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屬于呼吸面罩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呼吸面罩及醫(yī)療設備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1、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無侵入式正壓通氣的方式已被廣泛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osa),慢性阻塞性肺氣腫(copd)等,不需要通過外科手術將管子插入病人的氣道,而是利用風機通過管路和病人接口裝置對病人的氣道輸送一個持續(xù)的壓力通氣(cpap)或者變化的壓力通氣,例如隨著病人呼吸周期變化的雙水平壓力或隨著病人監(jiān)控情況而變化的自動調壓通氣。這種壓力支持的療法還通常被用于如阻塞性睡眠低通氣,上呼吸道阻力綜合癥(uars)或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無侵入式通氣治療包括的病人面部上的呼吸面罩,這種接口裝置通常為鼻面罩,口鼻面罩,鼻枕面罩或全臉面罩類型。在治療過程中,有一個外部風機是壓力支持設備,比如呼吸機,病人接口裝置把呼吸機提供的氣體壓力和病人的氣道相連,將呼吸氣流送入到病人氣道。將可呼吸氣體輸送到患者的pap系統(tǒng)通常包括氣道正壓(pap)裝置、通氣管路以及患者界面。在患者佩戴呼吸面罩之后,連接通氣治療設備與呼吸面罩的管路會經(jīng)過患者的胸前,影響患者的睡眠。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技術實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呼吸面罩及醫(yī)療設備系統(tǒng),至少解決連接通氣治療設備與呼吸面罩的管路會經(jīng)過患者的胸前,影響患者的睡眠的問題。
2、第一方面,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呼吸面罩,所述呼吸面罩包括:頭帶管組件以及襯墊組件;
3、所述襯墊組件包括固定部以及密封部,所述密封部環(huán)繞所述固定部,且與所述固定部連接,所述密封部上設置有進氣口以及開口,所述密封部用于與患者的面部接觸,所述開口用于向患者的口部和/或鼻部輸送氣體,所述頭帶管組件具有入氣端以及出氣端,所述入氣端用于與通氣治療設備連接,所述出氣端與所述進氣口連接;在所述密封部與患者的面部接觸的情況下,所述頭帶管組件位于患者的頭部處;
4、其中,所述呼吸面罩還包括安全閥片,所述固定部上設置有安裝孔以及安全閥孔;
5、所述安全閥片安裝于所述安裝孔,且至少部分所述安全閥片位于所述固定部的內部,所述安全閥片相對所述安裝孔可活動,以使所述安全閥片在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切換;
6、在所述頭帶管組件的出氣端輸出氣體的情況下,所述安全閥片位于第一位置,且所述安全閥片封蓋所述安全閥孔;在所述頭帶管組件的出氣端未輸出氣體的情況下,所述安全閥片位于第二位置,且所述安全閥片解除對所述安全閥孔的封蓋。
7、可選地,所述安全閥孔中設置有阻擋筋,所述阻擋筋的兩端分別與所述安全閥孔的孔壁連接,所述阻擋筋將所述安全閥孔分隔為至少兩個子孔,所述阻擋筋用于在所述安全閥片位于第一位置時,避免所述安全閥片進入所述安全閥孔中。
8、可選地,所述頭帶管組件的出氣端連接有插頭,所述進氣口中設置有插座,所述插頭與所述插座配合;
9、在所述頭帶管組件的出氣端輸出氣體的情況下,所述插頭傳遞氣體至所述固定部的內部。
10、可選地,在所述頭帶管組件的出氣端未輸出氣體的情況下,所述安全閥片位于第二位置,且所述安全閥片與所述插頭的端面貼合,以封堵所述插頭的出氣口。
11、可選地,所述安全閥片包括安裝部、活動部以及遮擋部,所述安裝部、所述活動部以及所述遮擋部依次連接,所述安裝部安裝于所述安裝孔,所述遮擋部相對所述安裝部可活動或可形變;
12、在所述頭帶管組件的出氣端輸出氣體的情況下,所述遮擋部帶動所述活動部活動或形變,且所述遮擋部遮擋所述安全閥孔;在所述頭帶管組件的出氣端未輸出氣體的情況下,所述遮擋部帶動所述活動部恢復至初始狀態(tài),且所述遮擋部解除對所述安全閥孔的遮擋。
13、可選地,所述遮擋部從所述第一位置切換至所述第二位置,或從所述第二位置切換至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遮擋部轉動的角度的范圍為40°-150°。
14、可選地,所述頭帶管組件的入氣端連接有彎管,所述彎管連接有連接頭,所述連接頭用于與通氣治療設備連接。
15、可選地,所述固定部上設置有通氣孔,所述通氣孔用于在所述密封部與患者的臉部接觸時,排出患者呼出的氣體。
16、可選地,所述固定部上設置配合部,所述呼吸面罩還包括搭扣,所述搭扣與所述配合部可拆卸連接,所述搭扣上設置有穿繩孔,所述穿繩孔用于穿設佩戴帶。
17、可選地,所述配合部上設置有第一孔以及第二孔,所述第一孔與所述第二孔連通,且所述第一孔與所述第二孔部分重合,所述第一孔的孔徑大于所述第二孔的孔徑,所述搭扣包括引導部、保持部以及佩戴部,所述引導部、所述保持部以及所述佩戴部依次連接,所述佩戴部上設置有所述穿繩孔;
18、所述保持部以及所述引導部均位于所述第二孔中,所述佩戴部位于所述第二孔的外部,所述保持部與所述第二孔的孔壁可拆卸連接。
19、可選地,所述安全閥孔的通氣面積的范圍為:80-200mm2。
20、第二方面,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呼吸面面罩,所述呼吸面罩包括:頭帶管組件以及襯墊組件;
21、所述襯墊組件包括固定部以及密封部,所述密封部環(huán)繞所述固定部,且與所述固定部連接,所述密封部上設置有進氣口以及開口,所述密封部用于與患者的面部接觸,所述開口用于向患者的口部和/或鼻部輸送氣體,所述頭帶管組件具有入氣端以及出氣端,所述入氣端用于與通氣治療設備連接,所述出氣端與所述進氣口連接;在所述密封部與患者的面部接觸的情況下,所述頭帶管組件位于患者的頭部處;
22、所述呼吸面罩還包括安全閥片,所述進氣口中設置有插座,且所述插座至少部分的延伸至所述固定部的外表面,所述插座上設置有安裝孔以及安全閥孔,所述頭帶管組件的出氣端連接有插頭,所述插頭插接于所述插座;
23、所述安全閥片安裝于所述安裝孔,且至少部分所述安全閥片位于所述固定部的內部,所述安全閥片相對所述安裝孔可活動,以使所述安全閥片在第一位置與所述位置之間切換;
24、在所述頭帶管組件出氣端輸出氣體的情況下,所述插頭將所述氣體傳遞至所述固定部的內部,所述安全閥片位于第一位置,且所述安全閥片封蓋所述安全閥孔;在所述頭帶管組件未輸出氣體的情況下,所述安全閥片位于第二位置,且所述安全閥片與所述插頭的端面貼合。
25、第三方面,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醫(yī)療設備系統(tǒng),所述醫(yī)療設備系統(tǒng)包括通氣治療設備以及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項所述的呼吸面罩,或所述第二方面中所述的呼吸面罩;
26、所述通氣治療設備與所述呼吸面罩的頭帶管組件的入氣端連接。
27、在本技術實施例中,由于密封部環(huán)繞固定部,且與固定部連接,密封部上設置有進氣口以及開口,進氣口與開口連通,因此,一旦通過進氣口注入氣體,氣體便可以流至開口。由于頭帶管組件的出氣端與進氣口連接,因此,可以將頭帶管組件的入氣端與通氣治療設備連接,從而通氣治療設備便可以將氣體傳遞至頭帶管組件,頭帶管組件將氣體傳遞至進氣口,進氣口將氣體傳遞至開口,從而在患者佩戴呼吸面罩時,開口便可以將氣體傳遞至患者的口部和/或鼻部。另外,頭帶管組件的出氣端與密封部上的進氣口連接,從而在患者配帶呼吸面罩時,即密封部與患者的面部接觸時,頭帶管組件位于患者的頭部,即患者可以配帶頭帶管組件,使得頭帶管組件位于患者頭部處,從而患者在使用呼吸面罩時,患者的胸前沒有壓著患者的管路,使得患者的睡眠質量提高。也即是,在本技術實施例中,通過設置頭帶管組件與密封部上的進氣口連接,進氣口與開口連通,從而在患者配帶呼吸面罩時,頭帶管組件可以被佩戴,使得密封部與患者的面部接觸,且頭帶管組件可以與通氣治療設備連接,從而患者可以通過密封部上的開口吸入通氣治療設備傳遞的氣體,且頭帶管組件位于患者的頭部位置處,避免患者的胸前有管路存在,從而可以提高患者的睡眠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