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中藥技術(shù)領(lǐng)域,尤其涉及一種治療癌性骨痛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shù):
惡性腫瘤骨轉(zhuǎn)移疼痛是各種腫瘤晚期最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晚期癌癥疼痛的發(fā)病率高達75%-90%,其中由腫瘤骨轉(zhuǎn)移導(dǎo)致的骨痛即轉(zhuǎn)移性癌性骨痛(metastaticcancer-inducedbonepain,cibp)約占40%。骨轉(zhuǎn)移是晚期惡性腫瘤最常見的轉(zhuǎn)移,據(jù)統(tǒng)計,全球每年有150萬晚期腫瘤患者發(fā)生骨轉(zhuǎn)移,可發(fā)生于任何腫瘤,其中以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尤為多見。然而,骨轉(zhuǎn)移患者如果尚未發(fā)生內(nèi)臟器官轉(zhuǎn)移,生存時間可能相對較長,患者將長期持續(xù)面臨嚴重的骨疼痛、活動受限的折磨,也將長期面臨隨時發(fā)生病理性骨折、神經(jīng)根壓迫、脊髓侵犯、高鈣血癥等嚴重并發(fā)癥危險的威脅,致使生活能力下降、焦慮抑郁、總體生活質(zhì)量下降。目前,who三階梯止痛治療是國際廣泛應(yīng)用的癌痛藥物治療方法,但往往存在胃腸道反應(yīng)、耐藥及成癮等毒副作用,同時,cibp是一種復(fù)雜的慢性疼痛綜合征,發(fā)病機制復(fù)雜,其臨床表現(xiàn)和機制均不同于傳統(tǒng)的炎性疼痛或神經(jīng)病理性疼痛,患者通常難以獲得充分鎮(zhèn)痛,與其他部位的癌痛相比更為棘手,因此,cibp嚴重影響腫瘤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是疼痛領(lǐng)域中最難緩解的疼痛類型之一。
cibp的治療目前主要有全身治療和局部治療兩方面,全身治療包括鎮(zhèn)痛藥物、化療、骨吸收抑制劑類藥物治療以及親骨性放射性同位素內(nèi)照射放療;局部治療包括姑息性外照射放療、骨科手術(shù)治療等。各種方法都有其優(yōu)缺點和適應(yīng)證。其中三階梯藥物鎮(zhèn)痛治療雖起效快,但僅為對癥治療,療效持續(xù)時間短,長期應(yīng)用,不良反應(yīng)多,易耐藥、有成癮性;全身化療對骨轉(zhuǎn)移患者確實有一定的效果,但療效取決于腫瘤細胞對化療方案的敏感程度,且一般情況下,大多數(shù)抗癌藥物較難透過骨組織屏障,而且骨破壞修復(fù)較慢,短時間難以見效.同時化療帶來的不良反應(yīng)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親骨性放射性同位素內(nèi)照射治療能夠減少骨轉(zhuǎn)移引起的骨質(zhì)破壞、溶解,對于消除或緩解全身廣泛性骨轉(zhuǎn)移所致的劇烈疼痛有一定療效,同時可抑制骨轉(zhuǎn)移灶的發(fā)展,但骨髓抑制發(fā)生率較高,恢復(fù)較慢;骨吸收抑制劑類藥物(雙膦酸鹽)主要藥理作用為抑制破骨細胞活性,止痛效果良好,除了可有效控制腫瘤骨轉(zhuǎn)移所引起的骨疼痛外,還可以減輕溶骨性病變所造成的一系列并發(fā)癥,目前是臨床治療骨轉(zhuǎn)移公認的有效藥物,但價格昂貴,其副作用可致骨鈣化不良,骨軟化癥及胃腸道并發(fā)癥。姑息性外照射放療是一種有效的局部治療手段,但對于廣泛骨轉(zhuǎn)移的癌癥患者,局部放療不再發(fā)揮療效,而全身放療又會帶來諸如惡心嘔吐、重度骨髓抑制、放射性臟器損傷等嚴重并發(fā)癥。由于cibp是一個機制復(fù)雜、癥狀頑固、療效欠佳的慢性嚴重性疾病,因此,尋找療效確切、副作用小、使用方便、價格低廉的藥物是國內(nèi)外疼痛領(lǐng)域和腫瘤領(lǐng)域的努力方向。
cibp治療的總體策略是緩解疼痛,改善生活質(zhì)量為主要目標的綜合治療。目前臨床上普遍采用三階梯止痛藥物長期口服聯(lián)合雙膦酸鹽定期應(yīng)用的治療方案,取得較滿意的結(jié)果,但存在價格昂貴、阿片類鎮(zhèn)痛藥帶來的口干、便秘、惡心、嘔吐、乏力等問題,以及持續(xù)應(yīng)用所導(dǎo)致的耐藥及潛在成癮性風(fēng)險難以消除。
因此,尋求一種能夠緩解癌性骨痛,延長止痛持續(xù)時間,同時對癌癥還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的藥物,就成了亟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是:提供一種治療癌性骨痛的中藥組合物,抑制骨痛的效果好,無依賴性,制備簡便,原料價廉,還能有效的輔助治療癌癥。
為解決上述技術(shù)問題,本發(fā)明的技術(shù)方案是:
一種治療癌性骨痛的中藥組合物,包括以下以重量份計的組份:五爪龍20~40份,石橄欖20~40份,水楊梅50~70份,馬藺子15~25份,鳳尾草15~25份,山慈菇10~14份,鳳藤10~14份,娑羅子12~18份,三白草12~18份,十大功勞根20~40份,向日葵盤30~50份,蛇含石15~25份,藤梨根15~25份,蛇莓15~25份,川烏4~6份,牛脊髓20~40份,石上柏15~25份,蜀羊泉30~50份,白毛藤20~40份,葵樹子50~70份,蛇六谷50~70份,狗骨10~14份,過山龍12~18份,羊蹄根20~40份,透骨消20~40份,山捻根50~70份,干蟾皮12~18份,木芙蓉12~18份,喜樹根8~12份,漏蘆12~18份,石莽草12~18份,尋骨風(fēng)20~40份,仙桃草40~60份。
優(yōu)選的,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包括以下以重量份計的組份:五爪龍30份,石橄欖30份,水楊梅60份,馬藺子20份,鳳尾草20份,山慈菇12份,鳳藤12份,娑羅子15份,三白草15份,十大功勞根30份,向日葵盤40份,蛇含石20份,藤梨根20份,蛇莓20份,川烏5份,牛脊髓30份,石上柏20份,蜀羊泉40份,白毛藤30份,葵樹子60份,蛇六谷60份,狗骨12份,過山龍15份,羊蹄根30份,透骨消30份,山捻根60份,干蟾皮15份,木芙蓉15份,喜樹根10份,漏蘆15份,石莽草15份,尋骨風(fēng)30份,仙桃草50份。
優(yōu)選的,所述的中藥組合物還包括以下以重量份計的組份:馬錢子0.2~0.4份,細辛3~7份,木鱉子0.7~1.1份。
優(yōu)選的,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包括以下以重量份計的組份:五爪龍30份,石橄欖30份,水楊梅60份,馬藺子20份,鳳尾草20份,山慈菇12份,鳳藤12份,娑羅子15份,三白草15份,十大功勞根30份,向日葵盤40份,蛇含石20份,藤梨根20份,蛇莓20份,川烏5份,牛脊髓30份,石上柏20份,蜀羊泉40份,白毛藤30份,葵樹子60份,蛇六谷60份,狗骨12份,過山龍15份,羊蹄根30份,透骨消30份,山捻根60份,干蟾皮15份,木芙蓉15份,喜樹根10份,漏蘆15份,石莽草15份,尋骨風(fēng)30份,仙桃草50份,馬錢子0.3份,細辛5份,木鱉子0.9份。
優(yōu)選的,所述的中藥組合物中各原料藥均可選用與所述原料藥相當(dāng)劑量的顆粒制劑進行配伍。
本發(fā)明所采用的原料藥中:
五爪龍:苦酸、寒,無毒。歸心、肝、胃三經(jīng)。清熱利濕,解毒消腫。
石橄欖:甘、淡,涼。歸肝、卑、腎三經(jīng)。清熱養(yǎng)陰,化痰止咳,潤肺生津,利濕,消瘀。
水楊梅:苦、澀,涼。無毒,歸肺、大腸經(jīng)。治高熱瀉痢,牙痛,濕疹,外傷出血。
馬藺子:甘、平。歸肝、脾、胃、肺經(jīng)。清熱利濕,解毒殺蟲,止血定痛。
鳳尾草:淡、微苦,涼。清熱利濕,解毒止痢,涼血止血。
山慈菇:甘、微辛,寒。歸肝、胃、脾經(jīng)。具有清熱解毒,消癰散結(jié)等功效。
鳳藤:味辛、苦,性微溫。歸肝經(jīng)。祛風(fēng)濕,通經(jīng)絡(luò),止痹痛。
娑羅子:無臭,味先苦后甜。甘,溫。歸肝、胃經(jīng)。理氣寬中,和胃止痛。
三白草:甘、辛,寒。歸肺、脾、胃、大腸經(jīng)。清熱利水,解毒消腫。
十大功勞根:苦,寒。歸肝、胃、大腸經(jīng)。清熱解毒。
向日葵盤:味甘;性寒。歸肝經(jīng)。清熱,平肝,止痛,止血。
蛇含石:甘,寒。歸心、肝經(jīng)。安神鎮(zhèn)驚﹑止血定痛。
藤梨根:酸、澀,涼。敗毒抗癌,清熱消腫,清熱解毒,清熱利濕。
蛇莓:甘苦,寒,有毒。歸肺、肝、大腸經(jīng)。清熱解毒、活血散疚、收斂止血。
川烏:味辛、苦,性熱,有大毒;歸心、肝、腎、脾經(jīng)。祛風(fēng)除濕,溫經(jīng)止痛。
牛脊髓:味甘、性溫。歸腎、心、脾經(jīng)。補血益精,止渴,止血,止帶。
石上柏:甘、微苦、澀、涼、淡、溫。清熱解毒;祛風(fēng)除濕。
蜀羊泉:苦、甘,涼。小毒。歸肺經(jīng)、肝經(jīng)、胃經(jīng)、膀胱經(jīng)。清熱解毒、敗毒抗癌、用于癌瘤積毒。
白毛藤:甘、苦,寒。清熱,利濕,祛風(fēng),解毒。
葵樹子:甘、澀,平。歸肺、肝、腎、胃經(jīng)。敗毒抗癌。
蛇六谷:辛,溫;有毒。歸肺、肝、脾經(jīng)?;瞪⒎e,行瘀消腫。
狗骨:辛、微苦,溫。歸肺、膀胱經(jīng)。發(fā)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
過山龍:苦辛,微溫,有毒。歸心、腎經(jīng)。祛風(fēng)除濕,散瘀消腫。
羊蹄根:苦、寒。歸脾、胃、肝、大腸、膀胱經(jīng)。治諸熱毒,瀉六腑實火,瀉六經(jīng)客熱,退虛勞發(fā)熱,利小便,治熱淋。
透骨消:味辛、微苦,性微寒,歸肝、腎、膀胱經(jīng)。利濕通淋,清熱解毒,散瘀消腫。
山捻根:味辛、甘,性平。歸肝經(jīng)、腎經(jīng)。理氣止痛,利濕止瀉,祛瘀止血,益腎養(yǎng)血。
干蟾皮:味苦;性涼;有毒。歸心、肺、脾、大腸經(jīng)。清熱解毒,利消脹。治癰疽,腫毒,瘰疬,腫瘤,疳積腹脹,慢性氣管炎。
木芙蓉:辛、涼,無毒。清熱解毒,消腫排膿,涼血止血。
喜樹根:苦、涼,有毒。歸肝、腎、脾、胃、大腸、膀胱經(jīng)。敗毒抗癌、治癬消腫。
漏蘆:味微咸,性寒,有小毒。歸胃、大腸經(jīng)。清熱解毒,消癰,下乳,舒筋通脈。
石莽草:苦辛,溫。解毒,散瘀,利尿通淋。
尋骨風(fēng):辛、苦,平。歸肝、胃經(jīng)。祛風(fēng)除濕,活血通絡(luò),止痛。
仙桃草:溫、甘、苦。歸胃、肺、肝經(jīng)。活血,止血,消腫,止痛。
馬錢子:苦、寒,無毒。歸肝、脾二經(jīng)。傷寒熱病,咽喉痹痛,消痞塊。
細辛:辛、性溫。歸心、肺、腎經(jīng)。解表散寒,祛風(fēng)止痛,通竅,溫肺化飲。
木鱉子:味甘、溫,有毒。歸肝、脾、胃經(jīng)。消腫散結(jié),解毒,追風(fēng)止痛。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shù)方案,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純天然的原料制成,各種組份之間有機配合,配伍合理,原料豐富,治療方法簡單,選擇內(nèi)服用藥的途徑,無副作用,無耐藥性,無成癮性,易于接受,可長期使用。
2.本中藥組合物不但抑制骨痛的作用時間長,還對相關(guān)癌癥具有輔助治療的作用。
3.本中藥組合物顯效率高,適應(yīng)癥廣,適應(yīng)于不同癌癥晚期引起的骨痛。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一種治療癌性骨痛的中藥組合物
包括以下以重量份計的組份:五爪龍20克,石橄欖40克,水楊梅50克,馬藺子15克,鳳尾草15克,山慈菇14克,鳳藤10克,娑羅子18克,三白草12克,十大功勞根40克,向日葵盤30克,蛇含石15克,藤梨根15克,蛇莓25克,川烏4克,牛脊髓40克,石上柏15克,蜀羊泉30克,白毛藤40克,葵樹子50克,蛇六谷70克,狗骨10克,過山龍12克,羊蹄根20克,透骨消40克,山捻根70克,干蟾皮12克,木芙蓉12克,喜樹根8克,漏蘆18克,石莽草12克,尋骨風(fēng)20克,仙桃草60克。
將配伍好的中藥組合物放入藥鍋中,加水至高出中藥組合物2.5厘米,然后煎熬,至開鍋后改文火,煎熬30分鐘,將藥汁倒入碗中;再添水至與中藥組合物齊平,燒至開鍋后文火復(fù)煎20分鐘,將藥汁倒入前述碗中,然后濃縮藥汁至400毫升,于早晚空腹時即可服用。
實施例二:一種治療癌性骨痛的中藥組合物
包括以下以重量份計的組份:五爪龍40克,石橄欖20克,水楊梅70克,馬藺子25克,鳳尾草25克,山慈菇10克,鳳藤14克,娑羅子12克,三白草18克,十大功勞根20克,向日葵盤50克,蛇含石25克,藤梨根25克,蛇莓15克,川烏6克,牛脊髓20克,石上柏25克,蜀羊泉50克,白毛藤20克,葵樹子70克,蛇六谷50克,狗骨14克,過山龍18克,羊蹄根40克,透骨消20克,山捻根50克,干蟾皮18克,木芙蓉12克,喜樹根12克,漏蘆12克,石莽草18克,尋骨風(fēng)40克,仙桃草40克。
將配伍好的中藥組合物放入藥鍋中,加水至高出中藥組合物2.5厘米,然后煎熬,至開鍋后改文火,煎熬30分鐘,將藥汁倒入碗中;再添水至與中藥組合物齊平,燒至開鍋后文火復(fù)煎20分鐘,將藥汁倒入前述碗中,然后濃縮藥汁至400毫升,于早晚空腹時即可服用。
實施例三:一種治療癌性骨痛的中藥組合物
包括以下以重量份計的組份:五爪龍30克,石橄欖30克,水楊梅60克,馬藺子20克,鳳尾草20克,山慈菇12克,鳳藤12克,娑羅子15克,三白草15克,十大功勞根30克,向日葵盤40克,蛇含石20克,藤梨根20克,蛇莓20克,川烏5克,牛脊髓30克,石上柏20克,蜀羊泉40克,白毛藤30克,葵樹子60克,蛇六谷60克,狗骨12克,過山龍15克,羊蹄根30克,透骨消30克,山捻根60克,干蟾皮15克,木芙蓉15克,喜樹根10克,漏蘆15克,石莽草15克,尋骨風(fēng)30克,仙桃草50克。
將配伍好的中藥組合物放入藥鍋中,加水至高出中藥組合物2.5厘米,然后煎熬,至開鍋后改文火,煎熬30分鐘,將藥汁倒入碗中;再添水至與中藥組合物齊平,燒至開鍋后文火復(fù)煎20分鐘,將藥汁倒入前述碗中,然后濃縮藥汁至400毫升,于早晚空腹時即可服用。
實施例四:一種治療癌性骨痛的中藥組合物
包括以下以重量份計的組份:五爪龍20克,石橄欖40克,水楊梅50克,馬藺子15克,鳳尾草15克,山慈菇14克,鳳藤10克,娑羅子18克,三白草12克,十大功勞根40克,向日葵盤30克,蛇含石15克,藤梨根15克,蛇莓25克,川烏4克,牛脊髓40克,石上柏15克,蜀羊泉30克,白毛藤40克,葵樹子50克,蛇六谷70克,狗骨10克,過山龍12克,羊蹄根20克,透骨消40克,山捻根70克,干蟾皮12克,木芙蓉12克,喜樹根8克,漏蘆18克,石莽草12克,尋骨風(fēng)20克,仙桃草60克,馬錢子0.2克,細辛3克,木鱉子1.1克。
將配伍好的中藥組合物放入藥鍋中,加水至高出中藥組合物2.5厘米,然后煎熬,至開鍋后改文火,煎熬30分鐘,將藥汁倒入碗中;再添水至與中藥組合物齊平,燒至開鍋后文火復(fù)煎20分鐘,將藥汁倒入前述碗中,然后濃縮藥汁至400毫升,于早晚空腹時即可服用。
實施例五:一種治療癌性骨痛的中藥組合物
包括以下以重量份計的組份:五爪龍40克,石橄欖20克,水楊梅70克,馬藺子25克,鳳尾草25克,山慈菇10克,鳳藤14克,娑羅子12克,三白草18克,十大功勞根20克,向日葵盤50克,蛇含石25克,藤梨根25克,蛇莓15克,川烏6克,牛脊髓20克,石上柏25克,蜀羊泉50克,白毛藤20克,葵樹子70克,蛇六谷50克,狗骨14克,過山龍18克,羊蹄根40克,透骨消20克,山捻根50克,干蟾皮18克,木芙蓉12克,喜樹根12克,漏蘆12克,石莽草18克,尋骨風(fēng)40克,仙桃草40克,馬錢子0.4克,細辛7克,木鱉子0.7克。
將配伍好的中藥組合物放入藥鍋中,加水至高出中藥組合物2.5厘米,然后煎熬,至開鍋后改文火,煎熬30分鐘,將藥汁倒入碗中;再添水至與中藥組合物齊平,燒至開鍋后文火復(fù)煎20分鐘,將藥汁倒入前述碗中,然后濃縮藥汁至400毫升,于早晚空腹時即可服用。
實施例六:一種治療癌性骨痛的中藥組合物
包括以下以重量份計的組份:五爪龍30克,石橄欖30克,水楊梅60克,馬藺子20克,鳳尾草20克,山慈菇12克,鳳藤12克,娑羅子15克,三白草15克,十大功勞根30克,向日葵盤40克,蛇含石20克,藤梨根20克,蛇莓20克,川烏5克,牛脊髓30克,石上柏20克,蜀羊泉40克,白毛藤30克,葵樹子60克,蛇六谷60克,狗骨12克,過山龍15克,羊蹄根30克,透骨消30克,山捻根60克,干蟾皮15克,木芙蓉15克,喜樹根10克,漏蘆15克,石莽草15克,尋骨風(fēng)30克,仙桃草50克,馬錢子0.3克,細辛5克,木鱉子0.9克。
將配伍好的中藥組合物放入藥鍋中,加水至高出中藥組合物2.5厘米,然后煎熬,至開鍋后改文火,煎熬30分鐘,將藥汁倒入碗中;再添水至與中藥組合物齊平,燒至開鍋后文火復(fù)煎20分鐘,將藥汁倒入前述碗中,然后濃縮藥汁至400毫升,于早晚空腹時即可服用。
實施例七:本發(fā)明中藥組合物的臨床療效觀察實驗:
癌性骨痛的中醫(yī)基本類型有五種:虛痛、氣痛、寒痛、熱痛、瘀痛,虛痛多見于晚期癌癥患者,實痛(氣痛、寒痛、熱痛、瘀痛)常見于早期或中期癌癥患者。
一、試驗對象的一般材料:采用本發(fā)明中藥組合物共治療49例患者,其中男25例,女24例;年齡最大者65歲,年齡最小者30歲,平均年齡48.2歲。原發(fā)癌為肺癌11例,乳腺癌3例,前列腺癌5例,子宮癌2例,鼻咽癌6例,膀胱癌4例,腎癌8例,肝癌10例。癌性骨痛病程1~7個月,平均3.4個月。
二、治療方法:每日口服該中藥組合物湯劑,每日一劑,早晚空腹各口服一次。治療時間10~25天后觀察療效。
三、療效評定標準及治療效果:
顯效:癌性骨痛緩解或停止,伴隨癥狀減輕或消失,患者精神明顯好轉(zhuǎn);29例。
好轉(zhuǎn):骨痛較治療前明顯減輕,伴隨癥狀減輕或消失,患者情緒較前穩(wěn)定;17例。
無效:骨疼痛、伴隨癥狀及患者自我精神感覺無明顯改善;共3例。
四、典型病例:
因個體有所差異,病情不一,用藥量和療程有所區(qū)別。
病例1:男,59歲,經(jīng)病理確診為非小細胞肺癌,一直于門診治療,mri證實胸椎5~7及腰椎3~5癌細胞轉(zhuǎn)移,胸腰部刺痛難忍,無法平臥,失眠,無法正常活動。服用本方(實施例一方劑)14劑后,疼痛減輕,可短時活動,夜間可入眠數(shù)小時。
病例2:女,60歲,乳腺癌,mri證實胸椎4~10、腰椎2~4的椎體及附件廣泛癌細胞轉(zhuǎn)移,部分椎體病理性骨折。經(jīng)查體:疼痛評分為6分,雙側(cè)下肢肌力3級。服用本方(實施例三方劑)14劑后,疼痛評分2分,雙側(cè)下肢肌力4級。
病例3:男,65歲,前列腺癌,mri證實骶髂關(guān)節(jié)骨轉(zhuǎn)移,疼痛明顯一月余,口服嗎啡緩釋片治療,副作用大,惡心、腹痛、厭食、大便干,有時產(chǎn)生幻覺。服用本方(實施例四方劑)15劑后,嗎啡緩釋片逐漸停用,疼痛可耐受,生活可自理。
病例4:女,51歲,病理確診肺低分化鱗癌,mri證實左側(cè)2--5、7--9肋骨轉(zhuǎn)移,疼痛明顯,夜間睡眠差,咳嗽,活動時疼痛難以忍受,口服鎮(zhèn)痛藥胃腸道反應(yīng)明顯,服用本方(實施例二方劑)12劑后,疼痛明顯減輕。
病例5:男,43歲,術(shù)后病理確診肝細胞癌性肝癌ii級,mri證實第6、11、12胸椎椎體骨轉(zhuǎn)移,疼痛不能耐受,夜不能寐,應(yīng)用唑來膦酸抗骨轉(zhuǎn)移效果差。服用本方(實施例六方劑)20劑后,疼痛明顯減輕。
病例6:男,62歲,腎癌術(shù)后,病理診斷:透明細胞癌,mri證實第5、6頸椎椎體骨轉(zhuǎn)移,睡眠欠佳,疼痛評分7分,服用本方(實施例五方劑)15劑后,疼痛可耐受,評分2分。
應(yīng)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fā)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fā)明的范圍。此外應(yīng)理解,在閱讀了本發(fā)明講授的內(nèi)容之后,本領(lǐng)域技術(shù)人員可以對本發(fā)明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附權(quán)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