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中藥制藥,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治療淋巴水腫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1、繼發(fā)性淋巴水腫是一種慢性、進行性及致殘性疾病,是由于各種因素導致的淋巴液回流受阻或淋巴管輸送功能障礙所引發(fā)的組織間隙病理性蛋白集聚,主要表現為皮膚組織明顯增厚纖維化、脂肪沉積和淋巴淤滯,易并發(fā)蜂窩織炎或丹毒。受累部位的腫脹和隨后的硬化可導致毀容,以及活動能力和功能下降,給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影響。淋巴水腫是腫瘤術后常見并發(fā)癥,常常繼發(fā)于乳腺癌、肉瘤、婦科癌癥和惡性黑色素瘤,其中以乳腺癌術后并發(fā)淋巴水腫最為常見。淋巴水腫可在任何影響淋巴結引流的癌癥后期治療后發(fā)生。據報道,淋巴水腫發(fā)生在乳腺癌治療后的幾天之內,最長可達30年,80%的患者在手術后3年內發(fā)病,上肢淋巴水腫最常發(fā)生于乳腺癌后,下肢淋巴水腫最常見于子宮癌、前列腺癌、淋巴瘤或黑色素瘤。
2、當前西醫(yī)常用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三類,分別是外科手術治療、相關藥物治療及保守治療,早期以排除郁積滯留淋巴液,防止淋巴積液再生等保守治療手段晚期則以手術切除不能復原的病變組織或以分流術治療局限性淋巴管阻塞為目的。但西醫(yī)總體治療效果并不滿意。近年來,隨著中醫(yī)藥的不斷推廣及應用,諸多研究者發(fā)現中醫(yī)藥在改善淋巴水腫患者的臨床癥狀,提升淋巴水腫患者生活質量方面具有顯著療效。本發(fā)明旨在提供以一種副作用小,療效顯著,可減輕患者癥狀提高患肢功能的用于治療淋巴水腫的中藥組合物。
技術實現思路
1、(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2、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用于治療或改善淋巴水腫的中藥組合物。
3、(二)技術方案
4、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fā)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5、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用于治療淋巴水腫的中藥組合物,所述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生黃芪20-40份、香加皮5-25份、生白術10-30份、當歸5-20份、大腹皮5-20份、桃仁5-20份、紅花5-20份、川芎5-20份、赤芍5-20份、地龍1-15份、雞血藤20-40份、皂角刺5-20份、路路通5-20份、水蛭1-15份、木香5-20份、川楝子5-20份。
6、進一步地,所述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生黃芪25-35份、香加皮10-20份、生白術15-25份、當歸5-15份、大腹皮5-15份、桃仁10-20份、紅花10-20份、川芎10-20份、赤芍5-15份、地龍5-15份、雞血藤25-35份、皂角刺10-20份、路路通10-20份、水蛭1-10份、木香10-20份、川楝子5-15份。
7、進一步地,所述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生黃芪30份、香加皮15份、生白術20份、當歸10份、大腹皮10份、桃仁12份、紅花12份、川芎12份、赤芍10份、地龍6份、雞血藤30份、皂角刺15份、路路通15份、水蛭3份、木香12份、川楝子10份。
8、本發(fā)明提供的中藥組合物用于制備治療或改善淋巴水腫的藥物,所述中藥組合物按照藥劑學中常規(guī)的制藥方法,配以醫(yī)學上可接受的輔料,制成水煎劑、丸劑、口服液、顆粒劑、散劑或其他藥劑學上可接受的口服劑型。
9、生黃芪:黃芪性味甘、微溫,歸脾、肺經,為補氣要藥;臨床應用時習慣分為生用、蜜炙、麩皮拌炒3種,其藥效各有不同,生黃芪多用于固表、托瘡、利水等;黃芪中含有多糖類、香豆素、黃酮類化合物、皂甙及微量葉酸和數種維生素等活性物質?,F代藥理學研究表明,黃芪具有增強免疫力和抗病毒能力、促進機體代謝、調節(jié)血壓、血糖、抗氧化、抗衰老、強心等多種藥理作用。
10、香加皮:味辛、苦,性溫,肝、腎、心經;有利水消腫,祛風濕,強筋骨的功效,用于治療下肢浮腫,心悸氣短,風寒濕痹,腰膝酸軟;香加皮中主要含有甾體類、強心苷類、三萜類、醛類以及低聚糖、小分子脂肪酸、黃酮類等化學成分,具有強心、抗腫瘤、抗炎、免疫調節(jié)等多種藥理作用。
11、生白術:歸脾、胃經,味苦、甘而性溫。功能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常用于脾虛食少、泄瀉便溏、胎動不安等癥;其主要化學成分有揮發(fā)油、多糖、內脂類等,具有抗腫瘤、抗炎調節(jié)消化系統等作用。
12、當歸:味甘、辛,性平,歸肝、心、脾三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之功效;常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虛寒腹痛,風濕痹痛,跌撲損傷,癰疽瘡瘍,腸燥便秘等病癥;當歸主要含有揮發(fā)油、有機酸、多糖類、黃酮類、氨基酸、多種微量元素等有效成分,具有抗氧化、保護肝臟、抗炎、促進造血功能、保肝強腎等作用。
13、大腹皮:味辛,性微溫,歸脾、胃、大腸、小腸經;有行氣寬中,行水消腫之效;用于濕阻氣滯,脘腹脹悶,大便不爽,水腫脹滿,腳氣浮腫,小便不利;大腹皮中主要含有檳榔堿、副檳榔堿等,臨床上主要用于消化系統疾病的治療。
14、桃仁:苦、甘,平,歸心、肝、大腸經;活血祛瘀,潤腸通便,止咳平喘;用于經閉痛經,癥瘕痞塊,肺癰腸癰,跌撲損傷,腸燥便秘,咳嗽氣喘;桃仁中主要含有苷類、脂肪油類、蛋白質、氨基酸、揮發(fā)油、芳香苷類、黃酮及其苷類、甾醇及其苷等,具有活血化瘀、抗癌、抗炎、神經保護等多種藥理作用。
15、紅花:味辛、性溫,歸心、肝經;有活血通經,散瘀止痛之功效;用于閉經、痛經、惡露不行、胸痹心痛、瘀滯腹痛、瘡瘍腫痛等病癥;其包含黃酮類、甾體、酚酸類、雙醇、木脂素、查爾酮、炔類以及揮發(fā)油等化學成分,其中紅花黃素為主要活性成分。
16、川芎:味辛,性溫,歸肝、膽、心包經;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功效,用于月經不調、閉經痛經、胸脅刺痛、跌撲腫痛、風濕痹痛等病癥治療;川穹中含有川穹嗪、阿魏酸鈉、川穹內酯等有效成分,具有活血化瘀、鎮(zhèn)靜鎮(zhèn)痛、抑制氧自由基釋放等方面的藥理作用。
17、赤芍:性微寒,味苦;歸肝、脾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祛瘀等功效;用于熱入營血、溫毒發(fā)斑、肝郁脅痛及臃腫瘡瘍等病癥;赤芍中含有赤芍總苷、沒食子酸、赤芍總黃酮及新木脂素苷類化合物等多種有效化學成分;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赤芍具有神經保護、抗抑郁、調控血糖血脂、抗炎抑菌、抗腫瘤、抗氧化及調節(jié)免疫等作用。
18、地龍:味咸,性寒;歸肝、脾、膀胱經;具有清熱定驚,通絡,平喘,利尿之功效;用于性善走竄,善通經活絡等癥;現代研究具有抗驚厥、解熱、鎮(zhèn)靜、抗血栓、抗凝血、降壓、鎮(zhèn)痛、抗炎、平喘、抗腫瘤、利尿、增強免疫等作用。
19、雞血藤:味苦、甘,性溫,歸肝、腎經;有活血補血、調經止痛、舒筋活絡的作用;用于治療月經不調、痛經、風濕痹痛、麻木癱瘓、血虛萎黃等病癥;雞血藤中主要含有黃酮類、酚酸類、甾醇類、三萜類、木脂素類、蒽醌類及微量元素等化學成分;臨床上常用于改善血液系統、保護心血管系統、抗腫瘤、雙向調節(jié)酪氨酸酶、抗氧化等白細胞、血小板及紅細胞全血象減少和再生障礙性貧血疾病的預防與治療。
20、皂角刺:味辛,性溫,歸肝、胃經;有消腫托毒、排膿、殺蟲之功效;主治癰疽初期或膿成不潰,外治疥癬麻風;皂角刺中含有黃酮、內酯、香豆素或其苷類、甾醇、三萜類、分類、有機酸、還原糖、三萜皂苷等有效成分;主要具有抗腫瘤、抑菌殺菌、抗炎、抗病毒、免疫調節(jié)、抗過敏、抗凝血、抗氧化、降血脂等藥理作用。
21、路路通:味苦,性平,肝、腎經;有祛風活絡,利水,通經的作用;用于關節(jié)痹痛,麻木痙攣,水腫脹滿,乳少,經閉等癥;路路通主要成包括木酮酸、沒食子酸、路路通酮a及其他萜類、脂肪族、芳香族類,具有抗炎消腫、抑制病原微生物、保護神經、抗氧化、抗腫瘤等藥理作用。
22、水蛭:味咸、苦,性平,歸肝經;具有破血通經,逐瘀消癥的功效。用于血瘀經閉,癥瘕痞塊,中風偏癱,跌打損傷;水蛭含有蛋白質、17種氨基酸;具有抗凝血、抗炎、抗癌、抗纖維化、促進皮膚傷口愈合等多種藥理作用。
23、木香:味辛、苦,性溫;歸脾、胃、大腸、三焦、膽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之功效;臨床主要用于脾胃氣滯證、瀉痢、里急后重等腸胃疾??;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木香除具有解除平滑肌痙攣、降壓、抗菌等作用,在抗癌、免疫、抗炎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活性。
24、川楝子:苦,寒;歸肝、小腸、膀胱經;疏肝泄熱,行氣止痛,殺蟲;用于肝郁化火,胸脅、脘腹脹痛,疝氣疼痛,蟲積腹痛;川楝子中主要含有揮發(fā)油、木脂素類、有機酸類、黃酮類、檸檬苦素類等活性成分,對中樞神經系統具有抗炎、鎮(zhèn)痛、神經保護等作用、還具有抗氧化、抗腫瘤、抗菌、抗病毒、抗蟲等藥理作用。
25、(三)有益效果
26、淋巴水腫在中醫(yī)中被歸屬于“大腳風、尰病、腳氣、象皮腫、皮水”等范疇,中醫(yī)認為淋巴水腫發(fā)病的主要因素有“虛、毒、瘀、水、痰、熱”,以虛實綱領分論,虛包括氣虛與陽虛,實包括熱毒、瘀血、水飲。其中,脾胃虛弱,代謝失常,痰飲內生,陽虛不能制水,則飲流四肢,出現水腫,為人體發(fā)病之整體病機。局部病機為因虛致實,因氣虛而至血瘀,血不利則為水,水不行而凝聚為水腫,水飲日久郁而化熱,熱毒內生,灼陰損氣傷津液,陰傷則血瘀日重,水腫愈加纏綿難愈,進而成虛實寒熱夾雜之證。補氣、健脾、溫陽、利水、化痰、活血為全方位治療淋巴水腫的總治則。
27、基于上述治法治則,并遵循中醫(yī)辨證施治原則,本發(fā)明合理配伍了由生黃芪、香加皮、生白術、當歸、大腹皮、桃仁、紅花、川芎、赤芍、地龍、雞血藤30份、皂角刺、路路通、水蛭、木香、川楝子組成的用于治療淋巴水腫的中藥組合物。
28、方中,生黃芪大補一身之氣,氣旺則血行,氣足則水濕得以運化,故能祛瘀不傷正,利水而消腫;香加皮味辛苦,性溫,功善利水消腫;二者共為君藥,共奏益氣利濕之效。白術甘溫補虛,益氣健脾效力專一;當歸養(yǎng)血活血力強,祛瘀而不傷正;大腹皮健脾祛濕以消流注于皮膚經絡之水濕;三者共為臣藥,輔以生黃芪和香加皮利濕行水的同時,行活血化瘀,健脾益氣之效。桃仁、紅花、川芎、赤芍、地龍、雞血藤共奏活血祛瘀通絡之功,通暢脈絡;皂角刺、路路通溫經通絡,利水消腫;水蛭逐瘀血、惡血、破積聚,破血逐瘀通經之力尤強;在補氣、活血化瘀、溫經散寒、通絡止痛基礎之上,辨證給予木香、川楝子等行氣之中藥,使所補之氣能發(fā)揮其運化水濕的作用。全方針對“氣虛、血瘀、水?!?,共奏補氣、健脾、溫陽、利水、化痰、活血之功效,使水腫得以消退。
29、根據細胞實驗結果可知,本發(fā)中藥組合物可有效抑制炎癥反應,減輕內皮細胞損傷,進而實現有效治療炎性淋巴水腫的目的。動物實驗結果進一步表明了,本發(fā)明中藥組合可明顯降低淋巴水腫小鼠的后肢周徑,具有明顯的消水腫的作用,且有效降低血清中炎癥因子的含量,具有明顯的抗炎作用;同時,可明顯減輕淋巴水腫模型小鼠的纖維化程度,改善脂肪沉積情況。本發(fā)明中藥組合物對淋巴水腫模型小鼠治療效果顯著。
30、同時,本發(fā)明中藥組合物能夠顯著提高對淋巴水腫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減輕患者肢體腫脹程度,減輕患者的疼痛感。本發(fā)明中藥組合物可用于制備治療淋巴水腫的新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