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骨科醫(yī)療器械領域,特別是一種髕骨標準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治療骨折的方法中,髕骨骨折多采用內固定術式。其中最常用的術式為雙克氏針鋼絲張力帶內固定術。該術式的特點是簡單易行,固定符合骨折固定生物力學原理。目前,該術式還沒有比較理想的操作該手術的醫(yī)療器械,手術操作完全由主刀醫(yī)生憑個人經驗,徒手操作完成,因此在臨床中,因為操作者的經驗水平不同,導致常常需要多次反復試針才能尋求到比較理想的克氏針進針點。這樣反復在髕骨內穿針,會給髕骨及其周圍組織帶來相應的副損傷,有時會造成髕骨折塊復位欠佳,髕骨關節(jié)面不平,克氏針不平行,影響張力帶力學結構等問題,嚴重影響術式的治療效果。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鑒于現(xiàn)有技術中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種能夠確保置針牢固固定骨折,進針方便準確的髕骨標準固定裝置。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髕骨標準固定裝置,包括第一固定部和套設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第二固定部;
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固定臂和設置在固定臂一端的第一夾持部,所述第一夾持部向下延伸出兩個第一延伸部,所述兩個第一延伸部上均設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內設有空心導向器;
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第二夾持部和與所述第二夾持部相連的卡緊裝置;
所述第二夾持部向下延伸出兩個第二延伸部,所述兩個第二延伸部固定有延伸角,所述第二夾持部套設在所述固定臂上;
所述第二夾持部能夠沿著所述固定臂移動,并在移動到所需的位置后通過所述卡緊裝置進行固定。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基本組件簡單,可在術中對髕骨骨折端進行復位及固定,幫助手術醫(yī)生尋找克氏針進針點,并保證兩枚克氏針相互平行,確保生物力學合理性。具備良好的操控性和穩(wěn)定性,減少手術時間和風險,符合生物力學特點,利于骨折愈合及早期功能鍛煉,臨床應用前景良好。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所作的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申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yōu)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髕骨標準固定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主視圖;
圖3為圖1的側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第一固定部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第二固定部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第一固定部,10固定臂,11第一夾持部,12第一延伸部,13固定孔,14空心導向器,15橫齒;
2第二固定部,20第二夾持部,21卡緊裝置,210卡銷,211旋鈕,22第二延伸部,23延伸角;
3限位螺絲;
4夾持深度控制桿;
5限制孔,50上限制孔,51下限制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申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梢岳斫獾氖牵颂幩枋龅木唧w實施例僅僅用于解釋相關實用新型,而非對該實用新型的限定。另外還需要說明的是,為了便于描述,附圖中僅示出了與實用新型相關的部分。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申請。
參見圖1、圖2、圖3、圖4和圖5,一種髕骨標準固定裝置,包括第一固定部1和套設于第一固定部1的第二固定部2;
第一固定部1包括固定臂10和設置在固定臂10一端的第一夾持部11,第一夾持部11向下延伸出兩個第一延伸部12,兩個第一延伸部12上均設有固定孔13,固定孔13內設有空心導向器14;
第二固定部2包括第二夾持部20和與第二夾持部20相連的卡緊裝置21;
第二夾持部20向下延伸出兩個第二延伸部22,兩個第二延伸部22固定有延伸角23,第二夾持部20套設在固定臂10上;
第二夾持部20能夠沿著固定臂10移動,并在移動到所需的位置后通過卡緊裝置21進行固定。
采用本實用新型的結構,能夠確保置針牢固固定骨折,進針方便準確。
參見圖1、圖4和圖5,本實施例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固定臂10的背側設有橫齒15,卡緊裝置21包括卡銷210和旋鈕211,卡銷210能夠卡在橫齒15上,用于固定第二夾持部20,當抬起卡銷210,第二固定部2能夠沿固定臂10自由滑動,當卡入卡銷210,旋轉旋鈕211,第二固定部2能夠沿著固定臂10向著第一夾持部11移動,并自動向分離方向鎖緊。
本實施例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固定孔13內設有內螺紋,空心導向器14上設有外螺紋,空心導向器14旋入固定孔13內。
本實施例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兩個空心導向器14互相平行。
優(yōu)選地,空心導向器14為桶狀,空心導向器14的長度為0.5-10cm,內徑為0.5-5mm。
本實施例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固定臂10的另一端設有限位螺絲3,用于防止第一固定部1的第二固定部2的分離。
參見圖1,本實施例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還包括夾持深度控制桿4,第一固定部1的第二固定部2上設有限制孔5,夾持深度控制桿4一端穿過第二固定部2的限制孔5后固定在第一固定部1的限制孔內。
優(yōu)選地,限制孔5包括上限制孔50和下限制孔51。
本實用新型的夾持深度控制桿用于控制髕骨的夾持深度,當夾持深度控制位于上限制孔時,髕骨夾持較深,當位于下限制孔時,髕骨夾持較淺。
采用本實用新型在進行手術時,將第一固定部1和第二固定部2分離,分別卡入髕骨上下級骨折塊,復位骨折,旋轉旋鈕211使第一、第二夾持部夾緊骨折端,依靠卡銷210與固定臂10背側的橫齒15形成自鎖定,維持復位。將空心導向器14旋入固定孔13內,兩個空心導向器14相互平行,沿空心導向器14鉆入的克氏針,可保證兩枚克氏針相互平行,確保生物力學合理性。
以上描述僅為本申請的較佳實施例以及對所運用技術原理的說明。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本申請中所涉及的實用新型范圍,并不限于上述技術特征的特定組合而成的技術方案,同時也應涵蓋在不脫離所述實用新型構思的情況下,由上述技術特征或其等同特征進行任意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術方案。例如上述特征與本申請中公開的(但不限于)具有類似功能的技術特征進行互相替換而形成的技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