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經(jīng)皮氣管切開器械領(lǐng)域,具體涉及一種氣管切開導管。
背景技術(shù):
氣管切開術(shù)是通過切開頸段氣管,放入氣管切開導管,連接呼吸機以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難、呼吸機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難的一種常見手術(shù)。
如公告號為CN202982854U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氣管切開插管,包括插接導管,在插接導管內(nèi)設置有可拆卸的導芯,導芯兩端分別設置有導芯頭和導芯蓋;插接導管靠近導芯頭的一端設置有氣囊,充氣管設在插接導管的內(nèi)壁上,一端與氣囊相連通,另一端與插接導管外的充放氣裝置相連;在患者的切口經(jīng)過旋轉(zhuǎn)擴張器擴張后,再置入氣管切開插管,打開固定導芯蓋和插接導管的活扣,拔出導芯,用固定帶穿過固定架上的固定孔,將氣管切開插管固定,通過充放氣裝置、充氣管給氣囊充氣,使得插接導管固定在氣管之中,氣囊緊貼氣管內(nèi)壁,插接導管靠近固定架的一端與呼吸機相連接。
該實用新型存在如下不足之處:由于導芯蓋與導芯一體連接,在打開活扣時,需要對導芯蓋進行一定角度的扭轉(zhuǎn),使導芯蓋上的活扣從卡槽內(nèi)脫離出來,然后拔出導芯。在使用時,扭轉(zhuǎn)導芯蓋的力一旦過大,有可能會將與導芯蓋連接的導芯扭斷。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氣管切開導管,其優(yōu)點是在打開導芯蓋、拔出導芯時能夠避免導芯被扭斷。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shù)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shù)方案得以實現(xiàn)的:一種氣管切開導管,包括插接導管,在插接導管內(nèi)設有可拆卸的導芯,所述導芯兩端分別設有導芯頭和導芯蓋,所述插接導管壁內(nèi)設有一對插槽,一對所述插槽關(guān)于所述插接導管軸線對稱,所述導芯蓋朝向所述插接導管的一端連接有一對插接件,一對所述插接件分別與所述插槽插接,所述插接件朝向所述插槽的一端分別固定有半球狀的第一凸起部,所述插槽內(nèi)壁分別設有用于防止插接件脫離插槽的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為半球狀,所述第一凸起部半徑與所述第二凸起部的半徑之和等于所述插槽的直徑,所述插接件為彈性插接件。
通過上述技術(shù)方案,在不使用插接導管時,將導芯插入插接導管內(nèi),第一凸起部與第二凸起部凸起部分相對設置,導芯蓋上的一對插接件插入插槽中,通過施加壓力,將第二凸起部與第一凸起部進行抵觸后發(fā)生滑動,將第二凸起部繼續(xù)擠入插槽中第一凸起部之后的部分,從而將第二凸起部通過第一凸起部,在放置時,沒有施加外力的情況下,第一凸起部可以對第二凸起部進行阻隔,防止第二凸起部脫離插槽,從而將插接件固定在插槽內(nèi)部;在插接導管插入氣管后,需要將導芯拔出,此時擠壓一對插接件,使第二凸起部與第一凸起部圓弧面進行抵觸,并施加向外的拉力,將第二凸起部在擠壓后通過第一凸起部,然后將插接件從插槽內(nèi)拔出。由于在拔出導芯時與對比專利中不同,不需要對導芯進行扭轉(zhuǎn),因此不會存在導芯被扭斷的情況。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插接導管靠近所述導芯頭的一端設置有氣囊,所述氣囊連接有充氣管,所述充氣管設置在所述插接導管的內(nèi)壁上,所述充氣管與外部充氣設備相連。
通過上述技術(shù)方案,在手術(shù)時,將插接導管插入患者氣管后,通過外部充氣設備,利用充氣管對氣囊進行充氣,使得氣囊鼓起,氣囊膨脹后四周抵住氣管壁,進行固定,從而可以幫助將插接導管固定在氣管上,便于通過插接導管對患者導管內(nèi)進行通氣;需要將插接導管拔下時,先將氣囊的氣泄掉,使氣囊收縮并與氣管壁脫離,然后將插接導管拔下。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導芯頭的中心位置設有一個貫穿的通氣孔,所述導芯蓋上設有通氣口。
通過上述技術(shù)方案,通氣孔與插接導管內(nèi)連通,用于插接導管接上呼吸機后通過通氣口進行通氣;在插入插接導管時,通氣孔還可以穿入導絲,用于引導插接導管準確插入氣管內(nèi),防止插接導管插接方向發(fā)生偏離,從而觸碰氣管內(nèi)壁,對患者氣管內(nèi)壁造成傷害。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插接導管靠近所述導芯蓋的外側(cè)固定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設有固定孔。
通過上述技術(shù)方案,在插接導管插入氣管后,通過固定帶穿過固定孔,利用固定帶將插接導管綁定在患者身上,防止接上呼吸機時插接導管位置改變。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第一凸起部與所述第二凸起部表面均設有潤滑層。
通過上述技術(shù)方案,在第二凸起部與第一凸起部發(fā)生抵觸并擠壓時,潤滑層可以增強第一凸起部與第二凸起部之間的潤滑效果,使得第一凸起部便于通過第二凸起部,潤滑層還可以起到保護的作用,可以減少第一凸起部與第二凸起部之間的磨損。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拔出導芯時與對比專利中不同,不需要對導芯進行扭轉(zhuǎn),因此不會存在導芯被扭斷的情況;
2、潤滑層可以增強第一凸起部與第二凸起部之間的潤滑效果,使得第一凸起部便于通過第二凸起部,還可以起到保護的作用,可以減少第一凸起部與第二凸起部之間的磨損。
附圖說明
圖1是背景技術(shù)中活扣結(jié)構(gòu)的示意圖;
圖2是本實施例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3是本實施例中體現(xiàn)充氣管結(jié)構(gòu)的示意圖;
圖4是本實施例中體現(xiàn)插接導管結(jié)構(gòu)的示意圖;
圖5是本實施例中體現(xiàn)導芯結(jié)構(gòu)的示意圖;
圖6是本實施例中插接導管的俯視圖;
圖7是本實施例中體現(xiàn)插槽與插接件結(jié)構(gòu)的示意圖;
圖8是圖7中B處的放大圖;
圖9是本實施例中體現(xiàn)潤滑層結(jié)構(gòu)的示意圖。
圖中,1、插接導管;11、固定架;12、固定孔;2、導芯;21、導芯頭;22、導芯蓋;3、插槽;4、插接件;41、第一凸起部;42、第二凸起部;43、潤滑層;5、氣囊;51、充氣管;52、外部充氣設備;53、通氣孔;54、通氣口。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jié)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一種氣管切開導管,如圖2和圖3所示,包括插接導管1,在插接導管1內(nèi)設有可拆卸的導芯2,導芯2兩端分別設有導芯頭21和導芯蓋22,如圖4所示,插接導管1壁內(nèi)設有一對關(guān)于插接導管1軸線對稱的插槽3,如圖5所示,導芯蓋22朝向插接導管1的一端連接有一對具有彈性的插接件4,如圖6、7和8所示,插接件4與插槽3插接,插接件4朝向插槽3的一端分別固定有半球狀的第一凸起部41,插槽3內(nèi)壁分別設有半球狀的第二凸起部42,第一凸起部41與第二凸起部42半徑之和等于插槽3的直徑,第二凸起部42與第一凸起部41的凸起之間相對設置,第二凸起部42用于防止插接件4從插槽3中脫離出來。
在不使用插接導管1時,將導芯2插入插接導管1內(nèi),第一凸起部41與第二凸起部42凸起部分相對設置,導芯蓋22上的一對插接件4插入插槽3中,通過施加壓力,將第二凸起部42與第一凸起部41進行抵觸后發(fā)生滑動,將第二凸起部42繼續(xù)擠入插槽3中第一凸起部41之后的部分,從而將第二凸起部42通過第一凸起部41,在放置時,沒有施加外力的情況下,第一凸起部41可以對第二凸起部42進行阻隔,防止第二凸起部42脫離插槽3,從而將插接件4固定在插槽3內(nèi)部。
在插接導管1插入氣管后,需要將導芯2拔出,此時朝向插接導管1的軸線方向按壓一對插接件4,使第二凸起部42與第一凸起部41圓弧面進行抵觸,并對導芯蓋22施加向外的拉力,將第二凸起部42在擠壓后通過第一凸起部41,然后將插接件4從插槽3內(nèi)拔出。由于在拔出導芯2時與對比專利中不同,不需要對導芯2進行扭轉(zhuǎn),因此不會存在導芯2被扭斷的情況。
如圖9所示,第一凸起部41與第二凸起部42的表面均設有潤滑層43,潤滑層43可以增強第一凸起部41與第二凸起部42之間的潤滑效果,使得第一凸起部41便于通過第二凸起部42,潤滑層43還可以起到保護的作用,可以減少第一凸起部41與第二凸起部42之間的磨損。
如圖3所示,插接導管1靠近導芯頭21的一端設置有氣囊5,氣囊5連接有充氣管51,充氣管51設置在插接導管1的內(nèi)壁上,并與外部充氣設備52相連。在手術(shù)時,將插接導管1插入患者氣管后,通過外部充氣設備52,利用充氣管51對氣囊5進行充氣,使得氣囊5鼓起,氣囊5膨脹后四周抵住氣管壁,進行固定,從而可以幫助將插接導管1固定在氣管上,便于通過插接導管1對患者導管內(nèi)進行通氣;需要將插接導管1拔下時,先將氣囊5的氣泄掉,使氣囊5收縮并與氣管壁脫離,然后將插接導管1拔下。
如圖4所示,插接導管1靠近導芯蓋22的外側(cè)固定有固定架11,固定架11上設有固定孔12。在插接導管1插入氣管后,通過固定帶穿過固定孔12,利用固定帶將插接導管1綁定在患者身上,防止接上呼吸機時插接導管1位置改變。
如圖5所示,導芯2頭的中心位置設有一個貫穿的通氣孔53,導芯蓋22上設有通氣口54,通氣孔53與插接導管1內(nèi)連通,用于插接導管1接上呼吸機后通過通氣口54進行通氣;在插入插接導管1時,通氣孔53還可以穿入導絲,用于引導插接導管1準確插入氣管內(nèi),防止插接導管1插接方向發(fā)生偏離,從而觸碰氣管內(nèi)壁,對患者氣管內(nèi)壁造成傷害。
工作過程:首先將導絲穿過插接導管1,從通氣孔53中穿出,將導絲穿入到患者氣管內(nèi),插接導管1沿著導絲插入氣管,然后對氣囊5進行充氣,使氣囊5與氣管壁抵觸,卡在氣管上,再通過固定帶將插接導管1固定在患者身上。之后拔掉導絲,朝向插接導管1的軸線方向按壓一對插接件4,并對導芯蓋22施加向外的拉力,將導芯2拔出,最后在插接導管1上接上呼吸機進行通氣。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lǐng)域技術(shù)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jù)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chuàng)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quán)利要求范圍內(nèi)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