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中草藥制劑技術(shù)領(lǐng)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治療豬傳染性胃腸炎的中藥制劑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shù):
豬胃腸炎是由胃腸炎病毒引起的一種高度接觸傳染性腸道疾病,以嘔吐、嚴重腹瀉、脫水,致兩周齡內(nèi)仔豬高死亡率為特征的病毒性傳染病。一般2周齡以內(nèi)的仔豬感染后12-24小時會出現(xiàn)嘔吐,繼而出現(xiàn)嚴重的水樣或糊狀腹瀉,糞便呈黃色,常夾有未消化的凝乳塊,惡臭,體重迅速下降,仔豬明顯脫水,發(fā)病2-7天死亡,死亡率達100%;在2-3周齡的仔豬,死亡率可控制在10%以下。斷乳豬感染后2-4天發(fā)病,表現(xiàn)水瀉,呈噴射狀,糞便呈灰色或褐色,個別豬嘔吐,在5-8天后腹瀉停止,極少死亡,但體重下降,常表現(xiàn)發(fā)育不良,成為僵豬。有些母豬與患病仔豬密切接觸反復感染,癥狀較重,體溫升高,泌乳停止,嘔吐、食欲不振和腹瀉,也有些哺乳母豬不表現(xiàn)臨診癥狀。
目前對豬傳染性胃腸炎西醫(yī)尚無理想的治療方法,也無特效藥,所采取的方法只是為減輕癥狀,減少死亡,縮短病程,降低損失。為預防該病的發(fā)生和流行常采用疫苗接種療法,但疫苗受諸多不確定因素影響,往往實際效果欠佳,通過疫苗來完全控制上述疾病有很大難度。應用高免血清,卵黃抗體治療本病,盡管療效較好,但成本太高。大肆濫用化藥、抗生素及單體藥物,既產(chǎn)生多元抗藥和受體超敏等諸多藥源性疾病,又造成畜禽產(chǎn)品污染,危及人類食品衛(wèi)生安全。中藥來源于動物、植物和礦物質(zhì),含有多種生物有效成分,其中大多數(shù)中藥是以天然植物為原料,具有資源豐富、容易獲取、效果良好、價格低廉、毒副作用小、幾乎無殘留、無抗藥性以及不污染環(huán)境。而現(xiàn)有技術(shù)中關(guān)于治療豬胃腸炎的中草藥藥劑較少,且多數(shù)采用口服途徑給藥,普遍存在給藥難、難吸收、藥效慢以及療效差等問題。因此,發(fā)明一種給藥直接、藥效快、療效好的治療豬傳染性胃腸炎的中藥制劑,來替代化藥、抗生素成為本領(lǐng)域技術(shù)難題。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現(xiàn)有技術(shù)的不足,提供一種治療豬傳染性胃腸炎的中藥制劑及制備方法。本發(fā)明治療豬傳染性胃腸炎的中藥制劑具有抗菌消炎、安神止痛、升陽止瀉、清熱解毒、健脾養(yǎng)胃、理氣消食以及提高免疫力的作用,能夠有效預防與治療豬的傳染性胃腸炎病,具有原料易得、制作簡單、成本低、療效好、無毒副作用及給藥便捷的特點。
為解決上述技術(shù)問題,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是:
治療豬傳染性胃腸炎的中藥制劑,由以下重量份數(shù)的原料制配而成:苦菜30-60份、筋骨草15-40份、山萵苣8-15份、炮姜10-20份、鐵欄桿5-10份、六曲10-18份、紅藤3-8份、半邊蓮5-10份、多頭苦荬8-15份、菥蓂10-20份、南粵馬兜鈴6-12份、金錦香4-8份、八仙草2-6份、雞屎藤1-5份、馬尾連3-5份、辣蓼1-5份、腫節(jié)風3-8份、牛蒡子1-5份、前胡1-5份及救必應1-8份。
進一步地,由以下重量份數(shù)的原料制配而成:苦菜40-55份、筋骨草20-35份、山萵苣10-13份、炮姜12-18份、鐵欄桿5-8份、六曲12-15份、紅藤5-8份、半邊蓮6-8份、多頭苦荬10-13份、菥蓂12-18份、南粵馬兜鈴8-10份、金錦香5-8份、八仙草3-5份、雞屎藤2-4份、馬尾連3-4份、辣蓼2-5份、腫節(jié)風4-6份、牛蒡子2-4份、前胡1-3份及救必應2-6份。
進一步地,由以下重量份數(shù)的原料制配而成:苦菜50份、筋骨草30份、山萵苣12份、炮姜15份、鐵欄桿6份、六曲13份、紅藤7份、半邊蓮7份、多頭苦荬12份、菥蓂15份、南粵馬兜鈴9份、金錦香7份、八仙草4份、雞屎藤3份、馬尾連4份、辣蓼4份、腫節(jié)風5份、牛蒡子3份、前胡2份及救必應5份。
本發(fā)明所述治療豬傳染性胃腸炎的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將所述各原料中藥切碎,按比例混合后文火清炒30-90分鐘,炒黃后晾涼,投入粉碎機,粉碎10-30分鐘,獲得粒徑小于2mm體積平均粒徑的混合藥材;
第二步,取第一步獲得的混合藥材加入相對其重量5-8倍的水,煎煮3-5小時,過濾出藥渣,重復煎煮2-4次,合并各次煎出液,濃縮,獲得濃縮液,其中該濃縮液與原料的總重量的比為1:(0.8-1.2);
第三步,取第二步濃縮液,加入乙醇使含醇量為60-80%,調(diào)節(jié)PH值至7.5-8.5,靜置18-24小時后過濾,濾液回收乙醇,濃縮,干燥,獲得干膏;
第四步,將第三步獲得的干膏投入超微細粉碎機,粉碎60-150分鐘,獲得粒徑小于2μm體積平均粒徑的納米級顆粒的混合藥粉,所述混合藥粉的得粉率不少于85%;
第五步,取第四步獲得的混合藥粉5g,加入100g氯化鈉,再加入1000ml注射用水,攪拌使其溶解,用0.45μm微孔濾膜過濾,滅菌分裝灌封,每瓶5-100ml,既得所述治療豬傳染性胃腸炎的中藥制劑。
以上所述治療豬傳染性胃腸炎的中藥制劑的原料藥理分析如下:
苦菜:拉丁名:Sonchus oleraceus L.,別名:天香菜、荼苦莢、甘馬菜、老鸛菜、無香菜等,藥名:敗醬草,異名:女郎花、鹿腸馬草。味苦,性寒,具有抗菌消炎、清熱解毒、明目和胃、涼血止痢等作用??嗖瞬粌H含有5種維生素和17種氨基酸,還另含有蒲公英甾醇、甘露醇等多種成分,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耐藥菌株、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腦膜炎球菌、白喉桿菌、綠膿桿菌、痢疾桿菌等具有一定的殺傷作用,而且對血細胞脫氧酶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對炎癥具有很好的控制與治療作用,常用于治療闌尾炎、腹腔膿腫、腸炎、痢疾、盆腔炎、肺熱咳嗽、肺結(jié)核、吐血、衄血等癥狀。本發(fā)明中藥制劑采用苦菜為君藥,其豐富的提取物中,具有很好的抗炎作用,抑制與修復炎癥的同時,還能給機體補充多種維生素與氨基酸,有利于加速病情康復。
筋骨草:拉丁名:Ajuga ciliata Bunge.,唇形目唇形科筋骨草屬植物。別名:白毛夏枯草、散血草、破血丹。其味苦,性寒,具有鎮(zhèn)咳、祛痰、平喘、清熱、解毒、涼血、平肝等功效,常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咽炎、支氣管炎、肺炎、肺膿瘍、腸胃炎、肝炎、闌尾炎、乳腺炎、急性結(jié)膜炎、高血壓。筋骨草雖對各類炎癥具有很好的療效,但其藥性較寒,易引起機體不適或出現(xiàn)其他癥狀,本發(fā)明將其作為臣藥以起到更好的輔助效果。通過清炒工藝及添加炮姜,緩和其寒性,使得本發(fā)明中藥制劑更易被機體接受。
山萵苣:拉丁名:Lagedium sibiricum (L.)Sojak,屬菊目,菊科多年生草本,高50-130厘米。性寒,味苦,有清熱解毒、活血祛瘀、健胃之功效,可治療闌尾炎、扁桃腺炎、瘡癤腫毒、宿食不消、產(chǎn)后瘀血。采用山萵苣與炮姜配合去輔佐苦菜與筋骨草,不僅能夠改善藥性,還可以提高抗炎效果及保護腸胃。
炮姜: 中藥名,為干姜的炮制加工品。 氣香、特異,味微辛、辣,歸脾、胃、腎經(jīng)。常用于治療陽虛失血、吐衄崩漏、脾胃虛寒、腹痛吐瀉。炮姜不僅可以改善脾胃虛寒、腹痛吐瀉的癥狀,還可以緩和本發(fā)明所述中藥制劑中部分偏寒原料的藥性,避免藥性偏寒引起腸胃不適。
鐵欄桿:中藥名,為桔梗科半邊蓮屬植物塔花山梗菜Lobelia pyramidalis Wall.的全草。味辛、微苦,性平。具有解毒消腫,殺蟲之功效。主治對口瘡,腸癰,皮膚瘙癢。鐵欄桿對病豬具有滅殺腸道病蟲、修復腸壁潰爛面的功效。
六曲:中藥名,采用杏仁泥、赤小豆、辣蓼草、青蒿、面粉、蒼耳草等藥末混合后經(jīng)發(fā)酵而成的加工品。味甘、辛,性溫,入脾、胃經(jīng)。具有和食消胃的功效。用于食積不化,脘悶腹脹,消化不良及泄瀉等癥。添加六神曲可改善消化不良、增加食欲,促進腸胃吸收。
紅藤:拉丁名:Sargentodoxa cuneata.,為木通科、大血藤屬落葉、木質(zhì)藤本植物。味苦,性平,歸大腸、肝經(jīng)。具解毒消癰、通經(jīng)活絡、活血止痛、祛風除濕、殺蟲功效。主治腸癰、痢疾、乳痛、痛經(jīng)、經(jīng)閉、跌打損傷、風濕痹痛、蟲積腹痛。
半邊蓮:拉丁名:Lobelia chinensis Lour.,別稱:瓜仁草、急解索、細米草,桔??瓢脒吷弻俣嗄晟荼?。全草藥用,含多種生物堿,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之效,治毒蛇咬傷、肝硬化腹水、晚期血吸蟲病腹水、腸炎功效等。
多頭苦荬: 中藥名,為菊科植物多頭苦荬Ixeris polycephala Cass.的全草, 味苦、甘,性涼,歸肝經(jīng)。具有清熱解毒,利濕之功效;常用于治療肺熱喉痛、腹痛、痞塊、闌尾炎。
菥蓂:拉丁名:Thlaspi arvense L.,別稱:遏藍菜、敗醬草、犁頭草。全草可入藥,具有清肝明目,清熱利尿等功效,主治腎炎、子宮內(nèi)膜炎??梢允秤谩H荩呵鍩峤舛?,利濕消腫,和中開胃。用于闌尾炎,肺膿瘍,癰癤腫毒,丹毒,子宮內(nèi)膜炎,白帶,腎炎,肝硬化腹水,小兒消化不良。種子:祛風除濕,和胃止痛。用于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腰痛,急性結(jié)膜炎,胃痛,肝炎。甘,平。和中益氣,利氣,消腫,清熱解毒,利肝明目。
南粵馬兜鈴:拉丁名:Aristolochia howii Merr. et Chun.,別名:侯氏馬兜鈴、汪喉和、雅布倫,為馬兜鈴科、馬兜鈴屬、木質(zhì)藤本。南粵馬兜鈴的塊根供藥用,有抗菌、消炎、解毒之效;治高熱、肺炎和喉痛等。
金錦香:拉丁文名:Osbeckia chinensis L.,別名:杯子草、小背籠、細花包、張?zhí)旄?、昂天巷子、朝天罐子、細九尺、金香爐、裝天甕、馬松子、天香爐。性平,味微甘、澀。功能主治:清熱利濕,消腫解毒,止咳化痰。用于急性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阿米巴肝膿瘍,腸炎,感冒咳嗽,咽喉腫痛,小兒支氣管哮喘,肺結(jié)核咯血,闌尾炎,毒蛇咬傷,疔瘡癤腫。
八仙草:拉丁名:Tender Catchweed Bedstraw Herb,又名景天三七、活血丹、見血散、土三七、豬殃殃、血見愁等,為景天科植物。味苦、辛,性寒,歸少陰、太陰經(jīng),具有清熱解毒作用,主治癰疽腫毒、乳腺炎、闌尾炎、水腫、感冒發(fā)熱、痢疾、尿路感染、尿血、牙齦出血、刀傷出血。
雞屎藤:中藥名,別稱:雞矢藤、牛皮凍、臭藤,為茜草科植物雞屎藤的全草。其味甘、微苦,性平,歸心、肝、脾、腎經(jīng)。具有祛風利濕、消食化積、止咳、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療風濕筋骨痛、跌打損傷、外傷性疼痛、腹瀉、痢疾、消化不良、小兒疳積、肺癆咯血、肝膽及胃腸絞痛、黃膽型肝炎、支氣管炎、放射反應引起的白細胞減少癥及農(nóng)藥中毒。雞屎藤不僅能夠緩解疼痛,還具有促進消食化積的作用。
馬尾連:中藥名,別名馬尾黃連,為毛茛科唐松草屬植物多葉唐松草Thalictrum foliolosum DC. 及高原唐松草T.cultratum Wall.T. deciternatum Boiv,以根部入藥。味苦,性寒,入心、肝、膽、大腸經(jīng)。具有清熱燥濕、解毒的作用,常用于治療痢疾、腸炎、傳染性肝炎、感冒、麻疹、結(jié)膜炎等。
辣蓼:中藥名,為蓼科蓼屬植物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 L.的全草。味辛、辣,性溫,歸胃、大腸經(jīng)。具有祛風利濕,散瘀止痛,解毒消腫,殺蟲止癢之功效。常用于痢疾、胃腸炎、腹瀉、風濕關(guān)節(jié)痛、跌打腫痛、功能性子宮出血等病癥的治療;外用于毒蛇咬傷、皮膚濕疹。
腫節(jié)風:別名:接骨金粟蘭、九節(jié)茶、九節(jié)花、九節(jié)風、竹節(jié)茶、接骨蓮、觀音茶、接骨木、九節(jié)風、駁節(jié)茶、鴨腳節(jié)、山牛膝、珍珠蘭、九節(jié)草、野靛、學士茶、接骨丹、接骨草、銅腳靈仙、九節(jié)蘭、節(jié)骨茶、接骨蓮、竹茶,為金粟蘭科植物草珊瑚的干燥全株。味苦、辛,性平,歸心、肝經(jīng)。具有抗菌消炎、清熱解毒、祛風通絡、活血散結(jié)的功效,用于肺炎、急性闌尾炎、急性胃腸炎、蜂窩組織炎屬熱毒壅盛證候者,以及風濕痹痛、跌撲損傷、腫瘤的輔助治療。
牛蒡子:拉丁名:Fructus Arctii,為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牛蒡的干燥成熟果實。味辛、苦,性寒,歸肺、胃經(jīng)。具有疏散風熱,宣肺透疹,利咽散結(jié),解毒消腫之功效。屬于解表藥中發(fā)散風熱藥??删徑獠∝i體表發(fā)熱的癥狀。
前胡:中藥名,為傘形科植物白花前胡Peucedanum praeruptorum Dunn的干燥根。味苦、辛,性微寒。歸肺經(jīng)。具有降氣化痰,散風清熱的功效。用于痰熱喘滿,咯痰黃稠,風熱咳嗽痰多。能有效緩解病豬呼吸道積痰、呼吸不暢等癥狀。
救必應:拉丁名:Ilex rotunda Thunb,中文名:米碎木,為冬青科植物Ilex rotunda Thunb.,屬常綠喬木或灌木。 性寒,味苦,歸肺、肝、大腸經(jīng)。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療感冒發(fā)熱、咽喉腫痛、胃痛、暑濕泄瀉、黃疸、痢疾、跌打損傷、風濕痹痛、濕疹、瘡癤。對緩解病豬腹內(nèi)疼痛及腹瀉具有較好作用。
綜上所述,由于采用上述技術(shù)方案,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fā)明治療豬胃腸炎的中藥制劑,均選用天然中草藥植物,經(jīng)科學制配而成。其中以苦菜為君藥,不僅具有抗菌消炎、清熱解毒、明目和胃、涼血止痢等作用,還含有5種維生素、17種氨基酸、蒲公英甾醇、甘露醇等多種成分,對血細胞脫氧酶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使得治療腸胃炎的同時,還能給機體補充多種維生素與氨基酸,有利于加速病情康復;筋骨草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平肝等功效,中醫(yī)常用于肺膿瘍、腸胃炎、肝炎、闌尾炎、乳腺炎、急性結(jié)膜炎、高血壓等癥狀,但其藥性較寒,對于一周齡的幼豬用此藥將適得其反。但通過清炒工藝并配合炮姜,緩和筋骨草的藥性后作為臣藥用以輔佐苦菜,極大提升了整體藥效;所述山萵苣、炮姜、鐵欄桿、六曲、紅藤、半邊蓮、多頭苦荬、菥蓂、南粵馬兜鈴、金錦香、八仙草、雞屎藤、馬尾連、辣蓼、腫節(jié)風、牛蒡子、前胡和救必應共佐,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殺菌、和胃止嘔,溫胃潤腸、健脾運濕、消食化積、通便理氣、升陽止瀉、止痛止血、殺蟲攻積等功效,與苦菜、筋骨草組伍,諸藥共奏,正氣通暢,邪逆自除。所述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通過文火清炒工藝,不僅可以增強苦菜、筋骨草等原料對傳染性腸胃炎的療效,還可以緩和各中藥原料配伍后的藥性,使最后制得的中藥制劑具有更溫和的藥性以及更好的療效;用水提法溶解藥材中的有效成分,大大減少了生產(chǎn)成本;采用針劑形式具有口服、注射兩用的特征,極大提升了給藥的便捷性。
2. 本發(fā)明治療豬傳染性胃腸炎的中藥制劑,不添加抗生素等藥物,不易產(chǎn)生耐藥性,且無毒、無副作用、無殘留,符合《獸藥質(zhì)量標準》、《飼料藥物添加劑使用規(guī)范》的要求,具有給藥便捷、藥效快、療效好等特點,是一種較為理想的治療豬傳染性胃腸炎的中藥制劑。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jié)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地說明。
實施例1
治療豬傳染性胃腸炎的中藥制劑,由以下重量份數(shù)的原料制配而成:苦菜30份、筋骨草40份、山萵苣8份、炮姜20份、鐵欄桿5份、六曲18份、紅藤3份、半邊蓮10份、多頭苦荬8份、菥蓂120份、南粵馬兜鈴6份、金錦香8份、八仙草2份、雞屎藤5份、馬尾連3份、辣蓼5份、腫節(jié)風3份、牛蒡子5份、前胡1份及救必應8份。
本發(fā)明所述治療豬傳染性胃腸炎的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將所述各原料中藥切碎,按比例混合后文火清炒30分鐘,炒黃后晾涼,投入粉碎機,粉碎10分鐘,獲得粒徑小于2mm體積平均粒徑的混合藥材;
第二步,取第一步獲得的混合藥材加入相對其重量5倍的水,煎煮3小時,過濾出藥渣,重復煎煮4次,合并各次煎出液,濃縮,獲得濃縮液,其中該濃縮液與原料的總重量的比為1:0.8;
第三步,取第二步濃縮液,加入乙醇使含醇量為60%,調(diào)節(jié)PH值至7.5,靜置24小時后過濾,濾液回收乙醇,濃縮,干燥,獲得干膏;
第四步,將第三步獲得的干膏投入超微細粉碎機,粉碎60分鐘,獲得粒徑小于2μm體積平均粒徑的納米級顆粒的混合藥粉,所述混合藥粉的得粉率不少于85%;
第五步,取第四步獲得的混合藥粉5g,加入100g氯化鈉,再加入1000ml注射用水,攪拌使其溶解,用0.45μm微孔濾膜過濾,滅菌分裝灌封,每瓶5ml,既得所述治療豬傳染性胃腸炎的中藥制劑。
實施例2
治療豬傳染性胃腸炎的中藥制劑,由以下重量份數(shù)的原料制配而成:苦菜60份、筋骨草15份、山萵苣15份、炮姜10份、鐵欄桿10份、六曲10份、紅藤8份、半邊蓮5份、多頭苦荬15份、菥蓂10份、南粵馬兜鈴12份、金錦香4份、八仙草6份、雞屎藤1份、馬尾連5份、辣蓼1份、腫節(jié)風8份、牛蒡子1份、前胡5份及救必應1份。
本發(fā)明所述治療豬傳染性胃腸炎的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將所述各原料中藥切碎,按比例混合后文火清炒90分鐘,炒黃后晾涼,投入粉碎機,粉碎30分鐘,獲得粒徑小于2mm體積平均粒徑的混合藥材;
第二步,取第一步獲得的混合藥材加入相對其重量8倍的水,煎煮5小時,過濾出藥渣,重復煎煮2次,合并各次煎出液,濃縮,獲得濃縮液,其中該濃縮液與原料的總重量的比為1: 1.2;
第三步,取第二步濃縮液,加入乙醇使含醇量為80%,調(diào)節(jié)PH值至8.5,靜置18小時后過濾,濾液回收乙醇,濃縮,干燥,獲得干膏;
第四步,將第三步獲得的干膏投入超微細粉碎機,粉碎150分鐘,獲得粒徑小于2μm體積平均粒徑的納米級顆粒的混合藥粉,所述混合藥粉的得粉率不少于90%;
第五步,取第四步獲得的混合藥粉5g,加入100g氯化鈉,再加入1000ml注射用水,攪拌使其溶解,用0.45μm微孔濾膜過濾,滅菌分裝灌封,每瓶100ml,既得所述治療豬傳染性胃腸炎的中藥制劑。
實施例3
治療豬傳染性胃腸炎的中藥制劑,由以下重量份數(shù)的原料制配而成:苦菜40份、筋骨草35份、山萵苣10份、炮姜18份、鐵欄桿5份、六曲15份、紅藤5份、半邊蓮8份、多頭苦荬10份、菥蓂18份、南粵馬兜鈴8份、金錦香8份、八仙草3份、雞屎藤4份、馬尾連3份、辣蓼5份、腫節(jié)風4份、牛蒡子4份、前胡1份及救必應6份。
本發(fā)明所述治療豬傳染性胃腸炎的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將所述各原料中藥切碎,按比例混合后文火清炒50分鐘,炒黃后晾涼,投入粉碎機,粉碎15分鐘,獲得粒徑小于2mm體積平均粒徑的混合藥材;
第二步,取第一步獲得的混合藥材加入相對其重量6倍的水,煎煮3小時,過濾出藥渣,重復煎煮4次,合并各次煎出液,濃縮,獲得濃縮液,其中該濃縮液與原料的總重量的比為1:0.9;
第三步,取第二步濃縮液,加入乙醇使含醇量為65%,調(diào)節(jié)PH值至7.5,靜置22小時后過濾,濾液回收乙醇,濃縮,干燥,獲得干膏;
第四步,將第三步獲得的干膏投入超微細粉碎機,粉碎80分鐘,獲得粒徑小于2μm體積平均粒徑的納米級顆粒的混合藥粉,所述混合藥粉的得粉率不少于86%;
第五步,取第四步獲得的混合藥粉5g,加入100g氯化鈉,再加入1000ml注射用水,攪拌使其溶解,用0.45μm微孔濾膜過濾,滅菌分裝灌封,每瓶10ml,既得所述治療豬傳染性胃腸炎的中藥制劑。
實施例4
治療豬傳染性胃腸炎的中藥制劑,由以下重量份數(shù)的原料制配而成:苦菜55份、筋骨草20份、山萵苣13份、炮姜12份、鐵欄桿8份、六曲12份、紅藤8份、半邊蓮6份、多頭苦荬13份、菥蓂12份、南粵馬兜鈴10份、金錦香5份、八仙草5份、雞屎藤2份、馬尾連4份、辣蓼2份、腫節(jié)風6份、牛蒡子2份、前胡3份及救必應2份。
本發(fā)明所述治療豬傳染性胃腸炎的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將所述各原料中藥切碎,按比例混合后文火清炒70分鐘,炒黃后晾涼,投入粉碎機,粉碎25分鐘,獲得粒徑小于2mm體積平均粒徑的混合藥材;
第二步,取第一步獲得的混合藥材加入相對其重量7倍的水,煎煮5小時,過濾出藥渣,重復煎煮2次,合并各次煎出液,濃縮,獲得濃縮液,其中該濃縮液與原料的總重量的比為1:1.1;
第三步,取第二步濃縮液,加入乙醇使含醇量為75%,調(diào)節(jié)PH值至8.5,靜置19小時后過濾,濾液回收乙醇,濃縮,干燥,獲得干膏;
第四步,將第三步獲得的干膏投入超微細粉碎機,粉碎130分鐘,獲得粒徑小于2μm體積平均粒徑的納米級顆粒的混合藥粉,所述混合藥粉的得粉率不少于89%;
第五步,取第四步獲得的混合藥粉5g,加入100g氯化鈉,再加入1000ml注射用水,攪拌使其溶解,用0.45μm微孔濾膜過濾,滅菌分裝灌封,每瓶50ml,既得所述治療豬傳染性胃腸炎的中藥制劑。
實施例5
治療豬傳染性胃腸炎的中藥制劑,由以下重量份數(shù)的原料制配而成:苦菜50份、筋骨草30份、山萵苣12份、炮姜15份、鐵欄桿6份、六曲13份、紅藤7份、半邊蓮7份、多頭苦荬12份、菥蓂15份、南粵馬兜鈴9份、金錦香7份、八仙草4份、雞屎藤3份、馬尾連4份、辣蓼4份、腫節(jié)風5份、牛蒡子3份、前胡2份及救必應5份。
本發(fā)明所述治療豬傳染性胃腸炎的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將所述各原料中藥切碎,按比例混合后文火清炒60分鐘,炒黃后晾涼,投入粉碎機,粉碎20分鐘,獲得粒徑小于2mm體積平均粒徑的混合藥材;
第二步,取第一步獲得的混合藥材加入相對其重量6倍的水,煎煮4小時,過濾出藥渣,重復煎煮3次,合并各次煎出液,濃縮,獲得濃縮液,其中該濃縮液與原料的總重量的比為1:1;
第三步,取第二步濃縮液,加入乙醇使含醇量為70%,調(diào)節(jié)PH值至8,靜置20小時后過濾,濾液回收乙醇,濃縮,干燥,獲得干膏;
第四步,將第三步獲得的干膏投入超微細粉碎機,粉碎100分鐘,獲得粒徑小于2μm體積平均粒徑的納米級顆粒的混合藥粉,所述混合藥粉的得粉率不少于88%;
第五步,取第四步獲得的混合藥粉5g,加入100g氯化鈉,再加入1000ml注射用水,攪拌使其溶解,用0.45μm微孔濾膜過濾,滅菌分裝灌封,每瓶20ml,既得所述治療豬傳染性胃腸炎的中藥制劑。
下面分別將上述5種實施例制成的中藥制劑,進行毒性試驗及療效對比試驗,其試驗如下:
一、毒性試驗:
取體重在35-50g的健康小鼠50只,隨機平分為5組,分別使用上述5種實施例制成的中藥制劑,每天注射兩次,每次注射劑量為5ml,連續(xù)注射10天,10天后所有小鼠健存,其活動、飲食有所增強,但毛發(fā)、排泄物未發(fā)現(xiàn)異常,未見毒性反應;第11天對小鼠口腔及破損皮膚進行刺激性試驗,未見有刺激性反應或其它異常反應;第12天撲殺,各組小鼠臟器均無病變,血象和GPT檢測均在正常范圍。
毒性試樣證明,本發(fā)明治療豬傳染性胃腸炎的中藥制劑未有毒副作用和不良反應,實際應用安全可靠。
二、療效對比試驗:
某商品豬繁殖基地內(nèi)自然發(fā)病患有傳染性胃腸炎的1-2周齡病豬,隨機從中盲選出7組(對照組1、對照組2、實施例組1、實施例組2、實施例組3、實施例組4及實施例組5),每組10只病豬,對照組1使用氟苯尼考粉(每只病豬用藥0.1g/次,每天2次,粉劑兌水灌服),對照組2使用腸毒清(每只病豬用藥0.4g/次,每天2次,粉劑兌水灌服),實施例組1-5分別使用對應實施例1-5制備的中藥制劑(每只病豬用藥10ml/次,每天2次,靜脈注射),連續(xù)用藥6天后停藥并持續(xù)觀察,各組隔離飼養(yǎng),其他養(yǎng)殖條件相同。將用藥的6天等分為3個階段,分別記錄各個階段的療效以及14天內(nèi)的復發(fā)率,結(jié)果如表1所示。
表1本發(fā)明中藥制劑與對照組療效試驗數(shù)據(jù)
從表1的數(shù)據(jù)可知:對照組1使用氟苯尼考粉兌水灌服,在第一階段的治愈率高達60%,但第二及第三階段治愈率分別為70%、80%,其上升趨勢驟降明顯,且14天內(nèi)復發(fā)率高達50%,證明抗生素類氟苯尼考粉對治豬療胃腸炎具有前期療效顯著,而后期存在易耐藥、易復發(fā)的缺點;對照組2使用腸毒清兌水灌服,在第一階段的治愈率高達70%,但第二及第三階段治愈率都為80%,其上升趨勢驟降并散失,且14天內(nèi)復發(fā)率高達60%,證明抗生素類腸毒清對治豬療胃腸炎具有前期療效顯著,而后期存在易耐藥、易復發(fā)的缺點;實施例組1-5分別注射實施例1-5制得的中藥制劑,第一、第二、第三階段的治愈率平均值分別為30%、58%、86%,其上升趨勢穩(wěn)定且均勻,在第三階段的治愈率平均值明顯高于兩組對照組,且14天內(nèi)的復發(fā)率平均值僅為10%,明顯低于兩組對照組,證明實施例1-5制得的中藥制劑對豬胃腸炎具有很好的治愈效果,停藥后機體自身已具有一定的免疫能力。
以上實施例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發(fā)明,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