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脈管炎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屬中藥領域。
背景技術:
脈管炎是一種少見的慢性復發(fā)性中、小動脈和靜脈的節(jié)段性炎癥性疾病,下肢多見。表現(xiàn)為患肢缺血、疼痛、間歇性跛行、足背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和游走性表淺靜脈炎,嚴重者有肢端潰瘍和壞死。由于西藥治療副作用大,因此人們對有效治療脈管炎的中藥藥物存在極大的需求,至今為止,還沒有發(fā)現(xiàn)關于本發(fā)明的有關報道。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人依據中醫(yī)理論的研究和臨床試驗的反復驗證,終于找到了有效治療脈管炎的藥物,從而完成了本發(fā)明。
本發(fā)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有效治療脈管炎的中藥組合藥物。
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就是提供了該中藥組合藥物的制備方法。
本發(fā)明藥物是選擇全蝎、川烏頭、草烏頭、當歸、黃芪、靈芝、附子、干姜、細辛、吳茱萸、蟾皮、蜈蚣進行組合制備的,將這些藥物組合使得各藥物功效產生協(xié)同作用,從而能夠有效治療脈管炎。其中選用全蝎是因為其性味咸辛,平,有毒,有祛風,止痙,通絡,解毒的功能,治驚風抽搐,癲癎,中風,半身不遂,口眼斜,偏頭痛,風濕痹痛,破傷風,淋巴結結核,風疹瘡腫。選用川烏頭,異名川烏,其性味辛,熱,有毒,入脾、命門二經,有祛寒濕,散風邪,溫經,止痛的功能,治風寒濕痹,歷節(jié)風痛,四肢拘攣,半身不遂,頭風頭痛,心腹冷痛,陰疽腫毒。選用草烏頭,異名草烏,其性味辛,熱,有毒,入肝、脾、肺經,有搜風勝濕,散寒止痛,開痰,消腫的功能,治風寒濕痹,中風癱瘓,破傷風,頭風,脘腹冷痛,痰癖,氣塊,冷痢,喉痹,癰疽,疔瘡,瘰疬。選用當歸是因為其性味甘辛,溫,入心、肝、脾經,有補血和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的功能,治月經不調,經閉腹痛,癥瘕結聚,崩漏,血虛頭痛,眩暈,痿痹,腸燥難便,赤痢后重,癰疽瘡瘍,金瘡,跌撲損傷。選用黃芪是因為其性味甘,微溫,入肺、脾經,生用有益衛(wèi)固表,利水消腫,托毒,生肌的功能,治自汗,盜汗,血痹,浮腫,癰疽不潰或潰久斂;炙用有補中益的功能,治內傷勞倦,脾虛泄瀉,脫肛,氣虛血脫,崩帶及一切氣衰血虛之癥。選用靈芝是因為其性味甘,平,歸心、肺、肝、腎經,有補氣安神,止咳平喘的功能,治眩暈不眠,心悸氣短,虛勞咳喘。選用附子是因為其性味辛甘,熱,有毒,入心、脾、腎經,有回陽補火,散寒除濕的功能,治陰盛絡陽,大汗亡陽,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腳氣水腫,小兒慢驚,風寒濕痹,踒躄拘攣,陰疽瘡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選用干姜是因為其性味辛,熱,入脾、胃、肺經,有溫中逐寒,回陽通脈的功能,治心腹冷痛,吐瀉,肢冷脈微,寒飲喘咳,風寒濕痹,陽虛吐、衄、下血。選用細辛是因為其性味辛,溫,入肺、腎經,有祛風,散寒,行水,開竊的功能,治風冷頭痛,鼻淵,止痛,痰飲咳逆,風濕痹痛。選用吳茱萸是因為其性味辛苦,溫,有毒,入肝、胃經,有溫中,止痛,理氣,燥濕的功能,治嘔逆吞酸,厥陰頭痛,臟寒吐瀉,脘腹脹痛,腳氣,疝氣,口瘡潰瘍,齒痛,濕疹,黃水瘡。選用蟾皮是因為其性味辛,涼,微毒,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脹的功能,治癰疽,腫毒,瘰疬,腫瘤,疳積腹脹,慢性氣管炎。選用蜈蚣是因為其性味辛,溫,有毒,入肝經,有祛風,定驚,攻毒,散結的功能,治中風,驚癎,破傷風,百日咳,冀疬,結核,癥積瘤塊,瘡瘍腫毒,風癬,白禿,痔漏,燙傷。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fā)明組分的藥物用量也是發(fā)明人經過大量摸索總結得出的,各組分的用量在下述重量范圍內都具有較好的療效:
全蝎4-8克、川烏頭4-8克、草烏頭4-8克、當歸5-15克、黃芪10-20克、靈芝10-20克,附子10-20克,干姜5-15克,細辛4-8克,吳茱萸5-15克,蟾皮5-15克,蜈蚣10-14克。
優(yōu)選為:
全蝎6克、川烏頭6克、草烏頭6克、當歸10克、黃芪15克、靈芝15克,附子15克,干姜10克,細辛6克,吳茱萸10克,蟾皮10克,蜈蚣12克。
本發(fā)明藥物的制備方法如下
一、備料
1、全蝎:清水漂去鹽質,曬干,或微火焙用;
2、川烏頭:揀去雜質,洗凈灰屑,曬干;
3、草烏頭: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凈,干燥,用時搗碎;
4、當歸:揀去雜質,洗凈,悶潤,稍晾,切片曬干;
5、黃芪:揀凈雜質,除去殘留的根頭和空心較大的根,用水浸泡,撈出,潤透后及時切片,曬干;
6、靈芝:除去雜質,洗凈,潤軟,切厚片,干燥,篩去碎屑;
7、附子:用水浸泡,撈出,切片,晾干;
8、干姜:揀凈雜質,用水浸泡3—6小時,撈出,悶潤后切片或切成小方塊,曬干;
9、細辛:除凈雜質,用水噴潤,及時切段,曬干;
10、吳茱萸:取原藥材,除去果柄、枝及雜質,篩去碎屑;
11、蟾皮:除去雜質、碎屑,剪去頭爪,切成小方塊;
12、蜈蚣:拭凈,除去頭足,剪斷用。
二、制備
1、將所述重量的全蝎、川烏頭、草烏頭、當歸、黃芪、靈芝、附子、干姜、細辛、吳茱萸、蟾皮、蜈蚣放入容器內,研磨成粉末;
2、將研磨成的粉末加入凡士林調為藥膏即得。
組方中全蝎有祛風,止痙,通絡,解毒的功能為君藥;川烏頭有祛寒濕,散風邪,溫經,止痛的功能;黃芪有益衛(wèi)固表,利水消腫,托毒,生肌的功能,二者為臣藥,三味藥共同發(fā)揮祛風止痙,通絡解毒,溫經止痛,利水消腫,托毒生肌的作用,治療脈管炎效力全面,且以祛風止痙,通絡解毒,托毒生肌為主可治本,蟾皮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脹的功能為佐藥,蜈蚣有祛風,定驚,攻毒,散結的功能為使藥,與下余諸藥是治標。
本發(fā)明藥物具有祛風止痙,通絡解毒,溫經止痛,利水消腫,托毒生肌,清熱解毒的功能,用于治療脈管炎,療程短、見效快、治愈后不復發(fā)。
以下通過試驗例來進一步闡述本發(fā)明所述藥物的有益效果,這些試驗例包括本發(fā)明藥物的動物毒性試驗報告和臨床療效觀察資料。
[試驗例1]本發(fā)明藥物的動物毒性試驗報告:
取家兔30只,雌雄兼用,體重2.0—2.5kg,分兩組,每組15只,其中一組為超劑量試驗組,另一組為正常量試驗組。拔掉部分兔毛,將藥末敷于兔皮表面,超常量組每天換藥三次,正常量每天換藥兩次,連續(xù)使用7天,每天觀察給藥反應,結果表明二組家兔活動、飲食正常,藥物無不良毒副作用。
[試驗例2]本發(fā)明藥物的臨床療效觀察
1、一般資料
收治脈管炎門診患者共27例。
2、診斷標準
典型癥狀表現(xiàn)為患肢缺血、疼痛、間歇性跛行、足背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和游走性表淺靜脈炎,嚴重者有肢端潰瘍和壞死。
3、治療方法
選用上述藥膏敷貼患肢足心,每天早、中、晚各1次,10天為一個療程,連續(xù)服用4個療程。
4、療效評定標準
顯效:脈管炎癥狀消失,體質恢復正常,痊愈;
好轉:脈管炎癥狀明顯好轉,跛行、疼痛減輕,逐步恢復正常;
無效:達不到好轉標準者。
5、治療結果(見下表)
在上述治療中,用本發(fā)明藥物治療脈管炎患者27例,結果顯效22例,顯效率為81.5%,好轉3例,好轉率為11.1%,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