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內窺鏡,具體為一種內窺鏡鉗道管。
背景技術:
1、醫(yī)用軟性內窺鏡的鉗道管是醫(yī)療器械中內窺鏡中的一個主要部件,它是一個小而長的開放通道,內窺鏡的鉗道管進入人體內腔到達病灶部位,并對人體病灶部位組織進行活檢取樣、除去異物、息肉等手術操作。
2、當前市面上現(xiàn)有的內窺鏡鉗道管一般分為外套管和內套管兩個主要部件,在調整道管的整體長度時,需要先將內套管從外套管的端頭處旋轉滑出,然后再進行導入操作,而道管進入患者體內后,就無法從外部再次調整長度,為此我們提出有一種內窺鏡鉗道管。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內窺鏡鉗道管,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2、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3、一種內窺鏡鉗道管,包括
4、外管體,所述外管體的內部活動安裝有復位機構,所述復位機構包括有內管體、彈簧和導向圈,所述導向圈與外管體的內壁滑動連接,所述內管體與外管體的同向一端活動連接;
5、所述外管體遠離內管體的一端活動安裝有堵頭,所述堵頭的內部設置有調節(jié)機構,所述調節(jié)機構包括有螺紋桿、推盤和穿槽,所述推盤與外管體的內壁滑動連接。
6、優(yōu)選的,所述外管體的內部活動套接內管體,所述內管體靠近推盤的一端外壁處一體連接導向圈,所述導向圈與外管體遠離推盤的一端外部設置彈簧;
7、優(yōu)選的,所述堵頭靠近外管體的一端固定連接有螺紋頭,所述螺紋頭與外管體的端頭螺紋連接;
8、優(yōu)選的,所述堵頭和螺紋頭的中部開設有螺紋槽,所述螺紋桿與螺紋槽螺紋連接,所述螺紋桿位于外管體的一端固定連接推盤,所述螺紋桿遠離推盤的一端固定連接有推桿,所述推桿、螺紋桿和推盤的中部穿透開設穿槽;
9、優(yōu)選的,所述螺紋桿與推桿的連接處外側固定連接有旋鈕,所述旋鈕與堵頭的外壁處設置有防滑斜紋;
10、優(yōu)選的,所述外管體遠離堵頭的一端內徑小于導向圈的外徑。
11、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該一種內窺鏡鉗道管,通過外管體、內管體、螺紋桿、推盤和堵頭之間配合使用,旋鈕帶動推桿旋轉,推桿旋轉時帶動螺紋桿圍繞堵頭和螺紋頭中部的螺紋槽旋轉深入外管體中,然后通過螺紋桿端頭處的推盤前推內管體,使得內管體從外管體的端頭處再次推出,這樣即可方便在手術過程中調整。
13、2.該一種內窺鏡鉗道管,通過外管體、內管體、彈簧和導向圈之間配合使用,當手術完成后,反轉旋鈕,使得推盤回退,這時被導向圈壓縮的彈簧會反彈復位,從而帶動內管體快速的收入外管體中,這樣在收回內管體時更加快速。
1.一種內窺鏡鉗道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內窺鏡鉗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體(1)的內部活動套接內管體(201),所述內管體(201)靠近推盤(402)的一端外壁處一體連接導向圈(203),所述導向圈(203)與外管體(1)遠離推盤(402)的一端外部設置彈簧(202)。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內窺鏡鉗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堵頭(3)靠近外管體(1)的一端固定連接有螺紋頭(5),所述螺紋頭(5)與外管體(1)的端頭螺紋連接。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內窺鏡鉗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堵頭(3)和螺紋頭(5)的中部開設有螺紋槽(6),所述螺紋桿(401)與螺紋槽(6)螺紋連接,所述螺紋桿(401)位于外管體(1)的一端固定連接推盤(402),所述螺紋桿(401)遠離推盤(402)的一端固定連接有推桿(7),所述推桿(7)、螺紋桿(401)和推盤(402)的中部穿透開設穿槽(403)。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內窺鏡鉗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紋桿(401)與推桿(7)的連接處外側固定連接有旋鈕(8),所述旋鈕(8)與堵頭(3)的外壁處設置有防滑斜紋。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內窺鏡鉗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體(1)遠離堵頭(3)的一端內徑小于導向圈(203)的外徑。