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网站,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啪啪伊人网,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中文成人久久久久影院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亚洲a视频

一種無菌配藥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665028閱讀:374來源:國知局
一種無菌配藥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yī)療器械技術(shù)領(lǐng)域,具體涉及一種無菌配藥系統(tǒng)。



背景技術(shù):

在醫(yī)療行業(yè),目前所使用的溶藥器,在使用過程中一般會將溶藥器的內(nèi)腔直接暴露在空氣中,與空氣中的細菌直接接觸,極易使空氣當中的細菌混入藥劑當中,造成藥劑污染。而且,人工溶藥的操作過程是非常繁瑣的。

而目前現(xiàn)有的無菌配藥器,其單體制作成本較高,操作過程非常繁瑣,不利于批量推廣使用。

鑒于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創(chuàng)作者經(jīng)過長時間的研究和實踐終于獲得了本實用新型。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為解決上述技術(shù)缺陷,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在于,提供一種無菌配藥系統(tǒng),其包括:一手持部件,用于提供氣體流通的腔體;一氣動單元,用于向所述手持部件泵入空氣或抽吸所述手持部件內(nèi)的空氣;一除菌單元,所述除菌單元用于濾除空氣中的雜質(zhì)和細菌;所述手持部件與所述氣動單元連接。

較佳的,所述除菌單元至少包括聚丙烯,硅藻土,玻璃纖維,混合纖維素酯,聚偏二氟乙烯,聚四氟乙烯,聚醚砜,尼龍,纖維素酯和改良纖維素當中的一種或幾種。

較佳的,無菌配藥系統(tǒng)還包括一溶藥單元,所述溶藥單元與所述手持部件采用可拆卸連接方式連接。

較佳的,所述溶藥單元包括溶藥器本體和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置于所述溶藥器本體內(nèi),并在所述溶藥器本體內(nèi)軸向運動。

較佳的,所述手持部件包括手柄、手柄連接部,所述手柄為內(nèi)部中空結(jié)構(gòu),所述手柄連接部一端與所述溶藥器本體連接,所述手柄連接部另一端與所述手柄連接,所述手柄與所述氣動單元連通。

較佳的,所述手柄還包括一按鍵組,所述按鍵組至少包括一個按鍵,所述按鍵組用于控制所述氣動單元向所述手持部件內(nèi)泵入空氣,或控制所述氣動單元將所述手持部件內(nèi)的空氣抽出。

較佳的,所述除菌單元內(nèi)置于所述氣動單元中。

較佳的,所述氣動單元包括一管路組和氣泵,所述氣泵與所述管路組連通,所述管路組至少包括四個管路,所述管路組包括電磁閥組,所述電磁閥組至少包括四個電磁閥,所述電磁閥組中電磁閥的數(shù)量與所述管路組中管路數(shù)量相對應(yīng)。

較佳的,無菌配藥系統(tǒng)還包括一控制單元,所述控制單元與所述氣泵、所述按鍵組、所述電磁閥組連接。

較佳的,所述除菌單元內(nèi)置于所述手柄中。

與現(xiàn)有技術(shù)比較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無菌配藥系統(tǒng)中,所述溶藥單元與所述手持單元采用可拆卸的連接方式連接,易于拆卸,使用方便;所述溶藥單元,制造成本低,適宜批量生產(chǎn)和推廣使用;所述除菌單元能夠有效的濾除空氣中的雜質(zhì)和細菌,確保所述溶藥單元內(nèi)部為無菌環(huán)境;所述控制單元能夠智能控制所述氣動單元,便于使用者進行操作,提高了溶藥的效率。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中的技術(shù)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無菌配藥系統(tǒng)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中無菌配藥系統(tǒng)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中手持部件和溶藥單元的剖面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中控制單元連接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中無菌配藥系統(tǒng)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中手持部件和溶藥單元的剖面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中控制單元連接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jié)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術(shù)特征和優(yōu)點作更詳細的說明。

實施例1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無菌配藥系統(tǒng),其包括:溶藥單元,用于提供混合藥劑的腔體;氣動單元,用于為所述溶藥單元提供動力;手持部件,用于連接所述溶藥單元和所述氣動單元;除菌單元,用于濾除空氣中的雜質(zhì)和細菌。

如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無菌配藥系統(tǒng)結(jié)構(gòu)示意圖。所述溶藥單元1通過第一快接口2與所述手持部件3連接,所述氣動單元4通過第二快接口5與所述手持部件3連接。所述除菌單元6內(nèi)置于所述手持部件3中。

所述溶藥單元包括溶藥器本體11、注射針12、針托13和第一活塞14,所述溶藥器本體11一端通過所述針托13與所述注射針12連接,所述溶藥器本體11另一端設(shè)有用于連接第一快接口2的第一對接口15,所述第一活塞14內(nèi)置于所述溶藥器本體11。

所述針托13為一中空的相對于溶藥器本體向外凸起的柱狀物,用于支撐所述注射針12,所述注射針12由固定單元固定在所述針托13內(nèi),所述固定單元可為橡膠軟體、樹脂軟體等具有密閉作用的彈性體。

所述溶藥器本體11內(nèi)表面呈圓柱狀,所述第一活塞14為圓柱狀橡膠軟體,所述第一活塞14的外徑與所述溶藥器本體11內(nèi)徑相同。所述第一活塞14在所述溶藥器本體11內(nèi)軸向運動。所述第一活塞14將所述溶藥器本體11內(nèi)部分隔為溶藥腔16和溶藥器氣腔17,所述溶藥腔16和溶藥器氣腔17完全密閉隔離。

所述手持部件3包括殼體31和第二活塞32,所述殼體31一端設(shè)有第一快接口2,所述殼體31另一端設(shè)有第二快接口5。所述第二活塞32內(nèi)置于所述殼體31。制作所述第二活塞32所使用的材料為耐高溫且具有生物安全性的硅橡膠。

所述殼體31內(nèi)表面呈圓柱狀,所述第二活塞32為圓柱狀橡膠軟體,所述第二活塞32的外徑與所述殼體31內(nèi)徑相同。所述第二活塞32在所述殼體31內(nèi)軸向運動。

所說除菌單元6包括除菌裝置61,所述除菌裝置61安裝在所述殼體31內(nèi)部。

所述除菌裝置61至少聚丙烯,硅藻土,玻璃纖維,混合纖維素酯,聚偏二氟乙烯,聚四氟乙烯,聚醚砜,尼龍,纖維素酯,改良纖維素當中的一種,所述除菌裝置61的過濾孔徑不超過0.22微米。

所述除菌裝置61和所述第二活塞32共同將所述殼體31分隔為第一氣腔33、第二氣腔34、第三氣腔35,所述第一氣腔33位于所述第二活塞32與第二快接口5之間,所述第二氣腔34位于所述第二活塞32與所述除菌裝置61之間,所述第三氣腔35位于所述除菌裝置61與第一快接口2之間。所述第一氣腔33和第二氣腔34完全密閉隔離,所述第二氣腔34和第三氣腔35通過所述除菌裝置61相互連通。所述溶藥器氣腔17、所述第二氣腔34和第三氣腔35內(nèi)的氣壓相同。

所述氣動單元4包括氣泵41和氣泵開關(guān)42,所述氣泵41上設(shè)有用于連接第二快接口5的第二對接口43。所述氣泵41通過所述第二快接口5與第一氣腔33連通。所述氣泵開關(guān)42上設(shè)有待機檔位、充氣檔位和排氣檔位。

所述氣泵41工作提供兩種工作模式,其工作模式包括增壓過程和減壓過程。

所述增壓過程為:

所述氣泵開關(guān)42調(diào)整至充氣檔位,所述氣泵41向第一氣腔33泵入空氣,增加第一氣腔33內(nèi)的氣壓,當?shù)谝粴馇?3內(nèi)的氣壓高于第二氣腔34時,第一氣腔33內(nèi)的高壓氣體推動第二活塞32向遠離氣泵41方向運動,第二氣腔34內(nèi)的氣體通過所述除菌裝置61逐步流入第三氣腔35,因此第三氣腔35內(nèi)的空氣為過濾后的無菌空氣。由于第三氣腔35通過第一快接口2與溶藥器氣腔17連通,所以第三氣腔35內(nèi)的氣體逐步流入溶藥器氣腔17,當溶藥器氣腔17內(nèi)的氣壓高于溶藥腔16內(nèi)的壓力時,溶藥器氣腔17內(nèi)的高壓氣體會推動所述第一活塞14向靠近針托13方向運動。

所述氣泵減壓過程為:

所述氣泵開關(guān)42調(diào)整至排氣檔位,所述氣泵41將第一氣腔33內(nèi)的空氣泵出,第一氣腔33內(nèi)的氣壓下降,當?shù)谝粴馇?3內(nèi)的氣壓低于第二氣腔34時,第二氣腔34內(nèi)的高壓氣體推動第二活塞32向靠近氣泵41方向運動,使第三氣腔35內(nèi)的氣體逐步流入第二氣腔34,繼而溶藥器氣腔17內(nèi)的氣體流入第三氣腔35內(nèi),當溶藥器氣腔17內(nèi)的氣壓低于溶藥腔16內(nèi)的壓力時,所述第一活塞14向遠離針托13方向運動。

無菌配藥系統(tǒng)的工作原理為:

首先將第二對接口43與第二快接口5連接,再將第一對接口15與第一快接口相連,連接完成后,將所述氣泵開關(guān)42調(diào)整至充氣檔位,執(zhí)行第一次增壓過程,將溶藥腔16內(nèi)的空氣全部排出,當溶藥腔16內(nèi)的空氣全部排出后,將注射針12插入液體藥劑瓶中,然后調(diào)整所述氣泵開關(guān)42至排氣檔位,執(zhí)行第一次減壓過程,藥液流入溶藥腔16內(nèi),然后移除液體藥劑瓶,將注射針12插入凍干粉藥劑瓶中,進而執(zhí)行第二次增壓過程,使溶藥腔16內(nèi)藥液流入凍干粉藥劑瓶中,待藥液與凍干粉充分混合后,執(zhí)行第二次減壓過程,將凍干粉與藥液的混合物抽取至溶藥腔內(nèi),完成溶藥。無菌配藥系統(tǒng)工作過程中,所述溶藥器氣腔17內(nèi)的空氣始終保持為過濾后的無菌空氣,防止溶藥器本體11內(nèi)部遭受污染,使溶藥過程更加安全。

實施例2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無菌配藥系統(tǒng),其包括:溶藥單元,用于提供混合藥劑的腔體;氣動單元,用于為所述溶藥單元提供動力;手持部件,用于連接所述溶藥單元和所述氣動單元;除菌單元,用于濾除空氣中的雜質(zhì)和細菌;控制單元,用于控制所述氣動單元。

如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中無菌配藥系統(tǒng)結(jié)構(gòu)示意圖。所述溶藥單元101與所述手持部件102通過螺紋連接,所述除菌單元與所述氣動單元103連接,所述氣動單元103與所述手持部件102通過氣管104連接,所述控制單元105分別與所述手持部件102和所述氣動單元103通過導(dǎo)線連接,所述控制單元105用于控制所述氣動單元103。

所述溶藥單元101包括溶藥器本體111、注射針112、針托113和第一活塞114,所述溶藥器本體111的前端通過所述針托113與所述注射針112連接,所述溶藥器本體111的尾端與所述手持部件102通過螺紋連接,所述第一活塞114內(nèi)置于所述溶藥器本體111。

所述針托113為一中空的相對于溶藥器本體向外凸起的柱狀物,用于支撐所述注射針112,所述注射針112由固定單元固定在所述針托113內(nèi),所述固定單元可為橡膠軟體、樹脂軟體等具有密閉作用的彈性體。

所述溶藥器本體111內(nèi)表面呈圓柱狀,所述第一活塞114為圓柱狀橡膠軟體,所述第一活塞114的外徑與所述溶藥器本體111內(nèi)徑相同。所述第一活塞114在所述溶藥器本體111內(nèi)軸向運動。所述第一活塞114將所述溶藥器本體111內(nèi)部分隔為溶藥腔116和溶藥器氣腔117,所述溶藥腔116和溶藥器氣腔117完全密閉隔離。

如圖3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中手持部件和溶藥單元的剖面圖。所述手持部件102包括手柄121、手柄座122,所述手柄121的一端與所述手柄座122通過第一螺紋123連接,所述手柄121的另一端通過氣動接頭124與氣管104連接。所述手柄121還包括推送按鍵125和抽吸按鍵126,所述推送按鍵125和抽吸按鍵126通過所述控制單元105來控制所述氣動單元103。所述手柄座122內(nèi)部設(shè)有第二螺紋127,該螺紋用于將所述溶藥器本體111的尾端固定在所述手柄座122上。所述手柄座122還包括一密封膠墊128,所述密封膠墊128設(shè)置所述溶藥器本體111與所述手柄座122之間,其用于保障所述溶藥器本體111與所述手柄座122之間連接的氣密性。所述手柄121為內(nèi)部中空結(jié)構(gòu)。

所述氣動單元103包括連接三通130、第一管路131、第二管路132、第三管路133、第四管路134、氣泵135、氣泵進氣三通136、氣泵排氣三通137。

所述第一管路131包括第一電磁閥1311、第一管路前段1312和第一管路后段1313。所述第一管路前段1312和第一管路后段1313通過所述第一電磁閥1311連接。

所述第二管路132包括第二電磁閥1321、第二管路前段1322和第二管路后段1323。所述第二管路前段1322與第二管路后段1323通過第二電磁閥1321連接。

所述第三管路133包括第三電磁閥1331、第三管路前段1332和第三管路后段1333。所述第三管路前段1332與第三管路后段1333通過第三電磁閥1331連接。

所述第四管路134包括第四電磁閥1341、第四管路前段1342和第四管路后段1343。所述第四管路前段1342和第四管路后段1343通過第四電磁閥1341連接。

所述氣泵135包括氣泵進氣口1351和氣泵排氣口1352。

所述氣泵進氣三通136三個端口分別與所述氣泵進氣口1351、第一管路后段1313和第二管路后段1323相連接。

所述氣泵排氣三通137三個端口分別與所述氣泵排氣口1352、第三管路后段1333和第四管路后段1343相連接。

所述連接三通130的三個端口分別與氣管104、第二管路前段1322和第三管路前段1332相連接。

所述除菌單元包括進氣過濾器141和排氣過濾器142,所述進氣過濾器141與第一管路前段1312連接,所述排氣過濾器142與所述第四管路前段1342連接。所述進氣過濾器141至少包括聚丙烯,硅藻土,玻璃纖維,混合纖維素酯,聚偏二氟乙烯,聚四氟乙烯,聚醚砜,尼龍,纖維素酯,改良纖維素當中的一種。所述排氣過濾器142至少包括聚丙烯,硅藻土,玻璃纖維,混合纖維素酯,聚偏二氟乙烯,聚四氟乙烯,聚醚砜,尼龍,纖維素酯,改良纖維素當中的一種。所述進氣過濾器141和排氣過濾器142的過濾孔徑均不超過0.22微米。所述除菌單元使進入氣泵135和溶藥器氣腔117內(nèi)部的氣體均為無菌空氣。

如圖4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中控制單元連接示意圖,所述控制單元105分別與所述氣泵135、推送按鍵125、抽吸按鍵126、第一電磁閥1311、第二電磁閥1321、第三電磁閥1331和第四電磁閥1341連接。

所述控制單元105執(zhí)行的第一控制邏輯為:在單獨按動推送按鍵125后,第一電磁閥1311與第三電磁閥1331打開,第二電磁閥1321和第四電磁閥1341關(guān)閉,氣泵135開始工作。

執(zhí)行第一控制邏輯,使空氣依次流經(jīng)進氣過濾器141、第一管路前段1312、第一電磁閥1311、第一管路后段1313、氣泵進氣三通136、氣泵進氣口1351、氣泵排氣口1352、氣泵排氣三通137、第三管路后段1333、第三電磁閥1331、第三管路前段1332、連接三通130、氣管104、手柄121內(nèi)部和溶藥器氣腔117,當所述溶藥器氣腔117內(nèi)壓力大于所述溶藥腔116時,溶藥器氣腔117內(nèi)的高壓氣體推動所述第一活塞114向遠離手柄121方向運動。

所述控制單元105執(zhí)行的第二控制邏輯為:在單獨按動所述抽吸按鍵126后,第一電磁閥1311與第三電磁閥1331關(guān)閉,第二電磁閥1321和第四電磁閥1341打開,氣泵135開始工作。

執(zhí)行第二控制邏輯,使所述溶藥器氣腔117內(nèi)的氣體依次流經(jīng)手柄121內(nèi)部、氣管104、連接三通130、第二管路前段1322、第二電磁閥1321、第二管路后段1323、氣泵進氣三通136、氣泵進氣口1351、氣泵排氣口1352、氣泵排氣三通137、第四管路后段1343、第四電磁閥1341、第四管路前段1342和排氣過濾器142。當所述溶藥器氣腔117內(nèi)的氣體壓力小于溶藥腔116時,所述第一活塞114向靠近手柄121方向運動。

本實施例二中無菌配藥系統(tǒng)工作原理:

首先,將所述溶藥器本體111尾端與所述手柄座122固定連接在一起,然后按動推送按鍵125,執(zhí)行第一控制邏輯,將溶藥腔116內(nèi)的空氣全部排出,當溶藥腔116內(nèi)的空氣全部排出后,松開推送按鍵125,并將注射針112插入液體藥劑瓶中,然后按動抽吸按鍵126,執(zhí)行第二控制邏輯,當藥液流入溶藥腔116內(nèi)之后,松開按動抽吸按鍵126,移除液體藥劑瓶,將注射針112插入凍干粉藥劑瓶中,進而按動推送按鍵125,執(zhí)行第一控制邏輯,使溶藥腔116內(nèi)藥液流入凍干粉藥劑瓶中,待藥液與凍干粉充分混合后,按動抽吸按鍵126,執(zhí)行第二控制邏輯,將凍干粉與藥液的混合物抽取至溶藥腔內(nèi),完成溶藥。無菌配藥系統(tǒng)工作過程中,所述溶藥器氣腔117內(nèi)的空氣始終保持為過濾后的無菌空氣,防止溶藥器本體111內(nèi)部遭受污染,使溶藥過程更加安全。

實施例3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無菌配藥系統(tǒng),其包括:溶藥單元,用于提供混合藥劑的腔體;氣動單元,用于為所述溶藥單元提供動力;手持部件,用于連接所述溶藥單元和所述氣動單元;除菌單元,用于濾除空氣中的雜質(zhì)和細菌;控制單元,用于控制所述氣動單元。

如圖5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中無菌配藥系統(tǒng)結(jié)構(gòu)示意圖。所述溶藥單元201與所述手持部件202通過螺紋連接。所述氣動單元203與所述手持部件202通過氣管204連接,所述控制單元205分別與所述手持部件202和所述氣動單元203通過導(dǎo)線連接,所述控制單元205用于控制所述氣動單元203。所述除菌單元206內(nèi)置于所述手持部件202中。

所述溶藥單元201包括溶藥器本體211、注射針212、針托213和第一活塞214,所述溶藥器本體211的前端通過所述針托213與所述注射針212連接,所述溶藥器本體211的尾端與所述手持部件202通過螺紋連接,所述第一活塞214內(nèi)置于所述溶藥器本體211。

所述針托213為一中空的相對于溶藥器本體向外凸起的柱狀物,用于支撐所述注射針212,所述注射針212由固定單元固定在所述針托213內(nèi),所述固定單元可為橡膠軟體、樹脂軟體等具有密閉作用的彈性體。

所述溶藥器本體211內(nèi)表面呈圓柱狀,所述第一活塞214為圓柱狀橡膠軟體,所述第一活塞214的外徑與所述溶藥器本體211內(nèi)徑相同。所述第一活塞214在所述溶藥器本體211內(nèi)軸向運動。所述第一活塞214將所述溶藥器本體211內(nèi)部分隔為溶藥腔216和溶藥器氣腔217,所述溶藥腔216和溶藥器氣腔217完全密閉隔離。

如圖6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中手持部件和溶藥單元的剖面圖。所述手持部件202包括手柄221、手柄座222和第二活塞223,所述手柄221的一端與所述手柄座222通過第一螺紋224連接,所述手柄221的另一端通過氣動接頭225與氣管104連接。所述手柄221還包括推送按鍵226和抽吸按鍵227,所述推送按鍵226和抽吸按鍵227通過所述控制單元205來控制所述氣動單元203。所述手柄座222內(nèi)部設(shè)有第二螺紋228,該螺紋用于將所述溶藥器本體211的尾端固定在所述手柄座222上。所述手柄座222還包括一密封膠墊229,所述密封膠墊229設(shè)置所述溶藥器本體211與所述手柄座222之間,其用于保障所述溶藥器本體211與所述手柄座222之間連接的氣密性。所述手柄221為內(nèi)部中空結(jié)構(gòu)。所述第二活塞223內(nèi)置于所述手柄221。制作所述第二活塞223所使用的材料為耐高溫且具有生物安全性的硅橡膠。

所述手柄221內(nèi)表面呈圓柱狀,所述第二活塞223為圓柱狀橡膠軟體,所述第二活塞223的外徑與所述手柄221內(nèi)徑相同。所述第二活塞223在所述手柄221內(nèi)軸向運動。所述除菌單元206內(nèi)置于所述手柄221中。所述除菌單元206至少包括聚丙烯,硅藻土,玻璃纖維,混合纖維素酯,聚偏二氟乙烯,聚四氟乙烯,聚醚砜,尼龍,纖維素酯,改良纖維素當中的一種,所述除菌單元206的過濾孔徑不超過0.22微米。

所述除菌單元206和所述第二活塞223共同將所述手柄221分隔為第一氣腔2211、第二氣腔2212、第三氣腔2213,所述第一氣腔2211位于所述第二活塞223和氣動接頭225之間,所述第二氣腔2212位于所述第二活塞223與所述除菌單元206之間,所述第三氣腔2213位于所述除菌單元206與所述手柄座222之間。所述第一氣腔2211和第二氣腔2212完全密閉隔離,所述第二氣腔2212和第三氣腔2213通過所述除菌單元206相互連通。所述溶藥器氣腔217、所述第二氣腔2212和第三氣腔2213內(nèi)的氣壓相同。

所述氣動單元203包括連接三通230、第一管路231、第二管路232、第三管路233、第四管路234、氣泵235、氣泵進氣三通236、氣泵排氣三通237。

所述第一管路231包括第一電磁閥2311、第一管路前段2312和第一管路后段2313。所述第一管路前段2312和第一管路后段2313通過所述第一電磁閥2311連接。所述第一管路前段2312處留有進氣口241。

所述第二管路232包括第二電磁閥2321、第二管路前段2322和第二管路后段2323。所述第二管路前段2322與第二管路后段2323通過第二電磁閥2321連接。

所述第三管路233包括第三電磁閥2331、第三管路前段2332和第三管路后段2333。所述第三管路前段2332與第三管路后段2333通過第三電磁閥2331連接。

所述第四管路234包括第四電磁閥2341、第四管路前段2342和第四管路后段2343。所述第四管路前段2342和第四管路后段2343通過第四電磁閥2341連接。所述第四管路前段2342處留有排氣口242。

所述氣泵235包括氣泵進氣口2351和氣泵排氣口2352。

所述氣泵進氣三通236三個端口分別與所述氣泵進氣口2351、第一管路后段2313和第二管路后段2323相連接。

所述氣泵排氣三通237三個端口分別與所述氣泵排氣口2352、第三管路后段2333和第四管路后段2343相連接。

所述連接三通230的三個端口分別與氣管204、第二管路前段2322和第三管路前段2332相連接。

如圖7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中控制單元連接示意圖,所述控制單元205分別與所述氣泵235、推送按鍵226、抽吸按鍵227、第一電磁閥2311、第二電磁閥2321、第三電磁閥2331和第四電磁閥2341連接。

所述控制單元205執(zhí)行的第一控制邏輯為:在單獨按動推送按鍵226后,第一電磁閥2311與第三電磁閥2331打開,第二電磁閥2321和第四電磁閥2341關(guān)閉,氣泵235開始工作。

執(zhí)行第一控制邏輯,使空氣依次流經(jīng)進氣口241、第一管路前段2312、第一電磁閥2311、第一管路后段2313、氣泵進氣三通236、氣泵進氣口2351、氣泵排氣口2352、氣泵排氣三通237、第三管路后段2333、第三電磁閥2331、第三管路前段2332、連接三通230和氣管204。進而,第一氣腔2211內(nèi)氣壓增加,當?shù)谝粴馇?211內(nèi)的氣壓高于第二氣腔2212時,第一氣腔2211內(nèi)的高壓氣體推動第二活塞223向遠離氣泵235方向運動,第二活塞223的運動使第二氣腔2212內(nèi)的氣體通過所述除菌單元206逐步流入第三氣腔2213,因此第三氣腔2213內(nèi)的空氣為過濾后的無菌空氣。由于第三氣腔2213通過所述手柄座222與溶藥器氣腔217連通,所以第三氣腔2213內(nèi)的氣體逐步流入溶藥器氣腔217,當溶藥器氣腔217內(nèi)的氣壓高于溶藥腔216內(nèi)的壓力時,溶藥器氣腔217內(nèi)的高壓氣體會推動所述第一活塞214向靠近針托213方向運動。

所述控制單元205執(zhí)行的第二控制邏輯為:在單獨按動所述抽吸按鍵227后,第一電磁閥2311與第三電磁閥2331關(guān)閉,第二電磁閥2321和第四電磁閥2341打開,氣泵235開始工作。

執(zhí)行第二控制邏輯,氣泵235開始工作,使所述第一氣腔2211內(nèi)的氣體依次流經(jīng)氣管204、連接三通230、第二管路前段2322、第二電磁閥2321、第二管路后段2323、氣泵進氣三通236、氣泵進氣口2351、氣泵排氣口2352、氣泵排氣三通237、第四管路后段2343、第四電磁閥2341、第四管路前段2342和排氣口142。因此,第一氣腔2211內(nèi)的氣壓下降,當?shù)谝粴馇?211內(nèi)的氣壓低于第二氣腔2212時,第二氣腔34內(nèi)的氣體推動第二活塞223向靠近氣泵235方向運動,使第三氣腔2213內(nèi)的氣體逐步流入第二氣腔2212,繼而溶藥器氣腔217內(nèi)的氣體流入第三氣腔2213內(nèi),當溶藥器氣腔217內(nèi)的氣壓低于溶藥腔216內(nèi)的壓力時,所述第一活塞214向遠離針托213方向運動。

本實施例三中無菌配藥系統(tǒng)工作原理:

首先,將所述溶藥器本體211尾端與所述手柄座222固定連接在一起,然后按動推送按鍵226,執(zhí)行第一控制邏輯,將溶藥腔216內(nèi)的空氣全部排出,當溶藥腔216內(nèi)的空氣全部排出后,松開推送按鍵226,并將注射針212插入液體藥劑瓶中,然后按動抽吸按鍵227,執(zhí)行第二控制邏輯,當藥液流入溶藥腔216內(nèi)之后,松開按動抽吸按鍵227,移除液體藥劑瓶,將注射針212插入凍干粉藥劑瓶中,進而按動推送按鍵226,執(zhí)行第一控制邏輯,使溶藥腔216內(nèi)藥液流入凍干粉藥劑瓶中,待藥液與凍干粉充分混合后,按動抽吸按鍵227,執(zhí)行第二控制邏輯,將凍干粉與藥液的混合物抽取至溶藥腔內(nèi),完成溶藥。無菌配藥系統(tǒng)工作過程中,所述溶藥器氣腔217內(nèi)的空氣始終保持為過濾后的無菌空氣,防止溶藥器本體211內(nèi)部遭受污染,使溶藥過程更加安全。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而言僅僅是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專業(yè)技術(shù)人員理解,在本實用新型權(quán)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圍內(nèi)可對其進行許多改變,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nèi)。

當前第1頁1 2 3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大兴区| 沭阳县| 信丰县| 盐源县| 新建县| 安仁县| 安庆市| 海盐县| 南木林县| 全南县| 同江市| 玉环县| 常山县| 临西县| 娱乐| 沅陵县| 云和县| 宁强县| 洛川县| 珲春市| 衢州市| 巴南区| 土默特右旗| 盐城市| 富顺县| 上饶市| 布尔津县| 孝感市| 婺源县| 雷州市| 长葛市| 淮滨县| 鄄城县| 新乡市| 营山县| 富阳市| 内江市| 金平| 凤城市| 房山区| 和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