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中醫(yī)藥領域,具體涉及滲透化瘀排毒藥物組合物、制備方法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1、中醫(yī)學認為,毒侵害人體,可阻滯氣機,耗傷氣血,破壞臟腑、經絡、氣血、營衛(wèi)之間的正常運行,?從而發(fā)生疾病與衰老。氣不足,血不通,一旦身體被堵住了,各種疾病就會隨之而來。瘀堵在心,表現為胸悶、心痛、心血管等毛病;瘀堵在肺,表現為呼吸困難、咳嗽不止以及過敏性鼻炎;瘀堵在腦,表現為頭痛、頭暈、癡呆、記憶力減弱。只要氣血暢通,氣血補足,人體的自愈能力就會自動開啟,發(fā)揮作用。氣血同源,氣血之間相互影響,彼此配合。氣以順為主,血以通為暢,通過排除淤堵,瘀毒,升清降濁,行氣血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最基本的物質,其重要性不言而喻?,F有技術中,通過皮透技術貼敷三九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一些病痛,但是基本上每年都需要貼敷,且難以除根治愈。例如三九貼配方:白芥子20克,延胡索20克,細辛10克、白術10克、肉桂10克、甘草10克;用打碎機打碎成粉,然后用老姜磨成姜汁,和粉末調勻成丸子,貼在穴位上。貼敷選穴:大椎、肺俞、膏俞、檀中、關元。再例如三九貼配方:白芥子20克,延胡索20克,細辛10克,蒼術10克、白術10克、甘遂10克。用生姜汁調好,貼小膏藥。這些方子僅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一些病痛,難以除根治愈,且適應癥少,尤其是疑難雜癥基本不涉及。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滲透化瘀排毒藥物組合物,制備方法,以及該藥物組合物在治療淤堵導致的疾病方面的應用。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滲透化瘀排毒藥物組合物,所述藥物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發(fā)泡組分79-100份,活血化瘀組分6-10份,止痛組分4-10份,清熱解毒組分1-5份,經絡引導組分1-5份。
2、優(yōu)選的,發(fā)泡組分為白芥子,活血化瘀組分為三七或川芎,止痛組分為延胡索,清熱解毒組分為黃芩,經絡引導組分為皂角刺或白芷。優(yōu)選的,白芥子80份,三七8份,延胡索6份,黃芩3份,皂角刺3份。優(yōu)選的,白芥子75份,川芎10份,延胡索5份,黃芩5份,白芷5份。
3、本發(fā)明所述的滲透化瘀排毒藥物組合物的中藥組合物,按質量份數的比例,分別取所述的藥物組合物中各組分,打成細粉,混合均勻,以蒜泥和醫(yī)用酒精調成糊狀。
4、本發(fā)明還提供包含所述滲透化瘀排毒藥物組合物的中藥組合物,包括藥粉和藥酒,所述藥粉為按質量份數的比例,分別取所述的藥物組合物中各組分,打成細粉,混合均勻,置入玻璃瓶放在陰涼處;所述藥酒為中草藥與58度以上高粱白酒按比例配制浸泡在陶瓷罐或玻璃罐中,攪拌均勻;所述中草藥是指甘草根、薄荷、金盞花、玉竹的混合物,所述甘草根、薄荷、金盞花、玉竹為等質量比。
5、本發(fā)明的所述中藥組合物制劑,劑型為片劑、丸劑、或滴丸劑。
6、本發(fā)明還提供了所述制劑的制備方法,(1)配置藥粉,按比例稱取發(fā)泡組分79-100份,活血化瘀組分6-10份,止痛組分4-10份,清熱解毒組分1-5份,經絡引導組分,打成細粉,混合均勻,置入玻璃瓶放在陰涼處;(2)配置藥酒,①配置蒜泥和醫(yī)用酒精的混合物,所述蒜泥和醫(yī)用酒精的質量比為3-6:1;或者,②將等質量比的甘草根、薄荷、金盞花、玉竹與58度以上高粱白酒按比例配制浸泡在陶瓷罐或玻璃罐中,攪拌均勻,所述按比例配制是指中草藥與所述高粱白酒的質量比為1-10:1;(3)藥粉與藥酒混合,將步驟(1)的藥粉和步驟(2)的藥酒按質量比2-10:1混合,即制得所述制劑。
7、本發(fā)明的滲透化瘀排毒藥物組合物,中藥組合物和制劑具有獨特功效,在施用時采用將“藥粉+藥酒”調制成糊狀用于體外病癥區(qū)貼敷排毒,該療法集成了中醫(yī)六大傳統(tǒng)治療方法即“藥物+穴位+貼敷+發(fā)泡+循環(huán)拔罐+循環(huán)放血”排毒流程一體化療法,直到自然結痂愈合達到化瘀排毒通血氣之功效。
8、本發(fā)明還提供了所述滲透化瘀排毒藥物組合物在制備治療氣滯血瘀引起的疾病的藥物中的應用。
9、作為優(yōu)選,所述氣滯血瘀引起的疾病包括疼痛性疾病、神經系統(tǒng)疾病、消化系統(tǒng)疾病、婦科疾病、呼吸系統(tǒng)疾病、免疫系統(tǒng)疾病、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皮膚病、腫瘤、老年性疾病如癡呆。作為優(yōu)選,所述疼痛性疾病包括頸椎病、腰椎病、肩周炎、膝關節(jié)病、肌肉筋骨疼痛;所述神經系統(tǒng)疾病包括中風、頭痛、失眠、癲癇;所述消化系統(tǒng)疾病包括胃腸道疼痛、便秘、消化不良、肝炎;所述婦科疾病包括月經不調、痛經、子宮肌瘤、卵巢囊腫;所述呼吸系統(tǒng)疾病包括哮喘、咳嗽、支氣管炎、肺氣腫;所述免疫系統(tǒng)疾病包括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風濕性心臟??;所述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壓、心律失常、心梗、腦梗;所述腎臟疾病包括腎炎、腎結石、腎功能不全;所述皮膚病包括皮炎、濕疹、黃褐斑;所述腫瘤包括血液瘤、實體瘤;所述癡呆包括氣滯血瘀型癡呆/血管性癡呆、可逆性癡呆癥。作為優(yōu)選,所述疼痛性疾病包括頸椎病、腰椎病、肩周炎、膝關節(jié)病、肌肉筋骨疼痛;所述神經系統(tǒng)疾病包括中風、頭痛、失眠、癲癇;所述消化系統(tǒng)疾病包括胃腸道疼痛、便秘、消化不良、肝炎;所述婦科疾病包括月經不調、痛經、子宮肌瘤、卵巢囊腫;所述呼吸系統(tǒng)疾病包括哮喘、咳嗽、支氣管炎、肺氣腫;所述免疫系統(tǒng)疾病包括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風濕性心臟?。凰鲂难芗膊“ü谛牟?、高血壓、心律失常、心梗、腦梗;所述腎臟疾病包括腎炎、腎結石、腎功能不全;所述皮膚病包括皮炎、濕疹、黃褐斑;所述腫瘤包括血液瘤、實體瘤;所述癡呆包括氣滯血瘀型癡呆/血管性癡呆、可逆性癡呆癥。
10、實施方式
11、中醫(yī)有“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帥”之說,氣和血一陰一陽,氣無形而動,屬陽;血有形而靜,屬陰。血無氣的統(tǒng)帥和推動,就無法達到身體需要的地方;氣無血作為基礎,氣就變成了身體里的邪火,中醫(yī)里稱“百病生于氣”氣滯血瘀。物由心轉,境由心造。中醫(yī)學認為,毒侵害人體,可阻滯氣機,耗傷氣血,破壞臟腑、經絡、氣血、營衛(wèi)之間的正常運行,?從而發(fā)生疾病與衰老。氣不足,血不通,一旦身體被堵住了,各種疾病就會隨之而來。瘀堵在心,表現為胸悶、心痛、心血管等毛?。火龆略诜?,表現為呼吸困難、咳嗽不止,以及過敏性鼻炎;瘀堵在腦,表現為頭痛、頭暈、癡呆、記憶力減弱。所以讓氣血暢通就能百病不生,把氣血補足了,人體的自愈能力就會自動開啟發(fā)揮作用。
12、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外用藥物組合物,通過中醫(yī)藥治療已病防治未病的一種奇特療法的綠色醫(yī)療,達到內病外治、慢病快治的臨床效果。通過排除淤堵,瘀毒,升清降濁,行氣血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最基本的物質,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皻庋础?,它們之間相互影響,彼此配合。氣以順為主,血以通為暢。經過30余年科研及臨床研究及對數萬名患者的療效觀察,在實踐中不斷完善醫(yī)療技術功能定位的落實。
13、“滲透化瘀排毒”療法系在人體表皮病癥對應部位進行中藥外敷滲透化瘀排毒完成治療,整個治療過程中不喝藥、不輸液、不動手術,因而對人體健康安全有保障,深受患者信任。其醫(yī)療特點歸納總結為16個字即“內病外治、慢病快治、多病同治、標本兼治”。排毒祛瘀、修通管道是人體機能修復的最大工程。本發(fā)明提供的藥物組合物通過排堵泄毒方式排除體內毒素,內病外治服務患者。
14、作為實施方式之一,提供一種藥物組合物,制備方法,以及該藥物組合物在治療淤堵導致的疾病方面的應用。作為實施方式之一,提供一種藥物組合物,所述藥物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發(fā)泡組分79-100份,活血化瘀組分6-10份,止痛組分4-10份,清熱解毒組分1-5份,經絡引導組分1-5份。作為實施方式之一,發(fā)泡組分為白芥子,活血化瘀組分為三七或川芎,止痛組分為延胡索,清熱解毒組分為黃芩,經絡引導組分為皂角刺或白芷。作為實施方式之一,白芥子80份,三七8份,延胡索6份,黃芩3份,皂角刺3份。作為實施方式之一,白芥子75份,川芎10份,延胡索5份,黃芩5份,白芷5份。作為實施方式之一,所述的藥物組合物的中藥組合物,按質量份數的比例,分別取所述的藥物組合物中各組分,打成細粉,混合均勻,以蒜泥和醫(yī)用酒精調成糊狀。作為實施方式之一,所述的藥物組合物的中藥組合物,包括藥粉和藥酒,所述藥粉為按質量份數的比例,分別取所述的藥物組合物中各組分,打成細粉,混合均勻,置入玻璃瓶放在陰涼處;所述藥酒為中草藥與58度以上高粱白酒按比例配制浸泡在陶瓷罐或玻璃罐中,攪拌均勻;所述中草藥是指甘草根、薄荷、金盞花、玉竹的混合物,所述甘草根、薄荷、金盞花、玉竹為等質量比。作為實施方式之一,所述中藥組合物制劑,劑型為片劑、丸劑、或滴丸劑。作為實施方式之一,還提供了所述制劑的制備方法,(1)配置藥粉,按比例稱取發(fā)泡組分79-100份,活血化瘀組分6-10份,止痛組分4-10份,清熱解毒組分1-5份,經絡引導組分,打成細粉,混合均勻,置入玻璃瓶放在陰涼處;(2)配置藥酒,①配置蒜泥和醫(yī)用酒精的混合物,所述蒜泥和醫(yī)用酒精的質量比為3-6:1;或者,②將等質量比的甘草根、薄荷、金盞花、玉竹與58度以上高粱白酒按比例配制浸泡在陶瓷罐或玻璃罐中,攪拌均勻,所述按比例配制是指中草藥與所述高粱白酒的質量比為1-10:1;(3)藥粉與藥酒混合,將步驟(1)的藥粉和步驟(2)的藥酒按質量比2-10:1混合,即制得所述制劑。作為實施方式之一,還提供了所述藥物組合物在制備治療氣滯血瘀引起的疾病的藥物中的應用。作為實施方式之一,所述氣滯血瘀引起的疾病包括疼痛性疾病、神經系統(tǒng)疾病、消化系統(tǒng)疾病、婦科疾病、呼吸系統(tǒng)疾病、免疫系統(tǒng)疾病、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皮膚病、腫瘤、老年性疾病如癡呆。
15、作為實施方式之一,所述疼痛性疾病包括頸椎病、腰椎病、肩周炎、膝關節(jié)病、肌肉筋骨疼痛;所述神經系統(tǒng)疾病包括中風、頭痛、失眠、癲癇;所述消化系統(tǒng)疾病包括胃腸道疼痛、便秘、消化不良、肝炎;所述婦科疾病包括月經不調、痛經、子宮肌瘤、卵巢囊腫;所述呼吸系統(tǒng)疾病包括哮喘、咳嗽、支氣管炎、肺氣腫;所述免疫系統(tǒng)疾病包括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風濕性心臟??;所述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壓、心律失常、心梗、腦梗;所述腎臟疾病包括腎炎、腎結石、腎功能不全;所述皮膚病包括皮炎、濕疹、黃褐斑;所述腫瘤包括血液瘤、實體瘤;所述癡呆包括氣滯血瘀型癡呆/血管性癡呆、可逆性癡呆癥。作為實施方式之一,所述疼痛性疾病包括頸椎病、腰椎病、肩周炎、膝關節(jié)病、肌肉筋骨疼痛;所述神經系統(tǒng)疾病包括中風、頭痛、失眠、癲癇;所述消化系統(tǒng)疾病包括胃腸道疼痛、便秘、消化不良、肝炎;所述婦科疾病包括月經不調、痛經、子宮肌瘤、卵巢囊腫;所述呼吸系統(tǒng)疾病包括哮喘、咳嗽、支氣管炎、肺氣腫;所述免疫系統(tǒng)疾病包括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風濕性心臟?。凰鲂难芗膊“ü谛牟?、高血壓、心律失常、心梗、腦梗;所述腎臟疾病包括腎炎、腎結石、腎功能不全;所述皮膚病包括皮炎、濕疹、黃褐斑;所述腫瘤包括血液瘤、實體瘤;所述癡呆包括氣滯血瘀型癡呆/血管性癡呆、可逆性癡呆癥。更優(yōu)選的,對于各種腫瘤、腦梗、各種跌打損傷引起的疼痛、關節(jié)炎癥、呼吸系統(tǒng)疾病引起的咳喘等癥狀治療效果顯著。
16、實施例1
17、中藥組合物制劑,制備方法為:(1)配置藥粉,按比例稱取白芥子80克,三七8克,延胡索6克,黃芩3克,皂角刺3克,經絡引導組分,打成細粉,混合均勻,置入玻璃瓶放在陰涼處;(2)配置藥酒,①配置蒜泥和醫(yī)用酒精的混合物,所述蒜泥和醫(yī)用酒精的質量比為6:1;(3)藥粉與藥酒混合,將步驟(1)的藥粉和步驟(2)的藥酒按質量比2:1混合,即制得所述制劑。
18、實施例2
19、中藥組合物制劑,制備方法為:(1)配置藥粉,按比例稱取白芥子75份,川芎10份,延胡索5份,黃芩5份,白芷5份,經絡引導組分,打成細粉,混合均勻,置入玻璃瓶放在陰涼處;(2)配置藥酒,②將等質量比的甘草根3克、薄荷3克、金盞花3克、玉竹3克與58度以上高粱白酒按2:5配制浸泡在陶瓷罐或玻璃罐中,攪拌均勻;(3)藥粉與藥酒混合,將步驟(1)的藥粉和步驟(2)的藥酒按質量比3:1混合,即制得所述制劑。
20、本發(fā)明的藥物組合物,中藥組合物和制劑具有獨特功效,在施用時采用將“藥粉+藥酒”調制成糊狀用于體外病癥區(qū)貼敷排毒,該療法集成了中醫(yī)六大傳統(tǒng)治療方法即“藥物+穴位+貼敷+發(fā)泡+循環(huán)拔罐+循環(huán)放血”排毒流程一體化療法,直到自然結痂愈合達到化瘀排毒通血氣之功效。如無特別說明以下臨床實驗均按照藥物+穴位+貼敷+發(fā)泡+循環(huán)拔罐+循環(huán)放血的臨床手法。其中對于穴位貼敷:是將藥物制成一定劑型,敷貼到人體穴位。通過刺激穴位,激發(fā)經氣,達到通經活絡、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扶正強身作用的一種操作方法。穴位貼敷適用于:1適應病癥:局部(如頸椎增生、腿關節(jié)、踝關節(jié)、腰椎關節(jié))瘀堵、特殊部位包括惡性腫瘤、各種跌打損傷引起的疼痛、消化系統(tǒng)疾病引起的腹脹、腹瀉、便秘、呼吸系統(tǒng)疾病引起的咳喘等癥狀。頸椎動脈、胃部、心臟部位等瘀堵、中風偏癱、前列腺病癥、靜脈曲張瘀堵等。2治病原理:中醫(yī)提出“人體本無病、只因瘀和堵”,本療法可以做到化散體內病灶區(qū)淤結,清除體內寒毒、疏通經絡、讓血氣順暢地到達身體的每個部位,幫助人體完成自我修復進而達到康復。3療效:通過一個療程或多個療程達到對應病癥治愈或顯著改善之療效。
21、臨床治療-中風致偏癱康復中患者:一般資料選擇2018年2月至2023年6月來康復醫(yī)院就診的108例被確診為中風偏癱康復中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1共27例,男13例,女14例,年齡45-76歲;對照組1-3共81例對照組各組中均為27例,各組中男13例,女14例,年齡45-78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治療組2共27例,男13例,女14例,年齡42-75歲;對照組4-6共81例對照組各組中均為27例,各組中男13例,女14例,年齡41-75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2、以上所有患者均經正規(guī)醫(yī)院臨床診斷為后遺癥期(非急性期亦非恢復期),均未臥床、或者借助輪椅或拐杖或攙扶方可行走的患者,本實驗達到臨床終點的標準為患者能獨立行走,并且且偏癱癥狀明顯減輕至完全消失。所有治療組和對照組均為第八次拔罐后的第7天的表現作為判定療效和是否達到實驗終點標準的時間窗口。
23、如無特別說明,本發(fā)明或以下具體實施方式尤其是臨床實驗過程均按照下述方法步驟進行治療處理。作為具體實施方式之一,操作流程包括:1.穴位貼敷(發(fā)泡),一般為發(fā)泡1次即貼敷1次,然后在24-36小時后揭開;2.清理毒素(泡內);3.拔罐(清理管道淤堵物質);4.消毒;5.貼敷穴位(創(chuàng)口)防止創(chuàng)口結痂(防止淤堵管道或通道被封口)影響排毒;6.醫(yī)囑多飲水清淡飲食;7.以后每天上午拔罐一次;8.排毒口子逐漸縮小(局部伴有瘙癢)毒素排凈后,瘙癢癥狀自行消除;9.毒素排凈后創(chuàng)面恢復正常皮膚。
24、納入和排除標準:符合診斷標準者,納入臨床試驗研究。排除病例標準為:(1)年齡在40歲以下或85歲以上,過敏體質以及對本藥過敏者;(2)合并心血管、肝、腎和造血系統(tǒng)等嚴重原發(fā)性疾病,精神病患者;(3)不符合納入標準,未按規(guī)定用藥,無法判斷療效,或資料不全等影響療效或安全性判斷者。
25、治療組1:用藥方案為貼敷本發(fā)明的實施例1的方法制備的制劑,共貼敷1次,拔罐八次。對照組1:貼敷不含本發(fā)明有效成分皂角刺的主要有輔料組成的相同規(guī)格的制劑,共貼敷1次,拔罐八次。對照組1中藥物的制備方法與實施例1方法相同,僅不選用皂角刺成分。對照組2:貼敷不含本發(fā)明有效成分三七的主要有輔料組成的相同規(guī)格的制劑,共貼敷1次,拔罐八次。對照組2中藥物的制備方法與實施例1方法相同,僅不選用三七成分。對照組3:貼敷不含本發(fā)明有效成分三七、皂角刺的主要有輔料組成的相同規(guī)格的制劑,共貼敷1次,拔罐八次。對照組3中藥物的制備方法與實施例1方法相同,僅不選用三七、皂角刺成分。治療組2:用藥方案為貼敷本發(fā)明的實施例2的方法制備的制劑,共貼敷1次,拔罐八次。對照組4:貼敷不含本發(fā)明有效成分白芷的主要有輔料組成的相同規(guī)格的制劑,共貼敷1次,拔罐八次。對照組4中藥物的制備方法與實施例2方法相同,僅不選用白芷成分。對照組5:貼敷不含本發(fā)明有效成分川芎的主要有輔料組成的相同規(guī)格的制劑,共貼敷1次,拔罐八次。對照組5中藥物的制備方法與實施例2方法相同,僅不選用川芎成分。對照組6:貼敷不含本發(fā)明有效成分白芷、川芎的主要有輔料組成的相同規(guī)格的制劑,共貼敷1次,拔罐八次;對照組6中藥物的制備方法與實施例2方法相同,僅不選用白芷、川芎成分。
26、通過治療組和對照組的實驗,結果如下:治療組1達到預期實驗終點標準的為100%,對照組1達到預期實驗終點標準的為50%,對照組2達到預期實驗終點標準的為0,對照組3達到預期實驗終點標準的為0,治療組2達到預期實驗終點標準的為100%,對照組4達到預期實驗終點標準的為0,對照組5達到預期實驗終點標準的為50%,對照組6達到預期實驗終點標準的為0。
27、實施例3
28、腦梗致偏癱康復中患者郭某某,大同市第二人民醫(yī)院神經內科住院。初次診斷病歷:檢查項目超聲計算機圖文報告:右側鎖骨下動脈起始處顯示不清,雙側頸總動脈、頸內、頸外動脈起始段內中膜增厚,內壁欠光滑,管壁上可見多發(fā)團塊,右側大者位于頸總動脈分叉處呈強回聲,大小約9.1x26m,左側大者位于頸外動脈起始段,大小約16.4x40mm,該外局部管腔扶窄,直徑扶窄率約62%,左側頸內動脈起始段壁局限性增厚,可見低回聲斑,大小約15.1x28mm,該處管腔狹窄,直徑狹窄為65%,左側頸內動脈中段低回聲斑大小約19.0x3.0cm。
29、取經過實施例1所述方法制備的藥物組合物丸劑,共6顆,分別貼敷在患者的穴位風府、風池、腦戶、玉枕、腦空、天柱,用醫(yī)用衛(wèi)生膠布貼敷固定,經過24-36小時后去除膠布(因人而異,但時間均控制在24-36小時之間);簡單清理泡內毒素;分別在上述穴位處用真空罐拔罐,清理管道淤堵物質,拔出物呈現有血清樣物質、黃色果凍樣物質、褐色凝血塊狀物質;醫(yī)用衛(wèi)生級別消毒清洗拔罐;貼敷穴位(創(chuàng)口),而不是用上述本發(fā)明的藥物貼敷,只需要用紡織防止創(chuàng)口結痂的醫(yī)用棉布粘貼創(chuàng)口即可,目的至防止淤堵管道或通道被封口而影響排毒;醫(yī)囑多飲水清淡飲食;以后每天上午按照上述真空拔罐排毒一次;排毒口子逐漸縮小,局部伴有瘙癢(說明有毒素在排出),毒素排凈后,瘙癢癥狀自行消除;最后,毒素排凈后創(chuàng)面恢復正常皮膚。共貼敷一次,拔罐八次。治療的具體臨床癥狀和治療效果如表1所示。
30、表1?一次貼敷八次拔罐治療的具體臨床癥狀和治療效果。
31、 臨床階段 臨床治療記錄 患者臨床表現 1 [拔出物]:血清樣物質、黃色果凍樣物質、褐色凝血塊狀物質[患者感受]:貼敷時無特別感受,拔罐時輕微疼痛感[穴位處表征]:微紅色,黑色小斑點 不能正常行走、右臂有冰涼感且無力、麻木感 2 [拔出物]:血清樣物質、黃色果凍樣物質、褐色凝血塊狀物質[患者感受]:拔罐時疼痛感明顯[穴位處表征]:有創(chuàng)口直徑約2cm,周邊紅腫 不能正常行走但退步有知覺、右臂有冰涼感減輕但仍無力、麻木感稍感減輕 3 [拔出物]:血清樣物質、黃色果凍樣物質、褐色凝血塊狀物質[患者感受]:拔罐時強烈疼痛感[穴位處表征]:有創(chuàng)口直徑約4cm,周邊紅腫明顯 不能正常行走但腿部感知明顯且臥床屈伸有力,右臂有冰涼感繼續(xù)減輕且有力、麻木感基本消失 4 [拔出物]:血水、褐色凝血塊狀物質、白色膠狀物[患者感受]:拔罐時強烈疼痛感,伴隨瘙癢[穴位處表征]:有創(chuàng)口直徑約3cm,周邊紅腫減輕,創(chuàng)面開始結痂 借助外力可以正常行走、右臂有冰涼感消失,麻木感消失 5 [拔出物]:血水、少量深褐色凝血塊狀物質、白色膠狀物的量稍增加[患者感受]:患者自覺奇癢難忍,經過消毒后,將創(chuàng)面結痂剝離,拔罐抽出毒物后奇癢消失[穴位處表征]:有創(chuàng)口直徑約2cm,拔罐處結痂呈黑色,結痂周邊紅腫明顯減輕 借助外力可以正常行走、右臂有冰涼感完全消失,麻木感完全消失 6 [拔出物]:血水、少量深褐色凝血塊狀物質、白色膠狀物與上次相同[患者感受]:患者自覺奇癢難忍,經過消毒后,將創(chuàng)面結痂剝離,拔罐抽出毒物后奇癢消失[穴位處表征]:“創(chuàng)口”縮小周邊紅腫基本消失 基本可以正常行走、右臂癥狀完全消失,可以拎輕的物體 7 [拔出物]:極少量深褐色凝血塊狀物質、白色膠狀物明顯減少[患者感受]:患者自覺奇癢難忍,經過消毒后,將創(chuàng)面結痂剝離,拔罐抽出毒物后奇癢消失[穴位處表征]:“創(chuàng)口”持續(xù)縮小,周邊紅腫消失 可以正常行走、右臂癥狀完全消失,可以拎重物 8 [拔出物]:初少了水汽、鮮紅血水外,無上述白、黑、褐色拔出物[患者感受]:拔罐時輕微疼痛感[穴位處表征]:“創(chuàng)口”雖然可見,但不明顯,周邊紅腫完全消失 與常人無異,正常走路上樓梯,搬水桶
32、。
33、經過八次貼敷拔罐治療后的第7天,進行復查,診斷報告顯示:cdfi:血流充盈好,未見右側椎動脈、雙側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pw:頻譜正常。雙側椎動脈走行正常,椎動脈內徑正常,管壁不厚,管腔內為無回聲。
34、本發(fā)明采用純中醫(yī)藥制劑高效濃縮量子技術,結合中醫(yī)五行君臣佐使巧妙配伍,采取一人一方治療,治療目標是幫患者停西藥停注射停手術,并且是純外用,不口服任何藥品,治療的氣血淤堵導致的疾病的目標治愈率99.5%。集成了中醫(yī)六大傳統(tǒng)治療方法即“藥物+穴位+貼敷+發(fā)泡+循環(huán)拔罐+循環(huán)放血”排毒流程一體化療法,直到自然結痂愈合達到化瘀排毒通血氣之功效。
35、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fā)明,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權利要求保護的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