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保護套,具體涉及一種PICC保護套。
背景技術:
PICC是有外周置入中心靜脈導管,其具有操作簡單,穿刺成功率高,帶管時間長,并發(fā)癥少等諸多優(yōu)勢,越來越廣泛的運用于臨床。 但是維護及固定不當會導致脫管、斷管、感染等情況發(fā)生,對患者造成經濟及身體上的損害。現(xiàn)在臨床上對PICC導管的固定方法不一,無專用保護套,PICC置管術后,僅能以彈力網(wǎng)套、絲襪、護腕等加壓固定,外置導管處膠帶易脫落,固定效果不佳。同時臨床上現(xiàn)有的固定工具材質不一,病人在使用過程中舒適度下降。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PICC保護套。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PICC保護套,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棉布裁剪成長方形的袖護、縫制在袖護上方左側的第二固定帶、縫制在袖護下方右側的第一固定帶、縫制在袖護上方右側的第二魔術貼母面、縫制在袖護下方左側的第一魔術貼母面、袖護中間設置的可視窗、可視窗左側袖護上設置的卡槽、可視窗上方的袖護上設置的用于放置導管的鎖眼、鎖眼上方袖護上設置的用于固定導管的固定扣、固定扣上方袖護上設置的透明袋、第一固定帶背面設置的第一魔術貼公面、第二固定帶背面設置的第二魔術貼公面。
進一步地,所述的可視窗的尺寸為50mm×70mm。
進一步地,所述的卡槽的尺寸為20mm×40mm。
進一步地,所述的固定扣采用色丁材質制成。
進一步地,所述的袖護背面設置有軟質保護套。
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PICC保護套,結構簡單,帶有用于觀察置管處的可視窗,并通過色丁固定扣將導管固定在袖護上,固定效果好,不易脫落,患者使用的舒適性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袖護、2-第一固定帶、3-第二固定帶、4-第一魔術貼母面、5-第二魔術貼母面、6-可視窗、7-卡槽、8-鎖眼、9-固定扣、10-透明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一種PICC保護套作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PICC保護套,包括由棉布裁剪成長方形的袖護1、縫制在袖護1上方左側的第二固定帶3、縫制在袖護1下方右側的第一固定帶2、縫制在袖護1上方右側的第二魔術貼母面5、縫制在袖護1下方左側的第一魔術貼母面4、袖護1中間設置的可視窗6、可視窗6左側袖護1上設置的卡槽7、可視窗6上方的袖護1上設置的用于放置導管的鎖眼8、鎖眼8上方袖護1上設置的用于固定導管的固定扣9、固定扣9上方袖護1上設置的透明袋10、第一固定帶2背面設置的第一魔術貼公面、第二固定帶3背面設置的第二魔術貼公面;所述的可視窗6的尺寸為50mm×70mm;所述的卡槽7的尺寸為20mm×40mm;所述的固定扣9采用色丁材質制成;所述的袖護1背面設置有軟質保護套。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本專業(yè)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jù)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