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小兒腹瀉的外用中藥配方,屬于傳統(tǒng)中藥領域。
背景技術:
小兒腹瀉,是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瀉為主的一組疾病。主要特點為大便次數(shù)增多和性狀改變,可伴有發(fā)熱、嘔吐、腹痛等癥狀及不同程度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病原主要為人類輪狀病毒及其他腸道病毒、致病性大腸桿菌、產毒性大腸桿菌、出血性大腸桿菌、侵襲性大腸桿菌以及鼠傷寒沙門氏菌、空腸彎曲菌、耶氏菌、金葡菌等、寄生蟲、真菌等引起。腸道外感染、濫用抗生素所致的腸道菌群紊亂、過敏、喂養(yǎng)不當及氣候因素也可致病。是2歲以下嬰幼兒的常見病。
西醫(yī)多采用對癥及液體療法治療,臨床上往往效果欠佳,中醫(yī)治療此病有較好效果。
中國作為傳統(tǒng)中醫(yī)藥大國,在治療小兒腹瀉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近年來傳統(tǒng)的中醫(yī)公開了多種配方,各種治療小兒腹瀉的配方療效也不同,各自具有特點。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
本發(fā)明旨在提供一種治療小兒腹瀉的外用中藥配方,由以下藥材按質量配比制成:
丁香1-1.5份,吳茱萸1-1.5份,肉桂1-1.5份,木香0.5-0.8份,白胡椒0.05-0.1份;
制法:上述藥物按照比例混合、打粉、過80目藥篩,密閉避光儲存?zhèn)溆?,每次?-6克。
本發(fā)明中藥藥理如下:
丁香
性味:辛,溫;
歸經:歸脾、胃、肺、腎經;
功用主治:溫中降逆,補腎助陽。
吳茱萸
性味:辛、苦、熱;有小毒;
歸經:歸肝、脾、胃、腎經;
功用主治:散寒止痛,降逆止嘔,助陽止瀉。
肉桂
性味:辛、甘、大熱;
歸經:歸腎、脾、心、肝經;
功用主治:補火助陽,引火歸原,散寒止痛,溫經通脈。
木香
性味:辛、苦,溫;
歸經:歸脾、胃、大腸、三焦、膽經;
功用主治:行氣止痛,健脾消食。
胡椒
性味:辛、熱;
歸經:歸胃、大腸經;
功用主治:溫中散寒,下氣消痰。
本中藥配方通過各組份合理配伍,具有健脾溫中,散寒止瀉、行氣止痛功效,可以有效治療小兒腹瀉,5日為一個療程,第一療程即可緩解腹瀉、腹脹、惡心嘔吐等癥狀有效率98%,治愈率93%。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丁香100克,吳茱萸100克,肉桂100克,木香50克,白胡椒5克。
制法:上述藥物按照比例混合、打粉、過80目藥篩,密閉避光儲存?zhèn)溆?,每次?-6克,臨用前以適量白醋以溫水稀釋后與藥粉調成糊狀,以傷濕膏或其他裱褙材料貼敷小兒肚臍;12小時換藥。用藥期間忌生冷、油膩食品,合理喂養(yǎng),注意衛(wèi)生管理,防止濫用抗菌藥物。
典型病例
1)李某,男,三歲兩個月,由于喂養(yǎng)不當、感受風寒,患小兒腹瀉,應用本中藥敷臍一個療程后,病癥明顯減輕。
2)楊某,女,兩歲一個月,由于喂養(yǎng)不當、感受風寒,患小兒腹瀉,應用本中藥敷臍一個療程后,病癥明顯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