四周的倒角為圓弧倒角,從而可增大膠布貼四周與患者外鼻的接觸面積。并且,在本實施方式中,該膠布貼1的外形為上窄下寬的等腰梯形,由于膠布貼1上窄下寬,與鼻子的形狀相吻合,從而使鼻夾主體2更好的與外鼻相貼合對鼻骨進行固定固定。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施方式中,膠布貼1的外形僅以膠布貼1四周的倒角為圓弧倒角,形狀為上窄下寬的等腰梯形進行說明,而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膠布貼1的外形還可采用其他的形狀,而在此不對膠布貼1的外形做具體限定。
本實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方式涉及一種鼻保護夾,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方式與第一實施方式大致相同,其主要在于:如圖3所示,當膠布貼1與鼻夾主體2相互連接固定時,鼻夾主體2還可以插入膠布貼1內(nèi),實現(xiàn)鼻夾主體2與膠布貼1相互粘結(jié)。
具體的說,可預先在膠布貼1內(nèi)設有用于將鼻夾主體2固定在窗口區(qū)3的夾層區(qū)(圖中未標示)。
并且,該夾層區(qū)朝向窗口區(qū)3的一側(cè)具有一連通窗口區(qū)3和夾層區(qū)的夾層開口,而相反的一側(cè)為封閉的,鼻夾主體2的四周從開口插入夾層區(qū)內(nèi),并與膠布貼1相互粘合。
通過上述內(nèi)容不難發(fā)現(xiàn),由于鼻夾主體2插入膠布貼1內(nèi)的夾層區(qū)內(nèi),從而使得鼻夾主體2可以通過膠布貼1的夾持實現(xiàn)在窗口區(qū)3的位置定位,使其不會發(fā)生偏移,同時可進一步提高鼻夾主體2與膠布貼1之間的粘接強度,使其貼合的更加緊密。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進一步提高膠布貼1與患者鼻面部的貼合效果,可適當?shù)脑黾幽z布貼1貼敷在患者鼻面部一側(cè)的面積,值得一提的,貼敷在患者面部一側(cè)的面積要大于相反一側(cè)的面積,因膠布貼1粘貼在鼻面部的面積增大,從而提高使膠布貼1粘敷在鼻面部強度,進一步使鼻夾主體2能夠更好的與患者的外鼻相互貼合在一起。
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實施方式涉及一種鼻保護夾,第三實施方式是在第一和第二實施方式的基礎上作了進一步改進,其主要改進在于:鼻夾主體的外形與膠布貼的外形形同,其大小相等,在將鼻夾主體固定在患者鼻骨上時,可預先對鼻夾主體進行加熱,當鼻夾主體在軟化后,可將鼻夾主體暴露在膠布貼窗口區(qū)的部分貼合在患者的外鼻上,并在其完全貼合后,對鼻夾主體進行冷卻,使其在被冷卻后成型,完全罩住患者的外鼻,可使得鼻夾主體與患者外鼻緊密貼合,無空隙產(chǎn)生,從而可進一步提高鼻夾主體在患者鼻骨的粘接效果,同時更好的支撐患者的鼻骨的作用。
本領域的普通技術(shù)人員可以理解,上述各實施方式是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而在實際應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細節(jié)上對其作各種改變,而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